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 俄罗斯财政部公布了到今年2月6日为止的经济数据,通过改变俄会计习惯的换算,我们得出一份全球独家的数字:俄乌开战一年来,俄罗斯的财政赤字高达8万亿卢布。

2. 俄财政部之所以主动公布这些对自己不利的数据,是因为他们向来反对军事冒险 。 财政部是俄罗斯现代官僚精英的代表。普京在位以来,其实只有两位财长,库德林和现任的西卢安诺夫,他们的背景也比较相似。

3. 前任财长库德林被视为坚定的改革派,认为结束和美欧的对抗才能实现变化。他曾 建议将能源收益以基金形式储备,助俄度过数次危机。2008年梅德韦杰夫成为总统,库德林被迫离任。2018年他出任联邦审计署署长,被认为是恢复与西方对话的信号,但随着俄乌开战,一切化为泡影。

4. 现任财长西卢安诺夫在财政部任职30余年,经历了90年代的财政窘境和世纪初的油价盛宴,对俄经济财政也有着深刻理解。结合这两任财长的背景,我们对于这次数据的公布会有更深理解。从120年前的日俄战争开始,财政部就秉持着量入为出的原则,这一次恐怕也不是例外。

作者|唐驳虎 凤凰新闻客户端荣誉主笔



在流浪气球、土耳其地震、俄亥俄燃烧氯乙烯的纷扰后,我们继续观察俄罗斯关键的财政局势走向。

上一篇《唐驳虎:前所未有的财政大危机,俄罗斯准备无条件谈判》是在2月11日周六上午(东亚时间下午)俄罗斯突然宣布已准备好与乌克兰进行无条件谈判后的意外急就章,只来得及公布几个关键数字。



本文将公布由俄罗斯联邦财政部提供的,经过整理的俄罗斯2022年完整年度及2023年初的详细财政数据。

一对比就能看出,2023年1月同比战争爆发前的2022年1月,俄罗斯从油气出口获得的财政收入已经腰斩(只剩53.55%),从经济获得的税收也将下降到71.89%。



总收入下降到战前的65%。而俄乌战争带来的巨大军费,已经让财政支出暴增71%甚至更高。收入下降35%,支出暴增71%。

比喻成一个人,也就是他的月收入从2090元下降到只剩1360块钱,月开销却从1830元增加到3120元,亏空1770元。而存款也只剩10000元左右。那么他能够这么造多久呢?



上一篇就有人问,不明白,这么机密、公布出来对俄罗斯如此不利的材料,俄罗斯财政部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公布的呢?莫非出了内鬼,偷偷摸摸就把这事干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首先要洞悉这个问题的答案,才能进一步了解俄罗斯财政与经济。



俄罗斯财政主管

世人都知道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和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却少有人知道掌管俄罗斯钱袋子的西卢安诺夫。毕竟这是俄罗斯不为人注意的内政。



安东-西卢安诺夫(Anton Siluanov),1963年4月12日生于莫斯科,1985年22岁时本科毕业于莫斯科金融学院,获得“金融和信贷”学位。

随后进入俄罗斯(当时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财政部担任经济学家、高级经济学家。1987年3月至1989年5月,他在苏联军队服役。



1989年回到财政部后,26岁的西卢安诺夫便被任命为首席经济学家,年纪轻轻便跃居要职。

苏联解体后,29岁的西卢安诺夫开始历任俄罗斯联邦财政部的预算司副司长、司长,宏观经济政策和银行部主任。2003年7月40岁时开始担任财政部副部长。



西卢安诺夫在财政部的关键位置上完整经历了90年代的财政窘境与21世纪初的油价盛宴。对俄罗斯经济财政有深刻理解。

2011年9月,48岁的西卢安诺夫接替与梅德韦杰夫不和的库德林(1960年生),执掌俄罗斯财政至今,2018-2020年间曾任第一副总理。



顺带说一下,库德林更是普京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圣彼得堡帮”的老朋友。1983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经济系,然后又在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读了研究生、见习研究员。

1990年30岁便出任列宁格勒市经济改革委员会副主席,1992年任圣彼得堡市财政局局长;1994年任副市长和经济财政委员会主席,是副市长和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普京的同事。市长则是他们的老师索布恰克。



1996年索布恰克团队选举失败下台后,1996年36岁的库德林最先到莫斯科成为叶利钦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并向主任丘拜斯推荐了同样需要“下岗再就业”的普京。

所以说,库德林是普京的贵人之一。1997年3月,普京也来到莫斯科,任总统办公厅总务局副局长。不久又升任总统办公厅监察总局局长,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



库德林则转任财政部第一副部长。2000年普京脱颖而出就任总统后,任命库德林为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主导推动了俄罗斯最终于2012年加入世贸组织。

2006年在油价盛宴中,他冷静地建议把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的大部分,以稳定基金的形式储备起来。这个建议被普京采纳,得到了国家杜马的通过。



这为俄罗斯打下了2008年后应对油价波动的稳定器,也就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看家钱袋子,让俄罗斯渡过了一次次危机(详见《唐驳虎:读懂俄罗斯20年国运 就能预知俄乌战争最终局》)。



公开对喷

2008年,更年轻的梅德韦杰夫(1965年生)从第一副总理变成了名义总统。 库德林与梅德韦杰夫对财政政策逐渐产生分歧,基于财政审慎主义,他反对超预算的大规模增加军费和社会开支。

2011年9月24日,梅德韦杰夫正式提名普京作为候选人参加2012年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并表示自己愿意接替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理。



早就对梅德韦杰夫心怀不满,而且很想当总理一展抱负的库德林,这时正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会议,于是公开对全球媒体宣布:

他“绝对拒绝”在2012年总统选举后,与梅德韦杰夫当总理的新政府共事。并且透露他已经一年多没和梅德韦杰夫开会了。



两人矛盾公开化,梅德韦杰夫拂了面子。25日,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开会的梅德韦杰夫也公开要求,库德林要么解释言论,要么提出辞职。

梅德韦杰夫表示,库德林在美国期间的言论是“不成体统”,站不住脚的。这事在俄罗斯一片哗然,比早就料到的“梅普二人转”轰动得多。



梅德韦杰夫说,“如果您不同意由政府推行的总统的方针政策,那么您可以选择提交辞呈。如果您有不同意见,现在就可以在这里写声明。”

并强调说,“任何对总统和政府方针持不同意见的官员都有权向我提出辞职声明,但要公开这样做。我将不得不制止任何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



“还有第二件事,”梅德韦杰夫说。“它很小,但很重要。在我们国家,传统上人们认为,当谈论在场的人时,我们用名字和父名来称呼他们,而不是用第三人称。

他补充道:“阿列克谢·列昂尼多维奇(库德林),我请你不要忘记这一点。



库德林则回应说,他将与总理普京协商后作出决定。26日,克林姆林宫新闻局宣布,梅德韦杰夫已经签署了责令政府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辞职的命令。

总统新闻秘书季马科娃称,库德林自己并未递交辞呈,梅德韦杰夫是根据“总理普京的呈请和相关程序”签署了命令。



“俄罗斯的最后希望”

库德林被视为克里姆林宫最坚定的改革派。 他一再表示,俄罗斯要想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必须进行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全面的深层结构性改革,同时结束和欧美的对抗。

离开副总理兼财长位置后,库德林还撰写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战略,反复建议普京进行果断改革,释放生产力。



涉及的内容从提高职工退休年龄,到重组俄政府和司法系统等,林林总总。最重要的是,俄罗斯必须通过大幅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内需,激发活力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还必须改善预算结构,在医疗保健,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投入更多资金。作为改革的坚定倡导者,库德林也经常被普京召集,与更多的国家主义经济学家讨论经济问题。



“油价每桶75美元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它建立一个有效的经济,我们不能回到老路。”

在俄罗斯2014年制造乌克兰危机遭遇制裁之后,市场分析师写道,“库德林现在是投资者和俄罗斯故事的最后希望。”



2018年5月,普京新的6年总统任期开始,邀请老朋友库德林出任联邦审计署署长。虽然不是预想的“总统国际经济合作代表”之类,但还是被视为有意恢复与西方对话的信号。

因为库德林是在俄罗斯顶层中为数不多的能和西方对话,并在西方有一定信任度的人,也是俄罗斯决策层中唯一不同的质疑声音。



库德林上任,作为普京的老同事、老朋友,他依然直言不讳——“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如果制裁力度加大,总统设定的目标将变得几乎无法实现。”

因此,库德林呼吁俄罗斯外交政策“缓和紧张局势”,“至少保持或降低制裁制度”。“这是我用来衡量我们外交政策有效性的指标。



普京当时的目标是什么?2018年他开启第五段任期,宣布将在未来12年的两任任期在基础设施,技术和社会问题上投资2000亿美元。

从而到2030年(普京78岁)时把俄罗斯变成世界前五大经济体,让俄罗斯人均寿命从73岁提高到80岁,贫穷率减半,改善边远地区民众的医疗待遇等等。



也就是“再给我12年,一定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库德林却明确警告,新一轮西方经济制裁将使普京几乎不可能实现雄心勃勃的国内政策目标。

“库德林的警钟”,这就和100年的“杜尔诺沃奏折”(见“探究俄罗斯的终极命运”系列之唐驳虎:为了“500年终极梦想”,俄国付出了什么代价?)一样,苦口婆心的劝说无用,最终,普京在四年后的2022年,选择了另一条反向的道路。



拜拜了您嘞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库德林作出了一系列悲观的预测,警告国家将面临经济下滑。9月,62岁的库德林宣布辞职,转任俄互联网垄断巨头Yandex的公关顾问。



因为Yandex正在寻求普京批准重组计划——把搜索、广告、电子商务、外卖、打车、娱乐等俄本土业务剥离。

并把这些业务和Yandex品牌一起打包卖给政府的VK集团,该集团拥有俄罗斯最大的社交网络VKontakte。



而把自动驾驶、云计算等未来技术业务移出俄罗斯,转到母公司注册地荷兰,正式切断与俄罗斯的关系,继续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也就是——拜拜,拜拜了您嘞。

所以,普京的22年,实际上就是两任财政部长——库德林(2000-2011)、西卢安诺夫(2011-)。因为“很少有人天生具备成为一名优秀财政部长的素质”。



从120年前的财政大臣维特开始,财政部就是俄罗斯现代精英官僚的代表,反对军事冒险、主张量入为出,谨慎挖掘和发展国内经济潜力。这没什么奇怪的。

甚至从俄罗斯财政部大楼改造的建筑风格就能明显看出来——现代建筑,深色大理石外墙,严谨规整的立面,局部用新古典主义的柱子装饰。



这与华尔街风格和纽约黄金时代建筑很像。而与莫斯科常见的建筑都明显不同——俄罗斯建筑主要是巴洛克风格、威尼斯风格、古典复兴主义风格的立面。

或者拜占廷-斯拉夫混合风格的旧建筑,以及20世纪苏联时期的斯大林风格、21世纪新修的现代风格等等。



就在红场边上俄罗斯各大银行总部汇聚的伊林卡街(相当于西单金融街),一堆巴洛克-斯拉夫风格的建筑立面里,财政部大楼可谓是特立独行,对比鲜明。

除了高度,还以为身处曼哈顿岛呢。但其实它原先也是1883年修建的俄罗斯-拜占庭风格建筑,是近年才改的立面,就做不同。



来自俄罗斯财政部的数据

说到这里,就能明白,为什么俄罗斯财政部坚持公开如此糟糕的财政数据了吧。俄罗斯财政部一公布,第一反应就是赶紧保存下载,免得未来又被删除了。



俄财政部提供的数据包括自2011年来逐月、逐季的累计数据,但是按照俄罗斯财政会计记账法,是每月每季累计的数据。到年底为一年数据,然后新年清零重来。



所以需要EXCEL转换一下,才能得出每个月真正的月度数据,也能够直观比较,一目了然。

正是没有人去做这个工作,所以这里才成了全球独家的数据。

那么这个神秘的机密数据又是什么样子呢?先来看简表和简要注释,单位为亿卢布(1人民币=10卢布,10卢布=1人民币):



看到了吧,从“越打越有钱”“赢麻了”,到年底结账时,12月单月就出现四万亿赤字,就是俄罗斯打了一年战争的全部收获。

更可怕的是,到今年2月1日公布、初步统计的1月份数据,俄罗斯油气总收入只剩4255亿卢布,比去年1月同期的7945亿卢布减少46.45%,可谓腰斩。



非油气的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以及进口关税等税收收入,也从去年1月的12943亿卢布,下降到9305亿卢布,同比减少28%——这直接反映了俄罗斯社会经济活动的萎缩。



结果俄罗斯联邦财政部还嫌这个数据不够刺激警醒,现在又在网站上公布了截止2月6日,也就是两周前的更新数据。



巴赫穆特攻势每天烧掉50亿

这个数字绝对称得上刺激警醒了,从去年3月份的单月财政数据开始算起(去年2月24日-28日数据不计),到今年2月6日为止(同样没法算到24日),俄乌开战这一年,俄罗斯财政的表现是——总赤字80056亿。打了一年仗,亏掉8万亿,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数字。

不说旧年,来看看2023年的新气象吧。新统计显示,目前的收 入调整下降到只有12826亿卢布,支出进一步增加到36848亿卢布。



一开年的赤字就高达2.4万亿卢布,相当于2022年全年结算赤字3.3万亿的72%!

好家伙,好家伙!原来一月份的巴赫穆特攻势,合算下来(同比22月1月财政开支)就烧掉了1.8万亿卢布,相当于1800亿人民币,每天50亿人民币!



瓦格纳雇佣军可不便宜,每个月相当于3万人民币的工资可不是吃素的。雇5万瓦格纳,一个月光工资就是15亿。

但是各种战争资源的消耗,更加花钱。人人皆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还有不计其数的战场贪腐。



就连因此大发其财的瓦格纳头目、普京亲信普里戈津都在抱怨——俄罗斯 “可怕的腐败”阻碍了乌克兰的斗争。

震撼不震撼?烧掉了1800亿人民币,就打下一个盐矿。盐很值钱吗?值1800亿吗?海边找块空地一晒就有了。



反正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记住,1人民币=10卢布,10卢布=1人民币,很好换算,小数点挪一位就行。换算成人民币,俄罗斯现在的财政开支就像文章开头的换算制:

有一个靠卖油为生的人,以前每个月能挣2000块钱,花1800块,每个月能省下200块,一年累计能存2400块,年景好还能存到4000块。

当然也有年景不好花比赚多的,再加上早年间家境不好,花钱一度大手大脚,合计下来现在也存了1万多块钱,日子本来过得去。



结果和原来的小弟打了一架,这下好了,现在一个月才能挣到1200,开销却猛涨到3600——多出来的这一半都是买枪买炮,用来揍小弟的钱。

小弟有很多人帮忙,而且提前几年就健身备战。这一年下来,意外地跟他打了一个平局,占不到啥便宜。



那么请问,他每个月这样花1800元打架,还能打几个月——注意,没人愿意借钱给他了。

这就是一道数学题:10500÷(3600-1200)= ?。答案是——4.375。



另外,刚开打那会,他还诅咒小弟的朋友——你敢不接着买我们家特产香油,馋死你,饿死你。结果小弟另一个朋友家里也有,比他家还多。

就是递过来费点劲,多花点成本;现在渠道顺畅,也便宜了。他傻眼了,说:喂,我还有,愿意便宜点卖你啊!看看这个故事,是不是就懂了?

当然,完全把“国家人格化”是不对的,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这是最通俗且精准的表达。



那么,故事问题的关键出在哪了?下一篇,进入更严肃的分析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