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系列为一名外卖女骑手,在送餐路上真实的人间观察,本文为第二十篇,前几篇文章链接详见文末。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陌生人肖像计划 (ID:inlens),作者:几何小姐姐,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有个男的急匆匆地从楼道里出来。靠近外卖箱前,伸手从箱里取出了一份快餐,转身就走。


另一位刚刚抵达的骑手踩了刹车:你刚才上去的时候,咋不带上餐?那人说刚才忘了,转身一步三个台阶消失了。过了会,楼上又下来一个小哥,穿着骑手制服。开箱略一清点,站楼下朝着楼上窗口骂了半天:刚那个人偷了小哥的快餐。


骑手们已经开始为外卖箱买指纹锁了。


丢餐现象经常出现。淳朴善良的老百姓不太了解普通人中的奇葩密度,但整天跟人打交道的骑手小哥们,对业主们已没有多少信任了。辛苦送一天餐,丢一份,得赔半天工资。


同样,点餐的收件人,心中也有无法言说的恐惧。80%收件人为某先生的订单,电话打过去大概率是女士。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避免和骑手见面:门只开一条缝,手只伸出一个巴掌,或干脆让骑手把餐包放在地上,挂在门上。


有些订单地址只写到单元门,没有楼层和门牌号。这类订单,收件人百分之百是女士,她们宁愿穿着厚厚的居家服,咚咚咚好几层楼跑下来,也不要让陌生人知道自己具体住哪。


作为一个女性骑手,我自己在送餐时,也每天都要面对因不熟悉、不确定而带来的恐惧时刻。已经尽量避免夜里工作,但偶尔天刚擦黑,就开始害怕,有些小区,路灯都不亮一个。抵达收件人坐标时,从不敲门,只打电话。期间,人会离收货的门很远,东西递出即走,不会停留。


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是只有人真的到了那个空间,才能感知到那种笼罩的感觉。一切都很平常,但陌生本身,就是恐惧的一部分。比如下面这个很有空间感的走廊,它属于本地一个中高端的社区。墙面和楼梯间干净整齐,但一走进去,总有一种莫名压抑。


空间感和层次感过强的压抑楼道


另一个密闭空间是电梯。


有些电梯楼层标识特乱,会有0,1和-1,A1和B1。不是每一次按1都能到达一楼大厅。无数次,出电梯一抬头,猛发现自己到了另一个密闭楼层——出不去。那一瞬,恐惧,会蹭地一下从心头升起。


越破旧的社区越令人害怕。太多古早小区的楼道不是直线,数不清一梯几户。里面的感觉像洞穴、也像迷宫。楼梯巨破,带着豁口,窗子漏风,半开半合的走廊门折叶生锈,风吹还会吱吱呀呀的乱叫。送那种单,大白天的,心还是提到了嗓子眼,针掉地上能听见。


不知道哪一层是通往大厅的电梯


一个订单交付后,常常骑手人还在电梯里,系统就要开始强迫骑手刷脸进行“微笑行动”,它会要求骑手左右摇头,眨眼。这一行为,在此前在媒体的报道中,被写成刻板的、雨天添乱的形式主义。


直到我自己真的做了骑手,才明白,这个所谓的“微笑行动”,核心其实是外卖平台在风控上的脆弱和恐惧。


中国2个最主流的外卖平台美团和饿了么加起来,有接近1个亿的日活跃人数(DAU),约等于10个滴滴。今天外卖和滴滴遭遇的困境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线上软件,约束不了用户的线下行为。


打车和外卖服务的本质,都是从线上到线下的,陌生人和陌生人的海量交互。只是外卖比打车高频多了。如果再乘以两个品类之间10倍的体量差,每日三餐的点餐频率。其背后对应的风险量级,将是滴滴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滴滴的风控困境背后,站着一样努力但无解的外卖平台。谁敢保证这么大体量的人群和服务流动的背后,安全系数百分之百?实名刷脸认证,只能保证来者“实名”或尽量接近“实名”。平台尽力了。


但这么庞大的、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群体连接和流动。其背后的风险控制,还在裸奔。请我所有的读者,理解社会的多元和人性的复杂。


骑手日记或许会让大家对到门服务多些亲切,生活里骑手和顾客也都是好人。但请大家平时仍要注意距离,不要和陌生人过多说话。


这不是骑手和顾客的问题,而是,陌生人和陌生人正在高频相遇。


“骑手日记”往期系列文章链接:


  • 《骑手日记(十二):工资被扣成负数》

  • 《骑手日记(十三):互联网气质的人送外卖会怎样?》

  • 《骑手日记(十四):当有钱人点了份外卖》

  • 《骑手日记(十五):跑单路上,我遇到了大厂同事》

  • 《骑手日记(十六):大厂员工送外卖》

  • 《骑手日记(十七):美团和高德在手机里打了起来

  • 《骑手日记(十八):投诉要是有用的话,不就全都投诉了?》

  • 《骑手日记(十九):有钱人A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