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美军决定采购5000挺8.6毫米中口径机枪后,中国新一代12.7毫米轻量化大口径机枪也低调亮相,中美都孜孜以求威力大又更轻的步兵伴随压制火力,但在在发展思路却同途殊归,这两种重机枪的技术路线究竟谁优谁劣。

一:美国的8.6毫米中口径机枪



机枪发明前,各国陆军大多采用在步枪最大射程外以间隔一步至三步的“散兵线”队形发动进攻,机枪最初就是用持续射击几个小时来对付这种战斗队形,随着速射炮的出现,原先固定布置的重机枪为躲避炮火不得不经常改变射击位置,一战开始重机枪就不断的减重,以提高战场机动性,当时很多军队机械化程度很低,对步兵武器的重量要求很苛刻,哪怕能减少1千克对负重的步兵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武器设计者为了减重往往会不惜大幅度降低武器性能指标,随着重机枪越来越轻,重机枪也从团下放到营,再下放到连,甚至下放到排,近年各国军队机动载具越来越多,但仍然需要步兵携带的重机枪进行作战。



传统的步兵重机枪是马克沁,勃朗宁发射全威力步枪弹的中口径机枪,由于太重,只能装备在步兵营机枪连,随着德军装备MG42通用机枪开始,后来MG3、M60、MAG、PKM等中口径机枪下放到步兵连机枪排,美军现在把通用机枪当排级机枪用,大多数时间以轻机枪形式下放到步兵班伴随步兵作战,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步兵常常要在高原开阔地形与对手远距离交战,山地道路少,车辆机动不便,许多时候装备需要人力背运,士兵除了要携带武器弹药外,还要携带观瞄装备、手榴弹,防毒面具,工兵锹,电池,水壶,防弹衣,食品等,严重消耗士兵体能,拖累机动速度。



而阿富汗人除了武器弹药外什么也不带,使用的俄制PKM机枪空重7.5公斤,一个200发实弹链盒重6.6公斤,通常使用两脚架,不带备用枪管,在800米外打完就跑,美军装备M4小口径卡宾枪和M249机枪射程不够,而能与之匹敌的M240B机枪空重12.29公斤,射手携带机枪和100发弹药负重达16.78公斤,副射手携带三脚架、备用枪管和200发弹药同样16.78公斤,还要带自卫武器和个人装备。因此机枪组很难在山地运动中跟得上步兵班,很多时候都没有赶到战斗就结束了,



对美军来说武器不如对手是不可接受的,美军将M240机枪轻至10.1公斤,称为M240L机枪,但传统的7.62毫米枪弹的威力已经到了极限,对常见的沙袋、墙壁穿透力也不甚理想,想占据远距离压制的技术优势就只能增加威力,美军另一种常用重机枪是M2型12.7毫米大口径机枪,二战时广泛使用至今,M2型大口径机枪配用的普通弹、穿甲燃烧弹、脱壳穿甲弹、硬心穿甲弹,对付轻型装甲车和土木工事效果非常好,由于有效射程高达1800米,可以在对方步兵轻武器射程之外实施压制射击,对步兵的运动构成极大威胁,威力巨大的子弹1发就能把人体拦腰打断,打中物体后各种残渣尘土四处迸飞,呼啸的弹啸声也附带着巨大的精神震憾,远距离压制能力不是7.62毫米机枪能比拟的。



但是M2HB型12.7毫米机枪枪身重38.2千克,三脚架重20千克,1个机枪小组携带,1挺机枪、1个三脚架、1根备用枪管和500发弹总重达136千克,需要用1辆悍马车才能搬运,美军早就想为M2HB型12.7毫米机枪减重,无奈M2HB型12.7毫米机枪采用了枪管后座自动原理,减重潜力有限,于是,美军在XM307型2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换了条12.7毫米身管改成XM312轻量化大口径机枪,XM312轻量化大口径机枪,枪身重13.6千克,三脚架重5.9干克,观瞄仪器重3千克,全重22.5千克,是M2HB型12.7毫米机枪的38.7%,但XM312轻量化大口径机枪采用浮动前冲原理,后坐力和枪支操控难度大,因此XM312轻量化大口径机枪不得不将射速降至260发/分,这么低的射速无法胜任压制射击任务,最终下马,美军又开始研究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减重的XM806机枪,但射速仍不理想,也不了了之。



2017年5月,美军提出了新机枪采购需求,要求空枪重量小于10.9公斤,而且要发射比7.62毫米北约标准弹重量、威力大一倍的诺玛一马格努姆0.338英寸NM枪弹,这个难度相当大,发射7.62毫米北约标准弹的M240B机枪使用了钛合金机匣等各种减重方法才减至10.1公斤,不过市面上真有符合这些要求的现成机枪,就是通用动力公司于2012年推出的LWMMG中型机枪,由于照搬了中国89式12.7毫米重机枪的枪管短后坐+导气式混合式自动原理,成功将空枪重量控制在10.8公斤,不过长点射时连续积累的振动形变超出三脚架的稳定极限,射击散布就会变大,射击精度达不到M240B机枪的水平,不过美军而言,在治安战中尽可能增加威力的情况下减轻每1克重量,能减多少是多少,手中有一挺能压制住对方的机枪可能比呼唤空中支援更为可靠。

二:解放军的12.7毫米大口径机枪




解放军步兵营机枪连一直装53式、57式、67式、67-1式7.62毫米重机枪,抗美援朝后期引进了大批苏军武器装备,其中也有德什卡M36/46型12.7毫米高射机枪和仿制的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主要装备步兵营属防空排,每排装备3挺,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光轮式枪架就100千克,加上枪身和弹药箱总重150千克,机动比较困难,每挺要11个人侍候,也跟不上步兵冲击速度,只能做为防空武器,军工又将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换装三脚架,将重量降至84千克,后来的77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和85式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分别降低到56.1千克和41.5千克,仍然没让部队满意,一个重机枪班7名战士人平均负重高达33千克,超标1倍以上。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经常使用高射机枪在解放军步兵轻武器射程之外实施平射,解放军步兵既无法用手中的武器还击,也不能在猛烈的射击下快速移动,只能就地趴下寻找隐蔽物。随后的“两山”轮战解放军也经常使用大口径高射机枪实施平射,取得了良好效果,80年代以后,中国在研发12.7毫米大口径机枪时特别强调减重,并从高射转变为平射为主,在规划机枪发展时,中国放弃了继续研发7.62毫米通用机枪,改为研发89式12.7毫米重机枪和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QJY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原本设想是想用小口径子弹达到中口径机枪的射程,结果射程达不到要求,只生产了很少就停产了。



89式12.7毫米重机枪倒是一款成功之作,在研制89式12.7毫米重机枪之前,中国军工在翻译苏联NSV大口径机枪资料时,误把“枪身重25千克"翻译成“全枪重25千克",于是89式12.7毫米重机枪的研制就要求达到苏联NSV大口径机枪的标准,经过努力终于研制出全世界最轻便的89式12.7毫米重机枪。89式12.7毫米重机枪采用枪管短后坐一导气式混合式自动原理,大量采用铝合金材料减重,总重只有26.3公斤,其中枪身重量只有17.5公斤,三脚架只有8.8公斤,但这个结构简单的钢制弹性三脚架在与发射的弹种后座冲击不匹配时就会振动形变,连续发射时枪架振动就变得不可控。



发射54式穿甲燃烧弹时在600米距离上高度偏差570毫米,低度偏差440毫米,要1~2个5发点射才能打中一个正在低姿跃进的步兵,发射89式穿甲燃烧弹时在600米距离上高度偏差860毫米,低度偏差620毫米,对600米距离上的装甲车命中率只有40%,射击精度最差的是84式脱壳穿甲弹,由于84式脱壳穿甲弹初速高,弹丸出膛后自转速度高,脱壳时扰动,弹丸头轻脚重,受横风影响大,后坐力与弹性枪架不匹配,所以出现大量离群弹,400米距离上射弹散布是67-2式通用机枪的11.3倍,部队只能尽量少用84式脱壳穿甲弹和尽可能打5-7发短点射来解决问题。



89式重机枪追求减重,致使射击精度很差,军工部门在汲取这个经验教训后,再结合近年的材料、工艺上的进步,推出新一代12.7毫米轻量化山地大口径机枪,其枪机、枪机框、机匣、枪托、浮动座体部件全部使用钛合金制造,枪身重量只有18.5千克,使用寿命比89式重机枪提高了1.5-2倍,由于重量轻,还配置了折叠两脚架,必要时可随步兵短距离冲锋。最重要的是三脚架改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全重仅6千克,比89式重机枪的钢制三脚架轻了30%,却有很高的强度和减震效果,再用枪口制退器、枪身浮动结构、前冲击发、两级弹簧式浮动机降低了80%的后坐力,大大改进了89式12.7毫米重机枪的毛病。



200米距离使用两脚架射击散布不超过320毫米,用三脚架不超过240毫米,1000米距离射弹散布2.2米,足以命中一辆军用车辆了,这种射击精度对于连发射击的重机枪已经相当高了。而且随枪还配发了新型白光瞄准镜和红外瞄准镜,红外瞄准镜是一款集观察、测距、瞄准于一体的热感应被动式夜用光学瞄准镜。全重不过1.5千克可根据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进行测距和根据弹道解算仪数据进行射击,可在1000米外发现单个直立人员或1500米轻型车辆,能够在夜间有效压制和毁伤1500米内的目标,还配备集观察、测距、风速、温度、高程和俯仰/倾斜角度采集,弹道解算于一身的手持式望远镜,测距可达2400米,重量只有1.5千克。



战斗中,副射手使用手持式望远镜提供射击诸元,射手专注瞄准射击,火力反应时间要快许多,作战效能要高许多,远远优于LWMMG中型机枪所用的望远式光学瞄具,另外,配套的新型穿甲燃烧弹改用合金弹壳,加上塑料弹链全重才110克,比原来的子弹减轻约20克,携弹300发可减轻6千克,弹箱也从钢质改为塑料,重量只有1.2干克,而89式12.7毫米重机枪的钢质弹箱重2.1千克,带50发子弹共重9.1千克,5个弹箱就减轻了4.5千克。

三:中美重机枪性能和战术优劣对比



LWMMG中型机枪使用的是瑞典纳莫弹药公司2008年研制的.338NM子弹,这种子弹和狙击步枪专用的.338LM子弹很相近,弹壳底缘相同,但长度从70毫米缩减到65毫米,膛压要低些,连续射击时发热缓慢些,非常适合机枪这种自动武器使用,一发使用黄铜弹壳的.338NM子弹重54.6克,一发使用复合材料弹壳的.338NM子弹重45.5克,弹头重19.5克,一节弹链重八克,比12.7×99毫米子弹降低了60%,但比7.62毫米北约标准弹的24.3克高了87%,50发8.6毫米NM弹的体积比100发7.62毫米北约标准弹的体积还要大,同等负重的话携弹量会减少47.8%,一个三人M240B机枪小组带800发7.62毫米北约标准弹总负荷53.07公斤,而一个三人LWMMG中型机枪总53.07公斤只能带500发.338NM子弹,带300发子弹时是36.7干克。



一发.338NM子弹初速808米/秒,枪口动能6341焦耳,最大射程可达5600米,有效射程1700米,1000米距离速度610米/秒,终点动能为3614焦耳,足够可击穿四级防弹衣,而7.62毫米北约标准弹最大射程只有3725米,终点动能比.338NM子弹低四倍,无论杀伤力,穿透力还是近失弹的声响视觉刺激效果都远超7.62毫米北约标准弹。但远不及12.7毫米大口径枪弹,12.7毫米大口径枪弹弹头重40克至45克,枪口动能18040焦耳,是.338NM子弹2.84倍,.338NM子弹弹头只有在100m处的动能和1500米的弹道高才接近12.7毫米大口径枪弹,54式12.7毫米穿甲燃烧弹飞行1000米要1.55秒,落速511米/秒,落点动能6440焦耳,弹道高度为3.4米,飞行2000米要4.24秒,落速309米秒,落点动能2350焦耳,



而89式12.7毫米穿甲爆炸燃烧弹集穿甲、爆炸、燃烧于一身,在800米内有80%可穿透10毫米/30*钢板,飞行1000米要1.51秒,落速542米/秒,落点动能8784焦耳,弹道高2.78米,飞行2000米要3.86秒,落速339米/秒,落点动能3431焦耳,这种革命性的枪弹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引信也爆炸和燃烧,全弹重126克,初速810-825米/秒,弹头撞击目标后会爆炸成不少于18片破片,而是84式127毫米钨芯脱壳穿甲弹150米内可击穿20毫米厚45度均质合金钢板,足以对付各种轻装甲目标。很明显,LWMMG中型机枪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无法与中国的12.7毫米重机枪相提并论,如果论压制效果三发8.6毫米NM弹也不及一发89式穿甲燃烧曳光弹,但是战斗激烈,需要大量压制射击、干扰射击时就会突显出携弹量少的劣势。



89式重机枪枪身加三角架加1个50发满弹箱是34.6千克,带300发子弹全重为81.1千克,新一代12.7毫米轻量化大口径机枪枪身加三角架加1个60发满弹箱全重只有32.3千克,携带300发子弹比89式12.7毫米重机枪减重12.6千克,带300发子弹全重68千克,现在每个山地步兵连的重火力排编有1个8人12.7毫米重机枪班,配备2挺89式12.7毫米重机枪,89式重机枪除去26.5公斤枪重,只能带26.57公斤,不算上弹链和弹箱也只有202发子弹,武装越野时携行4个50发弹箱,以战斗射速射击只够遂行4次压制任务,或者只够勉强打5分钟,只能在远距离上暂时压制敌人,为重火力排其他武器争取发射准备时间,如果是同样负重53.07公斤的三人机枪小组,LWMMG中型机枪可带500发子弹,200发子弹相对500发子弹,火力持续性上明显劣势。



解放军重机枪班至少要增加三个弹药手才达到LWMMG中型机枪的标准,如果加上弹链弹箱和备用枪管,一个机枪小组要7个人,人均负重量17.69公斤,这样的配置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战术灵活性都无法让人满意。当然随着解放军已经全面实现机械化,也不像美军那样要长时间徒步行军作战,加上机器人以及无人机的装备,弹药携行量似乎不再是个问题,就算要徒步急行军5千米,也可以让步兵连其他人员每人帮忙携行10发12.7毫米枪弹,加起来也有上千发,足以满足一场战斗的需要,如果携行弹药量的确达不到要求,也可以始终在LWMMG中型机枪射程外以短点射或单发的射击方式打击对方,减少携弹量不足的的劣势。解放军将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下放到步兵连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远距离压制对方连级部队装备的中口径机枪,利用枪弹射程和瞄具的技术优势取得非对称优势。

四:结语




目前,解放军步兵营装备的轻机枪只有美军的一半,中型机枪只有美军的五分之一,只有重机枪数量与美军相当,但LWMMG中型机枪如果装备列美军步兵连,按现有的M240B机枪编制,一个步兵排就有2挺,一个步兵连就有6挺,美军在重机枪数量也完全占据上风,解放军机枪的数量严重少于美军,对抗时必然处于劣势,这一点还是要引起重视的,不过也看到中国军队也开始装备7.62毫米通用机枪和8.6毫米狙击步枪,在装备上不输美军,但在编制和库存弹药的报废和新弹药生产方面还是要时间追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