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汽车商业评论(ID:autobizreview),作者:温莎,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是不是太OUT了,连车门都不会开。”
北京合生汇四层的小鹏店里,一位看车的女车主摆弄了一下车门,没有扣开。旁边经验丰富的销售一个箭步冲了过来,把车门打开。“来看车的人,十个有八个第一次都不会开,尤其是女生。”销售习以为常地说,“但其实这件事的学习成本并不高。”
也许是发生的次数太多了,小鹏在车门上贴了一行醒目的中英双语提示:电动升降,勿拉(AUTO DOOR DON’T PULL)。
车门把手,是汽车最容易被忽视的零部件之一。过去的一块金属或一片塑料,在新旧汽车转换期被玩出了新花样。几乎所有标榜“新造车”和“科技感”的品牌,都将车门把手藏了起来。
在被称为新能源品牌集散地的合生汇,赛力斯、蔚来、小鹏、威马、合创、零跑、埃安……所有品牌的车门把手都不见了踪影。只有理想ONE还保留了传统车门把手的样子,但随着该车型的停产,新上市的理想L9也换上了隐藏式门把手。
在智能辅助驾驶大行其道的今天,在宣扬第三生活空间的当下,也许坐进车里会感受到颠覆性的体验,但对不少普通人来说,他们倒在了上车前的第一步。
一个你之前或之后也许会遇到的尴尬场景是:朋友买了一辆全新的智能电动车,兴致冲冲地来找你炫耀,但当车停在你面前时,你发现不知道该如何打开车门。看着你等在车外手足无措的模样,朋友在车内的大屏幕上轻轻一按,车门自动打开,坐进车里的你惊叹一声,“哇哦”。
隐藏式车门把手仅仅是一个缩影,当下汽车的开门方式五花八门,有时遇到一款新车就像进入一场寻宝游戏。
本田XR-V、缤智、丰田CH-R、奕泽,两对好基友将把手隐藏在C柱附近上;为了配合豪华人设,高合HiPhi X车门全部采用电子自吸门锁,在B柱上安装了触摸按键;转型决心格外大的福特,在全新电动车型Mach-E上安装了电子密码锁,同样在B柱上设置了一个圆形按钮……
这些被“藏起来”的设计改善了车辆的空气动力学,看起来颇具未来感,却多了寻找和等候的步骤。极端情况下,有时还可能遇到冬天被冻住的麻烦,且存在安全隐患。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隐藏式车门把手到底是科技的进步,还是反人类的画蛇添足?
特斯拉的“破冰”之道
将隐藏式车门把手发扬光大的是特斯拉。
美国《连线》杂志的一篇采访中曾提到,一位特斯拉前高管透露,是马斯克坚持使用隐藏式门把手,尽管“高管人员一致认为将车门把手变得复杂的想法很疯狂”,“隐藏式车门把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解决了一个没有问题的问题”。但无论高管们如何强烈反对,马斯克都没有屈服。
没有问题但能够创造问题。从诞生到今天,隐藏式车门把手始终面临的问题就是冰冻。冬季使用时,特别是北方下雪的城市遇到雨加雪,门把手很容易被冻住。特斯拉当然知道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在Model 3的用户手册中仔仔细细地加入了冗长的说明,大概内容是:
1. 如果您的车配备黑色车门把手,用力按压车门把手最前部(较窄部分),以尝试松动轻度或中度积聚的冰。
2. 用力按下门把手的后部,尝试打开车门。
3. 围绕车门把手周边,用拳头击打,将冰打破并清除。
4. 如果您的车配备银色车门把手,以拳头底部稍微用力击打车门把手最后端(较宽部分),并根据需要增加击打强度,重复1~3的步骤,直到冰完全去除。
5. 一旦门把手可以移动,重复几次开关的动作,将冰块完全清除。确保进入车之前,门把手是回到原位的。
警告:击打车辆的力量切勿过大,以免造成凹陷;力量应该类似于敲邻居的门。
特斯拉还建议车主常常关注天气,如果极端气候来临也可以提前做些准备。预计会遇到冻雨、大雪或结冰的情况,可以考虑将 WD-40 (金属制品多用途保养剂)抹在门把手的枢轴销上。过程并不复杂,特斯拉贴心奉上了教学动画。简单来看,就10个步骤而已:
1. 打开车门把手并使用折叠毛巾或软材料将其撑开;
2. 将提供的吸管连接到WD-40瓶的喷嘴;
3. 戴上眼部保护装置;
4. 将吸管末端置于枢轴销旁边,小心喷大约一秒钟,注意不要喷到其他组件上;
5. 移开用于撑开车门把手的毛巾或其他柔软材料;
6. 将车门把手向内和向外旋转大约10次;
7. 再一次将吸管末端置于枢轴销旁边,小心喷大约一秒钟,注意不要喷到其他组件上;
8. 移开用于撑开车门把手的毛巾或其他软材料;
9. 将车门把手向内和向外旋转大约10次;
10. 对其他三个车门把手执行此程序。
一言以蔽之,如果遇到车门把手冻住,建议拳头底部稍微用力敲几下车门把手除冰,要不就喷点润滑剂。对享受特斯拉带来的全新体验的车主们而言,他们也许喜欢这种DIY的小情趣,但小把手也曾惹上过大官司。
2019年,48岁的麻醉师欧玛·阿万(Omar Awan)驾驶着自己租来的特斯拉Model S在南佛罗里达州的一条路上行驶,汽车突然失控撞向旁边的棕榈树,消防员赶到时发现无法在第一时间内打开车门。
布劳沃德县州法院因此对特斯拉提起了诉讼,起诉书中称:大火吞没了这辆车,也吞噬了阿万的生命,原因之一是Model S的门把手无法打开,这种设计存在不合理性。
生而无罪
世界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但技术和麻烦没有国界。蔚来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8年上市的蔚来ES8采用了隐藏式车门把手。
同时服务特斯拉的ITW依工汽车集团接下了蔚来汽车这一单,据销售工程总监王一凡介绍,当时蔚来付出的价格是传统外露式的10倍,“越先尝试的人肯定越贵”。
和智能电动车上的诸多变革一样,隐藏式门把手看似简单却内藏乾坤,内置电子驱动器、伸缩器等配件,高端的产品还会配备控制器等,门把手从机械到电动的转换意味着整个传动机理,控制逻辑与之前完全不同。
为了将隐藏式车门把手推向市场,ITW依工汽车2016年开始研发,从最早依靠德国团队到现在完全自主,6年累积了不少经验,建立了标准规范。在此过程中,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不断有新的进入者抢夺市场,传统车门把手厂商也积极转型。
内卷的背后是欣欣向荣。依靠强大的市场,中国在这项技术上走在了全球前列。“无论是设计水平还是标准化、规模化,中国都可以说是全球领先的,因为我们有更多的实战经验。”王一凡说。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部分零部件的国产化,隐藏式门把手的成本大幅下降,已达到传统外露式的5~6倍。
“隐藏式车门把手会不会被冻住”,是王一凡从业经历中被主机厂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但他告诉汽车商业评论,这对制造商而言,几乎不是问题。
“每家企业的验证标准不一样,从技术上来说,我们都可以实现。我指的是,新一代产品的破冰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只不过价格也更高,主要要看车企怎么选。”王一凡说,“大多数时候,车企不愿意选择价格更高的版本,这说明普通的产品可以满足用户需求。”
至于安全性,“这是整个车门系统的问题,不能单靠门把手解决,隐藏式车门把手在设计之初会设置应急机制,有碰撞信号,基于碰撞信号门把手会产生推开反应。特斯拉Model 3中是没有电机的,所以没有办法主动弹开。”
四年前,蔚来汽车的两位关键先生也曾站出来“辟谣”:
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表示,“暴雪天气有朋友关心ES8的隐藏式车门把手会不会被冻上打不开。给大家分享一下专业的冰冻/破冰试验结果:用每平米每分钟30升水的水量,对车门喷淋30分钟,缝隙间水量饱和后,在-20摄氏度温度下冷冻8小时,门把手能正常打开。下图:车是黑色,白色是冰。”
蔚来产品体验负责人李天舒则表示:关于“电子车门以及车内逃生开关”,ES8的隐藏式感应门把手虽然是电动开关,但这只是它的把手部分,整个门内机构和内把手都是机械联动的,并不是纯电子开关,请您放心。
“中看不中用”
无论怎么看,隐藏式车门既危险、有麻烦还贵,为什么车企还是趋之若鹜,最常提到的是设计感和风阻系数。
前者毋庸置疑,1952年,奔驰首次在300SL车型上推出了隐藏式门把手。之后50年时间里,日产GT-R,奔驰SLS AMG等超跑或者超豪华车型也曾短暂采用过。再之后,阿斯顿·马丁和捷豹路虎等品牌“爱”上了这种仪式感,一水的豪华车,高大上的视觉感立竿见影。
后者有待商榷。全新一代宝马3系经过了一系列优化风阻系数达到了0.23Cd,几乎是同级别最佳水平,但在设计上仍然是传统的外放式把手。十年前,奔驰四门轿跑CLA的风阻系数就已经号称达到0.22Cd,门把手清晰可见。
风阻系数越小,在传统燃油车上越省油,在电动车上续航里程更长,但这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数据,和驾驶速度、迎风面等诸多因素相关。
王一凡也坦言,降低风阻,减少风噪理论上成立,没有数据支持,“造两辆车,一辆采用隐藏式门把手,另一辆采用外露式门把手,然后去做风洞实验,这事成本挺高的,我没有听过哪家主机厂做过,我们自己也没有能力去做。”
如此盘算下来,隐藏式车门把手似乎就剩下“中看”这一项了。
王一凡认为已经足够了,“门把手是用户和车接触的第一个触点,用车都是从开门开始,其给予用户的智能化感知是非常直观和强烈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特斯拉坚持将门把手变为电动的原因,也是最核心的价值。”
SoCar产品战略咨询创始人、CEO张晓亮认为这并不是一项反人类的设计,“隐藏式车门把手正在逐渐成为智能电动车的一种基因;整个行业的共同选择引发了竞争效应。在用户上车的过程中主动弹出,有一定的迎宾仪式感。”
传统汽车向智能电动新汽车转换的过程中,汽车产品正在重构,所有需要用户触摸的东西都有被颠覆的机会。
诸多零部件在由机械产品变成电动产品,再进化为智能化产品。启动按键消失了,实体按键收归到屏幕了,全景天幕开始流行了……无论习不习惯,无论与没有必要,时代和潮流的浪潮无法阻挡。
按照惯例,笔者很想在文章最后升华中心思想,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劝诫主机厂要考虑用户体验,不要搞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设计和配置,但一位车主朋友的话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甚至觉得一切都不是问题。
“有多少人愿意以时尚潮流的名义穿着不舒服的衣服或鞋子。这有什么好吐槽的,我就是喜欢它华而不实的样子,你们女生穿高跟鞋是为了舒服吗?”这位车主朋友反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汽车商业评论(ID:autobizreview),作者:温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