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年终于结束了!

2023年,我们将会迎来一个重磅消息的落实,那就是:

自1月8日起,对新冠解除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施乙类乙管。

乙类乙管是怎么管?

有几个要点值得我们注意:

不集中隔离,不判定密接。

不划定高低风险,实行分级医疗。

调整核酸检测政策为“愿检尽检”。

取消入境后的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来华人员持48小时阴性证明即可入境。

这几个政策的调整,几乎可以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

从2023年1月开始,隔离、高风险区,免费治疗和入境检疫这些三年来最受人们关注的词汇。

都将成为历史。

回过头看,也有些恍惚。

三年严防死守,终于拨云见日。

而我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2

首先,我们要明确,乙类乙管,并不是完全放开。

而是只针对重点人群,有的放矢地管。

比如,加快老年人疫苗接种,对养老院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开展定期检测。

加强农村地区防控,城乡统筹,分区包片,对口帮扶。


其实就是为了保障较为脆弱的农民和老年人群体的健康和就医。

再比如,完善相关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

买不到药品和抗原的情况,后期会得到很大改善。

还有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重点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的准备。

保证大家能根据病情缓急,得到最合理的救治。



总的来说,以后我们的防疫重点,就是六个字:

保健康,保重症。

高强度防控的获益和代价早就不能匹配,我们必须学会适应国家不会再对防疫全部包揽的未来。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跟上国家的脚步很关键,要做的也有很多。

比如给家里的老人准备一些适量的药物。

学会随时对高危人群做好血压、血氧这些生命体征的检测等。

还是那句话,放开不代表新冠对我们的威胁小了。

而是代表着对我们个人防疫的要求更高了。

我们不仅不能掉以轻心,反而要更加重视。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真正实践的时刻,已经来了。
3
新冠病毒,远比我们想象得狡猾。

现在,第一波阳了的人,大部分都已经进入了康复期。

但我却发现,这两天越来越多的人,表示自己复阳了。

有人只是外出购买了一些生活物资,回来立马开始发烧。


有人出门游玩一天就复阳,一切从头再来。



很多人在转阴之后,就放松了警惕。

没想到却给了病毒可乘之机。

复阳,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虽然现在对奥密克戎的复阳率还没有具体的数据。

但医生表示,既往原始毒株的复阳率,经研究显示在5%-15%之间。

而大部分复阳的人也表示,复阳之后的痛苦程度,并不亚于初次感染。

复阳和二次感染不同。

二次感染,是指第一次感染恢复后,过一段时间再次感染。

而复阳,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大意和轻视。



好了伤疤忘了疼,这种态度,在下阶段的疫情中,无疑是要命的。

很多人都觉得阳过一次就好了。

甚至觉得大家都阳过,新冠就结束了。

可我们却低估了病毒的变异速度。

就说这次,大部分人感染的都是BF.7和BA.5毒株。

但目前,地狱犬和XBB毒株,也已经开始在流行中。



没有人知道,新冠接下来还会作什么妖,我们又要面临什么。

但狂妄自大,就是成功的流沙,最容易让人功亏一篑。

最近,我发现很多人已经开始不戴口罩了。

以前,我们倡导戴口罩多数为了保护别人。

现在更多是为了我们自己。

无论你正处在什么阶段,都不可麻痹大意。

阳过了,要更加重视身体的变化。

没阳的,也不要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做好防护总是没错的。

4

后疫情时代,拼的是免疫力。

最近,不少人都在讨论后遗症。

很多人阳康之后,发现自己的身体起了微妙的变化。

有人开始反复咳嗽。



有人体力减退,走几步路就喘得不行。

有人食欲减退,感觉做什么也没有精神。

我也深有体会,阳过之后,感觉精力确实不如以前那么充沛了。

但与其说是后遗症,更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我们的身体还没有恢复。

国外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长新冠。

就是指在感染新冠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有症状的人。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想要彻底恢复,防疫治疗都是次要的,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才是关键。

我们现在就相当于一个穿着铠甲的士兵。

国家提供的疫苗、药品等条件,只是我们手中的盾。

当刀剑袭来,免疫系统才是能够真正保护我们的那层铠甲。

那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该摒弃就摒弃了吧。

早睡早起,不再熬夜纵欲。

一日三餐营养均衡,按时吃饭。

做一些强度适中的锻炼,多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在后疫情时代,真的能救你的命。

病过这一场,才发现没什么比健康更难得,有什么别有病。

那些熬过的夜,抽过的烟,喝过的酒,在你脆弱的时候,都会加倍回馈在自己身上。

不要等到祸临己身了,才顿觉悔不当初。

多照顾自己,多问候身边的人。

这场难关,总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