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时间,去年9月份沸沸扬扬了好长时间的“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又重新进入了公众视野。曾经揭露美军在越南搞大屠杀的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在2月8日爆出猛料,声称“北溪”管道爆炸就是美国人所为。

按照赫什文中说法:“北溪”管道的爆破是美国海军潜水员以 “波罗的海行动-2022”演习为掩护,在挪威支持下实施的。先于 2022 年 6 月演习期间,在“北溪”天然气管道下放置8个爆炸装置,然后在9月份引爆了其中6个,直接炸毁“北溪”4条管道中的3条。如果说赫什的文章内容很多还是推断,另一位美国自由撰稿人约翰·杜根的爆料就更加有趣了。他声称,他收到一封有匿名信,写信人称在去年6月份的“波罗的海行动-2022”演习现场,看到了一批携带特殊装备和箱子,可能是执行爆破任务的美国潜水员,并且潜水海底长达数小时,浮上来时箱子已经没了。
这些关于“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消息,就如同“北溪”管道爆炸本身,一下子又让欧洲政坛震动起来。

俄罗斯在去年被西方媒体一致指认为“北溪”管道破坏的幕后黑手后,这次终于找到了洗刷冤屈的机会。普京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并进行独立调查。
当然,考虑到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在该事件更多细节曝光之前,我们并不能贸然认为调查记者赫什的推断就一定正确。但是作为军迷,回顾一下水下爆破的历史,分析一下“北溪”管道的爆炸原因,相信也能找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从水下炸毁敌方的战舰或者设施,自从火药运用于军事领域后,就是海上力量的重要战斗手段之一。如何爆破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用动力装置“送货上门”的杆雷、鱼雷,另外一条就是用蛙人“送货上门”的水下爆破。

其实,这两条技术路线一开始也是重合的。最早既没有鱼雷、也没有蛙人,就是靠最原始的潜艇,在水下偷偷靠近敌方,然后使用炸药来摧毁敌人舰艇。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戴维特·布什内尔搞的“海龟”潜艇的作战方式就是这样。
不过,这样的作战方式效果也很差。潜艇目标太大,一旦靠近对方舰艇就很容易被发现。所以,还是想办法降低“运输者”被发现的概率吧。
于是,潜艇变成了目标更小的蛙人,渗透进入敌方港口,进行水下爆破的战术就诞生了。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水下爆破作战,是意大利蛙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完成的。在大战结束前的最后几天里,几名意大利军官利用一条改装过的人操鱼雷作为运输工具,偷偷潜入防卫森严的波拉港,成功用炸弹击沉了停在码头上的奥匈帝国海军“联合力量”号战列舰。

就如同今天的“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一样,在当时让很多专家大跌眼镜。谁也没想到蛙人能完成如此复杂的战斗行动,并取得如此大的战果:几个小小的蛙人就摧毁了一条数万吨的战列舰。
二战期间,利用蛙人进行水下爆破得到进一步发展。技术更加先进、组织更加严密,战果也更加显著。

特别是意大利人,蛙人再次取得了战列舰这些“大家伙”都无法取得的战绩。6名蛙人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次行动中,炸沉了英军2艘“伊丽萨白”级战列舰和1艘油船,总吨位超过70000吨。这也是意大利海军在二战中,单次行动的最大战果。
在各国水下爆破快速发展的时候,当然也有路走偏了、毫无战果的群体。比如……

近代最知名的战果是1964年5月2日凌晨,6名北越蛙人潜入越南西贡芽庄港口,将一枚磁性炸弹安装在美军“卡德”号航母动力舱位置,在美军睡梦中直接将航母炸沉在港口里,算的上是至今蛙人取得的著名战果之一。

吃到意大利蛙人苦头的英国人,很快也组建了自己的水下爆破队。不过,英国人自己有强大的水面舰艇部队,所以不像意大利人一样,需要派蛙人去执行炸军舰这样高风险的任务。
英国的水下爆破部队主要任务是保障己方的海上军事行动,比如,登陆前破坏滩头障碍物。所以,在两栖作战中常常能看到英国蛙人的身影。

很快美国人也就跟了上来。美国战略情报局在英军指导下专门组建了一只水下突击队,接着美国海军也组建了水下爆破队。
这些新组建部队的训练内容,主要是水下爆破技术、水下障碍物破拆、隐蔽渗透等。作战任务也非常明确,就是利用爆破扫清滩头阵地的轨条砦、三角锥等反登陆设施,确保两栖部队登陆成功。

北非登陆、诺曼底登陆、硫磺岛战役……这些两栖作战中,新成立的水下爆破队大放异彩,成为美军中少有的承受大量伤亡后还能坚持完成任务的精锐部队。
诺曼底登陆中,海军战斗爆破队第11分队伤亡52%(阵亡31人、负伤60人)后,仍然坚持在奥马哈滩头为登陆部队打开了通道。
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海军水下爆破大队总人数达到2800余人,先后获得750余枚铜星勋章、150余枚银星勋章、2枚海军十字勋章和大量紫心勋章,成为美国海军中获得荣誉最多的单位之一。

朝鲜战争期间,水下爆破队又成为侵朝美军的急先锋,不仅较好的完成了仁川登陆、元山港排雷、兴南港破坏这些传统保障任务,而且还开始承担破坏铁路隧道桥梁、武装侦察和敌后渗透这些任务。

此时的水下爆破队已经不再把任务范围局限在水下或者海滩上,而是更多的开始承担各种非常规作战任务。
1955年开始,水下爆破队开始接受伞降训练。完成这一训练后,水下爆破队也就有了水下(SEa)、空中(Air)、陆地(Land)的全领域行动能力。水下爆破队最终成为了美军精锐的特种部队“海豹”(SEAL)。

上世纪60年代,台湾曾经在美军水下爆破队(也就是海豹突击队)的培训下成立了台湾水中爆破大队,不仅精通爆破,还擅长渗透到大陆进行侦查破坏,训练极为严苛,是一支三栖特种部队(三栖:潜水、伞降、陆战)。
所以,今天的“海豹”虽然一直作为特种部队出现在阿富汗、伊拉克等战场。但是,“海豹”的祖传看家本领,却一直都是水下爆破。

“海豹”突击队队员一般训练时间长达25周,专门的潜水和水下爆破训练时间就长达8周,不仅包括武装泅渡、水下渗透、水下破障等常见的训练,也包括水下战斗、两栖侦察等高级战术训练。


此外,拥有“钞”能力的“海豹”还装备有大量价格昂贵的水下特种作战装备。比如,专门用于水下远距离渗透的MK11蛙人运载器(SDV)、专门用于隐蔽潜水的闭路再循环水下呼吸器(CCR)等。
因此,客观来说,目前的世界上水下战斗经验最丰富、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蛙人,依然是美国海军的“海豹”突击队。

去年9月份“北溪”管道爆炸,毫无疑问是人为造成的。4条管道同时因为爆炸断掉3条,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意外事件。这一点,世界各国都没有什么疑问。
但是要隐蔽炸毁这些海底的天然气管道,却并不容易。很多国家就算有心也未必有能力完成这件事。

“北溪”管道有2条。“北溪-1”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卢布明。“北溪-2”管道建成后与“北溪-1”基本平行。
“北溪”管道内径为48英寸,内层钢管的厚度为27-41毫米。管道外层由一圈厚度60-110毫米的水泥浇筑,管道直接放置在海床上。

发生爆炸的“北溪”管道位于丹麦和瑞典的专属经济区内,爆炸点靠近丹麦博恩霍尔姆岛,爆炸位置在水下80至110米深度。

上面,我详细描述了管道的结构和位置,不知道读者朋友看完有什么感觉?是的,这些管道很坚固,而且在水下较深位置,要隐蔽进行精准破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要破坏自己的管道,俄罗斯可以做到。但是要在上述位置,隐蔽破坏管道,现在的俄罗斯可能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因为如果只是单纯破坏管道,俄罗斯可以简单用潜艇发射鱼雷把管道炸毁。但是这么做,会留下大量的鱼雷残骸,被打捞起来之后几乎等于告诉世人:“就是我俄罗斯干的。”


俄罗斯的蛙人呢?能不能渗透过去进行破坏?这个难度也很大。
俄罗斯如果派遣军舰过去,会非常醒目,在周围北约国家海军的全天候监视下,很难长时间停留在同一个位置安排蛙人进行潜水作业。
如果把潜水工作船伪装成民船开过去呢?比如渔船?这也几乎不可能。因为事发水域是丹麦、瑞典的专属经济区(EEZ),专属经济区很重要的一条权力就是,外国渔船非经许可不得在该区域内捕鱼。
另外,俄罗斯不是前苏联,战斗蛙人的作战能力非常一般。大家听说过什么俄罗斯蛙人的成功作战案例吗?说实话,连找俄罗斯战斗蛙人的图片都很困难,这个群体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培养一名蛙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连美国这种财大气粗的主,在“海豹”内部能进行深潜作业的蛙人都不多。而俄罗斯不仅缺钱,而且对蛙人的培养也不上心。所以,要潜入80米以上的深海进行精确爆破,实在不是现在的俄罗斯人能完成的任务。
排除掉俄罗斯,那么谁会来做这件事?其实答案并不重要,不如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任务的限制要求。
首先是深度。管道的爆炸点在水下80至110米。这远远超过了普通潜水员所能到达的深度。一般来说,使用普通潜水服进行潜水,深度不超过60米;使用重潜装置,深度也不超过100米。
要深入水下100米、潜入“北溪”管道的位置,必须使用氦氧混合气体的深潜装备,或者在工作船和甲板加压系统等专业设备支持下进行饱和潜水。


其次是精度。海底100多米时基本是一片漆黑了,要在没有光线的深海海底准确找到一根内径48英寸的管道,就像在夜间关了灯的游泳馆里找一根针,非常困难。就算有工程图纸,如果光靠人力去找,十年八年也未必能摸出来。

这种工作需要利用专业的水声设备对海底进行扫描,对管道进行精确定位。安装这种海底扫描设备的船只,大部分都是海军的专用声响测量船,比如,美国海军的无暇号。

最后是隐蔽性。看到上面内容,大家都能明白,要对“北溪”管道进行爆破,不是一两个潜水员划着皮筏子就能完成的“小任务”。而是要在起码两艘专业船只(潜水工作船、声响测量船)配合下才能完成的“大工程”。
“大工程”是不可能完全不走漏一点风声的。怎么隐藏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树叶”藏到森林里面。船多了,自然就不会有人注意了。
所以,回过头来我们再梳理一下约翰·杜根收到的匿名邮件内容,对照现实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内容:
1.事发时间为“波罗的海行动-2022”演习期间(有16个国家的约40艘军舰在事发海域周边活动,“森林”有了);

2.“发型、胡子和鬓须很奇怪”“身着便衣的美国潜水员”(美军特种部队,尤其是海豹和三角洲,为了显示自己与普通部队不一样,老兵往往不遵守美军着装条例,喜欢蓄发、留胡须,大家在阿富汗、伊拉克都见过很多);

3.“潜水员带有深海潜水装备MK-29氦氧循环呼吸器”(使用氦氧混合气的专用深潜装备,可支持潜水员在水下100米以上深度活动);

4.“他们戴着呼吸器跳下船,消失在水下六个多小时。”(水下活动极长,一是深海作业难度大;二是潜水深度大,上浮时需要大量时间减压)。
好了,文章到这里也该结束了。那么,“北溪”管道爆炸案的制造者是谁呢?相信每一名读者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