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 (ID:zhenshigushi1),作者:吴向娟,头图来自:《谁的青春不迷茫》
202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存在一群因感染潮而决定弃考的考生。有人因为感染缺考,也有人怕从考场感染新冠传染给家中老人而弃考。一些因准备不足或其他原因不愿意参加考试的考生,也直言找到了体面、合理的对外解释理由。
弃考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因为在放弃的一瞬间,意味着过去备考的时间都化作无用功。来年想要再战,则更需要勇气积攒力气。
弃考,不得已的决定
开考前一个多小时,江苏考生樊星放弃了今年的考研。
2022年12月24日起,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开考。在中国新冠感染潮的背景下,今年的研究生招考中,许多考生因新冠疫情弃考。
12月24日当天凌晨6点半,樊星从睡梦中醒来,她希望经过一夜的休整,感染新冠而力竭的身体能够恢复精力,就算身体能恢复几小时的松快都好,这样,她就能从床上爬起来,参加当天的研究生招考。
事与愿违。樊星感觉眉心如钉入钉子一般疼,身体还在发烧,后背全是汗。眼皮沉重,她睁不开眼。一直到8点半,樊星意识到,已经来不及恢复体力、赶往一个半小时路程外的考场了。准备了1年的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不得不以弃考作为结局。
在今年的研究生招考考场,像樊星一样因感染新冠弃考的考生不是个例。开考前,许多考生因为感染了新冠,高烧、咳嗽、心悸、呼吸不畅。感染新冠后症状严重,无法参考的考生,只得无奈弃考,如若再战,也只能再等一年。
症状较轻的考生,许多人强撑着身体参考,考试结束后,互联网上许多参考生记录了今年考试的情景。有人提及考场内外错落地冒着咳嗽的声音,有人宣称考前路过考场的厕所,听见厕所里传来呕吐的声音。有人看到同场考生考到一半直接趴在桌上歇息,更有严重者考试中途被抬上救护车。
四川考生周舟感染新冠后,坚持参加了第一科考试,结束后不得已弃考。她今年第二次考研,希望获得四川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在12月24日上午的考试中,她发现考场有近一半人缺考。
周舟在12月17日出现感染新冠的症状,考前三天高烧39摄氏度以上。高烧、乏力、胸闷气短和肺部疼痛之下,她不得不放弃了考前最后一周的复习计划。她表示,只要意识稍微清醒的时候,她都会陷入对缺少复习参加考试的焦虑和恐慌中。她一度后悔自己提前一个月拒绝出门、在家也戴N95口罩,觉得如果能早一周感染,或许还能在考前恢复健康。
第一场考试中途,她看试卷上的字开始出现了重影。鼻塞严重,她只能张着嘴呼吸,喉咙因吸入冷空气而疼痛。她不得不放下笔在桌子上趴了一会儿,强撑着爬起来答题。考试结束前10分钟,还有一道论述大题没做,她踉跄地逼迫自己写满大题,交完卷也想不起来那题问的是什么。
出了考场,走廊上满是唉声叹气和咳嗽的声音。周舟迷糊着在校门口找到了父母的车,瘫坐在后排睁不开眼。
“下午我不想考了,考不上了。”回家路上周舟说,父母不意外,叮嘱她回家后好好休息。
父母的理解没有让周舟放松。她感觉自己走上了一条绝路,因为生病弃考,过去一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在感染潮下,考生弃考的理由,不仅有生病,还有很多考生因为家中有老年人,怕染病把新冠传染给长辈,最终决定弃考。
弃考的代价
樊星去年第一次考研,取得了387的高分,高出国家线20分。只是因为她报考的新闻传播专业竞争强度大,她的高分还不足以把她送入目标专业。那时候她安慰自己,再给自己一年时间尝试。
弃考后,樊星仍关注着考试。她听闻今年缺考的人不在少数,感叹到:“去年387的分数要是放在今年,兴许能上岸。”她忍不住搜索相关词条,总想着看一看今年的题目。在网友零碎的信息拼接下,她隐约猜出今年的题目难度与去年相当,直觉得十分可惜。
过去的一年,她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利用通勤时间和业余休息时间准备考试,周末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图书馆复习。
辛苦复习了一年,为了顺利考试,今年她不仅用功学习,在避开感染上也用尽心思。
为了避免在考试前感染新冠,樊星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仔细避开感染的可能。她和室友严格执行着进门前和取快递必须用酒精消毒的约定。考前一个月,两人在公司和租住处两点一线行动,把在公共场合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临考试前,仍有一关无法闪避——做核酸检测。江苏省教育部要求参加研究生考试者必须在12月20日参加核酸检测,21日上传核酸检测结果。
12月20日早7点半,樊星到核酸检测点排队。队伍拐了好几道弯,排出去长长一道人墙,人群中,不时有人咳嗽。樊星很快意识到,咳嗽的人可能是感染了新冠的病人,她不由得担心起来,暗自祈祷不要因为检测核酸而感染新冠,耽误考试。
江苏已经入冬,冷风往樊星脖子里钻,脚尖也感觉冰冷,她忍不住轻轻跺脚。“要是有考生专用核酸检测通道就好了。”樊星心想。今年的研究生招考前,部分地区确实为考生设置了专门的核酸检测点,但樊星没有在附近搜索到这类检测点,只能到附近的医院做核酸。
队伍里还有其他考研生,不时有人从口袋里掏出小本子看一眼,嘴里念念有词,樊星还隐约听到有手机播放政治复习影像资料的声音。
樊星也翻出手机里的笔记,利用排队的时间背诵。队伍越来越长,咳嗽声也从一开始的零零星星到此起彼伏,她越发紧张,过几分钟就捏一下口罩上沿的鼻夹条。在冷风中站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做了核酸检测。沿着队伍折返时,感觉队伍里的咳嗽声更密集、频繁了,于是跟一同前去的朋友打趣:“要是因为核酸检测被感染了,我真的会恨。”
事后想来,樊星发现当天回到家喉咙就有些痒。她以为是开空调太久的缘故,没有在意。第二天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阴性,感染新冠的担心随之消散。
结果22日晚上,她就开始浑身发冷、打喷嚏,熬到了后半夜,发起烧来。樊星整夜没有睡好,在高烧的煎熬下半梦半醒。一直折腾到23日考试前一天,她的体温仍在39摄氏度以上,临近中午十二点,测完一次体温后,“要不不去考试了?”这个念头冒了出来,她发着高烧,没办法细想,只知道身体很可能支撑不住,但错过了第二天的考试,就得再等一年。
她挣扎着起床,想试试还有没有力气看书。如果不能看书,再选择弃考。刚准备坐起来,就感觉数阵疼痛,浑身好几处关节和肌肉像被重锤击打,有种要散架的感觉。
樊星发了简短的信息,告诉朋友们自己染病,可能无法参加考试的情况。朋友们纷纷劝她:还是身体重要。也有人建议她“爬也要爬去考场”,樊星哭笑不得,回复说:“现在爬都费劲。”
弃考等于放弃了过去一年的努力,绝非轻松决定。短信发出去后,樊星还是舍不得放弃。她决定再等一夜,期待身体能利用考前最后一次睡眠退烧。结果事与愿违,12月24日开考第一天,樊星给给同样二战的朋友发了消息,监督对方起床。之后她撑着沉重的眼皮,望着天花板,尝试着接受只能弃考的事实。
如果不是感染新冠,樊星想,根据去年的考试成绩和今年备考期间的表现,自己很大概率能在今年 “上岸”。不得不弃考的那一刻,她感觉此前积攒的希望在高烧中消逝了。
更多弃考的考生,开始陷入自责中。
觉得自己和上岸擦肩而过的樊星,开始问自己,弃考是否是正确决定。她做了一个“再来一次”的假设。她努力回忆临考前一天的状态——高烧不退、鼻塞、咳嗽不断,回想起那天糟糕的身体状态,她还是会选择弃考:“没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在考生交流群里,她听闻有不少人带病参加考试,结果导致症状加重,在考场上几欲昏厥。甚至有老师在考场监考到一半呕吐,最终被抬出考场的情况。她明白,做任何决定都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必执着。
樊星暂时将读研从人生必完成的清单里划去,觉得再考一年并非明智之举。她盘算着,就算三战能够上岸,三年研究生读下来,自己也已经27岁,为一个文凭总共搭了六年进去,似乎并不值当。
为了备战考研,周舟在经过半年的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后,于6月底辞职回家全力备考。无人监督全靠对目标的执着,她严格按照每天8小时的学习计划复习考试。考前几天,父母担忧她的身体状况,一度劝说周舟以身体健康为主。但周舟秉持着“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就算天上下刀子也要去”的想法,开考第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参加了考试。
弃考后回家,负罪感折磨着周舟。她翻来覆去地想,在考场上,头几次感到差点昏厥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放弃,为什么最后走出了考场,却决定弃考。
按周舟原本的计划,如果今年考研上岸,她会休息一段时间后,在家乡找一份临时的工作,一直工作到入学。因为意外感染新冠,所有的人生规划都被打乱。
弃考之后身体恢复的第一个晚上,周舟和父亲促膝长谈到深夜。父亲宽慰她:“人生不止有考研这一件事”,父亲身为过来人的豁达消解了她眼下的自我否定与批判,她认为当务之急是调整心态、将自己从弃考的阴影中拉出来。她开始主动与人谈及考研的失败,并在对方问起后坦诚表示,生病确实影响了考试的状态,但弃考的最终原因还是因为备考不充分。
疫情,体面的弃考理由
第三次考研的李由,直言不讳地说她把新冠疫情用作对外解释弃考的借口之一。
前两年她报考华中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的法硕,都以低于国家线的成绩落榜。十月末决定要不要报名考研时她就犹豫。当时她尚未开始备考,觉得想要在两个月内备考上岸约等于天方夜谭。但今年8月,她以脱产备考的名义辞职回老家,父母的期许不断在身后追赶着她。父母总是劝她:哪怕做样子也应该去考。
连考3年,李由有种难以对人言说的压力。第二次落榜后,为了逃避亲戚朋友的追问,她逃去了姐姐的公司做临时工。她常常被要求加班到深夜,也被迫卷入姐姐的家庭矛盾。她无法忍受,做了小半年后回了老家县城。回家后,她尝试找过工作,屡屡碰壁,只好再拾起考研的目标。
经历了两次法硕的冲击失败后,她打算转换赛道,报考社会学。购买教材时,她像前两次一样野心勃勃,“这次一定要上岸。”
回到县城后,她发现自己回到了议论之中。连续落榜两年,让她成了亲友印象中的失败者。周围的人讨论她,总绕不开考研失败、啃老、不工作等字眼,她为此陷入自我批判,消沉了好几个月。连续落榜,也让她的父母变得敏感。父母不理解她的胆怯和倦怠,时常因为她的懈怠而生气,进而爆发争吵。
长期以往,李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总觉得仿佛“考不上就不配活着”。11月下旬,李由再次和母亲爆发争吵。她对着母亲哭着喊:“我不考了,行了吧!”
此后一个月,父母再没过问考研的事。
只在考前一天,母亲曾试探性地问李由:“明天考试是不是?东西都准备好了吗?”李由顿了顿,略带敷衍地“哼”了一声,没有正面回答。睡前,她主动告知父母不参加考试的消息,父母轻描淡写地表示早就猜到。看着不再愤怒的父母,李由竟有一丝失落,开始主动解释自己的担忧:“我连资料都没翻过,去了也是当炮灰。但凡这本书我翻过一遍,都不会弃考。”
考试结束后,许多亲朋来探李由的消息。李由分不清对方是真的关心,还是来收集些谈资作为反面教材讲给别人听。因感染新冠而弃考,成了一个别人无法质疑的理由,搪塞了许多来打探消息的人。但偶然看到书桌上的教材,还是会对自己产生疑问:“去年那样恶劣的环境,自己都坚持下来。今年在家条件舒适,为什么连踏进考场的勇气都没有?”
“为什么弃考”“明年还考吗”,或许在应付了外界的探问后,李由需要给自己一个答案。
第一场考试结束后,李由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篇笔记,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记录自己三年来的心路历程,不少人私信她讲述相似的经历和心境,同时也有不少人指责她矫情、想太多做太少。起初,她难以接受,不停与人争辩,几天过去,她觉得,自己可以直视他人的建议并认真反思。
经过思虑后,李由决定彻底放弃考研。她希望早日摆脱考研失败者的标签,重新开始生活。
回想第一年参加考研,她曾以为不上岸人生就会一直“烂下去”。但弃考后,她发现生活没有变糟太多。她开始学习接纳失败,安抚自己说,即便考不上也还有别的出路。她终于开始制作简历,即使工作经历单薄,她也努力着回忆大学做过的社团实践活动,费力充实简历。
*文中受访者信息有模糊处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 (ID:zhenshigushi1),作者:吴向娟,编辑:温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