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边码故事 (ID:tech-kk),作者:白莉莉,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是一个企图在数字世界寻找向上方向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角,我们曾在2021年3月聚焦过。那时我们用“跳出二维视域,在空间上打破疆域”这样的措辞来形容他,把他和他所在的“野生程序员”群体称为“新上楼青年”


不再做“螺丝钉”,温雪贵选择做一个“比较有用的零件”。决定离开塑料厂流水线后,他没有像很多同行一样,“平行跳槽”到一个待遇更好、节奏更慢的生产车间,而是直接“向上”,从流水线走进写字楼,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新上楼青年”。


所有从流水线走向写字楼的故事,不一定都是好故事,但一定是吸引一部分人眼球的独特故事。在工厂时自学编程,离开工厂后化身“码农”,温雪贵的经历被描述为“告别模具、流水线和计件工资后,走向被代码、KPI和Teamwork决定的新征程”。


但2022年初,他决定离职,“去考大专文凭,去找更大的空间”。我们很好奇这样一位“野生码农”,在与数字化息息相关的职业生涯中,站在十字路口时是怎么想,怎么做,或者说,为什么这么做的。从去年夏天开始,我们关注他的职业选择与轨迹,不定期对他进行回访。


以下是温雪贵的自述。


一边找工作,一边“倒时差”


上小学时,有个同学家里开网吧,我就去他家的网吧打游戏,那种特别简单的单机游戏。当时的感觉吧,就像一扇新的大门被打开,我看见了一个从没见过的世界。


再后来,就是被父母发现,老爸扬言“再玩就打断你的腿”。他们都说,网络这个东西就是洪水猛兽,让我不要轻易接近。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我非但没有远离网络,还在用它找工作。我最近在准备很多公司的面试考题,关于计算机理论方面的,但其实你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到这些理论的概率几乎为零,但没办法,你还是要背啊,不背就找不到工作。


2022年4月,我从原公司裸辞,开始了一边备战成人高考,一边投简历找工作的日子。很多人不太理解:你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裸辞啊。我其实当时没有太考虑大环境这些事,主要想着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我中专毕业,在学历这件事上或多或少有一点点自卑,还记得上一次找工作,也就是2019年时,我疯狂海投了500份简历(这个数字真的不夸张),结果只有十来家公司回复,只有5家公司让我去面试。我的老东家,一家做互联网产品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我对学历的看法很难说清楚,但“中专”这个学历,确实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占不到多大便宜。很多公司的HR是这样的:他们有一大堆的筛选规则,第一步怎么筛,第二步怎么筛……而往往他们的一个“基操”,就是先把学历在本科以下的简历刷掉,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很残酷,也很现实。


图│团队办公室<br>
图│团队办公室


裸辞以后,我把生物钟转了一个圈:过去上班时,我白天清醒,晚上睡觉。裸辞后,有一天晚上我晚睡了一个小时,第二天也晚起了一小时,接着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越睡越晚,相应地也就越起越晚。一个月后,我白天睡觉养足精神,晚上学习大展拳脚。


为了更自律一点,我还专门用过一个软件,它敦促你专心做事40分钟,然后你可以休息5分钟,但后来我又没能坚持下去了,我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看一会儿书,抄一会儿代码,然后摸了摸手机,于是又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考试的压力,还是会让你静下心来复习和准备。我考的是计算机应用方向,今年初碰上疫情影响,已经推迟过一次了,接下来的考试还不知道安排在什么时候。


一边复习,我还在一边投简历。裸辞以后,我和“打不死的小强”一样疯狂海投。我是做前端的,我的作品,或者叫做代表作,就是一个个网页或者微信里开发出的小程序。其实做程序员这一行,做着做着也会遇到瓶颈。从上家公司裸辞的一个原因,是我想通过考试,拿到专科文凭。


还在上一家公司的时候,我连吃饭都在看书,看考试的书。公司的同事都知道这回事,但我也不在乎别人知道,因为你自己的起跑线太低了,起点太低了,人家至少都有大专文凭,你一个中专生算什么?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我觉得至少你的方向要选对。那时候我想的就是考大专文凭,这就是我未来的方向。


图│温雪贵之前的办公地<br>
图│温雪贵之前的办公地


当然,我裸辞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我希望学更多新技术、新框架,在一个新环境里,做一些真正让自己满意的自研产品。当然我也很清楚自己肯定是进不了大厂的,因为起点就和别人不一样。不过凡事不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嘛:三年前刚去前公司的时候,我是正儿八经的零经验。现在和三年前相比,我至少有过三年的实操经验。


现在的就业环境不太好,但我总会想起过去自己的求职经历,想着想着就乐观了一点。我面试过太多不靠谱的公司了:几年前在广州,有一家公司招实习生,包吃包住但不给工资,你就像学徒一样给他卖命。听完这些介绍我立刻就拒了,万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


我还面试过另外一家只有三四个人的公司,也是不发工资,他们的话术是:我们是一个创业型的学校,你现在进来以后,就是我们的原始股东+创始人之一。然后面试你的都是总监、CEO级别的,一上来直接说,我们致力于研发一款伟大软件,你进来以后做我助手,我们一起拓荒,迟了可能你就没这名额和机会了!对了,你还得准备一台Macbook,这样有利于我们后续推进工作。


得,一分钱没有,对工作设备要求还挺高。


这个工作不讲感情,只看行情


两年前,很多媒体采访了我,他们把我描述成“野生码农”。我觉得这个说法还挺准确的,在码农这条路上,我就是野生的啊, 我和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是速成的,不少人都是报那种“三个月包就业”的培训班,一步一步成为野生程序员的。


其实大多数野生程序员,对自己的回报还是非常满意的。基本上做满两年,月薪妥妥能过万,这在我以前是不敢想的。过去我在工厂的时候,只有老资格的师傅才有可能月薪过6000块。在工厂,我赚过最多的一次也就5000出头,而且非常累,极度疲惫。


那是2017年初,我进了深圳的一家专门生产塑料制品的模具厂,比如做手机壳什么的,原因是因为我当时欠了朋友1000多块钱,想着赶紧找个工作先把钱还上。厂里灰尘大、噪音响、温度高,上班是两班倒,白班早8点到晚8点,中间只有半小时的吃饭时间,晚班直接倒个个儿。一天得上满11个半小时的班,半个月才休息一天,休息之后又要转班,生物钟乱得是一塌糊涂。


图│温雪贵与同事在工作中<br>
图│温雪贵与同事在工作中


记得刚开始上晚班时,我简直困得不行,喝咖啡,最苦最苦的冰美式都没用,那种情况下你只能睡觉,睡个饱觉,才能勉强抵挡住午夜的困意。但美美地睡一觉其实都是奢侈:在十多个人的房间里,有人上白班,也有人上夜班,上夜班的想睡觉,但总会被从白班下班的人吵醒。


在工厂里,1997年出生的我,当时在工厂年纪也算是比较大的,身边很多工友年纪比我还小,很多都是从农村出来打工的00后。他们没有业余生活,放了工就打游戏,专买那种旗舰机,大屏幕,大电池,手机经常被搓得发烫,打累了就睡觉,睡醒了再去上工,周而复始。


虽然我只是中专毕业,但在工厂里我都算是“高学历”了,周围的工友基本都是初中毕业。所以他们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去学编程——他们年纪太小了,没什么存钱储蓄的意识,每月收到工资都直接寄回给家里。某种程度上看,他们已经丧失了自我再教育的能力。


图│温雪贵与家人视频话家常<br>
图│温雪贵与家人视频话家常


之前媒体总说我的经历是“农村娃的逆袭”,写了很多我“进电子厂”的事。但其实,在模具厂之前,我还在深圳做过四个月的地产中介。那是2016年,我当时进中介时,其他同事都说他们趁深圳房价在这两年的大涨赚了好几桶金了。我也很期待,但没想到过去的卖方市场,在我涉足这一行以后,立刻就风云突变,变成了买方市场。


做中介的前三个月,我还有2000块的底薪,其实也就是保证你饿不死,但从第四个月起,底薪被中介取消了,也就是说,你得按绩效拿工资。后来我发现,这是个吃“资源饭”的行当,有几个大我几岁的同事,现在都是奔驰宝马开路,天天在朋友圈放飞自我,因为他们手里捏着好些个老客户,资源不愁,单靠熟人介绍就能“吃饱”。


不光对新入行者不友好,这个行业还极度内卷。今天你遇到了一个客户,但其实好多同事和对手也都知道他,也都同时在给他推荐房子。有一次我带客户去看完房,才发现好多同行悄悄跟在我身后,我一和客户分手,他们就悄悄贴上去,那场景堪比“围猎”。


做过地产中介的应该都知道一点:这个工作不讲感情,只看行情。


我付出了很大的沉没成本,我不能半途而废


聊了这么多过去的事,还是得专注当下啊。


我现在住广州,父母还在深圳。我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二弟初中学历,现在在深圳一家做手机钢化膜的工厂,三弟和我一样读了中专,现在在做淘宝客服,四弟和五妹都还太小。我一直希望二弟能学点其他技术,因为工厂毕竟学不到什么东西,一眼就能望到头。他的想法是未来攒点钱,回老家揭阳开个小店,做个餐饮,当个老板。


关于我自己嘛,裸辞以后,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5月前找到工作。但到了5月底,还是没什么希望,我心想,我的天,看来5月份是没戏了,于是我开始以半个月为单位往后顺延,比如再过半个月一定要争取找到工作,不行就再半个月。哦不,这样不行,还是要破釜沉舟,不能给自己留后路。还是争取5月底找到工作吧。


以前还不觉得,等到你真的辞职了才发现,从有工作到没工作,心态是会发生微妙变化的:刚离职的时候,我有时候还约朋友出来喝个小酒,还想着出去游山玩水什么的,但现在我不敢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还是有点紧张,压力也来了,我要备考,也需要先找一份工作,不然生活费都不够。


图│在家中学习的温雪贵<br>
图│在家中学习的温雪贵


过去上班,不管是在工厂还是在之前的互联网公司,每个月收到了工资,我都会汇一半给父母,因为我们老家要修房子嘛。但现在,至少短期之内,我暂时先不汇款了,因为我需要留一部分“备用金”,抵御因为突然离职而可能遭遇的潜在风险。这个也是过去和现在的变化之一吧。


名为找工作,但其实你也不是在外面跑,因为除了有面试邀约,其他时间你都是在线上海投简历。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待在出租房里,有时候也管不住自己,想去刷手机或者看视频。拿看视频这件事来说吧,我爱看B站,之前看的比较多的都是一些读书的视频,但现在因为要准备考试和找工作,没那么多时间刷视频,所以我尽量在吃饭的时候看,这时候就爱看一些“下饭”一些的视频,无脑的、搞笑的、鬼畜的,反正不用怎么动脑瓜子的都看。哪怕是那些搞笑视频,up主都太有才华,而我只有在一旁鼓掌的份。


其实网上也有很多实拍工厂的视频,真实记录的那种,每次都一两百万的点击量,很多人会很好奇。但我不会看,因为我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这些视频的每个画面,透露出的现实惨状我都经历过,也都是些表达“上班苦、上班累”“劳动最光荣”这类价值观的视频,我看了会有点不是滋味,因为你每天在工厂里上了十几个小时的班,太闭塞了,其实对心理有极大影响,我不想再回顾这些场景。


图│原来团队所获专利证书一隅<br>
图│原来团队所获专利证书一隅


过去我在工厂干了整整两年,到了现在,我一下班又去看这些东西,一有时间又去看这些东西,我是不愿意的。前段时间我学了一个词,叫沉没成本,说的是那些已经发生了的、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时间、金钱、精力等。在工厂时,我用了很大精力变得和别人不一样,去拼命学编程,我付出的沉没成本其实是很大的。沉没成本越大,我就越觉得,半途而废这件事不值得,也不应该。


所以我现在更愿意看一些能给我带来“正向加持”的视频,比如B站很多说书、荐书的up主,几分钟给你概括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像我这种平时特别忙的,平常没什么机会看书的,有个人说书给你听,就感觉很受用。我也看《唐吉坷德》《苏轼传》,也跟风看过《万历十五年》,我觉得这些书都很好,非常好,但你非要我说出到底哪里好,其实我又讲不出什么东西,根本上来看,还是看书太少了吧。


如果非要我说一个偶像,我会说韩信,他很会打仗,还有过胯下之辱。别看很多内容苦哈哈的,但其实有时候能引起好多人的共鸣。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尾声


2022年5月,我跟他见面那次,下午一点开始的采访,一转眼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期间,温学贵时不时会打个哈欠。我问,往常这时候你是不是还在补觉?他答,是啊,都在睡觉,我跟你聊完就准备回去睡觉了,半夜12点左右会自然醒过来。


我望了眼他喝空的那杯冰美式,继续问:喝了咖啡,你下午能睡着觉吗?


他说,没问题,够困的话,你喝啥都没用的。


4个月过后,2022年9月的一天,我在微信问他:最近还好吗?六个小时过去后,他回复:不知道好不好哇,还配了个笑哭的表情包。


一番寒暄后,才得知他在8月才找到工作,一次次地推迟了自己之前定下的“就业小目标”。接着,他向我解释为什么过了六个小时才在微信里回复我,“我现在这家公司上班不让聊微信,之前有个哥上班时聊,最后被炒了。”


温雪贵说,自己现在的公司是做区块链自研产品的,和自己之前的预期“蛮相符”,“和外包不一样,没什么甲方催,都是管理在催。”


他说,这工作足足找了四个月,“还好我及时调整了期望”,才找到了现在这家公司。不过他对现状挺满意的,“我现在只专注产品和技术就行了。”


虽说已成功入职,但他还是感叹“我就是被当前就业市场冲击到的倒霉蛋”。最后,他配了一个表情包:“再忙,也要喝杯苦咖啡。啊~人生好难”。


2023年初,我和温雪贵又有了联系。他仍然还在那家公司上班,最让他满意的是公司不怎么加班。他现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编写智能合约,他在努力适应节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边码故事 (ID:tech-kk),作者:白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