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对当地3000多名新冠康复人员进行的一项跟踪研究显示,仅有约1%的人存在所谓“长新冠”症状。参与这项研究的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传染病科教授孔繁毅2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及时的治疗和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较轻的症状,香港发生所谓“长新冠”的比例很低,患有“长新冠”的人通常曾是新冠的重症患者。他认为,在香港第五波疫情发生后,由于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升以及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大部分感染者都没有症状或症状非常轻微,这使得出现“长新冠”的比例更低。
上述研究始于2021年年初,香港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玛丽医院对超过3000名的新冠康复者进行了跟踪研究, 覆盖香港截至2021年5月底的前四波疫情患者。孔繁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受访者中,大约30至40人出现了所谓“长新冠”症状,占总人数的1%。
也被称为“新冠后症状”的“长新冠”是目前国际关注的焦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长新冠”是在初次感染后3个月以上仍有症状、持续至少2个月且无法用任何其他诊断解释的疾病。美国疾控中心给“长新冠”的定义则是在新冠感染4周后仍然持续有症状或健康问题,英国则采用了12周的时间标准。标准的不一也显示出各方对“长新冠”的了解依然有限。
世卫组织称,无论性别、年龄或最初新冠感染的严重程度如何,任何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都有可能出现“长新冠”。孔繁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最常见的“长新冠”症状是长期的咳嗽、失去味觉和嗅觉、容易疲劳等。
世卫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大约10%至20%的新冠患者在急性感染后会出现持续症状。而根据孔繁毅的研究,香港新冠康复人员的所谓“长新冠”比例显著低于上述数据。孔繁毅表示,长期受“长新冠”影响的人通常在感染新冠病毒时就症状严重,这意味着他们可能进过重症监护室,或者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其中一些人由于严重的肺炎,肺部会有明显的纤维化。
这名特区政府的专家顾问认为,总体来说,香港的“长新冠”比例更低是由于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能够在早期就得到治疗,大部分感染者都恢复得很好。孔繁毅同时表示,在香港第五波疫情发生后,由于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升以及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大部分感染者都没有症状或症状非常轻微,这使得出现“长新冠”的比例更低。事实上,在西方国家,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后的“长新冠”比例也出现了降低。
今年6月,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与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发生“长新冠”的几率要低20%至50%。在研究追踪的5.6万名英国奥密克戎感染者中,有4.5%的人报告了“长新冠”症状。
孔繁毅表示,根据研究,大部分有“长新冠”症状的人在3个月内就会恢复,很少有人符合世卫组织的定义,即感染后5个月都还有“长新冠”症状。
但也有研究与孔繁毅的观察不同。今年上半年,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团队在《柳叶刀-呼吸病学》上发表的一项早期武汉新冠患者的研究则显示,在1000多名随访对象中,有超过一半人在初次感染两年后仍有症状,主要表现为疲劳或肌无力,以及睡眠困难等。
孔繁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玛丽医院的跟踪研究目前仍在进行。根据他的推断,“长新冠”或许与新冠病毒的感染程度有关。如果感染者当时有更多的并发症、肺炎或者其他严重疾病,需要更长的住院时间,那么就可能有更高的“长新冠”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今年10月曾表示,新冠后遗症常见于重症病例,但也可以发生在轻症病例。一般来说,接种过疫苗的人,感染新冠后患后遗症的风险要远远低于那些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
截至目前, “长新冠”仍是一种新型症状,学界对其了解相当有限。医学界专家普遍指出,目前能获取的“长新冠”信息大多都来自感染者的自述,这导致对其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学界也没有统一的定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崇雨田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后遗症在医学上是有定义的。“一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的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才会被认为是后遗症。” 崇雨田认为, “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觉珵 赵瑜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