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看就是好人。”

有一些欺骗真是令人炸毛。
 
加拿大4娃华人妈妈李女士,被一个“一看就诚实善良”的同胞经纪人摆了一道,在自己几乎不知情的前提下,自家房产竟被加按2次,欠下80万的巨额贷款,面临强制拍卖!
 
她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据报道,一共有6人经历了类似的骗局,其中1个人还是一个罹癌的退休老人。
 

 
说实话,这新闻挺悲哀的。都是华人,都是同胞,但最后“杀人不见血”、笑着把人卖的,还是同胞。
 
当李女士在感恩节派对上第一次见到做贷款经纪的陈Peggy时,这位45岁的4娃妈妈说,她对陈的第一印象简直不要太好。
 
“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乐于助人又诚实的人”,李女士说,陈似乎非常富有同理心。
 


两人当场交换了电话号码,并在后来的2年多时间里建立了友谊。
 
“我们把她当家人一样。”李女士感慨。
 
李女士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表象,平日的嘘寒问暖,如同亲人般的关怀的背后,都是陈下的一盘棋,目的就是为了割李女士的韭菜,不,简直可以称“杀猪”。
 


当李女士去续签她房子的抵押贷款时,她震惊地得知,她的房子竟然还有两个额外的抵押贷款。一笔价值40万,一笔价值39.2万。
 
“我几乎就崩溃了。我真的很害怕。”李女士说。
她说自己没有签过这样的文件,上面的签字是伪造的。她立即报案,但与此同时,她也收到了强迫拍卖通知——由于这两笔额外的抵押贷款违约,李女士的房子可能就被会强制卖掉。
 
这一切,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李女士回忆起整个故事的始末——有一次,陈请她喝咖啡时,向她打听了家里的情况,得知李有4个孩子且一直在为孩子的大学学费努力时,陈告诉她:
 
我有一家经纪公司,可以帮你拿到40万的贷款,这样你们可以在滑铁卢大学附近买个房。
 
这正是女儿计划入读的大学,能够由此获得贷款,买下房子,不但解决了女儿读书住宿的问题,说不定还可以出租部分,以租养房,也是一个不错的投资。
 

见李女士有点心动,陈表示,她的公司可以无息借给她40万,李女士将这40万提供给银行作为贷款的抵押品,这样都不需要抵押自己的房子就能拿到贷款。
 
“我的第一反应的是,这听起来好到令人难以置信。”李女士说自己当时做梦似的。
 
但,天下哪有免费掉馅饼的事,所有的诱惑背后早就标好了价格。
 


陈当时是这样说服李女士的,我不是完全没获利,如果贷款下来了,我是可以拿佣金的。
 
可能是这句话让李女士放松了警惕,相信了这位“亲人”。
 


李女士答应后,陈很快就过来拿走了她的驾照等文件,说是贷款需要的材料,又带她去办公室、签了一大堆文件,还去银行开了一个联名账户。
 
这些文件都是密密麻麻的英文,在银行开户时对方也是说的英文,李说她并没有听懂,但她相信陈。
 
“我100%信任她,因为她总是在我家,和我们一起吃晚饭,我们都把对方当家人一样对待。”李女士说。
 


没过多久,陈告诉李,贷款获批了,一张33万多的支票已经存到联名账户下了。但是,这笔钱进来没几个月,陈就几乎全取走了,只剩下几百块的零头。
 
就在李女士觉得有点疑惑时,陈告诉她,因为疫情的原因,银行贷款“无期限”暂停了。
这时的李女士并不知道自己的房子已被加按,账户里钱竟又钱出,自己好像也没有损失,只是可以贷款未能下来。
 


然后到2021年春,陈告诉她,贷款又恢复了,要补充和签署更多的材料。李女士再次照办。
 
但文件签了一大堆,贷款从来没下来过,直到自己房子要续贷时,李女士才如梦初醒。也是直到李女士报案,她才发现,和她一样被陈善良的外表所欺骗的,还有好几个人。
 
CBC在报道此事时查阅了法庭文件,发现这些原告很多是在看到陈的中文广告后联系上她的。至少有6个受害者,其中有3个原告称,他们不会读不会说英语。
 


其中一位,是一个罹癌的退休老人,据她声称,在被骗之前,她和陈建立了很好的朋友关系。
 
还有2位原告,也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被加按了90万和115万的贷款。
 
不过,陈通过自己的律师否认所有的指控。陈的律师声称,这些原告都同意与陈一起购买投资物业,然后出售获利。
 
律师说:“这里存在的唯一一种欺诈行为指控,是这些投资者不知道,或者不明白他们投资的是什么。”
 



律师表示,陈是为房主们找到私贷,贷出资金购买投资物业,但在市场转向后,他们无法支付高息贷款。
 
但陈的律师的说法同样没有任何证据证实。
 
现在,官司还在打着,李女士的房子能不能保得住还不得而知,她说,她选择说出自己的故事,是希望不要再有人掉进同样的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