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高盛史上最大裁员之一。
从本周三开始,高盛开始通知被裁员工。路透报道显示,高盛准备至少裁减3000人,最多3200人,其中投行部门是重灾区。更多细节流出:首先是通知在亚洲区工作的雇员,从投行岗到财富管理岗;在伦敦,多名高盛员工在保安人员监视下,收拾物品离开公司办公大楼。
虽说高盛裁员几乎几年就有一波,但这次还是创下了华尔街纪录。创立于1869年,高盛无疑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历经150多年风雨,“投行”也是高盛留给外界的最深刻标签。但随着2022年美股IPO数量和募资额出现断崖式下降,裁员正在各大投行部门上演。
美股IPO寒冬还没有回暖迹象。未雨绸缪,从摩根士丹利到瑞银;从野村到贝莱德,声势浩大的裁员潮正在从硅谷蔓延到华尔街,从二级市场传导至一级市场。没想到,2023年会在一波接一波的人员优化中开始。
高盛,打响投行裁员第一枪
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裁员。
在两周前的年终致辞上,高盛CEO David Solomon正式透露过:公司未来几周内将公布新一轮裁员计划,预计将在1月上旬开始。当时他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宏观政策的影响,经济形势低迷,公司需提前做好准备。“影响商业前景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正在放缓经济活动的收紧的货币环境。对我们的领导团队来说,重点是让公司做好抵御这些逆风的准备。”
2023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当普通员工进入高盛位于曼哈顿总部时,大家都注意到一个取消免费咖啡的标志。外界难以想象,一家全球大名鼎鼎的金融巨头竟然也开始悄悄降本增效——更早之前,高盛已经取消一些员工福利,包括办公室免费饮品、免费的早餐和午餐以及停止了每日免费乘车往返办公室的服务。
身为美国历史上最赚钱的投行之一,高盛为何也顶不住了?
我们先从过去几年说起。在David Solomon的领导下,高盛开始多元化经营战略,开展面向普通大众的零售银行业务,这一战略令高盛的员工数量激增——截至2022年9月30日,高盛拥有49100名员工,比2021年同期增长14%,自2018年底以来更是增长了34%。
前几年业绩爆发剧增的员工,为高盛大裁员埋下伏笔。其实熟悉高盛历史的人大多会有一个感受,高盛裁员并非新鲜事,由于内部竞争激烈且极具前瞻性,每当全球宏观经济出现一定的波动,嗅觉敏锐的高盛往往最先做出反应,因此其裁员带着一丝风向标的意味。
众所周知,2022年美股迎来最冷寒冬,导致投行的收入惨遇滑铁卢,那么以投行业务为核心的高盛当然难以幸免。高盛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第二财季营业收入为118.64亿美元,同比下降22.9%;其中投行业务营收17.9亿美元,同比下跌48%。此外,高盛第二季度每股收益7.73美元,同比大跌49%。
高盛在资产管理业务上同样捉襟见肘。财报显示,高盛二季度资产管理业务营收只有10.84亿美元,相对于去年同期的51亿美元缩水近80%。这主要是源于其股权投资版图的净亏损,以及贷款和债务投资的净收入依然显著下降。
整体而言,各条业务线的放缓,昂贵的消费银行业务,以及市场和经济的不确定前景,都促使高盛如今不得不压缩成本。未雨绸缪,高盛举起了裁员大刀——2022年,高盛重启末位淘汰机制,并着手进行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
由此,高盛成为华尔街上第一家开始裁员以控制开支的头部投行。
不仅是裁员,高盛还计划缩减奖金池。外媒透露了更多细节:高盛正在考虑今年将其3000多名投资银行部门雇员的奖金池至少缩减 40%。这无疑与2021年形成鲜明对比,当时高盛员工的奖金大幅增加。数据显示,高盛CEO David Solomon在2021年3500万美元的薪酬,与摩根士丹利James Gorman并列成为了当年美国大型银行薪酬最高的首席执行官。短短一年变化之大,令人恍惚。
裁员潮正席卷华尔街
当裁员席卷硅谷,寒气也迅速弥漫整个华尔街。
先看摩根士丹利,将在全球范围裁员约2%,原因是交易陷入停滞。外媒引援知情人士称,摩根士丹利各部门约8.2万名员工中约有1600人将受裁员影响。而减员的原因大多类似,摩根士丹利在疫情期间因为交易活动猛增,竞相寻找员工来处理工作量。从2020年第一季度到2022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员工队伍激增了34%。
但全球经济动荡加上交易的急剧放缓迫使各家裁员。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并不掩饰:“我们正在全球范围内适度裁员,有些人会被解雇。”
另一家正在裁员的金融机构是成立于1856年的瑞士银行,这是世界第五大财团,管理资产超过1.4万亿瑞士法郎。
早在2022年10月,瑞银公布三季度财报,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0%,净亏损40.34亿瑞士法郎(约合40.6亿美元)远高于预期,表示将对投行业务进行彻底重组,并在四季度裁员2700人。预计截至2025年,该公司员工总数将由52000人降至约43000人。
此外,多家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由于2022年第三季度投行业务收入下降,多家知名银行均已开始裁员。花旗银行是自2022年底开启裁员,期间宣布将逐步关闭中国大陆的个人银行业务。
英国最大商业银行之一巴克莱紧随其后。去年11月底,巴克莱在其银行和交易部门削减了约200个职位。裁员人数占该部门全球员工总数的3%。
无独有偶,野村控股(Nomura)也开启全球裁员——包括驻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多名亚洲高管离职,同时将关闭马来西亚投行业务。此举背后,同样是为了应对2022年全球投行业务营收严重恶化的境况。据悉截止2022年9月底,野村投行收入已经下跌2成。
最新消息,贝莱德(BlackRock)也将在全球裁员约500人,这是公司自2019年以来首次裁员,以应对金融市场不明朗情况。据悉,本次被裁员工占全球雇员总人数约2.5%。即便如此,裁员后贝莱德员工总人数仍较一年前高5%,至今全球将近2万名员工。
裁员只是经济效益不好的一方面,市场剧烈震荡的2022年收官,华尔街投行家们不仅将直面差强人意的全年业绩,年底奖金也恐将缩水。摩根大通、美银、花旗、杰富瑞等金融机构正在推进高管“降薪”计划,这些银行的高管将承担大部分的奖金下滑,降幅达30%,高盛高级管理人员的年终奖降幅甚至达40%。
2022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冷一些,这是一场波及绝大数金融从业者的寒潮。
美股IPO断崖式下降
一级市场也在上演相似一幕
追溯起来,一切都要从美股IPO最冷寒冬说起。
这里有一组震撼的数字——2022年美股市场累计新上市345家公司(纳斯达克290家、纽交所46家、美交所9家),累计募资总额约481.2亿美元,首日破发率为28.7%。相比之下,美股IPO市场2022全年上市家数仅2021年的1/4,募资额仅2021年的1成出头,下降9成,堪称断崖式。
回想2020年初,疫情刚爆发期间,美联储货币宽松政策间接造就了投行交易业务的繁荣,彼时IPO、并购以及股票发行业务大爆发,直接导致人员不足,华尔街员工对自己每周要工作100个小时抱怨不已。美国六大银行在2020年初到2022年年中,扩招了总计59,757名员工,盛况惊人。
但好景不长。面对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以及经济衰退的预期,大批企业打消了发行股债的念头,投行业务由此陷入低迷。截至2022上半年,华尔街首次公开募股的IPO数量减少了90%,境况不言而喻。IPO锐减首当其中便是投行业务急剧萎缩,后续的影响正在渐渐浮现。
须知道,IPO是一级市场重要的退出渠道。由于退出无门,美元基金也开始或多或少上演相似的一幕。
如你所见,2022美元基金整个组优化、关停办公室的传闻不绝于耳,美元VC大佬甚至一度公开放话“躺平”。曾几何时,美元基金几乎包揽了互联网时代所有明星项目,小米、美团、拼多多、哔哩哔哩、蔚小理.....这些IPO缔造了不少美元基金的回报神话。但以后,这样的财富故事可能要改写了。属于投资人的低垂果实时代已经过去。
临近岁末,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敬畏周期,剩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