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 (ID:HealthInsight),作者:田为、雨箫、雨程,原文标题:《医学院校争相“专升本”,被留下的医专生,会无路可去吗?》,头图来自:《心术》


一批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正在摩拳擦掌冲击升格本科。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已有包括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在内,至少6所医学高专院校被地方政府纳入“专升本”的规划。


部署“升本”相关工作、准备升本材料、完成相关办学指标……2021年至今,多所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下称“医学大专”)在为顺利升本进行紧急筹备。


当下的火热,正是因为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医学大专“专升本”极为困难。


2021年8月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发布后,医学院校“专升本”骤然加速。《意见》罕见提出,“支持少量……师范、医学、公安类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


医学大专升本后,不仅学校社会声誉、地位提高,生源优质,财政支持翻倍,行政等级提升,既长面子又长里子,让“专升本”这件事极具吸引力。


早年,各地医学专科院校曾承担重要历史使命,为贫弱的医疗领域供应大量人才。而今时过境迁,医学中专院校几近被历史淘汰,大专则逐渐不再被允许开设临床医学专业,职业本科教育的大势近在眼前……医学大专们也来到了洗牌的前夜。


而另一面,在医学大专都痴迷于“专升本”时,当下,那部分医学大专毕业生是否意味着无路可去?


高等教育普及以来,作为“人才高消费”的医疗行业学历高速通胀,本科毕业生逐步严重过剩,专科毕业生更是处在“难以匹配现实需要、被左挑右拣”的尴尬地位。


基层卫生机构人才缺口严重,专科毕业生们却不被选择,巨大的鸿沟似乎也倒逼着医学高专院校们踊跃谋求升格。


回望半个世纪的中国医学专科教育的发展史,更像是一群曾经辉煌、如今黯淡的医学大专,为了给自己的毕业生谋一个好前程,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裹挟下,争取枯木逢春的故事。


升本的欲望


同为高等教育,大专与高等本科学校(下称“本科高校”)只有半步之遥,但二者却有着质的不同。


社会地位不必说,更直接的吸引力是专本之间政府财政投入的天差地别。


北方一所医学高职院校的原院长委婉表示,公办大专的平均学费,一般比本科高校多出几千元,如果是民办大专,平均学费甚至能高达一万多元。“这侧面说明,专科和本科之间财政支持力度的差异较大。


据《202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本科高校在2020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为6.92亿元,而大专的则为1.90亿元,前者是后者3.6倍之多。也有学术研究显示,2009年~2011年,本科高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甚至是大专的5倍。


具体到医学院校的专本之间的差别,以近期希望升本的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其2021年度年度决算表显示,该校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约1.56万元;而同处安徽省会合肥市的安徽医科大学,上述收入则约7.85万元,正是前者的近5倍。


行政领导等级也有差别。地方大专一般对应副局级,而大学本科高校则一般对应正局级甚至以上。


在生源质量上,大专与本科高校之间的差距更是明显。从民间的刻板印象来看,似乎只有考不上大学的“差”学生才会避开高考,参加相对容易的“分类考试”进入大专。


一位华北地区综合大学医学院就业指导处负责人就经历过这种变化。在21世纪初,当地昔日的医学类大专,并入当地综合类大学后,他发现,曾经随便报名就能上的医学类大专,在并入综合大学成为本科后,多数专业的分数线要对齐二本线,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甚至需要达到一本线。


这意味着,一旦医学类大专成功升本,生源质量和数量能迈向一个新台阶。


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党委书记廖志林举例说,“比如厦门医学院,曾经是厦门卫校(中专),后来升了高专,再后来又升了本科,招生人数从早年卫校时期的几百名学生增至现在的几千名,这都是学校升格和大学扩招带来的。”


对于教师们来说,升格本科还能起到类似鲇鱼效应的作用。


一位东部沿海地区医学院的老师体会到了变化。曾经他任职在一所长三角地区的医学大专,随后多校合并成为一所本科医学院。他坦诚说,“我以前是为了图安逸,才来医学大专教书,但后来升格本科以后,不得不把科研工作重新捡起来。”


而且,他的基础工资虽然变高了,但是绩效工资的评定条件也变多了,想要拿到高工资,就必须做到教学科研两手抓。


在绝大多数医学类大专,曾经大专阶段的教师在学校升本后会继续沿用,但晋升的竞争压力变大,“曾经副教授职称报多少能上多少,如今大概只能70%的人才能成功评上。”


这样看来,医学高专院校升本似乎能一劳多得。


不过,多名医学教育领域专家强调,升格本科并不是一劳永逸


因为,学校的实际办学能力其实很难在短期内提高。扩充师资力量,提高报考门槛,沉淀社会影响力,这些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表示,在已经高度竞争的医学教育市场下,找准自身定位,培养紧缺专业的医学人才,实现差异化发展才是医学高校的“解药”。


“比如30年前,徐州医科大学在国内首创麻醉学专业,大医院都‘抢着要’——比起毕业后因工作需要转去做麻醉的临床医学毕业生,麻醉专业毕业生必然更专业。”而当下,比起临床医学专业,培养医学工程学、医学信息学、医学人文学等交叉学科或应用型人才,或许更利于医高专升级而来的本科学校的未来发展。


医专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医学中专、大专学历的贬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一部横跨三代人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几十年前,中国的一批医学中高专生,如今是各地医疗系统里的中流砥柱。


翻阅简历,不难发现当下许多名医都毕业于70~80年代的医学高职高专。比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中国第一位临床麻醉学博士刘进,1982年毕业于原湖北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陈芬儿,也在相似的年代高中毕业,被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前身为江西省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录取。


解放初到改革开放前,各地医疗水平贫弱,急需大量医生。而本科、大专院校都稀缺,中专和卫校一度扛起了培养人才的大旗。“原先北京18个区县都有卫校,这些卫校培养医生,也培养护士。除此之外,各部委也有办卫校,”一位医学教育领域研究者回忆道。


当时的中专层次的卫校,可不是“低学历”。在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它们沉淀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也培养了一批卓越的科学家。这些中专医生占了当时医生群体的很大比重,尤其是在农村基层。


廖志林回忆说,他的岳父从西昌卫校毕业后,在盐源县泸沽湖附近的盐塘乡卫生院当医生。这位当时还年轻的基层医生,经常需要直接上手术台:“那儿的农民生小孩难产或阑尾炎,不开刀就会死人,开刀就能救命,中专医生在乡镇卫生院也要会开刀。”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健康的需求提高,“中专培养医生”的办学层次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以后,大家觉得作为医生这个行业,中专是不行的,于是在七八十年代将中专合并、晋升,成立了许多医学大专,培养高中毕业的三年大专生。上述医学教育领域研究者表示,这些大专的目标明确,主要为郊区县医院输送人才。


而先前提到的卫校,也不再被允许培养医生。区县级卫校、医院办的卫校、甚至各部委办的卫校,也都取消了,“北京的几十个卫校都没了。” 


除了学校的消失外,法律政策也宣告了“中专医生”的终结。在2022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不再允许中专医学专业学历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当时的中专医生,如今早已退休。取而代之的,是出身于80年代高职高专的,雄心勃勃的下一代。


那时的医学大专难考,不仅招的人少,分数线也只是略低于本科。高专生是国家稀缺人才,尤其是医专生,毕业后国家分配工作,还能获得一份体面的收入,没有人担心自己会失业。


1992年,中西部某省的李帅考上了当地一所医学院的护理系。在李帅出生的小县城里,高考状元只能上二本。李帅是当地高中尖子班的学生,也是家里兄弟姐妹中唯一考上大学的人。


“那时,学校里的医生有些是本科,但护士都是高专。”李帅回忆。三年学习毕业后,国家为这些毕业生分配工作,李帅进入了一家由石油集团管理的医院。医院工资高还有职工编制,在还没有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一个大专生能拿到高工资,并不是一件稀奇事——因为成为大专生本身,更令人稀奇。


进入21世纪的中国,迎来了高等教育扩招。上大学容易了,大学生也增加了。《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显示,2006年至2010年,5年共计193.3万扩招后的第一批医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是2001年至2005年毕业人数的三倍。而在最新的2021年这一年,毕业生达到了惊人的94.3万,为历史最高。


扩招后,专科不再划录取分数线,大专学历高速贬值。


如今的专科学校的分数线是省控线,在180分或者200分左右,“专科学校能抢着一个学生是一个学生,只要你愿意来,基本上都能上。” 一位医学本科高校教师回忆。


近些年,根据教育部门要求,医学高专科院校逐渐不再被允许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高专毕业生们未来很可能将不能行医。这虽然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曾经的老牌医学大专也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压力。


这也由于人们对临床医学的要求在提高:“现在哪怕是本科毕业也很难当医生,基本上所有的医院门槛都在硕士,更不要说专科了。专科生毕业以前有助理执业医师,这几年也都在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上述老师说。


时代裹挟下,深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医高专院校们纷纷着手“升本”。


据八点健闻不完全统计,自教育部“十四五”高校规划文件发布以来,目前已经有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医学高专院校,被纳入地方升本规划中。


医专毕业生还有出路吗?


在医学院校“专升本”的热潮下,有一担忧声最大:学校都忙于“专升本”,那些被时代“剩下”的医专生还有出路吗?


好消息是,当下医学大专毕业生,仍是乡镇卫生院们的理想招聘人选。


“目前基层卫生院功能科室的医技人才招聘条件都是本科生,比如化验的、放射科的,但近一二十年来,人才匮乏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陕西省山阳县高坝镇卫生院院长张峰说,“因为招来的本科生根本留不住,一般在基层工作不了几年就调到上级医院去了。”


而如果招聘来的人才是大专学历,由于上升难度大,加上乡镇卫生院近几年为了能留住人才,提高了待遇,建设了安居工程和职工廉政灶,反而更容易扎根基层。


山东省微山县傅村卫生院,也主要招专科生。他们下辖49个村,管理各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但全院只有30个员工,“一个人保一个村都不够。”院长张赞想招新人,不愁招不到专科生,但编制已经饱和了。


乡镇卫生院作为一级医疗事业单位,编制与财政支持直接挂钩。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八点健闻,假如一位员工年薪10万,财政则至少要承担6、7万,给乡镇卫生院10个编就相当于一年多拨款六七十万,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坏消息是,在部分基层的一级医疗机构,编制并不率先留给专科生。


地方财政吃紧,编制数量不断收紧,扩编成为天方夜谭,政府部门仍旧固执地坚持把“宝贵”的编制留给更高学历人才的想法。


多名负责过医学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人士告诉八点健闻,很多县医院甚至是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其实愿意接纳医学高专院校毕业生,特别是护理部门。但这些医院的上级管理部门却表示反对,还要求这些医院招聘人员必须本科学历起步,“实在没有办法”。


这种对专科学历的歧视现象,甚至在更基层的地方也普遍存在。


八点健闻了解到,很多乡镇卫生院明明编制空着,但不向专科生开放。不过,这些专科生可以一边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一边通过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方式获得本科学历,然后再参加入编考试。


有些乡镇卫生院则直接本科学历起招。“卫健局给我们的招聘启事里写着‘大专及以上学历’,方案报到人社局之后,学历要求被改成‘本科及以上’。”一位乡镇卫生院院长说。


就像畸形的相亲市场,双方互相看不上眼一样,大多数本科生也看不上基层的岗位,他们更愿意选择环境更好、工资也更高的县级医院。


于是,怪状出现了——没有编制的乡镇卫生院,连专科生都招不来,或者招来一些不入编的专科生,但对方拿到本科学历后却又迅速考走去了上级医院。


基层人手匮乏问题就像一道魔咒,困在行政计划和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的人性中,始终难解。唯一确定的是,不管是为了入编,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相当一部分医学大专生们都会选择同一条艰难攀爬的道路——像那些大专院校一样,“专升本”。


但对学生来说,这条上升的通道也在缩紧。


多名医学教育领域从业者和研究者指出,越来越多的本科医学院校不愿意招收“专升本”的专科生,因为觉得专科生们基础太差,培养成本高。前述一位医学院校老师表示,自己所在的医学本科院校在2005年从大专变身本科后,在2019年停止了“专升本”类招生。


“毕业的人越多就业越难,有的人就会愿意往下看、往下走,就像以前研究生来山区县医院工作是不可能的事,但这几年也有不少县医院招到了研究生一样。”一位县域医共体院长认为,伴随医高专升本科大趋势的,是本科生数量的增加,以及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整体学历水平的提升。


前述医学高校就业指导处负责人发现,2018年前后,专升本学生的考研比例是普通本科生的两倍还多,“完成专升本过程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发现,就业可能还是没有那么容易,70%-80%的人会选择继续考研。”


但考研成功的比例,包含二战三战在内,最终可能也只有百分之三四十或者百分之四五十。剩下那些考研失败的本科生们,将不得不面对社会需求与自身追求之间的落差,或者转行寻找别的出路。


一位医学教育专家感慨说,现代教育让学生们需要面对的“筛子”越来越多,人群的分流越来越早,阶层划分的也越来越细,有的孩子早早的被打上了标签,确定了命运的轨迹,走进了一眼能看到头的人生。


“所谓英雄不论出身,曾经的上升通道是很多的,但是如今的孩子们如果想不屈服于命运,必须要付出千百倍于常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 (ID:HealthInsight),作者:田为、雨箫、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