当地时间周四早晨,硅谷银行(SVB)宣布,出售其所有210亿美元的可销售证券,因此遭受了18亿美元的亏损,并寻求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募资22.5亿美元。
消息发布后,硅谷银行暴跌60%,创1998年以来最大跌幅,目前盘后跌近23%。同时触发了美国银行股的普遍抛售,四大银行市值蒸发524亿美元。摩根大通跌5.41%,美国银行大跌6.2%,富国银行跌6.18%;花旗集团跌4.1%。此外,费城银行指数暴跌7.7%,创2020年6月份以来最差单日表现。
目前,恐慌正在持续蔓延,Coatue、USV、Founder Collective等三家机构建议企业从硅谷银行取出资金。更可怕的是,硅谷银行或是酿成危机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其他美国银行有可能不得不效仿SVB,纷纷亏本出售证券以应对取款需求。
存款流失+债券减值“双杀”
硅谷银行正面临存款流失和债券减值的双重困境。
硅谷银行可供出售的证券基本上由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组成,过去一年美联储大幅加息,导致债券价值下跌——尤其是那些还有很多年到期的债券。
与此同时,储蓄者在美联储不断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寻求更高的收益率,账面损失的增加与银行存款的减少同时出现,导致SVB出现流动性危机。
目前,恐慌正在持续蔓延,Coatue、USV、Founder Collective等三家机构建议企业从硅谷银行取出资金。
重要的是要了解银行都有杠杆作用并且它们使用存款。由于风险不为零且成本很小,银行客户最好能尽力分散风险。
美国银行业遭遇“SIVB时刻”
更可怕的是,硅谷银行或是酿成危机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其他美国银行在疫情期间将大量存款投资于美国国债等长期证券。
SVB危机让市场关注到其他银行的潜在风险,即其他银行可能不得不效仿SVB,纷纷亏本出售证券以应对取款需求。
分析师指出,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危机把投资者吓坏了,因为该行历来是一家非常强大、运营良好的银行。如果连硅谷银行现在都有了问题,投资者不免会想,其他那些在资产和声誉方面不如硅谷银行的银行会怎么样。
富国银行分析师Mike Mayo将此次抛售描述为美国银行业的“SIVB时刻”(硅谷银行母公司SVB Financial股票代码为SIVB),他表示:
硅谷银行的问题似乎是由“缺乏投资多样化”造成的。更高的利率、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以及IPO市场的冷清,使得初创公司更难筹集资金。
尽管硅谷银行的疲软并不能说明整个行业的问题,但仍在影响投资者的情绪。
暴跌60%,美国银行股现惊魂一夜,怎么回事儿?
隔夜惊魂一夜,美股费城银行指数暴跌7.7%,创下2020年6月份以来最差单日表现。
消息面上,主要是爆了两个雷:
其一,周三专注于投资加密货币的银行Silvergate宣布关门大吉。
其二,硅谷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隔夜暴跌60%,截至发文盘后暴跌21%,把投资者都吓坏了。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资料显示,当地时间周四早晨,硅谷银行宣布,出售投资组合中的部分证券将导致18亿美元的亏损。为抵消损失,硅谷银行正寻求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募资22.5亿美元,这被华尔街视为是恐慌性的资产抛售和对股权的猛烈稀释。
问题来了,明明可能导致18亿美元的亏损,为啥硅谷银行还要抛售手中的证券?
据悉,硅谷银行正面临存款流失+债券减值的双重困境。
硅谷银行可供出售的证券基本上由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组成,过去一年美联储大幅加息,导致债券价值下跌——尤其是那些还有很多年到期的债券。
与此同时,储蓄者在美联储不断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寻求更高的收益率,账面损失的增加与银行存款的减少同时出现,导致硅谷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
分析师指出,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危机把投资者吓坏了,因为该行历来是一家非常强大、运营良好的银行。如果连硅谷银行现在都有了问题,投资者不免会想,其他那些在资产和声誉方面不如硅谷银行的银行会怎么样。
市场最担心的是,科技泡沫的破灭恐怕会传导至美国的金融体系,甚至金融危机将会重演。
据媒体报道,目前恐慌正在持续蔓延,Founder Collective、Activant Capital、USV等多家机构建议企业从硅谷银行取出资金。
“硅谷教父”彼得蒂尔联合创立的风险投资基金Founders Fund建议公司从硅谷银行撤资,并称将资金从该行撤出没有任何不利影响。
国内银行方面,早盘银行板块相对平稳,受影响程度不大。
低估值+高分红,“中特估”下国内银行估值仍有空间
国盛证券指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银行板块低估值+高分红,估值提升空间较大,提升内在价值的重点在于公司经营质效的提升,如ROE、市场化改革等。
民生证券也指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银行板块“重估”可望亦可及。
第一,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之下,以主板上市公司为例,银行行业中国企数量的占比排名7/31,国企市值占比排名10/31,这表明银行业相对受益的程度较大。
第三,从银行内在价值来看,尽管经历三年疫情,上市银行不良率仍保持较低水平,伴随经济复苏、地产风险缓释、平台风险可控,2023年不良净生成率有望保持低位。同时高股息是内在价值的重要体现,A股上市银行的股息率多数在5%以上,部分达到6%-8%。自2018年以来我国A股上市银行平均股息率逐渐提升,2022年已高于美日欧三个经济体。
第四,从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来看,一方面,过去几年对比各行业,银行ROE处于较好水平,同时拨备对利润的反哺在2022年已有显现。另一方面,相比国际将逾期90天以上认定为不良资产的标准,国内趋于严格,部分银行收缩至60天。
综合来看,民生证券表示,考虑到国内上市银行红利价值、净息差、资产质量等方面均普遍占优,当前的估值水平的确有可观提升空间。
币圈、硅谷银行爆了雷,但这不只是币圈和硅谷的问题
两大春日惊雷炸响了美国银行业,提醒人们重新学习被遗忘的教训。
隔夜美国银行股崩盘,有两个“雷”不得不提。一是加密货币银行Silvergate宣布停止营业,二是规模比Silvergate大得多的硅谷银行(SVB)宣布出售所有210亿美元的可销售证券。
根据媒体分析两大雷掀起巨震的原因,发现这不只是币圈和硅谷,而是银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提醒着人们,注意资产负债集中和错配问题,在特殊的时点小事情往往会带来大影响。
经典的问题:资产负债集中和错配
加密货币银行Silvergate虽然身处加密行业,但面临银行业长期存在风险,即资产负债的集中和错配问题。
尽管Silvergate的客户曾经是Coinbase Global和FTX等加密货币交易所,但其核心银行业务实际上与普通银行一样:持有普通美元存款并投资于政府支持的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与最近的一些银行倒闭不同,Silvergate没有风险贷款或复杂衍生品相关的不良资产。事实上,它的资产大多是无懈可击的,比如美国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但信用风险并不是银行面临的唯一风险,还有利率风险。许多美国银行在疫情期间将大量存款投资于美国国债等长期证券,当美联储在2022年加息时利率飙升,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价格暴跌。如果银行需要在到期后出售这些债券,就不会面临问题;而如果一家银行需要在到期前出售债券,银行账面损失就会增加。
银行可以通过将负债期限与资产相匹配来减少此类风险。例如,如果一家银行通过一年期存单获得资金,它可以购买一年内到期的美国国债。但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随时可能变动,那么在投资时就必须权衡风险。
银行可以把所有的钱都存成现金,但为了赚更多的钱,银行愿意承担更多风险建立一种不同时挪动或提取的投资组合来管理资产。这是通过多样化的客户和账户,或通过增加定期存款来实现,银行也采用浮动利率的资产进行多样化投资,比如许多公司贷款或信用卡贷款。
Silvergate表示,在存款外流的情况下,该公司不得不出售证券。其中最大的风险之一是,如此多的资金来自于类似类型的储户。此外,银行存款的流动速度开始加快,在美联储积极加息和疫情后经济异常的背景下,目前还不清楚银行的最终速度如何。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不用支付任何利息的存款一直在下降。
通常来看,银行有许多流动性来源,期限也较多样化。银行很少会面临需要如此迅速地结束的风险,但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存款外流速度比预期更快,银行可能仍不得不采取措施减少贷款或筹集更多资金。
富国银行分析师Mike Mayon指出,硅谷银行的问题不在于存款,而在于存款的多样性。SVB的客户主要是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最近受到压力,迫使公司在耗尽现金时提取存款。对于资金来源更加多样化的大型银行来说,可能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特殊的时点:小事情,大影响
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特殊的时点,小浪花可能掀起滔天巨浪。
在币圈最有名的银行倒闭的日子,硅谷银行宣布出现巨额亏损。
想象这个场景:币圈银行暴雷的新闻还在电视上滚动播放时,一家有近40年历史的大银行宣布出现巨额亏损,需要融资。这显然会令市场揣测,这家大银行是不是遭遇了流动性危机,所以急于融资脱困。
结果就是,整个美国银行业受到重创,无一幸免。
硅谷银行暴跌60%,创1998年以来最大跌幅。
同时触发了美国银行股的普遍抛售,四大银行市值蒸发524亿美元。摩根大通跌5.41%,美国银行大跌6.2%,富国银行跌6.18%;花旗跌4.1%。此外,费城银行指数暴跌7.7%,创2020年6月份以来最差单日表现。
美国小银行最惨,齐昂银行下跌11%,联信银行下跌8%,科凯国际银行下跌7.2%,嘉信银行下跌了13%。
此前文章指出,SVB的闪崩是币圈暴雷的蝴蝶效应,它之所以会发生,可能只是源于当下投资者们“脆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