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 (ID:pedaily2012),作者:陈晓,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是近几年极为罕见的一幕——


新春伊始,全国多个省市召开新春第一会,吹响拼经济号角——引发轰动的是广东,开工首日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立誓“再造一个新广东”;随后,上海正式发布《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对于创业营商环境、招商投资力度之大令人印象深刻。


更早之前,江苏正式发布2023年一号文件,打响经济动员令“第一枪”。据不完全统计,春节开工以来,浙江、山东、四川、甘肃、重庆、陕西等地纷纷召开会议,鼓士气、划重点,围绕扩大内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创新深化等经济发展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工这一周,都在忙着收集和研究主要省市的产业政策。”在华南某人民币基金负责募资的李彤感叹,今年拼经济的氛围浓厚。放眼望去,全国各地争抢新兴产业的决心溢于言表。“2022年会是未来五年最差的一年吗?希望如此。”


沸腾一幕:各地开年第一会,拼经济


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浩浩荡荡。


先是江苏,赶在春节前正式发布2023年一号文件——《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当中涉及财税、实体经济、就业、企业减负、消费、投资、外贸、房地产、医疗保障等十二大方面,这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率先掀起全力拼经济的序幕。


而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也来了。开工首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刷屏,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会上坦言,现在量的增长到了平台期,质的突破还处在酝酿期,广东同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主要在质上。不可能继续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唯有通过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才能奔向发展的新蓝海。激烈竞争面前,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再造一个新广东”,目标令人沸腾。


再来看看上海,在“新春第一会”上一举推出了10项行动32条政策措施。为大力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上海政府制定了《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从方案中来看,2023年提振消费、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是重中之重。


不仅是上海,长三角地区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开工第一天,浙江省召开了全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会上,浙江提出三个“强力推进”,并部署今年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升能级“一号开放工程”。


我们再向北看——山东提出要发力实体经济,继续发挥制造业强省优势。山东经济历来以实体经济占优,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上看,山东制造业产业门类齐全,总体实力在全国排名靠前。山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提出,应聚焦培育壮大“十强产业”,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制造业强省,挺起山东“产业脊梁”。其中,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在开年大会上表态:谁跟企业过不去,县委、县政府就和谁过不去。


河北省也在新春第一天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把发言权给企业负责人,一起讨论如何加快把河北建设成为投资创业首选地,让企业家更有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强调,河北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破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企业投资发展积极性,形成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继续北上,东北吉林省召开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解读会,将动员全省上下收心归位,迅速掀起优化营商环境、狠抓项目建设热潮。《吉林省高效便利政务环境、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利企惠企市场环境、保障有力要素环境4个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也随之落地。


当然也少不了川渝地区。1月28日,重庆召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明确提出把双城经济圈建设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推进,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新重庆建设的总抓手总牵引。


成都则开启了成都营商环境5.0改革,突出“以激发市场主体信心和活力为主线”。成都宣布:《成都市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举措》于1月30日正式实施。《十大举措》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都市圈及智慧蓉城建设等工作部署,为的是“激发市场主体信心和活力”。


除此之外,广西、云南、黑龙江、安徽、陕西、辽宁等省份都在春节假期后两天内召开全省大会,盛况惊人。尽管主题各异,各省份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抢开局,拼经济。


开年第一件事,招商


不难发现,从各地政府的新春第一会和政策来看,都把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也反映出地方对招商引资和经济增长的强烈渴求。因此,招商引资成为了开门第一件事。


新年伊始,宁波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措施》,出台25条“招商新政”。其中在招商引资财政奖励方面,明确单个产业类外资项目最高奖励5000万元,单个金融类外资项目最高奖励500万元。


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出台含金量十足的招商奖励计划。


比如,上海继续在助企纾困上深化,包括开展延期还本付息和续贷服务;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贴费,鼓励区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继续减半收取。援企稳岗扩岗行动方面,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包括缓缴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可在今年底前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率等。


上海还制定了2023年投资目标。2023年,上海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设定为增长5%左右,总规模迈上1万亿元新台阶。其中,重大项目进一步发挥牵引作用,全年安排正式项目191项、预备项目48项,计划总投资2150亿元。


广东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了一个个招商引资的目标,确保实现广东省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争取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0%以上;确保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具体来看,2023年广东省将着力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提质壮大现有8个万亿元级集群,发力培育新增3个万亿元级、4个以上的五千亿元级集群。


还有苏州,新年推出“55条新政”真金白银的扶持,2023年苏州市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等专项资金安排24亿元,支持创新型企业培育、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工业企业扩大有效投入、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等;对产业创新集群工业企业当年度设备投入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按项目设备投资额给予6%至15%的奖励;对引进重大创新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助。


没有最拼,只有更拼。一些地方甚至在春节假期就开始行动了。


比如,江西省春节招商持续“不打烊”,甚至加大洽谈推进力度,推动集中签约一批产业项目。春节期间,江西全省新签约合作项目504个,签约金额3501.6亿元,浙江华友101亿元锂电新能源正极材料生产项目、嘉兴博维电子科技50亿元SMT电子制造设备生产项目等一批大项目成功落户。


1月22日,农历大年初一晚上9点,山东一支20余人的招商团在山东省商务厅的带队下,来到上海虹桥机场。他们于23日凌晨从虹桥机场飞往欧洲多个国家,拜访企业,洽谈合作。


进入后疫情时代,各地方高举招商大旗,投资机构对此并不陌生。随着投资机构与地方产业粘度越来越高,不少VC/PE机构都开始扛起招商任务。


1月31日,本土创投“领头羊”深创投集团召开2023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上表态:要加大助力深圳招商引资力度,深挖已投企业资源,推动更多已投企业落户深圳。这一幕相信在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内部上演。


2023,投资人出差和投资指南


开年如此热闹一幕,投资人看在眼里,十分感慨。


“开工至今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梳理各地尤其是我们基金落户城市的最新产业政策。”任职于一家本土创投机构中后台岗位的陆瑶如是说。2023年新一期人民币基金募资即将开始,她正在配合着募资部同事了解国内核心城市的产业动向。


因此,各地开年第一会某种程度上成为了VC/PE的投资指南。“无论多头部的投资机构,现在只要想募人民币基金都绕不开政府引导基金,各地的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无论是对投资机构还是被投企业都十分重要。”用陆瑶的话来说,投资机构现在跟政府部门一样紧张招商的情况,“去哪里?投什么?”成为投资机构的现实问题。


2023年,广东将树立制造业当家的鲜明导向。这里重点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产业、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等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以及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上海在《行动方案》中,提到了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制订新一轮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实施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和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和示范应用。


而江苏,最新出台了若干政策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充分利用省政府投资基金及各级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编制省集成电路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清单,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清单内企业和项目;加强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对接,争取国家基金资源支持我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发起成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浙江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浙江省将大力培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个万亿级先进产业群,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光伏、智能电气等15个千亿级特色产业群,第三代半导体、基因工程、前沿新材料等一批具有技术领先性和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级新星产业群,前瞻谋划布局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江西最近印发《江西省未来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年-2035年)》,力争到2025年,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2%,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初步搭建;探索设立一批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部分领域实现从小到大、从无到有转变,特别在未来信息通信、未来新材料、未来新能源、未来健康和未来生产制造等领域,形成一批500亿级、千亿级未来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区。


还有陕西西安,发布《2023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推进方案》,提出将建立总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的重点产业链基金集群,带动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规模超过3000亿元。重点支持增材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迅速壮大,并前瞻布局生命健康、脑科学、氢能与储能等一批未来产业,形成新兴产业“5+X”体系,激发新动能,制胜新赛道等。


另外,多个省市的产业规划也浮出水面:河南省出台《2023年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加快数字产业建设;青岛出台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新能源整车企业提供奖励和补贴;重庆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持续发展政策;福建省推出一系列政策,推动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不胜枚举。


“这些的产业动向,大概就是投资人2023年的出差计划。”陆瑶开玩笑道。进入2月,各家投资机构渐渐复工上班,新一年开始。


“有破就会有立,有淡出舞台的企业家,也会有准备出发的创业者。”正如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所言,民营企业从破土到壮大在中国的成长之路依然宽广,这里有足够我们VC/PE行业耕耘的天地。


李彤、陆瑶为化名,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 (ID:pedaily2012),作者: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