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寻茶记 (ID:didaoxunchaji),作者:石梅,编辑:欧寒天、石梅,图片编辑:吴学文,设计:九阳,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荆楚大地古老深厚,自古以来便是人杰地灵、物产丰饶的地方。


当我们提起湖北,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长江、汉江、三峡、武当山、黄鹤楼、小龙虾、热干面、莲藕大骨汤等美景美食。


而作为“茶祖”神农和“茶圣”陆羽的故乡、“万里茶道”源头之一的大湖北,在茶界虽然看似走低调路线,实力却让人无法忽视。


云雾笼罩下的荆楚茶山,是茶树生长的乐园
云雾笼罩下的荆楚茶山,是茶树生长的乐园

摄影/文林


细数“湖北茶”代表:恩施玉露、宜红茶、英山云雾、武当道茶、利川红茶、邓村绿茶、老青砖茶、老君眉茶……从鄂西的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到鄂东的东大别山;从鄂北的秦巴山到鄂东南幕阜山,荆楚茶山上,好茶比比皆是。


在产茶大省中,湖北是妥妥的“实力派”!


绿水青山满人间,山水共孕育的湖北好茶,飘香世界
绿水青山满人间,山水共孕育的湖北好茶,飘香世界

摄影/文林


2021年评选的茶业百强县中,有16个百强县来自湖北,数量全国排名第一。


2021年,湖北省茶园面积545万亩,茶叶产量40.4万吨,农业产值突破220亿元,均位居全国第四位。


2021年湖北省出口茶叶总额为1.9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额8%;出口量为2.35万吨,占全国总出口量6%,均在全国省份排名中位列第五。


……


湖北茶的实力来自哪里?又是如何走向世界的?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茶香四溢的荆楚大地,看看这壮阔的“湖北茶江山图”。


“茶祖”“茶圣”的故乡,中国茶脉在湖北


从万米高空俯瞰湖北西部,鄂西群山拔地而起,万山环列,群峰相锁,与鄂中、东部平原泽国形成鲜明对比,封闭性更强且更原生态,给这里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多年来,种种玄妙的神话传说在这里流传,其中就有家喻户晓的“神农尝百草”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期,神农氏为了救治百姓,亲自带领族人深入群山,尝遍百草,在鄂西神农架一带神农氏“先教民‘架木为屋,以避凶险’;继教民‘架木为梯,以助攀缘’;后采得了良药400种,成就了《神农本草经》。”地处鄂西的神农架也因此而得名,在尝百草的过程中,神农氏也发现了茶。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荼,即茶。)此后,神农将这种树定名为“茶树”。这也就是关于茶起源最早的传说,而神农也被后人尊称为“茶祖”。


除了关于神农的美好传说,湖北还诞生了对人类饮茶贡献卓越的另一位知名人物——茶圣陆羽。陆羽,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北天门人,在家乡浓郁的产茶饮茶氛围中,不仅爱茶嗜茶,还在撰写《茶经》时,多次为家乡茶“代言”。


《茶经》中讲到当时的43个全国产茶重点区中,湖北占了七分之一,峡州(位于今宜昌市)、荆州(位于今荆州市)、襄州(位于今襄阳市)、蕲州(位于今黄冈市)、黄州(位于今黄冈市)、鄂州(位于今武汉市)等地的茗饮特产纷纷亮相,为世人描绘了一幅茶香四溢的“荆楚茶江山图”。


大地春回,茶树吐露新芽,荆楚茶农采摘忙
大地春回,茶树吐露新芽,荆楚茶农采摘忙

摄影/徐瑾


世界上第一部茶学百科全书《茶经》的诞生,离不开湖北茶的滋养。


幼年时,陆羽在龙盖寺(今湖北天门西塔寺)生活,并在寺院中学习煮茶,完成了茶的“初启蒙”;成年后,陆羽离开寺院,与友人在湖北境内游历,识茶鉴水;从此,便在研究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远赴他乡,深入各大茶产区,寻茶研茶。


经过十几年的实地考察,陆羽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停下脚步,开始梳理十几年来的寻茶见闻,以及对茶研究的思考,历时近十年,《茶经》终于问世。


《茶经》全书十章,用七千余字描述了茶的起源历史、制茶煮茶方法、品饮技艺、茶产地与品质等,涉及生物、农学、生态、数理等多学科知识,书中既凸显了茶学的科学价值,又创造茶文化的美学意境,正所谓穷尽了茶事之精妙。凭借独一无二的学术内涵与艺术魅力,《茶经》一经问世,便是茶学理论标杆。


而付出了毕生心血的陆羽,也被视为世界茶文化的奠基者。世人尊其为“茶圣”,实至名归。


从“茶祖”神农到“茶圣”陆羽,从鄂西群山到江汉平原,“湖北茶”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持下,从出现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无法低调。


江山如此多娇,引荆楚名茶竟折腰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直至现在,湖北茶,不仅品类数目可观,实力也是杠杠的。


制图/九阳<br>
制图/九阳


湖北茶的实力,与生俱来!这天生的自豪感与优越感,来自荆楚江山的沁润。


湖北的一面是大山,气势磅礴,另一面是江湖,烟波浩渺。其西、北、东三面环山,高山耸立。


秦岭山脉、大巴山脉屹立西北;武陵山脉,耸峙西南;西中部有巫山山脉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华中屋脊”神农架高耸入云,恩施大峡谷壁立千仞,绵延千里;大洪山脉和桐柏山脉,组成北部屏障;东北部,大别山脉山高林密;南部幕布山脉,巍然耸立。


群山环伺,既锁住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又为湖北名茶的生长提供有机质丰富的林间沃土,为湖北茶的腾飞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武陵的山与清江的水,滋养了不少荆楚名茶,恩施玉露、采花毛尖、利川红茶等都是这片土地的恩赐
武陵的山与清江的水,滋养了不少荆楚名茶,恩施玉露、采花毛尖、利川红茶等都是这片土地的恩赐

摄影/傅鼎


同时,湖北周边的山地,孕育了大大小小的河流(长度5km以下的河流1000多条,长度5km以上的河流4000多条,长度100km以上的河流41条),从高山冲出峡谷,汇聚于盆地之中,绝大部分都注入了长江及其支流,可谓“众水归一”。


长江、清江、汉江等大大小小的江河,自西向东,奔腾直下,在中部平原上勾画出一个江河纵横成网,湖泊星罗棋布“江湖人间”,四通八达的水网成为沟通内陆与海洋的通途,让荆楚茶香走出大山,飘向远方。


在荆楚江山的共同孕育下,湖北名茶遍地开花:


鄂西武陵山和宜昌三峡茶区中,恩施玉露、采花毛尖、虎狮龙芽、鹤峰绿茶等鲜爽甘醇,宜昌红茶、利川红茶等醇厚甘甜;鄂西北秦巴山茶区中,邓村绿茶、武当道茶、圣水毛尖等香醇爽口;鄂东大别山茶区中,英山云雾、大悟绿茶、浐川龙剑等茶芽青翠;鄂东南幕阜山茶区中,老青砖茶汤色橙黄滋味陈醇。


在荆楚茶山上,究竟多少名茶竟折腰?


地图/孙璐<br>
地图/孙璐


如果要在庞大的荆楚名茶队伍中选出优秀代表,“一绿一红一黑”突出重围。


“一绿”——恩施玉露


能让湖北人拍着胸脯推荐的“湖北第一历史名茶”,非恩施玉露莫属。


恩施玉露,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便开始崭露头角。而后,凭借色泽翠绿,紧细似松针的高颜值,滋味甘醇、香爽持久的好品质,得到了不少绿茶爱好者的青睐,曾是“中国十大名茶”的重要成员。


此后,恩施玉露以不同的方式惊艳世人,2014年,“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2017年,入选“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成为“武汉东湖·国事活动茶叙用茶”……恩施玉露的闪光点数不胜枚举,这些闪光点都来自于其独成一派的优秀品质。


优秀的品质,由茶产地和工艺决定,只有产自恩施的恩施玉露,才算正宗。在集雄山俊水于一地的恩施,以黄壤型青色沙质土壤为主的土地上,土层深厚肥沃,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恩施苔子茶”品种就生长在这样的山间,为恩施玉露的制作提供品质优越的新鲜原料,这也是保证恩施玉露正宗风味的基础。


位于武陵山腹地的恩施,峡谷深长,被誉为“世界硒都”,是恩施玉露的主要产区
位于武陵山腹地的恩施,峡谷深长,被誉为“世界硒都”,是恩施玉露的主要产区

摄影/文林


而蒸青工艺的加入,是恩施玉露保持外观油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的“三绿”特征的保证,也是恩施玉露区别于其他绿茶的一大关键。蒸青工艺曾是我国古代绿茶常用的一道加工工艺,唐代时传入日本的制茶技艺中就有蒸青工艺,现在大多数日本绿茶仍在使用蒸青工艺。而恩施玉露,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仍在使用蒸青工艺的知名绿茶。


品质优越的原料,加上精益求精的杀青工艺,使得恩施玉露成为优秀蒸青绿茶代表。


“一红”——宜红茶


“宜山宜水宜红茶”,宜红,是湖北茶中的一抹靓丽的红。


它诞生在群山绵延的武陵山和宜昌三峡茶区中,主要产地包括宜都、利川、五峰、夷陵区等地,每一片茶叶都沾染了鄂西山地的山野气息,同时又拥有属于自己的香甜气质,甜醇高长,味道醇厚鲜爽,带来了一些湖北红茶特有的风味。


按标准规定,采用湖北境内的茶叶鲜叶,且在湖北加工制作而成的红茶产品,才是正宗的宜红茶,包括了宜红工夫红茶、宜红红碎茶和宜红名优茶三大成员。宜红的香甜醇厚的特点,如加入糖、奶调饮,风味更佳,其在欧洲市场也备受欢迎。据记载,清代以来,自汉口和宜昌港口陆续开放后,从湖北走向世界的红茶中绝大部分是宜红茶。


紧匀条、橘红汤、果蜜香、味醇爽,是宜红的典型特征<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紧匀条、橘红汤、果蜜香、味醇爽,是宜红的典型特征

摄影/吴学文


在湖北独有的红茶队伍中,值得一提还有,我国唯一以红茶片末茶为原料蒸压而成的红砖茶——米砖。它主要产自湖北赤壁赵李桥,平整光滑的方形茶砖中蕴含着香醇的芳芬,是我国砖茶中独树一帜的红砖茶。其独有的高颜值外形和香醇滋味,深入人心,征服了国内新疆和华北市场的同时,还远销俄罗斯与蒙古,甚至在欧美人客厅的艺术品陈列架上,也能看到米砖的身影。


米砖是我国唯一的红砖茶,是平凡的,又是独特的,深受老茶客们的喜爱
米砖是我国唯一的红砖茶,是平凡的,又是独特的,深受老茶客们的喜爱

摄影/吴学文


“一黑”——老青砖


提起赤壁,历史爱好者立刻想到赤壁之战。文学爱好者马上吟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茶爱好者第一个想到的是黑茶代表——赤壁老青砖!


赤壁羊楼洞是老青砖的故乡,随着赤壁老青砖越做越强,老青砖的产区扩展到湖北境内的通山、崇阳、通城等地,但仍是赤壁所产的老青砖名气最大。老青砖以条形晒青黑茶老青茶为原料压制而成,外形为长方砖形,呈青褐色,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厚实,是湖北黑茶中的“老大哥”。


老青砖的香醇适合与牛奶搭配饮用,酷爱奶茶的蒙古族同胞早就发现了这个“秘方”,并且每日都要煮奶茶。在煮制咸奶茶时,他们先将砖茶打碎,再将捣碎的茶投入沸水中,等其再次沸腾后便投入牛奶,最后加入盐巴,这时,一锅奶香茶香四溢的咸奶茶就做好了。


无独有偶,远在异国的俄罗斯人也爱用砖茶熬制奶茶,不同的是俄罗斯人会在茶桌上备有一碟食盐、一碟方块糖、一碗奶皮子、一碗酥油,喜欢喝咸奶茶的则放盐,喜欢甜口的就放糖。青砖茶与牛奶搭配,征服了不少俄罗斯人的味蕾,这也加快了老青砖外销的脚步。


随着老青砖的外销兴起,赤壁羊楼洞成为湖北黑茶走向世界的第一站——欧亚万里茶道的源头之一。百年前,老青砖从赤壁羊楼洞出发,向西以包头为集散地,走进西北人民的餐桌;向东以张家口为集散地,走进内蒙古的奶茶锅,成为蒙古族同胞的“生命之茶”,甚至走出国门销往蒙古国和俄罗斯。


据记载,19世纪下半叶,从汉口走出国门的茶叶占全国出口量一半以上,而老青砖的出口量在出口黑茶的比例中最大。


2001年湖北老青砖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制作销往俄罗斯的老青砖
2001年湖北老青砖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制作销往俄罗斯的老青砖

摄影/林文


中部大十字路口,“东方茶港”四通八达


翻开中国地图,会看到湖北就在地图中间。从东西来看,长江切穿巫山山脉,从第二阶梯奔腾而下,在这里,西接四川盆地、东连长江中下游平原;从南北来看,湖北居于南北之中,北经南襄盆地可连华北平原、关中盆地,南可经湖南洞庭湖平原可抵岭南。东西过渡、南北勾连,湖北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的大十字路口”。


湖北,位于中华大地的C位,四通八达、九省通衢、天下之中
湖北,位于中华大地的C位,四通八达、九省通衢、天下之中

制图/午攀


荆楚名茶从这里走向世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走水路,长江接连东西。湖北省99%的面积在长江流域内,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清江、府河)等贯穿其中,搭起一条条水路网。


长江黄金大通道曾使汉口成为茶叶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在民国初年,汉口的出口市场活力十足,茶叶、桐油等土货的出口量在白银五百万两以上,其中,王牌茶品的出口占全国的60%。由于茶叶贸易的兴盛,汉口也有“东方茶港”之称。直到现在,湖北茶仍可以从长江出海,再运向海外,走向世界。


走陆路,铁路沟通南北。火车一响,黄金万两。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北总督,在大冶铁矿上主持开采工作,并于1894年,在此主持建成湖北省第一条兴建和营业的铁路——大冶铁路(今黄石东线),火车在荆楚大地上拉响了第一声汽笛声。随着京汉铁路、粤汉铁路与武汉长江大桥陆续建成,此后,南北列车在荆楚大地上纵横驰骋。


“中国的大十字路口”湖北如虎添翼,通过铁路架起了的万里茶道,载满湖北茶的列车,呼啸着穿山越岭、远赴北疆,将荆楚茶香撒向蒙古、俄罗斯乃至中亚等地。


宜万铁路(宜昌至万州)历上百年波折才建成,贯穿武陵山区腹地,是武陵山茶叶走出大山的重要通道
宜万铁路(宜昌至万州)历上百年波折才建成,贯穿武陵山区腹地,是武陵山茶叶走出大山的重要通道

摄影/文林


进入现代,湖北茶的出口通途,仍需依赖铁路。2019年,中国与蒙古之间“羊来茶往”的外交佳话,就是通过铁路实现的。而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2012年,武汉成为湖北省首个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直到今年,从湖北出发的中欧班列已发车1200多次,辐射近40个国家,其中就有不少茶叶专列从湖北出发,远销欧洲,飘香一带一路。


湖北的江山,共同描绘出这张气势磅礴的“荆楚茶江山图”。从荆楚茶香中,我们品到的不只是这片土地上的山河壮丽与人文荟萃,更有中国茶与世界相连的丝丝情谊。


摄影/文林
摄影/文林


参考资料:

《中国茶经》2011修订版

《湖北地理》2015年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寻茶记 (ID:didaoxunchaji),作者:石梅,编辑:欧寒天、石梅,图片编辑:吴学文,设计: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