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llanova 的前身是家乐氏,去年刚和卖谷物麦片的项目分家,它手里有着品客、 EGGO 华夫饼等等零食品牌。
而玛氏更是重量级,手里着士力架、 M&M 豆等零食品牌,还是国际顶尖的连锁宠物医院。

目前 Kellanova 的市值约为 270 亿美元,所以这笔交易,将会是包装食品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交易之一。
而这个消息一爆出, Kellanova 的股价直接暴涨。

两个国际食品巨头的收购案,虽然看起来挺大的,但我怎么想也不至于闹出这么大动静呀。
于是趁着这机会,咱们去查了查,结果不查不知道,原来国外网友们对这次收购,都快炸了锅了。


有的人则是担心这次收购,可别毁了品客薯片。

还有的网友则是表示,品客一生黑,爱咋咋地。



所以看起来,这次收购能这么受关注,很大可能就是因为涉及到了品客。

我们继续扒了扒后才发现,原来品客的薯片背后,还有一堆有意思的故事,咱也借着这个机会跟大家说道说道。
Advertisements

而早在 19 世纪,薯片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有袋装的。
但袋装薯片又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太油腻了黏手、不新鲜等等。

最麻烦的就是,薯片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崩碎,拿到手的薯片碎成了 “ 艹署片 ” 。


他们找到了化学家弗雷德里克 · 鲍尔( Fredric Baur )帮忙,别问我为什么要找化学家,专业就完事了。
鲍尔老哥也不含糊,认认真真地当了 2 年半的薯片练习生,还真给他成功出道了。

鲍尔放弃了直接从马铃薯切片的常规做法,改用马铃薯面粉团压制成薯片。
不仅如此,他在确定新型薯片的工艺后,巧妙地还把薯片设计成了 “ 双曲抛物面 ” 的形状,也就是马鞍状。

长成这种奇怪形状后,薯片喜提一波大加强。
比如我们平时吃袋装薯片时,很容易嘎嘣一下,碎成 2 大片。

这是因为普通薯片被切割成薄片后,结构比较脆弱。
类似生活中,玻璃、陶瓷这类比较脆的东西,都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厂商们不约而同地选择袋装,然后填充氮气。
而品客罐装薯片的双曲抛物面的造型,能比普通的薯片更耐抗,不容易碎掉。
同样是罐装薯片,友商( 图左 )的薯片就不是双曲抛物面

不仅如此,双曲抛物面的造型,还能让薯片更能承受推挤,所以品客的薯片,不用担心叠放的压力导致碎掉。

甚至,哪怕是袋装的品客薯片,包装里的氮气保护填充,都比友商们少。

鲍尔老爷子本人对这个设计也颇为得意,甚至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和子女说: “ 以后就把我的骨灰,装进品客的罐子吧。 ”
最后他的梦想实现了,他的儿子女儿一合计:原味的品客才是该装爸爸的地方!
如今,大家纪念鲍尔的做法还是献上一罐品客

但品客这种异类的出现,也让薯片界掀起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在守旧派看来,之前利用原切马铃薯片制作的,才是真正的薯片,美国人把它叫做 Potato Chips 。
而品客的薯片,为了保持统一形状,其实是用马铃薯、小麦、玉米混合成的面团,然后压制出的 “ 饼 ” ,这也能算薯片( Chips )?

品客那边肯定不服,就问你主材料是不是马铃薯做的吧,成分表第一名是不是马铃薯吧?

两边一度闹到美国政府那儿,最终 FDA 一锤定音:我站守旧派,不是从马铃薯直接做出来的,算什么薯片?
但 FDA 又考虑到品客得绝大多数原材料,归根结底还真是马铃薯,所以, FDA 表示,我法外开恩,允许品客介绍自己是 “ 由脱水马铃薯制成的薯片( potato chips made from dried potatoes ) ” 。
看到这个结果的品客满脑子肯定是:我谢谢你啊, FDA 。
Advertisements


当时的品客肯定觉得自己这骚操作血赚,但很快他们就开始后悔了。
因为后来英国主抓品客薯片( Crisps )的说法,把品客告上法庭,因为马铃薯制品在英国需要缴纳 17.5% 的增值税。
虽然品客这时候又开始钻空子了,他说自己产品里,虽然成分表第一是马铃薯,但它的含量只有 42% ,还不到一半呢,怎么能算马铃薯制品呢?


无论怎么样,薯片的做法倒是确定了,可口味怎么办?
不少人至今仍然觉得,罐装薯片就是没有袋装的好吃。
这倒也不是没道理,因为原切型薯片还保留着马铃薯的细胞壁,内部的植物纤维能和蛋白一起,组成刚性结构保持口感。
可当马铃薯被磨成粉,没了这种结构,所以吃起来,口感上自然会差一些。

早期的时候,品客薯片口味不说不咋滴吧,但显然很难吃。
所以品客薯片销量一直上不去,差点成为了宝洁之耻。
但我可以告诉大家,这还真怪不了制作工艺,更大的可能是因为咱们的鲍尔老哥不是个好厨子。
直到,宝洁改请了一名数学家亚历山大 · 利帕( Alexander L.Liepa )来掌勺。。。


但利帕也有些怪癖,他前同事说这老小子在研发品客的时候,的确搞出了很多口味,但还发明了很多宝洁公司根本不敢卖的食品。

如果你答不出来,那第二天就会因为左脚先迈进公司而被辞退;如果你答出来了,他以后再给你换更难的。。。
不仅薯片从口味到设计都牛的很,生产线请的专家也一样。
品客当时流水线机器的设计师,是一名叫做吉恩 · 沃尔夫的工程师。

这哥们为了造个薯片机,甚至直接跑到隔壁的 IBM 借用了一会超算电脑,只为了评估品客薯片的空气动力学,从而适配合适的机器速度,以至于薯片不在快速传送带上乱飞。。。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次超算经历打通了他的任督六脉,还是发明完机器后感觉老本行没有挑战了,这哥们随后就开始自己摸鱼生涯,一摸就是足足 16 年。
他摸鱼的时候只干 3 件事:
写小说;
写科幻小说;
写最牛逼的科幻小说。


这么一看,合着品客又是找了一个科幻大师当工程师呗?
有了这么雄厚的底子,品客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国际四大薯片商之一。
甚至,它不仅卖的多,它的品牌已经成了外国的短视频爆款制造机。
光是简单恶搞一个品客底部有酱汁的视频,就能收到三千多万次播放。

因为罐子可爱的造型,也被各种博主用来教学 DIY 成各种盒子。

利用品客薯片独特的造型搭出一个个品客环。

但实话实说,这么多年来,品客一直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味道。
你说它很垃圾吧,它又是全球顶尖的薯片商,如果说它牛逼吧,又被乐事们压的死死的。
特别宝洁为了把重心聚焦回主营业务,在 2012 年时把品客卖给了家乐氏后,品客的量变少了,价格变高了,被不少网友疯狂吐槽,也算是败了很大一波路人缘。
但家乐氏在去年拆分之后,手握品客等零食品牌的 Kellanova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反而不断利润和营收的双增长,股价也在稳步攀升。
所以,这次玛氏也是瞅准了这种潜力,才发起了这次收购,完善着自己的商业版图。
如果玛氏成功买下了 Kellanova ,好好地再调整调整品客,对爱吃品客的小伙伴们,倒也不是个坏事嘛。
只是,千万别搞出个什么士力架味的薯片、油炸士力架就行。
毕竟,意大利红烩的袋装乐事,是我永远滴神!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