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的上篇《私家车库的空间小考(上)》,我们通过一栋建筑,一张鸟瞰图,三部电影和一部短片,分析了私家车库在建筑学尺度上的空间特征。在下篇的部分,我们把对于车库空间的分析延展到城市学的尺度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沙丘研究所(ID:dunesworkshop),作者:李雅伦、陈飞樾,头图来自:《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截图


郊区的出现与发展


私家车库空间串起了20世纪美国郊区化的历史。


不过,即便一片漫无边际的郊区大房子已经几乎成为了美国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段历史的开端并不在美国——“suburbia”并不只是美国在二战后大规模建设的产物,它的历史比我们普遍想象中的要更古老,事实上可以追溯到中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伦敦。“郊区住宅”的萌芽与发展也与现代性的故事紧紧扣在一起。


如果我们要公式化地述说一下“郊区住宅”的简史,那么,“suburbia”出现于18世纪中后期的伦敦。彼时,城市人口快速增长,财富快速积累,贵族与平民之外的一个新阶级产生并且逐渐壮大——“布尔乔亚”,即资本主义阶级。


工业革命作用于现代城市的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工业的效率既极大地增长了生产的总和,加速了财富的积累,也同时极大地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


电影中表现的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街道。图源:《大侦探福尔摩斯》(<em>Sherlock Holmes</em>, 2009)。<br>
电影中表现的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街道。图源:《大侦探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 2009)。


如果我们回到那时的伦敦,会发现城市的贸易越来越兴旺,不过密集、嘈杂的城市生活也让一些摩擦在所难免,矛盾开始越积越多。


在郊区住宅以及成系统的城市规划分区出现之前,其实并不存在专门的“住宅区”。生产和居住往混杂在同一个空间,工作与生活往往两不分家——小酒馆里人来人往,经营着酒馆的丈夫和妻子的卧室也就在酒馆二楼;鞋匠的小作坊靠近街道,而他的住处就在作坊后面。另外,不同阶层的人也混住在一起。一个富商的大宅子可能紧挨着几个穷学生的公寓,一个贵妇人的豪宅和几个妓女的住处可能也相隔很近。


郊区住宅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语境当中萌发出来的。没有哪个有名有姓的建筑师或者城市规划师发明了郊区住宅,如果非要说谁是它的发明者的话,或许答案就是“18世纪末伦敦的资本主义阶级”。这是一个即兴、逐步、市场主导的过程。


有三股力量与它交织在一起:开发商进行“土地投机(land speculation)”。城市核心区域的土地价格高昂,建设比较完善,而且市场也相对成熟了,没有太多上涨的空间,而郊外的土地便宜,将其开发成住宅并且吸引人来这里买房,可以迅速提升其价值。


“土地投机(land speculation)”:曼彻斯特的19世纪土地分划地图。


其二,“风景如画(picturesque)”学说的流行。对于习惯了嘈杂脏乱的城市生活的居民来说,风景宜人、不受污染、空气清新、空间宽敞、气氛安静的房子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这可能算是现代城市早期的”逃离北上广“潮流。城市的增长造成了城市病的出现,于是反城市的、去城市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对城市化的必要抵抗或者说恰时出现的调和力量——正如同时期理性的兴起和浪漫主义的流行是一体两面的。但事实上,正是这种”反大都市“的情感构境指导了资本涌向郊外,促进了郊区化的建设,因之事实上进一步扩大了都市的边界。


“风景如画(picturesque)”:19世纪伦敦郊外贵族的景观作品。<br>
“风景如画(picturesque)”:19世纪伦敦郊外贵族的景观作品。


其三,“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概念的出现与流行。核心家庭指的一般是父母与小孩的三到五个人形成的小单元。在前现代社会,一个大家族,三代人乃至四代人生活在一起是很常见的。相比于现代社会高流动性、高度原子化的组织形态,彼时的家庭-社会关系处在相对复杂的动态之中。这不仅是代际和亲属远近的混合,也有不同收入阶级的混合,以及像之前提到的,工作与家庭生活的混合。


而“核心家庭”这个现代的概念强调婚姻和血缘的强大且排外的人际情感,使得“小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楚。这样边界清楚的社会关系也需要一个边界清楚的空间相辅相成,以抵抗工作和城市其他元素的侵扰,此时,郊区住宅就成了一个绝佳的空间配方。现代城市经典的分离出现了——市区是动态的、吵闹的工作和生产,郊外是宁静而古老的家庭生活。当然,这种划分未必是事实,在很多时候它来源于一种被有目的建构的、被大肆宣传的住房景观。


“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两代人,父母和子女,一般三到五人。<br>
“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两代人,父母和子女,一般三到五人。


我们不能小看郊区住宅的兴起对于现代城市的影响有多么巨大且深远。然而在“suburb”进入美国并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城市形态过程中,“郊区”本身以及其与城市的关系实际上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上篇中提到,“中国有钱人住市中心,美国有钱人住郊区”这个讲法存在漏洞,并不十分严谨。


“郊区”或者“郊外”这样的用词或许是武断的。“Suburb”可以拆成“sub-”和“urb”——郊区原本的意思即是“城市之外”,是城市的外沿。那么,有市区才有郊区,要是本来就不存在高密度的“市中心”这个概念,那么郊区到底指的是什么?对于伦敦或者曼彻斯特这些古老的城市来说,“市区-郊区”的二元分划在许多层面上是可行的,但这基于这些城市首先拥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市区。这些市区的部分大多数时候起源于有防御工事需求的中世纪,城墙的清晰边界使得城市的发展在有限的面积之内形成了越来越高的密度和复杂度。不难想象,这种划分也就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我们对于美国城市的理解。特别是中部与西部的城市,城市的发展以蔓生(sprawl)为特征。


当整个城市都是所谓“郊区”,那么也就不存在“郊区”一说了。美国的“suburbs”更像是大面积均质而低密度的居住区,在很多地区,它并没有对应一个相对密集的城市中心。比如说洛杉矶,整个蔓延无穷的城市是接连不断的郊区,而所谓高楼林立的“中心”反倒是相对不安全的、不发达的,无论在经济、文化、政治上都没有扮演核心的角色。所以,对于《布尔乔亚的乌托邦》(一本关于郊区住宅的著作)的作者而言,美国的郊区化实则是真正“市郊”的消失。


这本书的作者把美国的郊区定义为一种新型城市——“技术郊区(technoburb)。虽然柯布西耶构想的光辉城市,以及其他欧洲建筑师所构想的现代城市,都将汽车以及道路放在重要的位置,但美国的郊区显然更加激进,它完全颠覆了城市和郊区、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关系,而形成了去中心或多中心的复杂体。这也是为什么对于传统的“芝加哥学派”来说,城市的原型是同心圆,从中心到外围,土地价值逐级递减。但对“洛杉矶学派”来讲,城市可以是完全不存在中心的。


一个经典的分析图:如果把城市比作鸡蛋,那么古典时代的城市像是煮蛋。它拥有“蛋黄”,即明确的城市中心,以及“蛋壳”,即明确的边界,也就是起护城作用的城墙。在17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和商业的发展让城市成为了煎蛋一样的存在——市中心仍然存在,但边界可以越摊越大。最后,现代的城市像是炒蛋——不存在中心,也不存在边界了。
一个经典的分析图:如果把城市比作鸡蛋,那么古典时代的城市像是煮蛋。它拥有“蛋黄”,即明确的城市中心,以及“蛋壳”,即明确的边界,也就是起护城作用的城墙。在17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和商业的发展让城市成为了煎蛋一样的存在——市中心仍然存在,但边界可以越摊越大。最后,现代的城市像是炒蛋——不存在中心,也不存在边界了。


虽然“郊区住宅”的概念受到英国的影响,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海外舶来品,但汽车的量产和普及,以及新交流技术的产生,却确乎发源于美国本土。20世纪初,福特的Model T诞生,大规模生产线的出现标志着私家车的普及。城市“边缘”逐渐扩大,进而发展为可以独立于城市中心存在的另一种城市。


另一方面,对于中产阶级和小布尔乔亚来说,密集的城市变得充满了安全问题和健康隐患。在1930年代的纽约,大部分中产阶级都没有卫生间,许多人需要共享一个窄小而没有光照的公寓。在这一时期,如果拥有汽车,在郊区购置独栋别墅可以极大的改善生活品质,因此大量人选择搬离城市,去郊区生活。


福特生产线的出现使私家车变得可能。<br>
福特生产线的出现使私家车变得可能。


科幻小说家H.G.威尔斯认为,创造大都市的技术力量正在通过复杂的铁路网络,反过来摧毁它自身,这是“分散地区”的基础。电力和电话网络消除了中心位置的优势。威尔斯认为,“城市地区”将成为 “一系列村庄,小型住宅和工厂坐落在空旷的田野上,但通过高速铁路运输连接到该地区的任何其他点。”这种城市的产生似乎完全是技术革新和资本运作的自然成果。


赖特和他的广亩城市模型。<br>
赖特和他的广亩城市模型。


赖特在他著名的“广亩城市(Broadacre City)中,设计了一个基于高速公路网络在乡村中无限扩散的城市。当住宅向郊区和乡村转移时,工作区域也将逐渐转移出市中心,为这个新型的“技术郊区”提供就业。


我们再把视野从城市的尺度重新聚焦回建筑内部的车库空间,赖特早在1909年就建成了罗比之家(Frederick C. Robie House)——这栋位处芝加哥的住宅代表了车库空间的诞生(至少根据赖特自己的说法),早于萨伏伊别墅22年。实际上,虽然在造型上,它没有萨伏伊别墅那么“现代”,但在超过一百年的语境下,也已经足够激进,它过于开敞的姿态甚至让当地居民感到不安——没有人见过这样的私人住宅,人们一度以为这是一个妓院。


罗比之家。图源:Archphotographr。<br>
罗比之家。图源:Archphotographr。


罗比之家的入口设计为方便车辆驶入。图源:Tim Long。<br>
罗比之家的入口设计为方便车辆驶入。图源:Tim Long。


赖特自己就是一个疯狂的车迷,据传他一生收藏了85辆车,甚至为了买车到了近乎破产的地步。这种对车辆的狂热兴趣也清楚地反映在罗比之家的方案里——业主开车进入自家的住宅,在车库里停好车,直接就已经完成了入户的动作。虽然在今天的美国郊区看来,这已经是每天重复多次的默认行为,但在当年可以说是有非凡的开创意义。


卧室是供人栖息的房间,而车库则是供车栖息的房间。当住宅同时容纳着身体与机器,或许可以以科幻的角度来讲,车库让住宅变成了“赛博格房子(cyborg house)”。这个建筑也可以被视作是美国郊区住宅的原型。


去中心化的城市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一切看似是一个美好的乌托邦式的图景,然而,美国的郊区化同样产生了严重的阶级、种族和性别隔离。在当时,通常只有有工作或资产的白人男性购房可以获得政府的贷款支持,低收入家庭、单身女性以及其他种族的家庭都被剥夺了拥有郊区房产的可能。


也因此,看似去中心化的美国郊区实际发展成了一个只有中产阶级白人的极为单一的社会,它的建筑和肌理也呈现单调复制的形态。这再次归结到了我们想要论述的,“郊区化”过程和车库指向一个更宏观的,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向:从多样到单一,从混合到同质,从社区到个人。


车库,这个新的接口让人可以更加迅速且无缝地进入家宅,而没有传统的“登堂入室”的仪式性行为。从前,从城市进入私人空间,门廊是一个中间地带,可供邻居在这里进行一定程度的交往,而车库的诞生创造了“超个人主义”(hyper-individualism)因为这种新的、机械的、现代的、顺畅的、免于摩擦的入户方式,个人可以直接从一个室内(车辆的内部)到达另一个室内(住宅的室内),大量减少了真正暴露在公共场域的时间,也减少了与邻里间发生邂逅与即兴交往的可能。


如同一根塑封包裹紧密的管线,直接接入一个适配的插座——私家车开往大型购物超市,再开回自家车库,将家庭生活需要的生活资料输送其中,这种自我封闭的体系使得家庭与社区的联系减弱了。根据这一点,我们或许能够进一步推知,为什么郊区住宅在英国发芽,但在美国才真正开花,壮大起来,形成一个时代的代表性图景——这是新大陆上新教伦理、资本主义、自恋文化的完美结合。著名的城市学者芒福德就在《城市的文化》(The Culture of Cities, 1938)一书里,把郊区住宅称为“过私人生活的集体尝试(a collective effort to lead a private life)”。


联排房屋(townhouse)单元的入口楼梯相毗邻,邻里容易相遇。图源:Archphotographr。<br>
联排房屋(townhouse)单元的入口楼梯相毗邻,邻里容易相遇。图源:Archphotographr。


车库的兴起和发展也代表着它所在的一整套建筑与城市系统的兴起与发展。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的转向,而这一转向不容小觑。


法国建筑师塞萨尔·达利(César Daly)认为,郊区住宅之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阶级,犹如金字塔之于古埃及人,或者浴场之于古罗马人,是一个建筑实体对特定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体系的最重要再现和记录,是我们这代人最重要的“纪念碑”。


我们可以想象,500年后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将通过挖掘这些一望无尽的壮阔郊区而试图理解20世纪的人们如何生活,私家车道和车库空间也一定会让他们颇感着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沙丘研究所(ID:dunesworkshop),作者:李雅伦、陈飞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