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演示中,我们看到一个脑部植入“ 无线装置 N1 ”的猴子,在键盘上轻松敲出了“ Can i please have snacks ”(能给我恰点零食么)这段话。
并且成功输入后,还得到了几颗阳光玫瑰作为奖励。

这一段演示让人震惊,于是被不少营销号拿来说事。
听他们字里行间的描述,仿佛猴子马上拥有智慧意识,并可以通过人类语言传答信息,猩球崛起指日可待。
不得不说,这多少有点危言耸听了。。。
因为,早在去年 Neuralink 就演示过类似的试验。
当时是在猴子的颅内植入 N1 装置,然后让猴子判断屏幕上的高亮部位,再控制光标移动到相应位置。
对应到今年的键盘打字也一样,说白了,猴子并不知道自己打了什么字,只相当于“ 哪里亮了点哪里 ”。
去年 Neuralink 发布的演示 ▼

所以,大伙暂且不用担心,地球还是人类的。
倒是比起键盘打字,世超觉得,让猴子游玩第一款电子游戏“ 乒乓球 ”,和控制猪的腿部运动这两段,更能体现脑机接口的实际效果,以及应用意义。
那就是帮助瘫痪或残障人士,重新恢复运动能力。
对了,猴子面前的那根铁管,
不是什么脑机接入装置,
而是能喝到香蕉奶昔的大吸管 ▼

研究人员远程控制
猪腿部的植入体 ▼

可惜的是,这些技术放在 2022 年,也不显得有多惊艳。
毕竟,早在 17 年前,就有家叫做 cyberkinetics 的公司,搞出来了一个脑机接口装置。
他们找来患有四肢瘫痪的病人 Matt Nagle,成功用意识控制了机械臂的运动,能顺利移动鼠标光标,进行简单的操作。

但也不得不承认,马斯克大兄弟除了高强度发推特以外,还是有点东西的。
因为 Neuralink 把以往有着庞大、复杂线路的脑机装置,缩小到了仅有一枚硬币大小。
并真正做到了无线运行,还能像手机一样无线充电。
放进猴子脑袋里的 —— N1 植入体 ▼

植入方法,就是目前风险最高,也是最有效的一种——侵入式脑机接口。
可以理解为,掀开一块头盖骨,直接把脑机放进去,连接大脑皮层。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

连接方法,是在植入体N1和大脑之间,刺入 64 个极细的探针,取代长长的电线。
这些探针会插入大脑皮层,然后通过 1024 个通道进行双向通信,一边远程接收信号,一边发出电信号刺激神经细胞。
基本可以看作是对大脑进行读取、写入的工作,像给电脑连一块硬盘。

而完成这一系列植入工作的,就是植入体 N1 的好伙伴 —— R1 手术植入机器。
理论上这台植入机器的开发复杂程度,不比 N1 差。
因为它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在植入时得避开毛细血管,并保证插入深度刚刚好,毕竟一不小心就会伤到大脑。
目前,Neuralink 的工作人员连接 64 根探针耗时15分钟,他们还打算继续优化,一是缩短时间,二是减少风险,变得更加可靠安全。


马斯克表示 N1 的下一步,就是上面提到的:帮助瘫痪病人重新恢复运动能力。
实现方式,可以通过在大脑、脊椎部分植入多个装置,通过大脑部位的装置发出信号,再传递给脊椎装置,从而重新调动肌肉组织。
如果患者同时患有肌肉萎缩,未来应该也能更换“ 义体假肢 ”,用来接收运动信号。

帮助视障病人恢复视力,同样也被列入了 N1 接下来的研发范畴。
解决途径,是通过摄像机记录画面信息,然后传送到手机上,再转化成脑信号到大脑的视觉皮层,可以理解为绕过眼睛,直接让大脑感受到图像。
而理论上,这一点也是可行的,并且多年前就有人做出过成功实验。
根据维基百科上的资料显示,早在 1978 年,就有人通过这种方法,为一盲人植入 68 个电极阵列,成功输出了低分辨率、刷新率的点阵图像。
到 2002 年,改进后的技术甚至能让刚手术完的病人,直接出门慢速开车。。。

不仅如此,在马斯克的计划中,植入体还必须支持更新换代。
“ 当别人脑袋里的是 iPhone14 时,你也可以换掉你脑袋里 iPhone 4 ”。
这让他口中的植入体,变得更有赛博朋克味儿了。
世超只好奇,要是以后产品出了质量问题,是不是还得把头寄回厂家维修。

出于人道层面的约束和考量,当下大多数布局脑机接口的组织,只敢研发非侵入式或部分侵入式脑机接口,也就是在大脑灰质外搞事情。
虽然功能有限,但胜在安全,没什么伤亡事件。
这就使得 Neuralin 的项目,几乎是目前为数不多,直接进攻大脑的。
略显激进的做法,让美国农业部监察长启动了联邦调查,意在指控马斯克的公司,涉嫌进行虐待动物的实验。
因为根据不少媒体的报道,说 Neuralink 这几年疑似杀害了 1500 只动物,其中包括羊猪猴子等。
就像我们开头看到的小猴子,实验报告中 23 只里有 15 只被安乐死。
更让人没法接受的是,Neuralink 现任和前任员工中,有不少人表示——
由于马斯克对研究速度施压,不得不增加实验,最终导致了动物实际死亡数量高于所需数量。
而马斯克之所以这么急,世超觉得,可能因为这大哥,已经迫不及待要在人体上应用了。
毕竟在他的预计中,2020 年就想开始第一次人体实验,后来因为进度问题,跳票到了 2022 年,接着又改成 2023 年上半年施行,并且近期已经向美国药监局 FDA 提出了申请。
虽然九成概率会被拒,但也不免让人有点慌。

众所周知,大脑是一台极其精密复杂,且功率只有 20w 左右的超级计算机。
什么 5 纳米、3 纳米的芯片技术,放在数以千亿计的神经元细胞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想破开头对它下手,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多少还是有点危险。
要知道,赛博朋克系列仅仅是个科幻概念。
但现在的科技发展路线,咋感觉要把它变成纪录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