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俄乌前线,俄军不但屡屡被乌军的TB-2无人机成功偷袭,更暴露了其自身无人机领域的不足。因此,俄罗斯最终决定用以物易物形式,以苏-35战斗机从伊朗换来大量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而该无人机很快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战绩。据外媒报道,俄罗斯还打算购买速度更快、破坏力更大的阿拉什-2自杀无人机。

更惊人的是,以色列和美国情报机关又表示伊朗将向俄罗斯输送首批法塔赫-110和真主之剑两种短程战术弹道导弹!目前,伊朗是中东国家中导弹武库最齐全、相关技术最先进的,其各类弹道导弹数量至少有20种,不但库存量不小,而且生产速度更不容小觑。考虑伊朗多年被制裁,因此这一成就可谓难得可贵的奇迹。
另一方面,俄罗斯在近期对基辅等地的报复性打击却使其本就库存有限的各类对地导弹进一步大幅消耗,考虑到俄罗斯本国尖端产业结构的缺失以及西方的制裁套索收紧,因此俄罗斯的导弹量产肯定面临很大困难。如果伊俄两国的导弹交易完成,必将让无数军迷网友为之意外,更主要的是,这笔交易很可能还会带来国际社会上的连锁反应。

为何导弹供应也出了问题
据外媒报道,俄军精确制导弹药应用量严重不足。但仅就导弹方面而言,这种说法未必完全准确:1998年美军在沙漠之狐行动中,三天内对伊拉克发射了400枚战斧为主的导弹;5年后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最初两天内,美英联军两天内齐射了50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

作为对比,俄军在开战首日使用约150-200枚导弹,当日打击密度并不低于美军。但综合打击所需的不仅是导弹,后续的空基平台发射精确制导弹药进一步打击也至关重要。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战机出动超过4.1万架次,投放了近2万枚精确制导弹药,对巴格达的攻击几乎每天超过10波次。如此强度的轰炸持续半个月后,英美联军地面部队才开始作战。

相比于空军战机,地对地导弹的打击速度快得多,因此适合在攻击刚开始阶段迅速摧毁对方的主要节点,尽量削弱其抵抗能力。然而此类导弹的价格却一直偏高,因此才需要空军战机携带卫星/红外等制导模式的精确打击弹药进行覆盖性轰炸,而此类弹药的价格远比导弹廉价得多,目前,中美两国都实现了制导炸弹价格的“白菜化”。

然而在冲突中,俄空天军这支曾被视为世界第二的空中力量的表现却让人失望。总体而言,它们没有快速有效地摧毁对方所有地面防空系统指挥点,甚至遗漏了很多本该被摧毁的目标,而且对乌军有生力量的打击密度也明显偏低。由于俄军缺乏可以大量使用且性能过关的精确制导炸弹,因此不少俄军战机就要被迫降低高度才能保证轰炸效率。

然而对固定翼战机而言,这无疑会让自己成为地面防空武器再好不过的靶标。由于俄军缺乏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因此对此类目标往往有劲儿使不上,而这就导致有人驾驶的固定翼战机和直升机生存率无法得以保证。此外,俄空天军战机的妥善率不理想、战场识别效率不足,也直接影响了俄空天军的发挥,这就导致乌军有生力量一直能相对保存完好。

这样一来,原本并不富裕的俄军却不得不过度依靠价格昂贵的巡航/弹道导弹,而目标却只是一台价格相对较低的防空系统发射车。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以来,俄罗斯开始了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报复性轰炸,然而自10月10日开始至今,俄罗斯发射的导弹却逐渐减少,甚至到17日时,就基本只依靠从伊朗购入的自杀式无人机。

近日来,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口径、KH-101-555消耗量十分可观,据乌克兰单方面宣称,俄罗斯已消耗了其上述型号导弹的三分之二左右。当然,这种说法肯定有所夸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剩余的战术导弹已经不起长时间高强度消耗。考虑到这些导弹中相当部分被拦截或偏离了高价值军事目标,因此俄军逐渐结束导弹打击,也是情理之中。

更可怕的是,俄罗斯开战以来使用的导弹,大多属于短期难以补充的珍贵资源。由于俄罗斯多年来技术和工业体系的结构缺失甚至整体衰败,导致多种至关重要的元件无法得到补充,这些元件甚至往往还要依靠和西方一些公司的地下交易获得,随着西方制裁加剧,这样的渠道可能被迅速堵死。因此从俄军自己的情况来看,求助于伊朗似乎是无奈但现实的选择。

水平如何?
1979年以来,西方与伊朗的关系骤然恶化,因此伊朗被制裁封锁数十年。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导弹给伊朗带来了相当的损失。认识到导弹的巨大威力后,伊朗很快坚定了国防技术自主化的决心,特别是将导弹和无人机作为其结合自身国情发展的重点项目。从仿造苏联导弹开始,伊朗开始不断逆向研究并推陈出新,确定了保证实用性和大规模量产的第一原则。

1998年11月,伊朗成立了航空航天工业组织(归属国防与武装力量后勤支援部),将原先的导弹部门整合到其中,并加强了22所相关单位与该组织的合作。在该组织内负责弹道导弹研发和生产的,则主要是海玛特和巴克利两大工业集团,而航空航天组织等单位则负责导弹工程的最终监管。可以说,伊朗的组织完善十分明智,这在中东国家可谓难能可贵。

由于深知导弹发展涉及多个尖端产业,因此伊朗利用民用工程和国际学术交流躲过了一系列制裁,并巧妙地结合国际博弈关系见招拆招,大量积累了航电、化工、材料、锻造、机械、自动化等尖端技术成果。因此,固/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多用途战斗部、数控电子元件、数据监控装置、复合材料制造、液压和测量仪等关键部件,都被伊朗逐步搞定。

▲目前,伊朗已有多种较为成熟的短程弹道导弹
伊朗军事力量包括共和国军队以及革命卫队,而弹道导弹归属后者管理。目前,归属革命卫队空天军的导弹司令部麾下有五个导弹旅,其国内至少有八个导弹基地。更主要的是,伊朗还有三所院校专门培养导弹技术人员和相关军事人员。因此,伊朗弹道导弹就能做到人才、武器和尖端技术不断升级,还能持续大量供应部队,并兼顾了程度较高的自主化。

据报道,伊朗目前有20种不同规格和类型的弹道导弹,其中不少已经在近年得到彻底改进或新问世。对300-800千米内目标,伊朗有流星-1/2、法塔赫-110、齐亚木、征服者-313、雷霆-500、真主之剑(佐勒菲卡尔)等近程导弹;对1000-2000千米内范围目标,伊朗还有迪兹富勒、苏莱曼尼、流星-3、加迪尔、泥石这样的中程导弹负责。

会让俄罗斯百感交集
根据《华盛顿邮报》10月16日发布的独家报道称,伊朗已和俄罗斯达成协议,向俄军提供首批伊朗制造的地对地导弹。包括射程300公里的“法塔赫-110”(Fateh-110)短程弹道导弹和射程700公里的“真主之剑”(Zolfaghar)中程弹道导弹。

这两种导弹的背后,还有颇为曲折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中国防空压力有所降低,库存的大量HQ-2地空导弹难免供过于求。因此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通过增设制导系统和高爆弹头的方式发展出了一种最大射程150千米、可在大气层内全程飞行并被有效控制的外贸型对地弹道导弹。这种导弹最终得到了B-610的厂方编号和M-7的出口编号,很快引起了伊朗的关注,并决定购买。

不久后,中国又在其基础上发展了B-611弹道导弹,它们一道出口到了伊朗在内多个中东和北非的第三世界国家。B-611采用单级固体燃料发动机,采用全程制导技术,最大弹道顶点仅2-3万米。除基本型外,B-611还有专门的增程和反辐射改进型。1991年,伊朗获得了首批来自东方的礼物,并在其基础上反复改进,最终形成了通达尔-69导弹。

为提升射程和精度,伊朗又吸取了多种火箭的技术特点,最终形成了法塔赫-110战术导弹。自上世纪末开始,该导弹开始被频繁测试和进一步升级,伊朗军方经常在少量试装后收集问题,并针对性改进。2002年,伊朗推出了法塔赫-110A;2年后,法塔赫-110B又应运而生,它们的射程从150千米提升到250千米,并依靠惯性和GPS制导极大提升了精度,因此不但伊朗军方对其满意,还成功出口到叙利亚。

2010-2012年,法塔赫-110C/D相继问世,它们不但将射程提升到300千米,而且还通过增设控制鳍的方式提升了飞行稳定性。同时,伊朗还推出了商用卡车和联合研发专用发射车这两种专供法塔赫-110系列导弹使用的平台。2015年,法塔赫-110的深度改进型法塔赫-313问世,该导弹具有500千米的极限射程和可拆卸弹头,可脱离弹体来提升精度。

此次一并被西方媒体提及的真主之剑(佐勒菲卡尔)同样是在法塔赫-110系列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它的升级包括弹体直径和最大长度增加,因此战斗部重量从450-500公斤提升到580公斤,射程也增加到700千米。与法塔赫-110D一样,真主之剑也采用惯性和卫星制导,因此圆周偏差很低;同时,真主之剑的弹头也能分离,因此敌防空系统雷达对其锁定的难度也会增加。

上世纪90年代开始,S-75防空导弹在其母国基本退役,而中国的红旗-2却实现了作为防空导弹的性能跨越式升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的地对地外贸版还在遥远异乡生根发芽结果并实现了多功能大发展。如果伊俄两国导弹贸易达成,无疑意味着前苏联的武器,经由中国和伊朗转了一大圈不断变身,又回到了真正的“娘家”,届时,经历了红色帝国的老一代俄罗斯人,心中也必然如打翻五味瓶一样。

真的会卖给俄罗斯吗?
伊朗弹道导弹和无人机的发展,都可谓在极端困境中独立自主逆势而上的典范,然而客观而言,这种接近闭门造车的发展也必然会面临一系列技术方面的问题。以法塔赫-110系列为例,它的弹头不分离,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理论上容易被现代化防空系统所拦截。此外,在伊朗弹道导弹的一系列实战任务中,它们也暴露了容易严重偏航的问题。

对伊朗而言,俄罗斯只是因为共同的对手才和其走在一起,而伊朗本国的经济很大一部分也依靠能源出口,本质上和俄罗斯存在竞争关系。在西欧和俄罗斯关系不断恶化之际,伊朗同样希望进一步填补俄罗斯留下的空白,而此时过度和俄罗斯绑定,就会让美国多年来宣传的所谓“邪恶轴心”理念自动得到信众,伊朗也很可能会失去来自欧洲的商机。而乌军手中经由第三国得到的伊朗炮弹,也充分说明伊朗同样可能有“骑墙”想法。

目前,虽然西方依旧维持了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但海马斯火箭炮使用的增程版新型制导弹药、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乃至F-16等固定翼战机还未送抵乌军之手。根据国际公法规定,如果伊朗向俄军出售近程弹道导弹这样的大威力武器,就很可能促使西方加大对乌军的援助,甚至以色列也会彻底加入博弈。因此,伊朗和俄罗斯是否会达成导弹交易,依旧有待进一步观察。

战争,也是考量国防体系水平的最重要考试,而困境,固然会带来压力,但也会在一个真正意志坚定的强者面前转换为自我图强的动力。伊朗有句谚语:不要在邻居家的烤炉烤自家的馕,这也彰显了伊朗多年来力求尖端国防技术自主化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