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GQ报道 (ID:GQREPORT),采访、撰文:张峰、梁静怡,编辑:李纯,运营编辑:欣桐,原文标题:《这就是世界杯啊,中国球迷也来了》,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开幕。这是首次在中东国家,北半球冬季举办的世界杯,也是史上最贵的一届世界杯。疫情、高昂的往返机票费用,让中国球迷亲临世界杯现场变得异常困难。但仍有很多中国球迷通过各种办法前往卡塔尔。据报道,此次卡塔尔世界杯,中国球迷购买了5000到7000张门票。


为了看世界杯,乔西辞掉了在大厂的工作,小闫提前一年就开始在中东找工作,在沙特打了一个月的工。在卡塔尔工作八年的Andrew ,建了一个来卡球迷群,热心解答中国球迷关于入境、酒店、交通的疑问。他们的讲述充满了对足球的热爱和激情。


以下是三位中国球迷的讲述。


工作和看世界杯,哪个更重要?


乔西,80后,阿根廷球迷


前几天,一则“80后女生辞职到卡塔尔看梅西最后一届世界杯”的新闻上了热搜,有评论还在惊诧于一个80后女孩“这个年纪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舟车劳顿就为了追星”时,新闻里的主角,我,已经在阿布扎比的球场外等待阿根廷在世界杯前的最后一场热身赛了。


因为主办方管理上的疏漏,入口一时间涌入了大量的球迷,我像一只饺子一样被挤压了50多分钟,在下半场时才进入球场。当看到梅西在绿茵场上闪转腾挪的时候,我焦躁的内心突然变得平静,还是那个梅西,四年了,别来无恙。


去卡塔尔看世界杯早在四年前就确定了,当时我去看了俄罗斯世界杯每一场阿根廷的小组赛,在八分之一决赛中,阿根廷3:4输给了法国,黯然出局。那一年梅西31岁,状态正佳。


今年3月份,我向公司提出了辞职的申请,6月工作正式交接完毕,我的三年大厂生涯暂时告一段落。本来想着先去阿根廷,好好把这个国家走一走,了解历史和风情,再到卡塔尔,让这趟旅程更有意义,但最终未能成行,有些遗憾。11月1号Hayya Card(卡塔尔世界杯的电子通行证)正式生效,打听到有球友顺利抵达,我就立马买了从杭州出发去卡塔尔的机票。


我背了一个巨大的登山包,里面装满了和足球有关的东西:四件10号梅西球衣、一面随我远赴俄罗斯世界杯的梅西自制旗帜、天蓝色的阿根廷球迷头套、“倾家荡产”看球帮自制的球服、球友逊子寄来的跟随了她两届世界杯的“天下无双”阿根廷旗帜,还有两个球友寄来的球衣,其中一件右肩已经有些破烂。球友从2008年开始就穿着它跟着阿根廷南征北战,他说,如果阿根廷真的夺冠,我那就有东西和他们一起走完全程了。球友们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来到卡塔尔,这10.8公斤的包里,载着大家的希冀,让我觉得不再是一个人。


和阿根廷球迷合影
和阿根廷球迷合影


卡塔尔世界杯在亚洲的冬天举办,是我连续参加的三届世界杯里,开销最大的一届。单程一万元左右的机票,关键场次炒到六七千元的球票,最低200美元折合人民币1400元一晚的住宿,如果整个世界杯周期都在这里,一个球迷开销10万元是一个不算夸张的数字。来之前我已经估算好了,不来的话,我可能要后悔一辈子。这可能是梅西的最后一场世界杯了。


卡塔尔实在太小了,拥有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的首都多哈,小到只有北京市朝阳区的三分之一。卡塔尔世界杯仅门票就卖光了120万张,意味着有快一半卡塔尔人口的球迷在短时间涌入。这和上届俄罗斯世界杯完全不同,当时我在莫斯科、喀山、叶卡捷琳堡多个城市间来回跑,主办方安排了球迷列车,一不留神就从亚洲跑到了欧洲。


球迷村的集装箱式酒店在入住时还有些没有装修完毕,却已经涨到207美元一晚,抱怨归抱怨,但是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歌声和微笑。傍晚时候,球迷广场上突然出现了一群载歌载舞的球迷,他们披着国旗笑着邀请路过的人唱歌,我怎么也想不起来这是入围世界杯32强的哪个国家,后来才知道是阿尔及利亚,他们并没有打进决赛,却仿佛是一个主队。但这让你感觉到,这就是世界杯啊,我不也是一样吗?我们中国球迷都来了。


我是一个成长在小城的普通人,从湖北荆州一路考大学来到大城市。我从小很乖,工作也足够努力,忙忙碌碌,但总要有些爱好,总要有个与现实并行不悖的异想世界,足球就是这样一个世界。我是个不婚主义者,或许少了些羁绊,能让我更少压力地做出自己的决定。


我从来都不觉得足球给我带来了什么负面的影响,它伴随着我从童年直到现在。我的家里一推开门,有一面照片墙,收录了我这十几年来看球的重要时刻。每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抬头看到它们,就感到温暖、有力量。有足球带给我的这些经历,我就没有白来世上这一遭。


每届世界杯就像一个四年期的人生刻度,一次时间不长的休假,告诉我,需要停下来,完全投入到一个自由的世界里。这一个月,我能够无视现实的残酷,活在世界杯编织的梦里,这里面不仅仅是竞技带来的快乐,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什么都不用去想。这是一个出口,我非常需要这个出口。


这次辞职去看世界杯被当成新闻报道,说明我们把工作看得极其重要。但对于我来讲,我需要衡量的只不过是,当下,工作和看世界杯,哪个更重要?如果选择后者,我需要承担什么风险,我是否承担得起?


我喜欢梅西是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阿根廷对塞黑,19岁的梅西替补登场,贡献一进球一助攻。当时在家看电视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腼腆的少年真不得了,那时他在巴萨还没坐稳首发位置呢。而当时的巴萨第一人罗纳尔迪尼奥,看着梅西感慨,“我甚至不是巴萨最好的球员。”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这个踢球灵活轻巧,像精灵一样的小个子,之后他的成长和我的生活就无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我看他的每一场比赛,赛后在社交平台上给他留言,购买了无数件球衣,成为巴塞罗那队的忠实球迷,见证了诺坎普奇迹的诞生,也因为梅西与球队的矛盾黯然离开而一怒之下把所有关于巴萨的收藏品封在一个大箱子里,再也不会取出。


有时候我在想,足球到底对我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只不过在更年轻的时候,我选择了足球,并赋予了其意义,成为我的精神支柱。每个人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信仰,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足球是美好的代名词。


那么进一步,到底是足球还是梅西?在2006年认识梅西之前,足球是一个从中学起同学间都在讨论的体育运动,我不自觉地被吸引,这期间,短暂地出现了一些球员,比如罗伯特·巴乔,他失意的背影让人难忘,但时间很短。梅西出现后,这项运动变得具象化,变得独一无二。我享受现场心情随着局势变化而跌宕起伏,也不拒绝失利之后肆意流淌的泪水。


好吧,我并不享受失利。在今年世界杯的现场,阿根廷1:2输给小组赛第一个对手,也是公认实力最弱的沙特阿拉伯,我坐在靠前的位置,分明看到了梅西抱头落寞的表情,一度特别地恍惚,仿佛一场恶梦。过去的经验表明,第一场输球被淘汰的几率非常大。或许是因为没有下一次的机会,我把这次世界杯每一场比赛都看得格外重要。从球场出来,落日就在眼前,就这样,被余晖照耀的泪水也逐渐蒸发了。


阿根廷失利后的球场外
阿根廷失利后的球场外



有时候我觉得,梅西和足球就像青春的延时器,哪怕他们的脚步越来越远,我还是难以割舍。大学时,我喜欢毛姆的《刀锋》,讲一个放弃了所有,去全世界流浪的人,我可能永远无法做到那样。伟大和生活都需要循序渐进,我希望自己活得更洒脱更果断。


为了看世界杯,我提前一个月到沙特阿拉伯打工


小闫,22岁,阿根廷球迷


今年我从郑州一所大学毕业,我的大部分同学现在都在二战考研或考编。去年我也考研了,但我没考上,如果考上,我也会找机会来看世界杯,因为我的梦想就是想离梅西近点。


找工作时,我在网上以“驻外”为关键字搜索,从里面一个一个筛选,看哪个可以去中东,面试了五六家,最后校招进入了一家光伏企业,驻沙特阿拉伯。虽然这家给的工资是最低的,一个月只有一万三四,但只有他们的中东项目缺人。我是今年入职,明年离开。工地的工作很累且工资不高,大部分人来了不到一年直接跑路了,像我们这样的新员工,说不好听的,就是被当成耗材来使用,他们也并不介意我只干一年。 面试时,他们问我,为什么想来这个项目?我如实回答,想看世界杯。


今年10月10日,我从广州出发,每周四有一班飞往沙特的航班。我是晚上到沙特吉达的,机场内有空调,走出机场的那一刻,汗一瞬间直接涌出来。我没体验过这么热的天气,这边已是冬季,地上温度显示33、34摄氏度,但体感能有40度。


面试时,面试官也许担心我不愿意来,主动和我说,你来我们这儿不用去工地,可以在迪拜驻点的办公室工作。可我一出机场,公司派来的司机就把我往沙漠里拉,说新员工都要去工地锻炼一下。


所以我现在就在沙漠里了。我们工地很大,大到望不到边,有二十多个工作人员,主要是孟加拉和中国劳工。我是学英语专业的,但在这儿主要做结算工作,给分包商算好钱,交给财务,再把钱付给他们,最近正值项目收尾阶段,所以很轻松,有时还可以摸摸鱼。因为太热了,我们每天工作时间为早上7点到12点,下午2点到5点。


沙特的工地
沙特的工地


我们园区很小,只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走一圈一分钟就能走完。走进园区,会看到一个中国国旗旗杆,周围是白色的板房,那是我们的办公楼和宿舍。从办公楼的窗户往外看,是一片片黄黄的沙漠,有时刮大风,走在路上眼睛会睁不开。我们的窗户是关着的,但这边沙子很细,它们会从各种缝隙里钻进来,每天早上在办公室打扫卫生,都能扫出来好几小撮沙子。


下班的生活很单调,没什么娱乐活动,最让人兴奋的,就是看见野骆驼了。有一天,我们刚从超市回来,看见有五六只野骆驼围在园区门口,背后是沙漠和一闪一闪的星星。野骆驼平时总在沙漠里到处跑,那天正好逛到这儿了。听同事们说,它们上回来的时候,把我们围栏上挂的小彩旗都给吃了。


园区保安是当地人,他不会说英语,我也不会说阿拉伯语,根本交流不了。但他带着我摸了摸野骆驼。野骆驼的毛很硬,你摸过麻绳吗?那就是摸野骆驼的感觉。


野骆驼
野骆驼


工地基本没什么开销,我们住宿免费,有食堂,我自己也带了个锅,有时可以去厨房薅点菜和鸡蛋,这边肉的价格只有国内的三分之二,以牛、羊肉为主,还有骆驼肉。


在这边最大的开销则是喝水。我们的自来水是海水淡化过滤而来,水质会比较硬,喝多了会掉头发。我一般去超市买瓶装水喝,换着不同品牌尝试,有的水喝起来感觉很柔和,有的水则感觉很清澈,一周买水可能要花40块钱。最后所有开销算下来,其实一周花不到一百元。


11月22号凌晨,我从沙特出发去卡塔尔看球,但是只去5天,因为我买球票、机票的钱都是借的,找我妈借了7000元,再找同学借一点。这笔钱只能支撑我待五天。我给你算一笔账,从沙特飞去卡塔尔,最便宜的联航2000元出头,但我为凑上请假的时间,只能定3000元的机票。我买了两张球票,花了1万2。这次住宿特别贵,我在官网上定最便宜的小标间,两张临时床,一晚上也要八十美元。可是,我就是很想去现场。


我喜欢看球跌宕起伏的过程,这让我很享受。记得高中时,当时是冬天,半夜我把妈妈手机偷过来,躲进被窝看。那时我就很想去现场看球,高中毕业,我计划一个人去俄罗斯看世界杯,之前没有出过国,担心我妈担心,我便瞒着她自己在网上做计划,一步步怎么买票怎么申请免签球迷卡,在网上找去看球的群,最后快走的时候,才跟我妈说。那次买票,是跟我爸要的钱,我爸有点担心,但他很支持我,可能是他很爱我吧。


我从初中开始就喜欢梅西了。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我只在现场看了一场梅西的比赛,当时就感觉现场看梅西跟电视上看完全不一样。现场全场都在喊梅西的名字,来自不同地方的球迷,大家素不相识,但是为了梅西,聚在一起,互相认识,然后一起唱歌一起膜拜梅西,氛围特别特别好。所以这次我也想去现场看。


我去打工主要是经济的原因,我不想再和我爸要钱,我爸好像投资破产了,他也不跟我说具体情况,我只知道我们家没钱了。而且现在毕业了,我也不好意思跟家里要钱。当时查看机票有时国内飞卡塔尔来回要4、5万,隔离又得一笔花费,如果是这样我是不可能到卡塔尔看球的,所以我决定先去沙特工作。


这趟行程,我担心很多事情,因为是一年前拿的offer,我担心沙特的岗位没有了,得重新找工作,担心航班取消,担心入境时海关不认我的球迷卡,担心买票买到假票......最终拿到的是电子票,因为比赛前一天电子票系统崩溃过,我担心电子票刷不出来,提前了1个多小时入场,系统软件还是卡住了,没有很久,五六分钟后票就出来了,但是这五六分钟的每一秒感觉都过得很慢。


974球馆外的集装箱装置
974球馆外的集装箱装置


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 La'eeb
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 La'eeb


11月22日,我终于见到梅西了。我坐在一层的第六排。他一出现,全场沸腾,我跟着大家喊,把嗓子都喊干了。梅西上场后很快就进了一个球,大家都很开心。可是后来阿根廷队连续三个越位进球不得分,下半场一下被反超两个球。坐在我前面和左边的是沙特阿拉伯队的球迷,上半场他们一动不动,下半场就躁动起来了。后半场我很着急,心脏跳得特别快,心想着马上就要结束了,赶紧进球啊。哨声响起来,我的整个大脑都空白了。这场球看下来,精神恍惚。


终于见到梅西了
终于见到梅西了


以前我想,如果有机会看到梅西,能和他说上话,会和他说什么呢?我还是想和他说,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你永远是地球上最强的足球运动员。


如果顺利的话,看完26号阿根廷对墨西哥的球赛,我就回工地继续工作。公司有个很大的会议室,剩下的比赛我打算用那个会议室的屏幕继续看。


他们值得获得这样的快乐


Andrew ,90后,葡萄牙球迷


我是90后,刚毕业就来了卡塔尔从事建筑工程,已经有8年了。这次趁着卡塔尔世界杯建了一个来卡的球迷群,希望自己的居住和工作经验能够帮助到来这里的球迷们。现在,大家已经陆续从国内出发,我能感受到这届世界杯对于大家是多么重要,他们值得获得这样的快乐。


来卡塔尔看球主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入境,二是文化。这次比较特殊的是,在世界杯期间卡塔尔不接受任何旅游签证或者落地签(工作签另当别论),必须注册官方发布的“Hayya Card”,也就是类似球迷一卡通的证件。这个卡的ID由两部分组成,球票编码以及酒店入住码,也就是说,来卡的外国人至少拥有一张球票,预订了一家酒店。因为国际足联(FIFA)今年初就开启了售票通道,所以买到球票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淘汰赛的门票黄牛市场炒的价格很高,五六千、上万人民币的都有。


临近比赛出发的国内球迷一定要先申请Hayya Card,再预定机票,因为个人情况不同和申请量的激增,Hayya Card的发放时间也从几小时到五六天不等,球迷群里已经有因为Hayya Card迟迟申请不下,被迫改变行程的。


Hayya Card原本有个小bug,即使你没有买到票想要到当地再作安排,借助别人的球票ID码也可以申请到Hayya Card,并且顺利入境。不过就在11月10号左右,卡塔尔已经设置了专人在海关,检查入境人员是否有球票在其名下,确保Hayya Card和球票一一对应,如果没有球票的话,也会被拒绝入境。


我们群里的球迷从广州、杭州出境的比较多,也比较顺利。疫情情况下,从国内出发的机票价格并不便宜,会贵50%以上。到了卡塔尔后,无需核酸检测报告,无需提供疫苗接种证明,也无需进行入境隔离,这是后疫情时代一场面向全世界球迷的自由盛会和狂欢。


球迷的一个福利是,凭借Hayya Card,在卡塔尔的所有公共交通全部免费。实际上,平时卡塔尔的公共交通也很便宜,基本上2到4元人民币就可以畅游全国了。我更建议到机场的朋友直接打车到目的地更方便一些,这里的出租车公司是国营企业,价格也比较合理。


多哈的市中心一角
多哈的市中心一角


文化差异这方面,因为卡塔尔是伊斯兰国家,世界杯期间禁止在公共场合喝酒,并且在球场周围都禁止售卖酒和含酒精饮料,狂热的球迷缺了啤酒的加持,总归是有些遗憾。有些国外球迷在网上发布了很多藏酒进球场的方法,这非常危险,有可能被处以最高五六千元的罚款,甚至是6个月的监禁。


还有,卡塔尔运营商的手机卡无法进行视频通话,Face Time、微信和一些国外社交软件都被关闭了视频通话,但是QQ和腾讯会议似乎可以正常视频。


虽然是冬天,卡塔尔白天最高气温也在28度左右,在公共场合可以清凉着装,如果要去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比如博物馆、艺术展、清真寺、政府部门的话,要穿长裙和长裤,不能裸露膝盖和肩膀。


这次世界杯可能是我这八年来见到同胞最多的一次,因为卡塔尔实在太小了,人口总共不到300万人,只有15%的本地人,其他大多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在这里拥有长期工作签证的华人只有几千人。


世界杯八座球馆之一:AI Thumama
世界杯八座球馆之一:AI Thumama


开幕式上很多人看到一张照片——十个手指戴满钻戒冲着镜头微笑的卡塔尔人,观者可能觉得这里的人都很土豪。没错,这种刻板印象非常正确,卡塔尔从收入上看属于高度发达国家,人均GDP在世界名列前茅。不过大部分卡塔尔人都比较低调,平时不会戴那么多戒指,在白袍加身的情况下,识别一个人到底身份如何,主要通过衣服的料子和熏香。同样的白,但是材质不同,当地人一眼就看得出来。另外当地人很喜欢熏香,几乎家家户户有香炉,熏香的用料也是彰显身份的一种象征。


除了石油带来的高福利之外,卡塔尔还实行保人制,也是确保当地人快速致富的方法。外国人在卡塔尔开公司,必须要有当地人作为保人,招聘员工、拿签证、每进一个人都要挂到保人名下,所以给了保人很多的抽成方式,不用参与任何的管理,保人每年就能获得不菲的红利。普通的卡塔尔人会选择去政府机构上班,工作很清闲,上午7点上班,下午2点钟下班。


这次揭幕战对厄瓜多尔,我在现场看了球,卡塔尔上半场早早落后两球,就像一大盆冷水浇到了这个国家的人民头上——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和努力筹办世界杯,甚至在2019年卡塔尔男足还获得了亚洲杯冠军,当地人对球队有不小的希冀。


开赛不到三十分钟,卡塔尔国家队就好像不会踢球了,频频被对方抢断,门将也出击失误,伴随着巨大的“唔”的声音,至少有一半当地人的球场里,主队的声浪越来越少。 卡塔尔人比较内敛,也比较爱面子,中年人很少会吵闹,甚至不会站起来呐喊。每喊一声,厄瓜多尔球迷的欢呼声就更高,只有卡塔尔球门背后的官方助威团还在努力呐喊,但是国家队进攻寥寥,根本不给他们呐喊的机会。上半场没踢完,一些当地观众已经开始离席。场面实在是太冷了,或许和场馆空调开得太足有关系,30度的天气甚至需要盖毛毯。


倒计时广场
倒计时广场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作为一个C罗球迷,这次球迷群里来看世界杯的国内朋友大多数都是梅西的球迷,好多都是参加了好几届世界杯的,他们对于梅西真是由衷的热爱,早早地拿着球衣在阿根廷队下榻的酒店和训练场找梅西签名。


我不是一个铁杆球迷,看球的时间也很晚,但是我永远也忘不了上届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葡萄牙对阵西班牙,C罗在第87分钟为葡萄牙定位球直接扳平比分,将比分定格在3:3,获得了宝贵的积分,进球后他高高跃起,用标志性的圆规式庆祝自己的帽子戏法。他从“come on”开场,又在下场时对着队友喊“come on!”,他永远不放弃对胜利的渴望。


在卡塔尔工作几年后,有段时间我想回国了,2020年因为疫情也在国内待了一整年。但是一想到马上就要世界杯了,我想亲眼在现场看C罗踢完每一场,夺冠真的很难,只要尽兴就好。这可能是C罗和梅西参加的最后一次世界杯了。在过去十几年里,两人获得了其他球员难以企及的荣誉和成就,作为球迷我是幸福的,能在巨星双双闪耀的时代,见证了属于足球的历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感谢李萌和孙纬伦为本文提供帮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GQ报道 (ID:GQREPORT),采访、撰文:张峰、梁静怡,编辑:李纯,运营编辑:欣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