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金丽,编辑:蒋诗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的一个月里,多家基金公司的股权被挂牌转让,其中包括民生加银、银河、长安、红塔红土等。
部分基金公司的股权陷入了“滞销”。比如,年中就被挂出股权转让信息的华夏基金和中融基金,至今仍未找到买家。
也有基金公司的小股东多次“清仓”未果。民生加银基金四年间股权被挂牌转让三次,长安基金的股权也在两年内被两度挂牌。
一、股权转让现“滞销”
民生加银基金的股权转让信息,再一次出现在北京产权交易所。
近日,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三峡财务”)挂出信息,拟转让民生加银基金6.67%的股权,转让底价为1.49亿元,信息披露时间截止2022年12月30日。
这已经是三峡财务第三次“出手”。
早在2019年11月,三峡财务就试图以8637.8万元的底价转让所持民生加银基金股权,但最终未见买家踪影。
2020年9月,三峡财务将挂牌底价下调10%,降至7774.02万元。即便主动让价,这笔交易依旧落空。
如今,三峡财务再次挂牌,足见其清仓的决心。据知情人士透露,三峡财务之所以转让民生加银股权,是因为国资委有规定,国有企业必须清退非主营业务。
工商信息显示,三峡财务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以从事货币金融服务为主的企业,注册资本50亿元人民币。
然而,相比上一次的打折出售,这次三峡财务直接开出了1.49亿元的底价,较第二次挂牌价涨幅超过90%。
从近三年的盈利情况来看,民生加银基金并没有超预期的改善。2020年和2021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22亿元、2.67亿元。
据三峡财务股权转让公告披露,民生加银基金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86亿元,净利润1.54亿元。
长安基金的股权也经历了二次挂牌。
去年底,北京产权交易所就曾挂出长安基金股权转让的信息,出售方是兵器装备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兵器装备集团”),6.67%股权对应的转让底价为3700万元,但最终这笔交易没有成交。
11月29日,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兵器装备集团再次现身,挂出和上一次相同的底价转让所持长安基金股权,信息披露结束日期为12月26日。
二、小股东扎堆“清仓”
中小基金公司的股权,近期被密集挂牌。除了上述两家公司,银河基金和红塔红土基金的股权也在转让之列。
中油资本在12月9日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资本有限责任公司拟与公司控股股东中石油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3.23亿元购买后者所持银河基金12.5%的股权。
此外,据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信息披露,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以1.28亿元的底价,转让红塔红土基金10.48%的股权,信息披露起始日为12月2日至12月29日。
还有一些基金公司的股权转让信息已挂出数月,依然悬而未决。
中融基金股权转让的信息披露一再延期。
早在6月13日,经纬纺机就曾公告,中融信托拟以不低于15.04亿元的评估价,公开挂牌转让所持中融基金51%股权。近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显示,这一挂牌转让信息再度延期至12月15日。
即便是处于行业头部的华夏基金,年内被挂牌转让的股权仍未落锤。
6月28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收到“天津海鹏”的来函,拟协议转让其所持有华夏基金10%的股权,拟交易对价为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64亿元。
可以看到,市场上被转让的基金公司股权,主要来自小股东。非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并不会影响基金公司本身的日常经营和管理。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拟出售股权的小股东多为财务投资者,他们倾向于在最好的时点进行变现,更希望在低位买进、高位卖出。
公募基金是一个牛熊周期明显的行业,在经历2019年~2021年的结构性业绩拉涨和管理规模激增后,部分财务投资者基于对后市的判断,可能会选择变现退出。
另一方面,选择清仓的小股东主要来自中小基金公司,或与行业“马太效应”显著有关。
根据晨星发布的《中国公募基金管理人发展分析报告(1998-2022)》,过去十年,非货基管理规模前五大基金公司的平均市场份额占比为25%,非货基管理规模前十大基金公司的平均市场份额占比为43%,非货基管理规模前二十大基金公司的平均市场份额占比为64%,可见行业集中度之高。
换言之,头部基金公司的竞争优势更为显著,中小公司想要“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三、估值缺乏统一标准
除了在新三板上市的中邮基金,其他公募基金均未上市,因此股权的价值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市面上基金公司的股权挂牌价格,一般是转让方找资产评估机构做的。
根据挂牌价推算,华夏基金、中融基金、民生加银基金、银河基金、长安基金、红塔红土基金对应的市值分别为326.4亿元、29.49亿元、22.34亿元、25.84亿元、5.55亿元、12.21亿元。
华创证券在10月份的一份研报中指出,对1998~2013年美国基金公司估值统计,美国公募基金P/E基础估值在14倍左右,费率×净利润率越高,P/E估值越低。
可能的原因是美国市场高市场有效性,费率、基金净值增长对规模增长的重要性逐渐提升,高费率可能会影响长期利润增长。
而国内仍以业绩驱动、基民申赎驱动规模增长为主,可能费率×净利润率越高,可给予更高的PE估值。总结近年来基金股权交易案,华创证券估算公募基金行业平均PE估值中枢为16.4倍。
PE=市值/净利润。以华夏基金为例,该公司2021年的净利润为23.12亿元,对应的PE为14.12倍。
以同样的方法类推:
中融基金2021年的净利润为7654.47万元,对应的PE为38.3倍。
民生加银基金2021年的净利润为2.67亿元,对应的PE为8.37倍。
银河基金2021年的净利润为1.6亿元,对应的PE为16.15倍。
长安基金2021年的净利润为5917.85万元,对应的PE为9.41倍。
红塔红土基金2021年的净利润为 5701.53万元,对应的PE为21.42倍。
从计算的结果来看,部分基金公司的PE与16.4倍的估值中枢偏离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