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更深层次的希冀与诉求,是在疫情防控所需的静默与应对突发紧急情况的灵活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尽可能避免因长期封控带来的“流动性阻滞”异变为悲剧诱致因素。
这两天,网传“兰州3岁男童未等到救护车死亡”的消息引发舆论聚焦。据兰州警方通报,男童和家人因液化气灶使用不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民警在接警后协助群众将2人送往医院救治,其中男童抢救无效死亡。
“3年,就是这孩子的一生”,这起悲剧在舆论场内触发了不少人的共情情绪按钮。当地警方已就死亡原因给出了调查结论,乍看起来,有前因有后果高度自洽,但将它放到具体的时间线里,又会发现悲剧发生的逻辑链条有断裂带:依照通报,警方是13时43分接群众求助警情,男童是13时57分被送到医院,这听着很及时,但男童父亲的求助不是13时43分才开启的,他12时40分就出门求助了,本该迅速启动的送治抢救流程,在接下来的1个小时内延宕了。
这1个钟头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成了通报的“留白”部分。但网上流出的完整过程,道出了个中的“不正常”之处。
12时40分,男童父亲出门向社区求救,想用防疫人员车辆送孩子去医院,对方让其拨打120,他第一次打120次打通了,但后面又打不通了,再拨打社区电话也没打通,到后来,他想自行将孩子送医,却遭遇卡口工作人员阻拦,在附近居民反对和警方赶到后,男童父亲才得以从围挡中出来,拦上出租车带孩子去医院。
而比起事件还原的完整性,公众更深层次的希冀与诉求,是在疫情防控所需的静默与应对突发紧急情况的灵活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尽可能避免因长期封控带来的“流动性阻滞”异变为悲剧诱致因素。这其中,无差别超长封控的合理性问题,受到了更多的审视。
如果说,疫情防控是台虚拟机,基础架构是行政系统+医疗系统,它需要处理优先级极高的防疫任务,避免很多意外的悲剧理应在其“计算目标”内,这样才合乎以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中心的根本目的,所以它需要科学运转。
现实中,孕妇要生孩子了,婴儿要断奶了,尿毒症患者要透析了,有人中毒休克了,诸如此类的意外产生的流动需求,难免跟防疫的静默特征有抵牾:有些紧急情形,是静不了也等不得的,那些着眼于“控”的限制性举措与它的紧迫性也许存在冲突。如果无法拿捏好二者的平衡,就可能让悲剧重演。
事实上,国家卫健委也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千方百计保障封控期间群众的紧急就医需求,各地应在定点医院开辟绿色通道,不得以健康码、核酸报告、中高风险区等理由拒诊急症患者。这里面的“保障紧急就医需求”,在落地环节显然该有包括监督、问责在内的刚性制度机制设计,以排除某些打着“防疫”之名的人为干扰,让保障紧急就医需求动辄撞上层层阻挠的“铁壁”。
就在前几天,保定一男子为幼儿买奶粉持刀撞卡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此事最终在罚款100元的“从轻处理”中收尾,但如何保障婴儿口粮等需求得到正常响应,显然还需要机制性安排,而不是呼应舆论、特事特办。
可以肯定的是,封控绝不是要封堵住很多正常的需求,封控也不是防控的必选项,理应遵循“非必要不封控”的原则。这指向的,就是最近内蒙和河南分别提出的反对无差别超长封控。
这些地方呼吁精准防疫,从时间维度看,就是要结合病毒潜伏期等规律精确锚定隔离与封控时间,不能随意延长;从空间维度看,就是要科学划定防控区域和单元,不能盲目扩大。若有些区域依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无需封控或达到解封要求,就该解除封控状态,让社会生活生产恢复正常。
可在一些地方,长时间无差别封控让正常防疫动作走了形,明明所在区县很久没病例了,却照样被封控;明明清零很长时间了,还是不让出门。这类无差别超长封控,明显是用一刀切式懒政与层层加码惯性,架空防疫需要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在不该封控也封控中会给人以“没难题也要制造难题”的既视感,也带来不该有的“本可正常看病,却被不正常阻拦”等麻烦。
要知道,无差别超长封控的“次生灾害”不容小觑:在损害民众的防疫配合度之外,它还会因非必需的封控闭环导致问题积压,包括增加患者看病被拒诊或送医被延误等意外的发生率。更何况,超长时间全功率运转之下,防疫机器的“耗能”也会被大幅增加,这会给地方经济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正是看到了这些问题,内蒙古、河南两省区在前两天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会议中都明确,该管的坚决管住、该放的有序放开,划定风险区域要精准到楼栋,不能因为出现一两个病例就封住整个小区,不能无差别无休止地管控和限制,让城市逐渐恢复活力。
也是在这两天,甘肃省委书记和兰州市委书记也都提到,要用心用情让抗疫有力度更有温度,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杜绝工作生硬、态度冷漠。有温度的防疫,自然应秉持以人为本原则,尽力避免3岁男童中毒后送医被阻拦的悲剧。
一句话,不让无差别超长封控带来“次生灾害”,就是防疫有力度更有温度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