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间像素(ID:lucanighttalk),作者:唐云路,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说美国消费电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以下简称 CES)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并不为过。迄今已有 55 年历史的 CES,最初只是芝加哥音乐秀的一个分会场,伴随着消费电子概念的普及,CES 的规模越办越大,科技公司将它们的顶尖技术在 CES 展出,也在这里描绘它们对未来的想象。
在产品能够改变世界的年代里,盒式磁带、彩色电视、CD 机、Gameboy 掌机、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一个个划时代的电子产品从这里走向全球市场。
虽然因为整个行业缺乏突破,过去几年里 CES 越来越务实,你很少能在这里看到可以称之为重大突破的新东西,但是作为全世界最关心消费电子产品的人们一年一度的聚会,它仍是每年最值得关注的科技届盛世。
今年的情况颇有些不同。作为后疫情时代的首场 CES,光是正常举办这件事本身,就具有特别的意义。
因为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2021 年,CES 完全转成线上举办,2022 年,虽然 CES 恢复了部分线下展会,但人流依然稀少,直到今年,超过 3200 家参展商涌入 CES,来自 173 个国家或地区的 11.5 万人来到赌城拉斯维加斯,穿梭在会展中心以及设置在多个豪华酒店的分会场。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与会者来自美国之外的国家。
这一天,拉斯维加斯已经等待太久了——整座城市里塞满了挂着 CES 胸牌的人,与普通游客的面貌截然不同,出租车司机、酒店前台与现场工作人员都感叹着:“太疯狂了,但是我们想念这一切!”
大公司都在哪里?
苹果仍然没有参加 CES,Google 在中心展馆主入口的正对面单独设了一个展馆,重点依然是智能家居。亚马逊则在以汽车为主的西馆、中心展馆和Venetian Expo 分馆都设立了展台,微软的展台也不止一处,聚集人流最多的是展示了 XBOX streaming 的游戏展区。
电视依然是 CES 最主要的部分,三星、海信、LG、TCL等公司每年都在主会场的核心位置摆开无数的电视屏幕,今年也不例外。索尼的展台重点不是电视,是它与 Honda 共同推出的概念车,以及即将于 2 月正式上市的 PS VR2,展会期间每天早晨 8 点放出的当日试玩名额都会在一秒内被抢空,退而求其次的游戏爱好者们只好拿着手柄玩非 VR 的演示版本。
小米第一次参加 CES 是 2016 年,那一年,华为第一次登上了 CES Keynote 的舞台。今年,它们都没有来,同样缺席的还有 OPPO、vivo、一加……手机如今更多是用来作为展示工具,而非展示品本身。
高通的展位放在车企云集的西馆,其展出的概念车涂装着醒目的“骁龙(Snapdragon)字样,借此展现骁龙 Ride 平台数字底盘解决方案如何集成不同公司的技术——就像它们在手机上做的那样。博世、大陆、采埃孚、佛瑞亚、法雷奥、英伟达等巨头纷纷聚焦电动智能化转型和展示智能产品相关的服务。
中国公司,卷土重来
据主办方统计,有 489 家中国厂商参加了本届 CES,比起巅峰时期占参展商数量近三分之一的规模,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即使比起 2020 年的 1097 家,也少了一半还多。
疫情之前,CES 曾有过被调侃为“中国电子展”的年代。“那时候中兴和华为总是一起出现,是竞争对手,但站在对面展台看着对方,也会有种亲切感。”周女士在北美从事公关行业十年,回忆起当年不免有些唏嘘。
华为、中兴、大疆等中国科技巨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已经缺席 CES 数年。
与往年一样,海信和 TCL 还牢牢把握着主展馆的核心位置,陈列电视与显示屏的新品,海信甚至将全套智能厨房搬进了展位,展示智能家居的野心。除此之外,今年在 CES 看见中国公司的方式让人涌起一种别样的信心。
京东方展台上的阿斯顿·马丁非常显眼,其内置了京东方自研的 BD cell 技术。在展台上,京东方还展示了 OLED 柔性产品如何广泛应用于汽车仪表、中控总成、车尾灯等领域。
京东方是一类中国公司参展的代表,作为诸多品牌的合作方,你不仅能在它自己的展台看见它的产品,也能在各个合作品牌的新品展台发现它的身影。
如乐森机器人这样的展位则是“不太像中国公司”的那一类,与变形金刚 IP 联名,一排小型机器人在展台上跳着舞,你看不出它的中国背景,但会被它的产品吸引。与之类似的是雅迪、达芬骑这样的电动摩托车品牌,以及一系列移动储能公司,至少有几十家这一领域的中国公司来参展,Jakery 的广告铺的满 CES 都是,ecoflow 的展台也是巨大、巨显眼,但一打眼看上去根本不知道它们都来自中国。
从东莞、深圳、惠州等地来的“工厂团”则呈现了另一种风格,展示风格朴素而务实——他们很少用特别华丽的装饰,今年许多厂商是赶在最后时刻决定参展,来不及办签证,有的厂商仅派出 2、3 人接洽客户,或是使用代参展服务,在现场收集名片。
一位来自深圳的厂商告诉我,往年光深圳出发的厂商就有 1400-1500 家,今年可能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但是“觉得今年必须出来看看了”。
对他们来说,CES 就是一场交易展会,有人在这里发布概念产品,自然也有人为自己的设计寻找工厂和解决方案。“你不要小看这些展位简陋,哪一个工厂不是每年 4、5 亿的规模?”
“谁没听说过联想呢?”
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中心馆主入口,有一块互动屏幕展示着展会期间的关注趋势。路过时发现联想的名字赫然排在 TOP10 参展商的首位。
联想在 Resort World 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媒体会议室,向全球媒体展示联想带到 CES 来的一系列新品——转轴双屏笔记本ThinkBook Plus Twist、双OLED 屏笔记本 Yoga Book 9i、拯救者系列游戏主机及笔记本电脑、Smart Paper、移动办公配件 Magic Bay,此外,还有一部新手机 Lenovo ThinkPhone by Motorola。
在拉斯维加斯的几天里,我尝试与遇见的人们聊聊他们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印象,要建立在海外市场的认知,需要多年持续投入人力与金钱,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因为退出市场而变得陌生,实在是有些遗憾。
说到联想,一位阿根廷参展商的回答很有代表性:“Who doesn't(谁没听说过联想呢)?”
不确定未来能有多少中国公司能如联想一般,在海外市场找到突破。在这个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时代,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条难走而必须的路。
汽车,似乎有很多新东西,又似乎没那么新
今年的 CES 展设汽车、数字健康、可持续发展、元宇宙与人类安全五大展区。其中汽车展区为历年来最大规模,也吸引了最多参会者的关注。
当然,这不是汽车第一次成为 CES 的焦点。大小车厂和软硬件供应商展示各自在汽车领域的研究与想象,是 CES 已经是延续数年的趋势。
据主办方统计,今年有超过 275 家移动出行领域公司参展,CES 上几乎有一半的新闻发布会都是关于汽车和交通出行技术的。整个 LVCC 的西馆都被与车相关的内容占据,包括而不限于车厂、无人驾驶解决方案、电池、屏幕、娱乐系统、激光雷达、云服务……
甚至并不是只有车厂的展位才陈列着车,这些来参展的公司都尽力与汽车联系在一起,创业公司和零件供应商巨头,都尝试着整合硬件与操作系统,看上去,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都在努力搭上下一代“智能终端”这班车,试图将更多的可能放进一台四个轮子(也不一定)的交通工具。
不过,类似的故事至少在八年前就开始讲述。
我回顾了好奇心日报的同事夏雨青在 2015 年的报道,一切都如此似曾相识,那时她写道:“2015 年的 CES 国际消费电子展猛一看更像是个车展。主会场拉斯维加斯会议中心里,北馆的一楼大部分区域都被汽车和零部件厂家占据;宝马的场馆覆盖了整个南广场,奥迪和大众各在中央广场设立巨大的试驾体验区,除了汽车行业的厂商,高通、英特尔和英伟达这些芯片生产商的展位上最引人注目的也是那些美丽、昂贵的汽车,用以展出以芯片为卖点的智能驾驶系统。”
那时,自动驾驶无疑是所有汽车厂商、零配件商乃至芯片厂商都在谈论的话题,如今你反而很少看到它们谈论无人驾驶,它们试图更具体地向你展示,汽车以及与关的生活,可以呈现出什么样子。就如同欧洲地图公司 HERE 在 Uni -Map 模拟演示里呈现的那样,一系列人工智能模型驱动的产品,允许用户生成自己的数字地图和定位工具,你的日程、状态都被整合进地图导航,就像科幻电影里上演的那样,一个超级助理存在于你的车里,也存在于生活的所有地方。
在今年这场后疫情时代的展会,厂商和参展者都变得更为务实,看上去我们离未来的距离并没有变得更近,因为太多美丽而宏大的愿景早就在多年以前讲完了,而一步步到达未来的过程,就会显得创新不那么足够。
以下是几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车:
宝马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 i Vision Dee
继采用电子墨水的 BMW iX Flow 在 2022 年 CES 上首次亮相后,宝马集团今年展示了 BMW i Vision Dee,这是该技术的全球首款全彩版本,能够显示多达 32 种不同的颜色。
BMW 称 Dee 不仅能够根据驾驶员的需求量身定制,还可以预测他们从以前的旅程中想要什么,通过将信息投射到挡风玻璃来模糊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
汽车作为用户进入数字世界的入口,这么说的不止 BMW 一家。在展出汽车的西馆之外,车也是展位上最常见的装饰。不管展商是不是车企,产品是否与车强相关,放上一台车展示对未来的定义总是没错的。
约翰迪尔 (John Deere) 与卡特彼勒 (Caterpillar)
这两家公司的展位相对而设,展示着 CES 2023 所有展馆里最大的机器。
卡特彼勒展示的巨大无人矿车,可以在百公里之外远程操控,在全球的 24 个地点,已经有 560 辆这样的大家伙投入使用。
农用机械巨头约翰迪尔将安装有 120 英尺长吊杆的喷雾机 See & Spray Ultimate 搬来了展位,它最适合的舞台是美国中部的大片机械化耕作农场。
索尼-Honda Afeela
这届 CES,科技公司将屏幕做到了一切你可以想象得到的地方,索尼概念车的屏幕则已经延伸到了保险杠上。
索尼称,这款车代表着焦点从“动力和性能转向软件、网络和用户体验”,但最早开放预定的时间也要到 2025 年,预计 2026 年春季向预定客户交付。
法拉第未来
有科技评论诟病索尼概念车离上市还有太久,那他一定已经忽略了在汽车软件供应商的展位一角静静展出的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 FF91。
距离它 2016 年在 CES 上大张旗鼓地发布,已经七年过去。如今,工作人员对它的中国背景避而不谈,介绍着车内大大小小四块屏幕,说它预计于今年春天量产、交付,售价 25 万美金。
此外,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产品
CES 的有趣之处,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巨大的展馆里,会遇到什么样奇思妙想,或许它们不足以改变世界,却可能在某一个维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
虚拟现实触觉手套
日本东北大学孵化的初创公司 AI Silk 带来的触觉手套兼具传感器和 AR/VR/XR 限制器功能,带上它,就可以体验到与虚拟偶像握手的感觉。核心技术是其研发的导电纤维 Lead Skin。
在 AI Silk 展台的对面,我们还体验了日本初创公司 Diver-X 的力反馈手套 Contact Glove,虽然在旁观者看来,戴着头盔和手套的人在虚空中一通乱拍,多少有些可笑,但于体验者本人来说,那就是在一个可爱的房间里,与小狗愉快地玩耍,摸着小狗毛茸茸的脑袋。
这款产品也获得了 CES 2023 年度创新产品,目前正在 Kickstarter 上众筹。
松下 mutalk
这是一个内置了麦克风的圆形盒子,用户将它绑在嘴上,可以用来防止他人听到自己在虚拟空间里的发言。看起来颇有些荒谬,但是现场体验之后,它又似乎相当合理——工作人员戴上它尖叫,站在他距离 30 cm 处都完全听不到。这就是沉浸在虚拟现实世界的目的吧,身在方寸之间,心在遥远他乡。
Mutalk 是松下子公司 Shiftall 的产品,一同展示的还有一组用来绑在无线传感器绑在胸部、膝盖、臀部和脚踝上的无线传感器,将用户的运动数据传输到 VR 游戏里。在 CES 上,还有好几家公司展示了类似功能的产品,比如宣称能让你感觉到被子弹集中的背心,基本上都是为了游戏中更好的体验。
如果只是路过这些产品的展台,恍惚间会以为穿越回了 2016 年 1 月,Facebook Oculus 首次对外展示了消费者版本的虚拟现实头盔,许多科技公司也展出了自己的虚拟现实设备。如今数年过去,在外观大差不差的虚拟现实头盔之下,起码游戏的体验已经好了很多。
天空
Unistellar 在 CES 上发布的是第二代智能天文望远镜 eQuinox 2,专为身处城市环境的天文爱好者而设计。如果你想观看木星的大红斑、或是猎户座星云,在配套的手机或平板 APP 上找到这个星体,望远镜会自动校准角度,找到对应星体所在的星域,其视觉增强技术可以过滤城市光污染对天文观测的影响。Paul Aarba 博士介绍说,Unisteller 有一个超过 10000 人的用户社区,与包括 SETI 研究所和 NASA 在内的专业组织合作,可以直接为太空新发现做出贡献。
在索尼的展区,吸引我的是它们发射的超小型人造卫星 EYE 的新消息,通过这个名为 STAR SPHERE 的项目,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租用卫星的摄像头 10 分钟,拍摄专属视角的照片或视频。让索尼的“眼睛”帮你看地球,这是属于太空的浪漫。
欧莱雅
欧莱雅宣布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具有动作控制功能的计算机化妆设备 Hapta,帮助手臂活动障碍的用户涂口红。Hapta 可与大多数标准尺寸的唇膏配合使用,未来也可能开发更多配件,以适配其他化妆品。不过,从使用说明来看,用户还是需要一些帮助,用两只手将唇膏固定到 Hapta 上。或许在正式面向大众推出时,相应的技术还会再改进。
但不管怎么说,考虑到不同使用人群需求的美妆公司,值得鼓励,不是吗?
Optics AR/VR 镜片
做虚拟现实设备的厂商越来越多,有的开发游戏,有的优化系统,Optics 则是一家提供关键部件——镜片的厂商,现场展出了 AR/VR/XR 三种镜片原型,体验下来,对虚拟现实的未来,又多了几分信心。
Hecaray 希卡立-Feel your heart
这也是一家体验完产品才发现其中国背景的公司,主创团队来自上海交大,用户可可以现场体验毫米波雷达产品,在 30 秒的时间里无接触测量人的生命体征,得到呼吸曲线,心跳曲线,和 HRV(heart rate variance,可以表征人的压力指数)等。
不得不说,逛展那几天,HRV 真的居高不下。
“去年我们来,展馆门口的接驳车是‘车等人’,今年人流量明显变大,是‘人等车’。”如周女士介绍的那样,对于来到拉斯维加斯的十多万参展者来说,今年 CES 的体验更多是关于重逢、关于重拾信心,科技行业经历的 2022 可以称得上是艰难,美国科技公司的裁员潮从 2022 年年末一直延续至今。
但在 CES 上见到的,是希望与期待更多。沟通、碰撞、见面,“恢复正常”的种种努力都令人兴奋。人与人的连接、人与产业的连接或许短时间无法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盛况,但起码,信心在回归。
明年 CES 的主题是“BE IN IT(沉浸其中)”,闭展时分,走出展馆,路过 2024 CES 的宣传区,希望明年还能再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间像素(ID:lucanighttalk),作者:唐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