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芬,编辑:蒋诗舟,原文标题:《超2200只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最低净值0.58,光大理财率先“自购”》,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2年以来,在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地缘政治冲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股、债市场迎来剧烈调整,不少银行理财产品也纷纷破净。
为提振信心、安抚投资者,光大理财自掏腰包购入旗下产品。3月23日晚,光大理财发布公告称,基于对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光大理财将以不超过2亿元的自有资金,投资其发行的阳光红股票型和阳光橙混合型理财产品。
在诸多市场人士看来,自购能否缓解破净局面,还要看市场环境和机构的资产配置情况。
超2200只银行理财产品“破净”
《财经》新媒体查阅Wind数据发现,从理财产品净值表现看,截至3月23日24时,剔除近六月无净值的产品,全市场28532只理财产品中,最新单位净值小于1的产品已达2234只,破净的产品数量占比达到7.83%。
最近一周总回报为负的理财产品数量超过7300只,在全市场理财产品中约占26%。最近一个月总回报为负的产品数量超过8000只,约占28%。最近三个月总回报为负的产品数量超过4100只,约占14.5%。最近六个月总回报为负的产品数量有2256只,占比不足8%。最近一年总回报为负的产品数量仅557只,占比不足2%。
《财经》新媒体注意到,在破净的银行理财产品中,有18只产品的最新单位净值已跌至0.9以下。其中,工银理财、兴银理财的产品各有3只,光大理财、宁银理财、建信理财、中国工商银行各有2只,贝莱德建信理财、信银理财、招银理财、常熟银行各1只。
具体来看,工银理财的鑫得利全球轮动收益延续型1+4年第1期和2019年工银理财鑫得利全球轮动QQLD1901,以及光大理财的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这三只产品的最新单位净值均在0.8以下。就产品信息披露看,工银理财的上述两款产品都是封闭式净值型,风险等级适中;光大理财的该款产品为开放式净值型,有较高风险。
Wind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鑫得利全球轮动收益延续型1+4年产品净值回撤最多,最新单位净值为0.5777,回撤47.08%,最近一个月回撤33.59%。
工银理财披露的产品信息显示,鑫得利全球轮动收益延续型1+4年产品到期付息,产品规模上限10亿元,下限2000万元;主要投资于符合监管要求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债券、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质押式及买断式回购等,小部分投资于境外结构性票据。托管费率年0.03%,销售手续费率年0.4%,固定管理费年0.1%。
值得注意的的是,另有37只理财产品2022年以来总回报率超10%,2015年恒睿博荟103171、2020年招商银行公司中证500指数增强60607号、2020年招商银行公司中证500指数增强60608号最新单位净值分别为1.6691、1.236、1.2574,2022年以来的总回报率分别达到27%、23.47%和23.05%,最近一个月的总回报率分别为-0.51%、1.73%、1.72%。
投资者如何应对?
理财产品净值的加剧波动让许多追求稳健的投资者感到不适。日前,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等十余家理财子公司相继发文,阐述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原因,教育投资者正确应对市场震荡。
那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相比此前有何变化,为何出现破净?各机构如何应对?面对新变化,投资者该注意什么?
《财经》新媒体了解到,在资管新规实施前,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已近4万亿元。随着银行理财业务模式回归本源,过去银行理财产品承诺的类似“保本保息”“零风险”“预期收益率”成为过去式。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实现清零,市场上的刚兑预期逐步被打破,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达到92.97%。
截至3月23日24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外资行、其他银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共计24465只,数量分别为576只、2250只、11797只、8868只、959只、15只,在存续产品中占比分别达到35.12%、82.63%、95.78%、95.44%、80.72%、100%。
盘点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在2021年发行的理财产品可以发现,仍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同时加大了“固收+”产品发行力度,标的选择包括非标、基金、衍生金融工具、权益类资产等。
从日前多家理财子公司的发文解释看,银行理财净值化后,产品净值出现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主要是受外部环境变化,股、债市场波动加大,产品计价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理财产品收益表现为负。
以招银理财的解释为例:其一,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一直存在,只是此前的理财产品不披露净值,现在监管要求对产品的净值进行披露;其二,此前产品计价多采用“摊余成本法”,现在监管要求理财产品用“市值法”计价,净值走势看起来波动更大;其三,近期债券市场整体出现较明显震荡,导致债券占比较大的一些净值型产品暂时表现不佳。
中泰证券分析,从中能看到银行理财三个较大的变化:一是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对比1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与5年期国债收益率,能发现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正中枢趋降。二是银行理财的平均期限被大幅拉长,从2019年底的186天到2021年底的481天,可见封闭式银行理财可以为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三是理财产品投资债券的比例上升,在2018年宣布《资管新规》后,信用债占比上升尤为明显。
尽管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比例在提高,但多家机构都表示产品的赎回压力仍在可控范围。
德邦证券在3月23日发布的研报中称,全部理财产品直接投向权益市场的比例不超过2万亿元,市场比较担心的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只有7.66%的风险敞口,不管与公募机构还是北上资金比,量级都较小。银行理财的固收类产品中有大量现金类产品和纯固收产品有较好的避险属性,理财产品的发行与申购反而在一定程度会抵消产品赎回的压力。
除了进一步稳定理财产品净值,银行和理财子公司也在努力加强投资者教育。
厦门银行发文建议,投资者要及时转变理财观念,要培育长期、理性、科学的投资理念;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对理财机构发布的投资标的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和风险识别,慎重决策;了解理财产品特性,购买与自身风险偏好相符的产品,务必配合理财“双录”。若完全不能承受任何市场风险,可以选择存款产品;如果风险偏好较低,可选择投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不建议选择投资股票、期货等市场的权益类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