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丈量城市 (ID:Measure-the-World),作者:杜玮,特邀摄影:李忠、薛钟灵,摄影:杜玮、宋杰,编辑:李海涛,插图:李民,原文标题:《逆境崛起的以色列“硅谷”——特拉维夫》,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硅溪”指代以色列特拉维夫都会区(含赫兹利亚、拉马特甘、阿什道得等卫星城),即以特拉维夫-雅法市为中心,占地约1516Km²,2020年人口约405万的但城镇群(Gush Dan)


Gush Dan占据了以色列西岸沿海区域,特拉维夫市作为该都会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紧密联系的核心,汇聚了以色列约77%的初创企业、81%的投资机构和85%高新技术产业,也吸引了因特尔、微软、谷歌、华为等世界高科技巨头入驻,是“硅溪”的创新的“神经中枢”、享誉全球的创业圣地。


“硅溪”特拉维夫范围示意
“硅溪”特拉维夫范围示意


一、移民立国:智慧之外,一无所有


北加州“硅谷”、南加州“硅滩”、纽约“硅巷”……纵观以“硅”字冠名的世界级科创中心,“硅溪”(Silicon Wadi)特拉维夫的崛起故事,更贫瘠、更沉重、甚至更绝望。


“硅溪”崛起的绝望,要从以色列立国“地狱”般开局说起——这个弹丸之国自然资源极端贫瘠,大部分国土为沙漠甚至盐碱地,国家严重缺水,境内几乎没有石油资源;更严峻的是,它还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处于敌对之中,并发生过多次战争……


以色列耶路撒冷 作者供图
以色列耶路撒冷 作者供图


为了生存,以色列必须从贫瘠中发现财富,在战火中站稳脚跟。


1. 硅溪的萌芽:军事立国,四面楚歌,唯有自强


“硅溪”的崛起可追溯至于上世纪60年代,1961年ECI电信成立、1962年Tadiran和Elron电子成立,其中Elron更是被誉为“以色列的仙童”,后来硅溪多家公司围绕该公司发展而来。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法国对以色列的武器禁运成为“硅溪”高科技产业集群形成的决定性时刻。此后,以色列大幅增加了对本国军工业的扶持,军事研发成为以色列在世界拥有绝对优势的领域。


在确保本国安全之余,以色列开始追求军用技术的民用化、商业化。



1977年,以色实施了市场化改革,鼓励自由贸易及企业私有化,基于军事创新的开创性商业成果得以更直接面向市场。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早期,以色列成功的国际化公司以每年1到2个的数量逐步缓慢增长。与军用技术密切相关的电子信息领域也成为“硅溪”的萌芽产业方向之一。


2. 集群的崛起:人才移民,智力资本是唯一的砝码


“硅溪”真正的腾飞源自九十年代的移民潮。


尽管一直以来,以色列持续吸引着全球移民(主要是犹太人)的回归,但九十年代,以色列爆发性迎来了三百余万高质量移民,其中尤其以苏联移民为甚。


1989年苏联国家军事工业的大幅收缩及1991年的解体,导致大批国家级科学家、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过剩并移民以色列,以特拉维夫为中心的“硅溪”地区成为他们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他们成为“硅溪”崛起的重要动力。


以色列移民统计
以色列移民统计


对于人才不遗余力地吸引,也是以色列的国家战略。以色列专门建立了“移民吸引部”,与国防部平级,专门负责人才引进;仅“硅溪”地区便有十余处移民吸引部的办公室。


移民吸引部针对顶级科学家、移民青年人才等制定了多项从安家落户到工作扶持等针对性政策和计划,帮助他们“回归”并留在以色列。


以色列移民融入服务
以色列移民融入服务


正是这些不惧重新开始的全球高素质移民为以色列带来了最先进的技能和才学,让以色列成为一个尊重梦想、创新思辨的“拓荒之国”;他们让冒险精神刻在了“硅溪”自发展之初的基因里,并成为这里永续创新的基石。


“硅溪”也没有辜负这些拓荒者,它将自己打造成为一片他们实现梦想的创新沃土。


二、孵化器计划


苹果公司前总裁约翰·斯卡利曾坦言以色列的创新效率:“在美国,技术转化耗时高达七年,其中有技术过时的风险。在以色列,技术转化经常非常迅速,一年甚至几个月足矣。”从移民之国到创业胜地,“硅溪”成功背后依托的是一套精密设计的国家创新孵化体系。


以色列国家创新体系示意
以色列国家创新体系示意


1. 中央创新机构,扶持企业成长


针对科学创新和商业化的高度不确定性,以色列让懂科学的人真正地管理科学——通过把赌注押在国家创新中央机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OCS, the office of the chief scientist),而非创业者身上,扶持初创企业的成长,实现产业的蓬勃发展。


*注:2016年,以色列成立国家技术与创新总局(NATI-National authority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替代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以巩固创业国度的优势,为方便表述,以下本文统称为OCS。


OCS logo(来源:OCS官网)
OCS logo(来源:OCS官网)


OCS由最优秀的专家和学者组成,负责国家科技制度的确定。对内,OCS统筹研究经费分配、对接产学机构、成立技术孵化中心;对外OCS协调技术研发的国际合作、吸引成立多边合作基金等;


总之,正是OCS为初创企业培育了技术扶持和全球资本支持的沃土,让“任何人、任何公司、任何项目”都能得到最快速的帮助。


 OCS主要活动示意
 OCS主要活动示意


针对初创企业的成长,OCS的扶持制度设计有几点尤为精巧:


其一,全链条跟进企业创业发展,但关注最为脆弱的初创前端。“前种子阶段-一般性研发阶段——技术孵化转化”阶段的创新链条中,前种子阶段可获得高至85%的资金支持。


其二,分担创业风险,但受益不共享。政府为初创企业提供研发所需费用的85%的“软贷款”。若企业创业失败则无需偿还政府贷款,若创业成功则仅以3%的低利率偿还贷款。


其三,建立导师制度。由来自工业、商界和学术机构的专业人士担任创业总经理及项目委员会,监督、引导创业者们成长。


在精密的政府孵化计划下,1991年至2012年底,以色列政府资助孵化了1700多家企业,其中1500余家孵化成功,成功率高达88%。


2. 完善的技术转移机制


产学研合作,是几乎所有创新产业集群的标配,硅溪乃至以色列也不例外。


例如,高校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TTO),负责创新成果与应用技术的商业化开发。“硅溪”地区的瑞荷渥特市素有“以色列科技研发大脑”之称的魏茨曼科学研究院,是以色列第一所创立TTO的高校。


例如,筹建科工贸一链式商品化开发公司,作为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的中介者,专注于应用化研究及寻找投资商,代表高校参与初创公司的筹建。


“产学”技术转移之外,如前文所言,“军民”技术转移更是以色列科技产业发展的源泉。全民义务兵役制度下,军队将最具天赋的青年人安排在重要部门,接受科学、工程相关的强化培训,这些退役后的研发型士兵成为传播尖端技术的媒介。此外,以色列军队与私人企业有紧密的协作关系:


  • 协作研发。在以色列,如果商业项目研发需要军队技术的帮助,研发可以与军队合作进行;同时,若军方拥有从创新想法但缺乏实施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时,也会面向社会寻求帮助,共同合作、联合研发。


  • 装备共享。以色列军队可以与私营企业共享世界级装备,商业项目可以向军队寻求帮助并在其设备上试验、工作。


三、祈祷在耶路撒冷,游乐在特拉维夫


要确保“创业之都”的永续发展,仅靠创业扶持远远不够,特拉维夫需要为有头脑的“创业冒险家们”建设一个可以真正安居并享受生活的家园,留住那些开拓未来的全球归人。


特拉维夫的“归人们” 作者供图
特拉维夫的“归人们” 作者供图


“硅溪”特拉维夫是怎样为全球移民建设新故乡的呢?


特拉维夫的答案是对标国际、面向未来,成为具有吸引全球移民和投资魅力的全球城市。


也正是如此,特拉维夫鲜有追溯历史,而是以现代、时尚打造城市风貌;没有强调认同的单一,而是营造出包容、自由、开放的氛围;没有刻画教义的条约与庄严,而是打造了充满烟火气的中东不夜城。


宗教的耶路撒冷 作者供图
宗教的耶路撒冷 作者供图


游乐的特拉维夫 作者供图
游乐的特拉维夫 作者供图


特拉维夫属于以色列,更属于全世界,这里在中东,但更像“中东的纽约”。


1. 现代建筑试验田


特拉维夫自规划之日起,便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的试验田。


1925年,苏格兰建筑师帕特里克·盖德斯以霍华德田园都市为灵感提出的特拉维夫城市总体规划得到批准。


在此后的20年间,欧洲毕业的建筑师们将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带到特拉维夫——他们认为不对称的布局、有规律的反复、多功能、简洁而不经装饰的现代建筑更适合这座年轻的城市,这类建筑因深受德国包豪斯学院影响,也被称为“包豪斯建筑”。


白城的“包豪斯建筑” 作者供图
白城的“包豪斯建筑” 作者供图


在帕特里克城市规划的基础上,特拉维夫建设初期约有4000座现代风格的“试验性”建筑建成,这些建筑多涂有浅色的灰泥,在阳光的映照下分外夺目,因此也被称为“白城”。


作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的代表,白城成为最年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地。


随着特拉维夫城市的扩张,特拉维夫依然延续了原有规划肌理。城市沿着主干道包裹着白城向外扩张,其中包括向南被誉为“硅谷大道”的罗斯柴尔德大街(Rothschild)和北向延展的迪岑哥夫大街(Dizengoff)


特拉维夫城市规划肌理
特拉维夫城市规划肌理


特拉维夫新城区的建设尤其注重强调“创新之都”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以现代高层建筑为主,并且在建筑形态、立面上强调设计感,变化的建筑形态凸显出城市的现代与律动。


入画的城市天际线 作者供图
入画的城市天际线 作者供图


特拉维夫街头的现代建筑 作者供图
特拉维夫街头的现代建筑 作者供图


其中,位于市中心的国际地标建筑阿兹列里中心(Azrieli Center),高187米,由三座分别为圆柱体、长方体、三角体的几何造型建筑组成,也是以色列经营高科技、房地产、股票市场的运作中心。


阿兹列里中心 作者供图
阿兹列里中心 作者供图


2. 地中海的迈阿密


特拉维夫的生活不仅有繁忙与梦想,也有海岸沙滩、落日夕阳。


特拉维夫的沙滩落日 作者供图
特拉维夫的沙滩落日 作者供图


一座古城、一片沙滩,一个港口,特拉维夫西部蔓延5KM的海岸线,让这里成为全球知名的休闲天堂,也被誉为“地中海的迈阿密”。充满活力和度假感的空间,成为移民们最为喜爱的生活载体。


年轻的古城


海岸线南部,是拥有“地中海新娘”之称的雅法古城。今日之雅法也是希伯来圣经中的“约帕”,居住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7500年。


保护、修缮完好的石砖小径、石屋石楼,诉说着千年岁月;古城中处处点缀的蓝色的门窗、扶手、路牌、灯饰,让古城多了些明快、浪漫的氛围;神秘与浪漫的结合,雅法古城成为以色列人婚纱拍照的胜地。


雅法古城 作者供图
雅法古城 作者供图


为了吸引市民和游客,古城进行了更年轻化的精心包装,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星座许愿桥”和“星座街”。


星座许愿桥上,置有十二个星座的标牌,游客可手握自己星座的标牌许愿;此外,为了增加游览趣味性,雅法古城每一条街道都以一个星座命名,并在街道上挂上专属的星座门牌」,与自己专属的星座合影打卡,也成为游览雅法古城的重要项目。


星座桥 作者供图
星座桥 作者供图


星座桥上的标识 作者供图
星座桥上的标识 作者供图


星座街的标识 作者供图
星座街的标识 作者供图


古城的年轻化还体现在其艺术化的转型。通过设置艺术雕塑、引入艺术画廊、艺术跳蚤市场、街头艺术表演等,这里成为了潮客们“文艺探宝”的惊喜去处。


 古城的艺术化装饰 作者供图
 古城的艺术化装饰 作者供图


古城雕塑 作者供图
古城雕塑 作者供图


活力沙滩


阳光沙滩对科创人才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无论是洛杉矶的“硅滩”还是法国南部的“蔚蓝海岸”,创新走向海岸已成为世界科创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全球最美的十大滨海城市”,特拉维夫有数公里绵延而优质的海滩。


特拉维夫的海滩 作者供图
特拉维夫的海滩 作者供图


“美”之外,特拉维夫的海滩更是年轻、有趣而刺激的——


细白的沙滩上,随处可见或日光浴或运动的年轻人、家庭和儿童;海水里是潮玩的男男女女,帆板、冲浪、皮划艇等目不暇接。


活力沙滩运动 作者供图
活力沙滩运动 作者供图


海滩的一侧,是高低错落的现代度假酒店,让来自世界的游客近距离享受地中海最美海滩的迷人与奔放。


海滨建筑 作者供图
海滨建筑 作者供图


潮流海港


在特拉维夫沙滩的北侧,有一片自上世纪60年代被忽略废弃的入坞港口。为了恢复港口的活力,特拉维夫将其改造为迎合现代市民需求的城市公共空间。


港口改造中,特拉维夫引入了波浪造型、具有大量起伏的木质不分层平台表面。这种现代感的城市界面不仅与港口的沙丘地基相呼应,更作为可以容纳集会、艺术活动、小众运动等多种非正式活动的城市舞台,具有无限活力。


滨海城市舞台 作者供图
滨海城市舞台 作者供图


古城、海滩、港口,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特拉维夫的城市会客厅、城市后花园,这些古老的、自然的、甚至被废弃的城市元素,经过政府和市民的不懈努力,展现出现代创新都市的多样激情与活力。


3. 艺术之都


科技创新之城,往往也是文化艺术之城——展览馆、博物馆、音乐厅等文化设施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心头所爱。


为增强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加速国际化艺术文化交流,特拉维夫建设了多个大型文化设施,其中以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Tel aviv museum of art)最具代表性。


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 作者供图
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 作者供图


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众多包括梵高、毕加索、莫迪利亚尼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其建筑本身也是“白城”现代主义建筑的艺术品:三角形的造型,灵动的线条,体现出先锋理念与传统结构的碰撞;同时,建筑的室外广场也是一处展示空间,常有国际景观和雕塑大师来此参展。


博物馆门口的艺术雕塑 作者供图
博物馆门口的艺术雕塑 作者供图


大型文化设施之外,无处不在的街头艺术更是把艺术氛围渗透进城市的血脉之中。艺术小店、街头雕塑、街头彩绘、街头表演等等将特拉维夫变成最值得期待的艺术之都,转角处往往会出现“美”的惊喜。


街道艺术化装饰 作者供图
街道艺术化装饰 作者供图


随处可见的街头表演 作者供图
随处可见的街头表演 作者供图


4. 中东纽约城


与绝大多数中东城市不同,“硅溪”特拉维夫繁荣而开放,拥有24小时不眠的夜生活。


每次夜幕的降临却是这座城市再次苏醒的标志——在城市街道,尤其是海滨步道上,开设着形形色色的餐厅、酒吧、夜总会。


一天的繁忙结束后,科创人才们在美食和酒精的催化下放松身心、肆意交流、自由玩乐。夜色经济,是这座城市给人们“work life balance”的最好机会。


夜幕降临 作者供图
夜幕降临 作者供图


“越夜越美丽”的特拉维夫自然也“越夜越创新”,夜色同样成为这座城市激发创新的最佳载体。酒吧的欢声笑语中,技术、信息、生意在交换和发生——


城市CNN-Money.com曾发文称:“IBM、Intel、德州仪器和其它科技巨头,都纷纷涌至以色列...…他们最佳的交易地点是Yoezer的酒吧,那里有众多的葡萄酒可供挑选。”


特拉维夫的夜市 作者供图
特拉维夫的夜市 作者供图


四、永不停歇的全球城市


在为全球移民们提供梦想生活的同时,特拉维夫也在联络世界、宣传自身,为移民们提供可以对接世界的舞台和窗口,也让世界的人才和资本更愿意前来特拉维夫、投资特拉维夫。


特拉维夫街景 作者供图
特拉维夫街景 作者供图


1. 全球城市营销


特拉维夫十分重视对自身“创新创业”特质的营销——其专门成立了政府公司“特拉维夫全球城市办公室”,专门负责运营、宣传城市的国际化品牌。


全球城市宣传,首先体现在独特的宣传口号——“永不停歇的城市 NONSTOP CITY”上,“NONSTOP”意在突出特拉维夫创新和商业的形象。


此外,特拉维夫全球办公室还推出了特拉维夫创业城市之旅(Tel Aviv Start-Up City Tour),带领前来的访客实地体验特拉维夫在“技术、人才、创业”方面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硅谷大道”罗斯柴尔德大街、创业公司、研发中心、孵化器等等特拉维夫创业生态中的多面站点都被安排进参观路线之中,让访客真正了解特拉维夫的创新活力。


现代的特拉维夫 作者供图
现代的特拉维夫 作者供图


2. 活动永不停歇


特拉维夫还创办了专属于“创新”的活动和节庆。最具代表性的是特拉维夫“吸睛”和“吸金”的法宝——一年一度的DLD特拉维夫创新节。


创新节包含了100项创新活动,创新大赛、城市峰会、数字会议等一个个重磅活动串联起了八天的会程;创新公司、投资人、风投基金、企业代表等从全世界齐聚在这场创新盛事寻找创新的机遇,也为特拉维夫创新带来更多的资源和人脉,把特拉维夫推向国际的舞台。


在DLD创新节至之余,全年百余个大小国际论坛和展会已经成为了特拉维夫国际交流体系中的一部分。



“硅溪”的崛起,是特拉维夫紧紧把握住“全球移民”创造的科技奇迹。


这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城市,放下历史的包袱、扛起现实的“绝望”,面向国际、面向未来,为移民们打造了一座可以勇敢试错、自由造梦、享受生活、对话全球的充满“希望”的新故乡。


NONSTOP, TEL-AVIV!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丈量城市 (ID:Measure-the-World),由华高莱斯创作团队制作,作者:杜玮,特邀摄影:李忠、薛钟灵,摄影:杜玮、宋杰,编辑:李海涛,插图: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