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俄军在乌克兰的表现让人瞠目结舌,首先是俄军前线部队几乎没有一支是满员的,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表现都不尽人意,遭遇了极为惨重的损失,俄罗斯空天军应该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但无论是装备完好率还是表现同样不尽人意,同样未能压制住乌军的地面地面部队,战争初期俄军在乌克兰周边部署的300架战机已有53架被击落,占了六分之一,不禁让人沉思,和俄罗斯空天军同源的中国空军对地攻击能力到底如何。

一:美军的对地攻击思想



地面部队几千年来都是战胜敌军的主要力量,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军在和伊拉克机械部队的大规模作战中空中力量发挥了重大作用,空中打击成为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地面部队的角色只是让敌军处于固定态势,在“沙漠风暴行动”中,能够在中空环境中自由行动的战斗机在夜间以携带的“铺路钉”红外瞄准吊舱和500磅GBU-12激光制导炸弹逐一发现和摧毁科威特战区内在掩体中的伊拉克军坦克,就像用气枪射击铁罐一样休闲,空中打击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摧毁了伊拉克人的意志,伊拉克军人认识到黑夜无法成为避难所,任何移动都将招致致命的空中打击,很多伊拉克坦克乘员放弃了坦克,许多士兵一枪不发就集体投降,甚至向无人机挥舞白旗。



伊拉克军队丧失斗志才使得美军地面部队如刀削黄油般轻易击溃五十万经历过8年两伊战争磨炼,装备有大量苏制现代化武器的伊拉克军,以阵亡148人的代价就夺回了科威特,而伊军有38个师受到重创,5000多坦克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324架飞机被击毁或缴获,87%的海军作战舰艇遭重创或被击毁,阵亡和被俘十几万人,美军凭空中力量创造前所未有的战绩,也标志着空中力量和地面力量的角色已经调换了位置,显示出空中对地攻击不再是近距离支援和遮断的传统支援,而是演变成独立摧毁敌人陆军,为地面战斗的迅速胜利创造条件,虽然海湾战争中空中投放的1.55万枚制导武器仅占总投弹量的8.36%而已,但一半以上的目标激光制导炸弹是激光制导炸弹消灭的。



十几年以后,美军再次发起“伊拉克自由行动”作战,美军的战略就是在地面部队与伊军直接接触之前就从空中尽可能多地伊军敌军地面部队,在巴格达以南的纳杰夫附近,美军用1000磅的GBU-31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摧毁了一支伊拉克坦克反击编队,即使10英尺之外看不清人脸的沙尘暴也没有减缓美军的空中打击,伊拉克士兵在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中也受到攻击,士气很快就瓦解了,所有坦克分散到树下或者农村中,没有集结成一支师或旅以上的部队,美军地面部队根本没机会和伊拉克地面部队展开硬碰硬作战就抵达了巴格达,最后的战斗只有十几辆伊拉克坦克,这次空中投放的制导武器达19948枚,占68%的总投弹量,其中58%是更廉价的卫星制导武器,精确制导弹药成为现代化空军作战的一大特点。

二:苏军的对地攻击思想




苏联对伊拉克军队的失败感到震惊,苏联军事考察团到伊拉克考察回来认为,美国人夸大了空中力量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威力,在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主持的国防部部务委员会会议上,高级将领认为“海湾战争根本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如果是苏联军队形势会完全不一样,苏联的防空系统要比伊拉克强大得多,对伊军威胁最大的不是制导炸弹,而是B-52轰炸机的地毯轰炸和A-10攻击机的近距突袭,呼啸而来的疯狂轰炸或是扫射的威慑力是制导武器所无法比拟的,伊军士兵对此恐怖至极,伊拉克军队战败完全是因为官兵素质低下和被神化的空中打击吓破了胆,美国陆军压根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美国空军如果单纯依靠制导武器的精确打击,将很难动摇苏联大规模的地面战役集群。



冷战时期,苏军准备的是全面世界大战,苏联空军的装备和作战设想是担任“机动炮兵”配合地面突击的,苏联空军在空中战役中通常划定预定目标,通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集中投放大量炸弹/火箭,争取以高密度火力破坏北约的防御体系,苏联军队攻击远程目标用弹道导弹以及远程轰炸机,前线航空兵只在600-700干米纵深的方面军、400千米纵深的集团军和150千米纵深的师的作战地幅内执行低空火力支援,分别由苏-24、米格-27和苏-25执行,每支参战部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通过规定的空域,否则就会受地面防空火力的无差别攻击,这种战术可以投入足够的火力,使地面防空火力不用为识别目标消耗时间,但也限制了作战灵活性和攻击机在战区上空为炸弹制导或寻找目标的停留时间。



不过这也和欧洲战场防空武器密度大有关,当时的制导炸弹不适合在超低空投掷,投掷制导炸弹的飞机必须在防空武器杀伤范围内停留10倍时间照射目标,这需要几倍的防空压制和电子战机掩护,因此苏联空军更偏爱使用射程远,飞行速度快的重型机载导弹,对精确制导炸弹的发展要轻视得多,苏联空军装备的Kh-66/23重型机载导弹采用指令制导方式,载机制导导弹时还不能机动,稍有机动误差就达数百米,充其量是一种可以修正瞄准点的火箭弹,后来的Kh--29导弹采用半自动瞄准线指令制导,缺乏全天候能力和打击机动目标灵活性。



直到Kh-25/29战术导弹的装备才有了实战价值,Kh-25基本性能与美国小牛导弹相当,Kh--29威力和美国制导炸弹相似,是米格-27、苏-17、苏-24、苏-25等战术攻击机的标准装备,导弹的优点是射程远,但威力比制导炸弹低,苏联空军很乐意使用战术导弹,因为用更小的编队去完成精确打击任务,苏联空军也希望平衡精度和强度,所以选择了以炸弹为主,导弹为辅的打击体系,以满足火力规模和精确打击的要求,虽然六七十年代苏联苏联集中主要力量发展机载导弹,但也在80年代研制了500和1500千克激光半主动和电视制导炸弹作为填补导弹威力小的缺乏,苏联制导炸弹不是美国“宝石路”2系列制导炸弹那样用普通炸弹改装。

三:俄罗斯空军的对地攻击思想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队许多高级官员都认为空军能使损失减少50%-80%人员和武器装备也取得战果,因此受到了高度重视。苏联空军是一支拥有42万人,39个师,各型飞机1.3万架的军事力量,苏联解体后有3400架装备新型战机和最有战斗力的航空兵团,苏联空军许多重要机场和训练中心都留在了各加盟共和国,到1994年,俄罗斯空军拥有32.13万人和3400架作战飞机,还接管了境内200多个军用机场,占苏联全部军用机场的50%,随着部队大量裁减,俄罗斯空军只保留了142个军用机场,其中65%在欧洲方向,35%在亚洲方向。这142个机场中有不到2/3的跑道没得到有效维护,战机只能在破损地跑道上起降,发动机、起落架、机身等经常发生故障,



一直到十几年后还70%以上的空军基地没有进行大修,超过100个机场设施已耗损到连飞机起飞都很危险的地步,而每年的拨款只够维修一个机场,空军的预算经费只有申请预算额的15%-30%,由于燃料价格一年暴增20倍,1994年99个机场中耗尽了燃油,17个机场的战略储备用油只剩一半,俄罗斯飞行员的训练飞行时间减至正常的1/3,歼击机飞行员年度飞行时数只有40个小时,轰炸机飞行员年度飞行时数只有6个小时,飞行时数不足严重影响了训练内容,飞行员飞行水平的急剧下降使只有30%的作战飞机能够在夜间升空,为便于维修,空军封存3700架飞机,1994年到2004年,俄罗斯空军没有采购过新型作战飞机,并靠拆飞机的零件维持少数飞机继续升空。



由于国家元气大伤,军队的战斗力也迅速衰退,俄罗斯军队在第一次车臣战争的表现并不理想,地面部队在格罗兹尼碰得头破血流,战斗表现非常槽糕,但俄空军战斗表现还行,苏联解体10年后俄罗斯空军还有足够的飞行员和作战飞机,40%都是40岁的一流飞行员,俄罗斯第4空军集团军集结了140架苏--25强击机、苏-22M歼击轰炸机、苏-24歼击轰炸机、30架运输机、25架米-24武装攻击直升机,虽然缺乏燃料、零件和其他物资设备,缺乏可靠的武器装和大比例的最新地形图,问题题一大堆,可由于车臣的两百多架战机中只有不足40%处于战备状态,但飞行员只有41名,大部分还只是退役人员和民航飞行员,完全不是俄罗斯空军的对手。



俄罗斯空军一开战就展开一系列大规模突袭,彻底摧毁了在汉卡拉、卡利诺夫斯卡亚、格罗兹尼北和卡塔亚马机场的130架飞机和燃料仓库,夺取了制空权,俄罗斯空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共出动9000架次,其中5300架次是空中攻击任务,共摧毁500多个据点,9座桥梁、60个仓库,265架教练战斗机、3架直升机、60多辆装甲车,布雷300个路段,期间有2架苏-25、1架苏-24战机被击落,24架飞机受伤,主要是使用S-5、S-8、S-24B型无控火箭弹和FAB--250、FAB-500型常规高阻航空炸弹,个别情况下也使用Kh-25ML导弹、KAB-500L、KAB-500KR制导航弹,KAB-1500L激光制导航弹,由于制导武器数量无法满足需求,俄罗斯空军只能出售手头上的大型运输机赚取外汇紧急采购制导弹药,这批制导武器在较差气象条件下轰炸效果非常好。



战后俄罗斯空军东拼西凑一些经费给苏霍伊设计局研制苏34前线轰炸机,经济改善后还接收了苏一30SM、苏-34和苏--35这些性能相当不错的新机。但俄军的机载战术攻击武器比西方国家空军逊色得多,在21世纪俄罗斯空军参加的几次战争中, 俄罗斯航空兵战术飞机仍然以挂载苏联时代制造的生锈炸弹和火箭为主,虽然使用了精确武器,但和西方不同的是,俄罗斯空军并没将精确制导作为常规打击的方式,更侧重于使用导弹破坏关键节点目标,在乌克兰战场上,对手缺乏足够的重装备和稳定的野战防空系统,俄罗斯飞机使用最多的仍然是普通炸弹杀伤野战软目标和破坏城市建筑,而且俄罗斯的经济也不足以大规模装备造价不菲的制导武器,对俄罗斯来说,每一枚导弹都弥足珍贵,只能让战机一遍遍地向敌军俯冲投掷造价低廉的非制导火箭弹、炸弹,损失惨重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以前的中国空军对地攻击思想



中国空军几十年来一直以防御为主,对地攻击也继承了苏联空军的作战思想,同样分为前线空军和战略轰炸空军,前线空军主要以强击机在低空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50年代开始,中国空军主要使用伊尔-2和伊尔-10强击机,两种强击机结构简单、低空机动性好,通常在1500米到3000米高度开始俯冲轰炸,或者使用机炮或火箭弹进行扫射,苏联强击机设置了装甲,常常被打得千疮百孔也能返回,进入喷气时代后中国空军没有进口苏联苏-7/9之类强击机,而是在歼六战斗机发展了强-5强击机,强-5强击机的攻击战术和伊尔-10强击机基本都一样,对地攻击模式和二战时几乎没有区别。



只不过中国空军更加喜欢使用90毫米和130毫米火箭弹,一发90毫米火箭弹威力相当于一发122毫米炮弹,一个双机编队一次可发射84枚90毫米火箭弹,可以以覆盖150米x230米范围,杀伤面积达3.45万平方米,攻击效果相当于12门155毫米榴弹炮射击30分钟或一个122毫米火箭炮团一次齐射的火力压制效果。最适合火箭弹攻击的是车队等线状目标,飞行员先在1500米高度飞到车队尾部,距离约10公里时用瞄准具套住目标,保持不超过10%的俯冲角度,到达目标3~4公里时连续发射多发火箭弹,让火箭弹成线状着地形成线状火力毁伤带,如果运气好的话,一架强-5强击机发射的42枚火箭弹都落在一个长90米、宽42米的圆圈内,形成高密度火力覆盖,



飞行员观察攻击效果后即可进行脱离,这时距目标超过3000米,还在小口径高炮有效射程外,攻击机生存力较高,由于可以使用机炮的瞄准设备发射火箭弹,歼-7战斗机也可以“客串”对地攻击任务,但火箭弹只能对付无防护目标,对付坚固目标则要使用威力更大的航空炸弹,强-5强击机可以挂载4枚250公斤炸弹和2枚500公斤航空炸弹,但效费比较低,24架强-5强击机才能勉强保证摧毁一座桥梁的一两个桥洞,而且水平轰炸和小角度俯冲轰炸时必须通过防空火力区域,生存力较低,较费也低,越南战争后,雷达瞄准的高炮和单兵防空导弹使低空成为死亡禁区,防空导弹的射程也超过了火箭弹射程,没有制导炸弹,没有空地导弹的强-5强击机别说攻击,连生存的基本需求也不能满足了。



海湾战争后,中国空军开始引进苏-30MKK多用途战斗机,并从俄罗斯购买了一批KAB-500激光制导炸弹和Kh-31空地导弹,但有人认为非制导武器不受各种干扰,只要火控系统没问题就能指哪打哪,而制导武器受到干扰就会无法正常攻击,激光制导武器一般要视线照射几分钟,攻击者和照射者还要通过无线通讯同步,这种状态不但容易遭到敌方反击,也暴露自身位置,使用激光制导炸弹还要受过专门训练的地面侦察士兵,战机的通信权和指挥权也要下放到这个士兵手里,还有战场上广泛使用各种激光器,还需要统一编码标准,否则相互间形成干扰,还有就是非制导武器比较轻,飞机可以携带更多,可打击的目标数也多,而俄罗斯空地导弹太笨重,一架飞机攻击不了几个目标。



另外导弹技术复杂,生产周期长,储存寿命最多十年,而不需要太多技术的非制导武器生产速度快还能储存30年以上,最重要的是价格高昂,现代战争的消耗不是可以想象的,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投掷了3.4万枚激光制导炸弹,其中1.2万枚是紧急生产的,GBU-28钻地激光制导炸弹战前库存不足1000枚,美军花20天时间紧急生产了2800多枚,这对当时的中国军队来说是个沉重负担,如果每10年储备5万枚需要高达50亿元。不过考虑到有时要突破敌方防空系统,最终还是决定引进俄罗斯制导武器,当时中国空军的主要对手是沿海方向的F-15、F-16、F/A-18和“幻影"2000战斗机,中国空军的战斗机性能和数量都不占优势,很难为攻击机群提供有效的护航,苏-30MKK多用途战斗机使用空地导弹更容易突破对方防空拦截线,即使缺乏战斗机掩护凭借自身的对空作战能力还可以进行自卫,



中国主要采购Kh-31反辐射型和反舰型空地导弹,射程从30公里到100公里,同时还进口X-29短程空地导弹和X-59中程空地导弹,但俄罗斯空地导弹的接口和计算机与中国标准不同,只能用于苏-30MKK战斗机,为了统一发射控制和瞄准设备,避免部队使用两套完全不通用的系统,中国放弃了一些已经接近研制成功的同类武器,把精力放在消化俄罗斯技术方面,按俄罗斯标准进行编译,同时修正了国产化标准,确保国产武器可以和俄罗斯武器无障碍互换,单靠引进有限的制导武器并不能满足中国空军的需求,弹药是消耗性产品,战时必须能够自行生产,中国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很快在俄罗斯KAB-500系列炸弹基础上研制了“雷霆”2激光制导炸弹,广泛应用于强5E/F、歼10、歼轰7、歼11和苏-30MKK等战机。

五:现在的中国空军对地攻击思想




从21世纪开始,中国空军空地作战思想发生革命性的巨大转变,导致2006年开始对地攻击武器“井喷”式出现,每一种战斗机都挂上了激光制导炸弹和攻击吊舱,各类卫星导航/惯性制导炸弹、空地导弹一下子出来十几个型号,如此繁多的精确制导武器让人感觉中国空军的空地作战能力一夜之间就发生了质的飞跃,没人都想到中国空军的变化如此之大、如此之快,新一代激光制导炸弹-“雷霆”3和俄罗斯KAB-500激光制导炸弹完不同,更像西方的低阻炸弹,导引头和通用尾控制组件可以和各种重量的普通炸弹快速组合,战斗机携带“雷霆”3炸弹比携带“雷霆”2炸弹增加3%~7%的航程,每下落1米可以向前滑翔3~3.5,投掷距离比“雷霆”2炸弹提高5~10倍,投掷高度从“雷霆”2炸弹的3000米提高到6000米,可以避开高炮和单兵防空导弹的威胁。



“雷霆”3炸弹还可以加装刀片形滑翔弹翼和可折叠高展弦比弹翼,6000米投放距离分别达12~25公里和30~70公里,“雷霆”3炸弹比美军最新的“宝石路”炸弹设计更合理,两者都是陀螺稳定的增强型导引头,视场角为8°,瞄准线角达+45%,但“宝石路”炸弹的导引头、飞行控制系统、电源和计算机都在头部,“雷霆”3炸弹则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部是导引头,后部是飞行控制系统,可以简单快速安装,导引头可以任意组合GPS/INS、惯性风偏修正风帽、毫米波导引头、电视导引头、红外成像导引头,飞行控制系统也内置GPS/INS模块,基本综合了“宝石路”、JDAM的优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导炸弹,是中国空军未来主要的对地作战武器。



除了“雷霆”3炸弹外,中国还研发了专门出口的“飞腾”125公斤、250公斤和500公斤系列制导炸弹,这种炸弹以GPS/INS制导,结构和布局比“雷霆”3炸弹简单,,价格低廉,使用简单,非常适合第三世界国家操作,基础型号FT-1性能类似美国的JDAM制导炸弹,15公里外圆概率偏差小于15米,制导组件也可以快速安装在美国Mk83炸弹上,FT-3重新设计了尾部弹翼和弹舱,同时装备高度穿透力惯性引信,可以精确识别穿透的楼板层数,可以用于攻击楼宇、加固工事,FT-2在FT-3基础上增加折叠弹翼,射程可达80公里,FT-4是制导子母弹,FT-5是重量仅130公斤的小口径制导炸弹,这些武器也能随时专为中国空军精确攻击弹药。



2008年开始,中国不断公开多种以C-801、C-802、C-701、C-704、C-705、C-602空舰导弹的空地改型,这些改型用多种不同的制导系统取代原有的主动雷达,可以方便地与原制导系统进行互换,使导弹变成对地精确打击的对地导弹,也没有增加使用、维护成本,这些导弹一般都采用电视制导,缺乏全天候作战能力,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当然也有性能更好的红外成像被动雷达等导引头,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中国战术空地导弹的性能和技术水平与美、欧同类导弹不相上下,价格仅仅相当于它们的3/4,基本可以满足未来中国空军的中、近程对地打击任务的要求,为以后发展更为先进的战术空地导弹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俄罗斯在冷战后20多年内几乎失去了所有缓冲地带,迫使俄罗斯不得不开始反击,但困难的经济使俄军的装备和训练受到了难以想象的沉重打击,战斗力萎缩非常严重,迫使俄罗斯只能靠挥舞核武器吓人,随着多年努力,中国空军逐渐成为以精确攻击弹药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攻势空军,越来越像美国空军,不过美军的战略是依靠空军精确打击迫使对手屈服,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证明了空军精确打击可以压倒一个领导不力的政府,但陆军不力也无法压倒不屈服的敌人,希望中国大力投入空军的同时,世界最强陆军的名号可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