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到5年,中国航母面对的F-35系列战斗机可能会达到200到300架,在“代差”和数量上形成优势,美国空中机动司令部最近曝光现任司令迈克·米尼汉的一份备忘录,预测美国将在2025年与中国开战,一旦2025年爆发军事冲突,中国歼-15战斗机将带着众多不足迎战美军了。
一:歼-15战斗机的起源
在辽宁号航母还在改装之时,中国航空工业开始进入爆发性发展的时代,“枭龙”战斗机、歼-10战斗机和歼-11战斗机都被列入舰载战斗机的选型,要求可短距起降和低空低速操控,又要有以一当十的全能,“枭龙”由于太轻小,无法满足作战能力要求首先被排除,歼-10战斗机采用鸭式前翼和无尾三角翼布局,可以产生不对称涡流,形成横向控制力矩,精确控制在航母上降落的飞行轨迹,较大的推重比和鸭翼的抬头力矩也对滑跃起飞是有利的,但是要改装上舰要加强起落架适应航母的高下沉率,还要加装着舰尾钩和把飞机系留于甲板上的机体挂钩,还要做防盐雾处理。
歼-10战斗机前起落架和机腹进气道在同一个有限空间,加强前起落架并非易事,理想情况下,舰载飞机前起落架应该加长以增加离舰迎角,歼-10战斗机做不到,歼10A战斗机的进气口采用3对加强筋是为了减少结构重量,起落架加强后增加的重量会大大增加机头的俯仰稳定性,也吃掉先进雷达的增重空间,增装尾钩也需要增强后机身结构。歼-10战斗机的大三角翼如果要折叠还要进一步增加增重,这些增重对歼-10的机动性影响巨大,发动机为了获取最高性能只能以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代价极限运行,歼-10战斗机只有一台发动机,可靠性不能保证海上作战的安全。在中国空军序列里最适合上舰是歼-11重型战斗机。
相比中型的歼10战斗机,重型的歼-11战斗机在航母上搭载数量相差不大,而且中国航母数量少,中型战斗机没有规模效应,部署成本和重型战斗机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歼-11战斗机能使航母的战斗力最大化,歼-11战斗机有先进的气动布局和宽大的内部空间,机动性和超视距空战能力强劲,两台发动机有强劲的推力,可靠性也高,机翼折叠也相对容易,中国也全面掌握苏-27战斗机的制造技术,有条件进行局部更改,研发代价不大和生产线工装也大体不变,中国也有丰富的歼-11的使用、维修和技术保障经验,大大降低了整合上的技术风险。
最重要是中国没有任何舰载战斗机的研制经验,独立研制要求高,难度大,周期长,还要跟上航母的服役时间,歼-11战斗机的前身苏27战斗机就有舰载型一一苏-33可以借鉴在设计思路和使用经验,中国曾想向俄罗斯采购几架苏33战斗机,但俄罗斯拒绝了,中国又在乌克兰尼特卡海军航空兵地面训练中心发现2架苏联解体后遗留的苏-33早期验证机T-10K,T-10K与苏-33有着较大差别,连折叠机翼设计都还没有,还有很多技术问题,当时苏霍伊被T-10K大幅度增重搞得十分头痛,由于原型机测试时重心较靠前,苏霍伊改为三翼面布局方案,给T-10-24号机装上了鸭翼。
T-10发展阶段命运多舛,改进方案在苏霍伊内部争议不断,改进和测试过程非常混乱,T-10U-2号机由于飞控液压失效而坠毁,T-10K-8号机也由于电传部分故障坠毁,其他原型机在苏联解体后大都被拆的只剩机身,留在乌克兰的T-10K-7号机实际是个半成品,2003年中国获得了这架原型机,通过研究学习后,歼-15战斗机在2006年开始开始研制,由于沈飞公司生产歼-11B战斗机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多经验,歼-15战斗机只用了短短2年就完成了首架原型机总装,于,2009年8月31日首飞行,2010年5月在陕西阎良基地模拟航母滑跃平台完成首次起飞,截至2012年底已经生产了12架01批生产型,2015年12月开始进行舰机融合训练,14架02批歼-15战斗机到2017年底也全部交付,为辽宁舰的顺利初始作战能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歼15战斗机与苏-33战斗机非常相似,都在主翼前增加了鸭式前翼,机翼和平尾采用了折叠设计,但苏33大量采用铝合金、高强度钢,钛合金不到6%,几乎没有复合材料,因此结构重量达到18.7吨,歼-15战斗机主翼框架、机身整体框架、垂尾、平尼、进气道壁板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及铝锂合金,钛合金的应用增加到12%,加上换装重量轻的国产航电系统,结构重量减少了700~800千克,空机重量只有17.5吨,由于当时涡扇10A发动机还没成熟,歼-15战斗机仍然使用苏-27战斗机的AL-31F发动机。
二:歼-15战斗机的战斗力
远程防空巡逻是歼15最为重要的主业,如果航母在距离敌方900千米处活动时,绝大多数中、轻型战斗机在没有空中加油支援下都无法出攻击航母,敌方就必须动用作战半径达1100千米重型战术攻击机,并使用相应作战半径的重型战斗机才能掩护重型战术攻击机发动攻击,大幅度向外推进防空圈可以压缩敌军战机的攻击强度航母利用战斗机外推的防空圈拉大了敌方攻击机航程,增加敌方的组织复杂性和所需的攻击、护航战机及支援机的数量,最终削减可直接攻击航母的火力。
冷战时,苏联就是因为美国航母大都处于苏联战术航空兵的作战半径之外海域活动,苏联海军除了轰炸机外没有其他空中打击平台可攻击美国航母,于是大力发展携带空射远程反舰导弹的轰炸机,每批次攻击出动不少于20架轰炸机发动饱和打击,但轰炸机群没有战斗机掩护,只能采取多方向投入多个小规模攻击编队分散美国航母战斗群在某个方向的巡逻战斗机数量,对手可投入巡逻战斗机的数量就越少,防御密度就越低,美国海军通常使用E--2舰载预警机来提高巡逻战斗机的机动拦截能力,E--2舰载预警机雷达搜索距离450千米,巡逻区域距离航母200-300千米,警戒距离达到近700千米。
但航母只有4-5架预警机,要维持24小时连续警戒只能在重点方向设置一个巡逻阵位,至少要双航母战斗群才能设置至少两个巡逻阵位才实现270度全警戒范围,冷战中期美国战斗机的巡逻半径是370千米,随着苏联反舰导弹射程增加后增大到了550千米,当舰载战斗机在距离航母550千米巡逻时,敌方攻击机如果没有足以压倒战斗机的护航力量,要不冒损失和丢弃重载荷突防到反舰导弹的最大射程内只能采取迁回战术避开战斗机的拦截。歼-15战斗机的导弹迎头攻击距离为100千米,可以覆盖100千米半径的空域,要避开这个空域的航程要比直线飞行多1.7倍。如果有探测距离超过战斗机巡逻线200千米的预警直升机时,歼-15战斗机可以覆盖180千米半径的空域。要避开这个空域的航程要比直线飞行多2.2倍,让其勉强够用的航程也不够用了。
,不过美国海军正在装备低空有效射程超过600千米的LRASM远程反舰导弹,这种B-1B战略轰炸机和F/A-18E/F舰载战斗机均可挂载的反舰导弹虽然飞行速度不高,但攻击隐蔽性极强。中国航母要应对隐身导弹远程突袭和隐身飞机突防,舰载战斗机巡逻半径必须超过500千米,作战半径至少也得在900千米以上,歼-15战斗机正常起飞重量与F-14相当,虽然原始设计机内载油量达10吨,但滑跃起飞方式限制了实际载油量,作战半径不过700千米,如果采用伙伴加油作战半径能增加300千米,加上携带中程空空导弹,能够在800至1000千米的距离上建立起防空警成圈,足以将大多数威胁逼退到反舰武器发射阵位之外,不过歼-15战斗机要想在500千米外巡逻,舰载预警直升机就必须将巡逻阵位设置在距离航母400千米处为前方100千米的歼-15战斗机提供220千米的雷达支持。
舰载预警机对F-22/35这类隐身战斗机搜索距离就至少要达到150千米,中国航母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而且歼-15兼职伙伴加油机时其燃料携带量只能给1-2架战斗机加油,不具备为20多架歼-15整体加油能力,只能让歼-15战斗机小幅度延长滞空时间,或者在航母甲板比较繁忙时为等待降落的歼-15战斗机补充一些燃油。歼-15战斗机最大对手就是美国海军的F/A-18E/F战斗机和逐渐替换的F-35C战斗机和F/A-18E/FBlock3型战斗机,虽然F-35战斗机毛病众多,但有隐身和信息化作战能力,歼-15战斗机对其形成代差,F/A-18E/FBLOCK11型战斗机虽然不具备隐身能力,但加装了保形油箱、隐身涂层,并使用保形武器吊舱,也提高了隐身性能,歼-15战斗机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
歼-15只是一种四代机,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在质量、数量仍然有着很大的不足,使用的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雷达和歼-11B基本一样,对空探测不过过130千米,只能同时打击2个空中目标要对F-22/35这类隐身目标有效搜索距离至多20千米,和使用四代半航电系统的F/A-18E/FBlock3型战斗机抗衡也有难度,更无法与F-35C抗衡,不过歼-15若得到空警-500预警机的支援,还是可以发现F-35C从而采取机动占据有利空战阵位,F-35C战斗机机动力非常有限,一旦两种战机进人近距离格斗,歼-15战斗机甚至可以凭借更好的飞行性能将它击落。
三:歼-15战斗机的不足与改进
歼-15战斗机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性的突破,它让中国基本掌握了舰载机的设计、生产和试飞测试领域,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现有的两个研制、生产重型舰载机的国家之一,俄罗斯自苏-33战斗机在1998年生产24架后就停产了,使用近20年后接近了寿命极限,俄罗斯海军无力重启苏-33战斗机的生产,只好选择米格29K战斗机接替苏33战斗机,歼-15战斗机航电系统和飞行性能整体上超过苏33战斗机,但受到原始结构限制,重量还是太重,限制了总体飞行能力,还继承了T-10K早期验证机的设计缺陷,前翼虽然明显改善了起降性能,但也增重了数百千克,严重影响了加速性、爬升率和航程,T-10K原型机的液压系统本身是有毛病的。
这个缺陷也遗留到了歼-15之上,导致歼-15战斗机试飞以来故障不少,还发生的两次坠机事故,不过事故后这么多年再也没有发生事故,说明毛病已经得到了根治,但由于“辽宁”号航母使用了滑跃甲板设计,歼-15战斗机出于长期海上粗暴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考虑仍没有选用涡扇-10A,其AL-31F发动机推重比只有7.8,机动性和飞行性能均逊于歼-11B战斗机。虽然推重比为8.2的涡扇-10A发动机已经在200多架歼-11B战斗机使用了近10年,所以远远不及推重比高达9.2的F/A-18E/F战斗机,F/A-18E/F战斗机的F-414发动机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是AL-31F的4倍,在中、低空高亚声速条件下机动性非常难缠。
发动机整体推力不足导致使用滑跃甲板起飞的歼-15战斗机载弹量和作战半径还是非常不足,出动率也会因滑跃甲板受到影响,在完成相同任务时需要比弹射起飞的F/A-18E/F战斗机出动更多架次,总体作战效率大幅下降。要歼-15战斗机应付所有海空威胁是不现实的,所以中国海军也快速推进歼-15B研制计划,歼-15B将换装全新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推力14吨的涡扇10B发动机,改进后的歼-15B可以达到了四代半战斗机的水平,电子设备能力可能接近F/A-18E/FBlock3型战斗机,中距空战完全可以有效对付服役期限延续到2040年的F/A-18E/FBlock3型战斗机,
歼-15战斗机总体推重比比F/A-18EF高10%,翼载却低15%,凭借推重比和翼载,近距格斗中也是F/A-18E/F战斗机非常危险的对手。歼-15战斗机还能充当有力的海上打击平台,携带大型超声速反舰导弹攻击500千米甚至更远距离内的敌方水面战舰,中国现有水面战舰和潜艇需要数小时才能进入反舰导弹发射阵位,歼-15战斗机只要几分钟就能办到,这让中国海军具有更多的战术选择权。
但目前服役的航母都是滑跃起飞设计,只能靠发动机增推提高载弹量和作战半径,但滑跃起飞的限制也使中国航母很难短时间投送大量作战飞机,这个问题也由歼-15T弹射型解决,中国已经在陆上试验场进行过上千次弹射器测试,不过要福建号航母服役才能充分发挥战斗力。不过凭歼-15是无法夺得西太平洋制空权的。歼-15战斗机还会在现役及未来新型航母上存在较长的时间,如果装备射程300千米以上的的空对空导弹,并建成稳固有效的太空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那么歼-15战斗机的作战效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成为航母战斗群理想的攻防火力平台。
四:结语
中国现役两艘航母加起来不会超过60架歼-15战斗机,只接近于1艘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舰载机数量,这对于远离近海没岸基作战飞机支援的中国海军非常不利,中国要杀入西太平洋还是要等搭载歼35的003.004.005航母服役才有把握,这还需要5-7年,未来几年非常关键了,美国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如果美国按捺不住,战争在2025年爆发,中国现役两艘航母只能搭载还没升级的歼-15战斗机上战场,可以选择的方式是只在岸基航空兵作战半径内和反舰弹道导弹射程内活动牵制美国航母,让其无法靠进中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