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已经不算新闻。
2017年,著名数据库网站Statista 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指出“1973年至2011年,西方男性精子数量下降了59.3%”。2021年,研究报告的其中一位作者,又在新书中写道:“预计到2045年,人类精子数量可能降至接近零。”
末日预言式的结论引发热议,很快遭到多方质疑。
“23年后男性丧失生育能力”或许过于耸人听闻,经不起推敲,但一个事实显而易见,无论是西方男性还是中国男性,精子质量都明显呈下降趋势,部分年轻人在逐渐丧失自然生育的能力。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不孕不育发生率为7%-10%,其中男性因素占40%。”黄华说。
黄华是重庆市人类精子库副主任,也是重庆市人口计生研究院附属医院男科门诊的副主任医师。
10月28日,在第22个“世界男性健康日”来临之际,「最人物」联系到黄华,与他探讨了当今男性生育困境——
精子质量下降的真相是什么?如何避免不育?不育的医学问题背后,是何种时代因素在从中作祟?
以下是黄华的自述。


关于精子质量问题,我们感受比较明显。人类精子库的作用是储存人类精液,需要时可供辅助生殖使用。
志愿者每次来精子库捐精,都要进行精子质量检查,其中只有20%左右的捐精志愿者达到精子库合格的标准。即便第一次合格,第二次的结果也无法保证。


因不良生活习惯影响精子质量,正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病例。 时代奔涌而过,人人被裹挟着前行,在追逐名利的路上,往往忽略身体的抗议。男科疾病尚属于轻症,有些前往其他科室治疗的病人,情况可能更为严重。 我有个朋友是生意人,他不需要久坐办公室,但会久坐棋牌室。川渝人喜欢打麻将,工作压力太大,他每天放肆地玩到凌晨,常年休息不够。 在饮食上,他不爱吃早餐,平时青睐于麻辣火锅,但不爱蔬菜。 当时看到这种情况,我劝他适当吃早餐,即使吃少也无所谓,让饮食结构多样化,以及晚上打麻将不要超过11点,久坐对血管、神经、肌肉都不好…… 一开始,他信心满满,按我说的去做,但没坚持太久。“那些习惯我已经像吸烟一样上瘾,很难改变啦。”他说。 后来,因为不爱吃早餐,他患上了胆结石。一天起床,他突然发现自己腿无力,走不动路,差点偏瘫。最严重一次,心脏发生堵塞,他不得不安装支架保命。 身体发起的一系列抗议,让他感到后怕。他下定决心改变习惯,开始注重饮食营养,行为因此变得克制。 人到中年,他终于开始重视健康。

幸运的人,凭借医学技术和自身调整缓解症状、甚至恢复健康。 但对于不育患者而言,他们可能得接受失去生育能力的现实,若想获得生育条件,大概率会凭借“精子银行”——精子库。 现在许多精子库的精子存储不足,原因很简单,需求增大,供给没跟上。这也是我们精子库的困境,宣传不到位,尚不足以改变大家固有认知。 2022年4月,为了鼓励大学生捐精,我们举办了一个重庆大学生精子质量比赛。消息一出,引起网友狂欢,比赛被戏称为男人的“荣誉之战”。 在短视频平台,每天都有200万的人涌入后台。我们本意是简单宣传精子库,普及捐精知识,没想到事情发展超过预期。为避免争议,四天后,我们停止了该项目。


捐献的精液经过处理,置于液氮中保存,半年后,若捐赠者进行HIV检测并呈阴性,精液方可被精子库外供给具备资质的辅助生殖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通过辅助生育技术,将精子与不育患者妻子的卵子结合,培育出胚胎,完成生命的流动。 志愿者妻子们介意的伦理风险,其实可以用技术规避。 目前,婚前检查非常普遍,可以避免近亲结婚。按照规定,同一捐精者的精子只能让五名妇女受孕,剩余精子销毁处理。 精子库与医疗机构间实行“双盲”,我们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所有信息实行编码管理。简言之,接受供精者不知道精子从哪里来,捐精者也不知道精子往哪里去。 对于接受供精者,用别人的精子生育需要克服内心障碍,但也是人类通过科技争取的最后一次生育机会。

在正常生育与接受供精之间,男性还有一个自救选择——自主存精。 高危职业人群和重症病人通过提前预判,在生育能力消失前,可以将精子自费存于精子库,避免失去生育资格。存精和存钱一样,精子随时能取,长期保存,专属于自己。 遗憾的是,很多人没能抓住机会。 之前有一位病人,他患了恶性肿瘤,需要做化疗。化疗影响精子,医生建议他先进行自主存精。但他没有重视此事,直到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相同的答复,他才决定存精。 我在精子库见到他时,他还没开始化疗。检查完精子质量,他对结果不满意,当场放弃保存。他告诉我们,自己下周再来,说不定能好点。 等了一周,他开始化疗再来保存,我们在显微镜下已经找不到他的精子。

现实是,找到我们的病人基本已经结婚。去年诊断的一位病人,他婚后开始备孕,妻子一直不能顺利怀孕,试了很多办法,才去医院检查。 我摸了下他的睾丸,然后进行染色体检查。拿着结果,我向他讲述克氏征的情况,他一脸迷茫,对此没有一点了解。 我问他,“你家里有没有谁,结了婚生不出孩子?”他顿了一会儿,突然喊道:“哎呀,我二爸结婚后一直生不出。” 不知道他后来有没有在体内找到“幸存”精子,但愿有好的结果吧。

有的人想生不能生,有的人能生不想生。 经济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有能力独自承担养老费用,早就剔除了“养儿防老”的观念。面对高昂的育儿成本,不少人选择丁克,主动放弃生育资格。 从我的立场看,不建议大家这么做。 我的身边同样有不少丁克人士。得知他们的决定,同时作为朋友及医生,我只能尽量劝他们想清楚,毕竟后悔丁克的代价很大。 在一个饭局上,我的一个丁克朋友,当着很多人的面,捂着眼睛哭出眼泪来。年轻的时候,她看到别人有了孩子,精神状态变差,出门总是拖家带口,小孩衣服脏脏的。 她不乐意为了孩子失去自己的生活,所以她成为丁克,找到了有相同追求的丁克伴侣。 不过在54岁那年,她在饭桌上听到别人谈起生小孩的话题,一下子触动泪点。 如今遥望别人其乐融融的家庭,她感触良多。绝经的身体,已无法满足她对家庭氛围的期待,只在心中留下一个永远的遗憾。

生育能力就像金钱,能生的时候,大家不珍惜,随意挥霍,等到没有,才开始后悔。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朋友的弟弟,他找到我想做节育手术时,年龄不到30岁。 我问他,为什么做节育手术。他说老婆身体不好,不想她因为生小孩把身体拖垮,其次“想过一种快乐的生活”。 我坚决不同意手术,提出一个要求,让他先征求父母的同意。他不敢告诉父母,觉得自己已经成熟,反而责怪我不通情理。 在我的标准里,做节育手术至少生一胎。年轻人思想不成熟,如果事后后悔,生育能力有20%的可能无法恢复到原来水平。 几个月后,我再次见到他,事情已经完全变样。 当时从我这里吃到闭门羹,他去了别的医院,如愿完成节育手术。不久,他告诉家人节育的消息,一下子把家人的情绪点燃。 “就像捅了马蜂窝”,他向我描述家里的场景,姐姐们和父母一直骂他太傻。他是家里的独苗,做手术前没考虑家人的感受。同时,他也向我抱怨:“那个医生没说清楚,我还以为可以完全恢复的。”

我一直觉得,人不能太自私,要为家庭承担责任。丁克可以让自己快乐,但组建家庭可以为父母带来快乐,为家族带来快乐。 话又说回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解决现实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如果父母理解,自己具备独立生活的条件,谁都有权利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重点是,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育能力,如果选择放弃,做好承担代价的准备,不要后悔。 毕竟,我们这辈子,只能年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