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从易

媒体特约评论员

国家电影局18日初步统计,2024年春节假期(2月10日至2月17日)全国电影票房为80.16亿元,观影人次为1.63亿,分别比2023年春节假期增长18.47%和26.36%,票房、观影人次及场次3项关键数据创下中国影史新高。

“杀疯了”的春节档,随后迎来了《我们一起摇太阳》《黄貔:天降财神猫》《红毯先生》《红毯先生》四部电影官宣“退档”,也为这个春节档带来了“史上罕见”的标签。《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第二十条》完全占据票房前四名,合力占据了春节档97.5%票房;剩下2.5%的票房,则来自撤档的四部电影。

在春节之前,有九部电影定档2024年春节档,分别为《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熊出没:逆转时空》《八戒之天蓬下界》《破战》《黄貔:天降财神猫》。九部电影,都是国产电影。

多年来的春节档,观众看不到好莱坞大片的踪迹,不免产生困惑:好莱坞大片进不了春节档,是否春节档是隐形的“国产电影保护月”?

事实上,这是部分因素,但并非全部。哪怕真有好莱坞大片定档春节档,在春节档这个拼资金、拼内容、拼营销的战场上,如今的好莱坞大片“打不过”国产电影。



隐形的“国产电影保护月”


春节档成为热门档期,是这10余年来的事。20年前,不仅还没有“春节档”的概念,春节期间也是一年当中票房最为冷清的时期;中国电影市场的盘子很小,国内观众也没有养成过年看电影的习惯。2006年,“春节档”这一概念开始被媒体频繁提及,但当年春节档总票房才8000万元。

从2006年到2012年,春节档反而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专属档期 ——档期太冷门了,国产大片纷纷逃离,只能让一些好莱坞大片填补档期。比如,2010年《阿凡达》的热映周期就包括春节档;2011年春节期间,《碟中谍4:幽灵协议》国内定档上映。

彼时,贺岁档才是国产电影的重磅档期。1997年12月24日,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片《甲方乙方》一炮而红,这部电影被视为内地贺岁档的开端。自此,每年常会有几部重点制作的国产电影在贺岁档上映,尤其是贺岁档成为一线大导演的“专属档期”。

除冯小刚外,张艺谋、陈凯歌、徐克、姜文都是贺岁档的常客:张艺谋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长城》、陈凯歌的《无极》《赵氏孤儿》、徐克的《龙门飞甲》《智取飞虎山》、姜文的《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都选择在当年的12月贺岁档上映。自然地,每年的票房冠军也几乎都出自贺岁档,比如2011年的年度票房冠亚军《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2012年的年度票房冠亚军《人再囧途之泰囧》《十二生肖》。

暑期档与贺岁档,是当时默认的“国产电影保护月”。 “国产电影保护月”是国家电影局从扶植国产电影的角度考虑,2004年口头下达的希望全国各院线支持国产影片的通知。在“保护月”期间,上映的电影几乎都是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



在国产电影发展的初始阶段,“国产电影保护月”成为一条隐形成规,为的是支持国产电影发展、保护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培养观众对于国产电影的兴趣与热情。

从2013年开始,春节档意外崛起。2013年,周星驰执导的《西游降魔篇》在大年初一上映,迅速引发观影热潮,影片一举打破20多项国内华语片的票房纪录。慢慢地,春节档从冷门档期变成最热档期,春节档从好莱坞电影为主变成国产电影的专属档期。

这才形成如今春节档的局面:每年的春节档,都是国产大片扎堆的档期;每年的大年初一,几乎是全年国产电影票房最高的一天;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冠军,也基本出自春节档。

春节档虽然只有七八天时间,但它的票房收入在全年票房收入的占比已经突破两位数。比如去年春节档的票房收入是67.58亿元亿元人民币,而2023年全年票房收入为549.15亿元,春节档票房占比为12.3%。

以前“国产电影保护月”以贺岁档为主,当贺岁档的影响力被春节档远远甩在后头,贺岁档成普通档期、好莱坞大片上映不再受限,春节档取而代之成为隐形的“国产电影保护月”。



真来了也打不过

好莱坞大片没机会来春节档。退一万步说,真来了,也很难打得过国产电影。作为每年最强档期、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档期,春节档早已形成一套独立的规则和打法,影片之间既要拼内容,也要拼资本、拼营销。

首先, 定档跟排片,是两回事。要想在春节档斩获超过10%或者更高的排片,除非影片早就有了固定的目标受众群体(比如《熊出没》系列),否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春节档是一年中最特殊的档期,很多电影院难得爆满,甚至是不论排什么国产大片都不愁票房。对于一些大片来说,首日的排片不仅直接影响首日票房,也影响着后续的口碑发酵和营销节奏。头部大片为了确保高排片,需要支付影院所谓的“排片费”——片方给影院一定比例的金额,以换取影院给电影最低比例的排片。一些头部大片,在春节档排片费上的投入高达几千万元。

要想在春节档占据排片上的优势,资金一定得够厚实,大投入也要力争有大产出。 对于好莱坞大片而言,美国的制片方不会砸下巨额资金保排片。更关键的是,投入产出比太低——好莱坞大片完全可以在非春节档的档期上映,反而更有竞争优势。

其次,有高排片,也不一定有高票房。国产电影市场的“口碑效应”不断凸显,高排片只能在大年初一、初二“骗骗”观众。一旦电影口碑不济,在糟糕的口碑发酵后,观众就会放弃这部电影,上座率不断下滑,影院也会不断砍删排片。春节档高票房的不一定有多好的口碑,但大烂片票房一定扑街。



这些年来,好莱坞大片愈发不受国内观众欢迎。比如2023年,全国电影票房前10位均为国产影片;票房过亿元影片共73部,其中国产影片为50部。

好莱坞在国内不卖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好莱坞电影的质量不断下滑:吃老本、蹭IP、自我重复、不思进取。糟糕的好莱坞电影在什么档期都不卖座,在春节档也一样。

再则, 好口碑与好票房并非呈现正相关关系,比如《芭比》《奥本海默》口碑都不错,在北美大卖,但在国内票房一般,两部电影都不入国内票房年度前50。

国内爆款电影已经呈现出新的特点:与中国的现实问题联系越是紧密,越是能够击中国内民众的内心痛点,越是有可能在短视频等平台上形成社交裂变效应,并转化为高票房。

以去年暑期档的爆款国产电影《消失的她》《孤注一掷》为例,这两部电影仅仅是合格的商业类型片,却均获得30亿+的票房,就在于这两部电影聚焦的相关话题,一直是国内民众所关注的。而这恰恰是好莱坞电影的短板——它并不了解、可能也不关心中国现实问题。

当然,关注某一个话题,与是否具有深度、有深刻的洞察与思考,完全是两码事;相较于深度的挖掘,挑逗观众情绪、激起观众观影兴趣才是卖座的密钥。

也由此,国产爆款电影对于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营销投入有增无减。短视频平台用户基数大、覆盖面广,大数据和算法推荐能够精准击中目标受众,强大的社交属性、易于形成病毒式传播……

更关键的是,短视频简单、粗暴、直给的特点,不知不觉间已形塑了用户的审美,观众反而更容易被那些简单、粗暴、直给的电影击中。很大一部分关注中国现实问题的电影,大抵只是话题至上、炒作热点、隔靴搔痒、贩卖焦虑,恰恰是短视频用户的“蜜糖”。

相形之下,好莱坞大片既无本土特色的优势,也很难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热点话题的炒作与营销,逐渐与观众的审美发生偏离——虽然观众不见得代表审美更高级的一方。

总之,好莱坞大片在春节档“消失”,有客观条件——进不来,也有主观原因——打不过。这种“打不过”,有可能是“菜鸟互啄”,也有可能是不同审美之间的错位。虽然没有好莱坞大片,但可以预见今年春节档依旧充斥各种鸡零狗碎、鸡飞狗跳的营销。希望今年能够少一些往年一直有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互撕”,多一些你好我也好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