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不少人都阳性了,面对周围越来越多的阳性,以及自己最终也会被感染的预期,很多人开始准备药物。另一方面,全国多地也调整了线上线下购买“四类药品”即止咳、退热、抗病毒、抗菌素类药品的管理政策,取消实名登记环节。
想买药,也可以买药了,还带着一些恐慌,于是就出现了抢购。线下线上,连花清瘟、布洛芬等药物被抢购一空,价格也持续走高。很多人在网上购买的布洛芬迟迟不能发货,而在线下药店,刚刚到货的各种感冒药,很快也会售罄。
大量的囤药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理论上,如果大家都不囤药,感染了、发热了,咳嗽了才去按需买药,是最理想的状况。但人的认知不可能如此理性,恐慌之下,人们总会想有备无患,当别人都囤药,把药都买光了,你不囤药,虽然长期能缓解,但万一明天就感染了呢?
所以,人们往往是被迫加入抢购,囤药就成了一个非理性但很常见的选择。
打破这个循环,对所有人都是好事。恐慌源于认识,认知改变了,就会改变行为。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感染,而且,有大量的人感染后是无症状的,根本不用吃药。社交媒体上关于阳性感染者症状的帖子很多,让人觉得无症状的比例似乎很少,这是一个错觉。很多人感染了没症状,不会去做抗原,现在也没有核酸检查了,也不会把他们晒出来,这部分人“消失”了,就会把轻症的比例放大。
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和中年人而言,即便出现症状了,如果不影响休息和正常生活,也不建议首先选择自行服药,多休息、多喝水,一般来说5到7天就可自愈。
如果症状比较明显了,自行采取药物对症治疗,对发热、咽痛、疼痛、咳嗽等症状,吃相应的解热镇痛、止咳等药物。需要指出的是,这只是对症治疗,最终好转,仍然是靠免疫系统清除病毒。
对于奥密克戎,没有高效的特效药。可以防止重症与死亡的药,也只有医院才有,用于少数的特定患者。对于大多数轻症患者来说,用不上,也不该用这些药。
可以这么说,真正能救命的药,一般人不需要,也囤不到,只有医院才有。能囤到的药,一点不吃,也能扛得过来。
现在供应紧张的局面是短期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需求突然爆发,渠道、物流跟不上造成的。中国工厂的生产力强大,缓一段就能够跟上,这就像2020年初时口罩供不应求一样,过了两个月就缓解了。
中国能生产布洛芬的企业有上百家,包括华润双鹤、石药集团等。其中,石药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目前布洛芬生产经营正常。公司布洛芬涉及片剂和颗粒剂型,年产能加起来约10亿片(袋)。”
不妨算个简单的账。成年人吃布洛芬,一次2颗,一天两次,连续吃5天,也就是20颗。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感染,感染的很多人也是无症状,就按8亿人需要,那总需求就是160亿颗。石药集团一家就能生产10亿片,中国能生产的企业有上百家。显然,药物的产能时足够的,供应紧张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
广东药监就表示,近日广东批发企业分销到全省5.5万家零售药店的感冒类药品,每天约有360万单位盒,超过近日爆发式最高需求量,全省感冒类药物供应充足,市民无须盲目囤药。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除了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西药外,大多数止咳、排痰、缓解咽喉疼痛的西药都供应充足,非处方的这类西药,很容易在电商平台买到。但功效类似的中成药,则被一抢而空。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抢药群体的一些特征,他们更相信中成药。
中成药的原料需要种植、短的几个月,长的数年才能收获,周期更长,短期内无法大幅度的提升产量,所以,有些中成药供应紧张的局面,恐怕不会在短时间缓解。相对来说,化学药的生产周期就会短一些。所以,当更多的人选择化学药,供应就更容易缓解。
考虑到中国人口数量巨大,短期爆发出来的需求,的确有可能造成供应紧张。对于一些确实存在供应紧张,且短期无法缓解的药物,可以考虑增加进口。
当年中国的口罩、呼吸机支持了全球的抗疫,如今,中国进入到病毒感染的阶段,引入全球资源也是正常的选择。
社区邻里间的互助,也可以缓解药物供应紧张的局面。家庭准备药物,是按人头准备的,有些家庭准备了药物,感染后却是无症状,或者症状很轻,每吃药或吃得很少。这些药物就多出来了,可以考虑在邻居群中在转让给邻居。
虽然这些药放个一两年也未必会过期,但要相信,长期来看,肯定是买得到的,先让给急需的人用,是行善积德。
药店也可以采取一些办法,让更多人买到药。香港近日也出现了市民抢购止痛退烧药的情况。药房就实施颗限购,港九药房总商会副理事长张德荣表示,部分药房把止痛退烧药拆开以散装发售,令更多人可以买到。
总之,多方发力,一方面降低群众恐慌,引导正确认知,另一方面提升生产能力,更公平地销售,药物供应紧张的局面会很快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