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更快拍到一手照片卖出高价,他逐渐泯灭人性,期待命案发生;终于走火入魔,亲手制造凶杀现场,走上犯罪的道路。
《 夜行者 》上映之后,引起了很多人对时下新闻业的批判和反思,为了博取流量、吸引眼球,媒体们无底线地追求血腥、劲爆,甚至捏造新闻。
但路易斯应该想不到,博眼球的技法它进化了。
在 2023 年的中国,一种新兴的快餐新闻形式正在冉冉升起,它操作起来简单快捷、数据量大管饱,内容上不含血腥暴力、没有道德包袱,已然成了每家媒体的必修课。 它们大多分辨率极低,有着浓浓的赛博包浆色彩,格式非常统一,封面上挂着黄底黑字,镂空红字的标语,就像墙头油漆刷上的小广告。
差评君给他们起了个名,叫 “ 新黄色新闻 ” 。
内容上,它们大多简短而空洞,或没意义,或没营养,有些甚至时空错乱、颠倒黑白,让你摸不着头脑。
这类“ 新闻 ”往往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拍摄者都会在视频里装模作样地说上一句“ 当时觉得挺有意思,随手一拍,没想到就火了。”
就比如我在短视频平台看到这么个新闻:《 女生过安检脱掉长筒靴,很社死 》。
各位不要期待它能有什么内容,我跟你说,总共 8 秒的剧情,标题就已经说完了。
过安检,脱靴子,社死,莫名其妙。
再看看这个,《 女子滑雪失控和男子撞满怀, “ 缘来 ” 如此简单 》。
但凡滑过雪的都知道,这 TM 不就是一个在滑雪场里最最常见的,刹不住车造成的滑铲,跟缘分有半毛钱关系吗?
难道就因为发生事故的是一男一女?
如果这种视频都当新闻发,那滑雪场每天的碰撞事件,真够养活几百家报社了。
以及这个《 大爷出席站着喋喋不休,口水如喷雾溅到菜上 》,就是拍摄者去吃席,旁边大爷说话时候喷了点口水,多大点事。。。
发布者是在表达什么?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你说它们只是搞笑短视频吧,但一查来源,发现这些新黄色新闻很多来自认证过的,带着蓝 V 标的 “ 某某新闻 ”“ 某某日报 ” ,随便一位都有百万粉丝。
你说他们是新闻吧,那 “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 ” 的新闻六要素,他们又都不符合。
它们就像那些贴在人行道上的小广告,不会影响你走路,但时不时低个头,总能看到那么醒目的一张。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小广告都是谁贴的,又是怎么被生产出来的?
其实,这些新黄色新闻的生产者,就是广大短视频用户。
比如最近丁太升发了一个批评李荣浩的视频,就有很多媒体号一窝蜂地发布他的视频切片,并且配上耸动的标题,只截取最具争议的那几句。
不止如此,即使你是个普通人,只要你的视频火了,或是拍到了什么搞笑瞬间,都可以成为被各大媒体号再加工的素材。
看看这个叫 “ 十七岁天才中单 ” 的哥们你就懂了,他昨天刚在抖音上分享了自己在德国实习的经历,火了。
第二天,他就在媒体的加工下摇身一变,成了《 男生称在德国实习 》,并截取了最精华的几秒钟发了出来。
从另一位女生的评论区里,我们也许可以看得更清晰一点,她无意间拍到对面的大爷手机掉冰窟窿里了。
视频发出来火了之后,无数媒体号就会蜂拥而上,转发的转发,剪辑的剪辑。
其实,所谓的 “ 转发 ” ,不过是在视频上贴上一排字幕《 大爷打鱼,两万元手机掉进深坑,网友:就为了一口吃的 》。
所谓的 “ 采访 ” ,也顶多就是让当事人对着手机说一句: “ 当时觉得挺有意思,刚好拍下来了。 ”
把采访的精力都花在这种搞笑段子上,其实就是一种对媒体资源的浪费。
不过吧,虽然这类事情毫无新闻价值和采访价值,但它们起码还是真实发生的。
但不知道是这些媒体是素材不够还是分辨能力太差,他们甚至还会把其他博主们的段子当成新闻来用。
比如这个《 男子当街求婚,每个动作都在意料之外 》 ▼
大哥,这明显就是别人拍的无厘头段子啊!我们在主演主页里,就能看到好几个他在街上拿着花单膝跪地的视频。
以及这个《 爸爸帮儿子硬核戒除网瘾 》:
偶然刷到好像挺有意思,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不就是人健身网红申驰拍的搞笑段子吗?
如果不是网红,谁闲的没事跟家人对话还要举个手机啊,难道人人都有头上长摄像头的特异功能吗?
在纸媒和门户网站时代,也曾有过一个被批判的对象: “ 黄色新闻 ” 。
它并不是特指那些色情新闻,而是那些靠着夸张、煽动的标题和内容,只以吸引眼球为目的,不提供任何思考和价值的新闻。
但是在差评君看来,如今这些没头没尾、家长里短的片段,还不如曾经的那些黄色新闻。
它没有价值的同时,甚至连新闻最原始的意义都丢失了。
不过,现在新闻行业发展成这样,各种日报带头 “ 摆烂 ” ,我其实一点也不意外。
曾经有个被各大公司反复念叨的词: “ 内容为王 ” ,现在已经没人提了。
当年有几大门户网站,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凤凰网,这些网站在内容上的投入成本,一家比一家狠。
公认的第一门户新浪,早期就在跟踪报道上下了很大功夫。
比如为了专注美国的政经、体育、科技原创报道,新浪在华盛顿、纽约、硅谷等地都设立了记者站。
当年新浪体育 NBA 驻美记者黎双富 ▼
再说腾讯, 03 年腾讯网创建时,招揽了在网易和 TOM 在线都担任过内容总监的孙忠怀,作为网站总编辑。
05 年到 06 年,腾讯又从新浪、搜狐、网易以及各大传统纸媒企业里,大规模地招贤纳士,组建起一支 400 多人的编辑团队。
当年大家的思路是啥?
谁能招揽最牛逼的编辑,搞到最新最深的报道,谁就能留住用户。
但,这种思路显然是不符合商业规律的。
2013 年,新浪门户开始裁员,同年 10 月,搜狐网总编辑刘春辞职;14 年 8 月,网易门户总编辑赵莹亦辞职;14 年 10 月,被称为 “ 新浪新闻模式的创造者 ” ,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辞职。
2015 年,凤凰网 CEO 刘爽在裁员之际发了一封内部信,当中提到这么一句话:
以机器人、算法和自媒体驱动的内容开发模式,将重新定义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流程。
可见,门户网站们已经意识到了 2 个重点:
首先是 UGC ,让用户生产内容。
一个很好的例子,纵有强大驻外编辑的新浪体育,被一个没有专业媒体人的虎扑给干下去了。
虎扑靠着特约记者( 不属于虎扑员工 ),众包翻译、解读国外篮球资讯,用户生产内容的方式,积累了众多忠实用户。
2011 年 6 月,虎扑周访问量超越新浪体育,成为中国访问量最大的体育网站。2013 年 10 月,虎扑用户日均访问量为 16 次,是新浪体育的 5 倍。
另一个重点是,要根据用户口味去推送新闻,算法才是王道。
立足于个性化内容推送的今日头条,就是一个踩着算法螺旋升天的典型例子。
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分析下,为什么这些年新黄色新闻越来越多了。
从门户网站失利,大伙儿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事实, “ 内容为王 ” 的时代已经过去。与其招揽众多编辑,倒不如去中心化,让媒体们生产内容,再用算法绑住用户。
但算法是魔鬼,当科技巨头们打开笼子,谁也不知道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短短几年,算法推动人们上网时长翻了几倍,几十倍。
那些能提供价值的深度新闻,从查资料到采访,从整理资料到成稿,往往需要数周时间。
你刷牙、蹲坑、吃饭的时间,就能刷完那些新闻。
而人们剩下的上网时间,需要更多的新闻填补,由算法分发下去。于是,这么一套新黄色新闻生产链就应运而生。
每当最新的短视频或者段子出现,整个媒体世界就像被倒入了一大桶肥料,各路纸媒的融媒体先被滋养,收割第一波流量:
微博再挑选有争议的视频列造热搜,炒话题。
最后是各大门户网站的公众号、知乎账号。
直到把这件小事的流量吃干抹净,任务才算完成。
由于视频制作者大多都是普通人,就导致现在的热搜、热榜、新闻头条,全都是普通人家里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在算法的推荐下,这些容易引发争议的家长里短往往数据极好,动不动就有几万、十几万点赞。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突破 12 亿大关 ▼
你有追求又如何?新闻质量无法量化,一路高歌的数据没有回头路,各家都在做,你没法出淤泥而不染,想想头上压着的 KPI ?
更悲哀的是,这种趋势恐怕会愈演愈烈。
由于这种新黄色新闻生产周期极短、制作过程极简单,收益极大,我们可以笃定地说,在未来,它完全可以交由 AI 批量生产。
事实上,差评君已经开始怀疑现在的很多新闻,就已经是靠 AI 爬取自动生成的了。
前段时间杭州限行假新闻就由 ChatGPT 生成 ▼
前阵子, BuzzFeed 宣布用 ChatGPT 生产内容,结果股价上涨 92% ,最近也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宣布接入 ChatGPT 和百度的文言一心。
结合这种工具生产出来的新闻内容,更能迎合观众口味,也能为资本带来更低的成本,更大的收益。
批量生产无意义新闻,很可能是未来新闻业的主流趋势,受众也会越陷越深。
我们也这样发文章,差友们会不会离不开我们了 ▼
新闻,原本应该是为受众服务的,满足公众口味,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制作接地气的新闻,本来无可厚非。
但如果为了数据和营收,不做深度报道,甚至干脆放弃对新闻理想的追求;无止境地迎合受众,用垃圾喂饱人们的屏幕和注意力,使其丧失严肃新闻阅读能力,畸形其新闻观,其实正是在变相抹杀人们的知情权。
这就是一种妥协,这就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最后,用《 新闻编辑室 》里 Mac 说过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
“ 是时候让媒体回归到真正重要的东西上了,让偷窥癖和八卦死亡,让我们对愚蠢的人讲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