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马靖昊说会计(ID:majinghao920),作者:马靖昊,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会计上的“持续经营”的基本假设盖源于此,但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时却不得不对时间进行截取。


时间是永恒流动的,正如“抽刀断水水更流”,要想分清哪个数字是前期、当期还是以后期间的,谈何容易?于是便有了权责发生制、配比、划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大家对企业赚取了多少利润大可不必当真,企业的期间利润只是从时间长河中截了一段出来,于是有了年度利润、中期利润。


先不说还没收到钱的销售就可记为收入,对于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也就是说那效益究竟涉及当期还是未来多少期,会计准则实际上对此是一筹莫展,无法统一。


大家看利润表时,有没有思考过利润中到底含有多大比例的现金?有没有分析过利润中的非现金部分到底是什么东西?有没有比较过利润总额中有多少是营业利润,多少是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非经营活动取得的?


如果思考过、分析过、比较过,就大致能够知道其利润质量。


利润和现金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除现金之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变化上,因为利润没有影响现金的话,必然会影响非现金资产以及负债。


那不能转为现金流的利润,转成了哪些资产?


真正懂财报的人都知道,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是高度关联的。比如某上市公司如果在利润表中记录了虚增的利润,必然要在资产负债表中通过虚增资产来消化这部分利润。这些虚增的资产有可能是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几乎所有的资产项目。


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其未呈现为现金的利润,是可以大量变现的。


一个财务造假的企业,其未呈现为现金的利润基本上是不可能变现的,与现金没有关系的利润是利润吗?不是利润的话,它又是什么东西?大家仔细思考一下,是不是很搞笑!


如果一家企业没有现金,哪怕它的财报上有巨额利润(先不去分析这些利益的来源),它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风险。它不能拿“利润”给员工支付工资,它不能拿“利润”给供应商支付货款,它不能拿“利润”去支付房租,它不能拿“利润”去交纳税款。


没利润有现金,可以活;有利润没现金,不可活。企业与人一样,一分钱难到英雄汉。


毛主席语录“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告诉我们,利润也不是用来请客吃饭的,它不是现金,不能帮我们支付任何一笔账单。


也有人问:有一个核心利润的概念,能否直接拿现有的营业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来计算核心利润?


简单来说,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毛利-三费总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你不应该直接拿现有的营业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来计算核心利润,因为营业利润包含项目较多,而毛利和三费还有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每个企业都有的。


从财务的角度,单纯追求利润会透支未来,单纯追求销售收入的增长而带来巨额应收账款简直就是疯狂,这些行为必然使企业的盈利质量低,甚至严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最终导致企业低质量发展!


因此,判断一家企业是否高质量发展的标准是——企业是否能持续创造现金增加值。这就要求企业的盈利质量高,不是纸面财富,盈利有真金白银背书,也就是企业要具有持续自由现金流量的创造能力。


站在生意的角度看这段话:企业主累死累活经营生意,到最后没搞到现金,不就是瞎折腾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马靖昊说会计(ID:majinghao920),作者:马靖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