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年砍柴

文史学者、专栏作家

浙江大学一个在读博士生孟伟因为送外卖,近日发布视频说:“孟伟给浙江大学丢人了,孟伟给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丢人了。”这是一件没有太大公共价值的个人事件,大概是因为“浙大”“博士生”“送外卖”这三个对比强烈的词组合在一起,引起了网络热议,在一些平台上了“热搜”。

在我看来,孟伟的道歉莫名其妙。他2014年本科毕业后,攻读了本校控制学院智感所的直博,八年“出不了炉”,拿不到博士学位。因为经济上拮据,需要送外卖来挣钱,是很自然的选择。这和欧美高校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去餐厅端盘子有何区别?

从他认为送外卖给母校丢人的道歉,我倒是觉得反映出他可能自己并未必察觉到的职业偏见——这种偏见长时间由社会环境塑造、固化——认为送外卖不够体面,名校博士生干这活就是对不起学校。多年前,北大中文系1989届毕业生陆步轩因为职业是卖猪肉的,亦对媒体有类似的表达。

孟伟也许应该反省的是,八年没能拿到学位是不是学业上不够努力,如果在这点上向学校道歉,倒说得过去。甚至有网友分析说,孟伟的道歉是一种“表演”,借此引起舆论关注,把自己打造成视频网红来带货。这种分析不无诛心之嫌,但,也可能有几分道理。

可即便如此,孟伟也不应该受到指责,做网红带货,也是一种正当的人生设计和追求。如果非要从孟伟道歉这事来分析公共价值,我觉得有两点是可议的。

博士送外卖,是上错车了吗?

其一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对每个人来说,并非学历越高越好。

由于近些年高校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阶段的招生都有相当程度的扩招,推动了社会上人才市场的学历要求水涨船高;再加上就业形势不太好,一些本科、硕士毕业生在面对求职压力时,把继续深造拿更高的学历作为应对之策。

但这种选择一旦成为趋势,大多数高校学生被卷进去,很难去理性思考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教育的区别。

比如说,博士的培养目标包括:“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的成果。”也就是说,一个博士在该领域应该具有相当高的专业能力,从事的应当是与专业相关的科研教学工作。

如果某个岗位本科生甚至大专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胜任,那么硕士和博士学历的人干同样的活,就是一种浪费,和“过度医疗”一样。任何一个人接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个人、家庭和社会要付出相当的金钱和时间成本。

教育投资和其他投资一样,当然要讲究投入产出比,个人、家庭、社会付出巨大的成本使一个人接受博士生阶段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其将来从事的职业具有其他学历不可替代性的优势,这样才是划算的投资。

如果一个人在浙大读了八年的博士研究生,去送外卖,或者拿到北大核物理专业的博士学位,而去街道办事处做一名城管,人们的惊愕与不解,并不意味着外卖和城管就低人一等,而是觉得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个人时间成本的浪费。因为一个博士生或博士送外卖、当城管,未必比高中毕业生或高职、本科毕业生更强——何况,后者还有年龄优势呢。



| 孟伟在送外卖的路上


社会是复杂的,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一个人的兴趣、才华、毅力和财力等诸方面条件适不适合他追求高学历,乃至登顶泰山,拿到博士学位,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出合适的抉择,一定会有相当数量的年轻人随大流去追求高学历。当船到半程时,觉得自己不合适,达不到预定的目标,怎么办?一定都要硬着头皮挺下去吗?这就需要止损、纠错和退出的机制,而当事人则需要有决断。

据报道,孟伟曾抱怨他在读直博时被边缘化了,而有知情者说孟伟八年没有发表一篇论文,意即他不能拿到博士学位更多的是自己的问题。无论是何种情形,有一点大概是可以判断的,孟伟虽然是一位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但攻读那个专业的直博,可能是上错车了。说白了,八年的时间还没拿到学位,是孟伟的教育投资失败。

事已至此,孟伟确实应该冷静而理性地思考自己的现状和各方面因素。如果这条路确实不适合自己,及时下车、换道是明智之举,越往后拖损失越大。然后,再去找一份适应自己的工作,开展新的人生。 以送外卖作为过渡、希望能拥抱视频时代做一个网红挣钱也未尝不可,不过视频网红这个行当也竞争激烈,高学历并没有特殊优势,并不是每个人转型视频带货,能成为新东方的董宇辉。

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是时代错了吗?

其二是要接受在任何时代所学专业和从事职业错配的现实,学非所用总是存在的。只是在开放的、自由的市场经济之中,错配不会大面积存在,且在无形的市场之手作用下,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纠错。

高等教育中诸多学科的各层次教育,都有着一定的职业导向——哪怕是基础学科,只是其职业导向比起应用型学科更宽泛和模糊。

因为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一个人再聪明,其在有限的人生中也只能将时间和精力投入专业性工作才能产生最大的价值。

但是,可丁可卯、精确无误的“专业对口”只能是理论化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所接受的专业教育和从事的职业,会有一定概率的错配。

即使某人拿到了博士学位,也可能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或者本人不愿意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而去送外卖或开小店维持生活。

越是由权力主导人力资源的配置,错配的概率则越大。我读过不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老人的回忆文章,感叹那一代人学非所用太普遍了,一个名校的大学毕业生,分配到煤矿里挖煤或工厂里当司炉工也不稀奇。那个时代,不要说大学本科毕业生,即使是高中生也很少,这种分配对人才的浪费是巨大的。

好在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人的大多数要么适应了本行业,凭着自己的努力脱颖而出;要么历经曲折,回到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当然,也有不幸的。

专业和职业一定程度的错配,是正常现象。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决定人力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比起计划经济时代要自由得多。对个人来说,觉得“错配”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如果在“错配”的岗位上干得不错,觉得挺适应,那就愉快地干下去,以往受到的学历教育所培养的学习能力,能帮助自己学到新的技能;如果觉得不能适应这种“错配”,那就想办法去寻找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关键是,市场的大门是要敞开的。

至于孟伟和类似孟伟境遇的年轻人,当务之急是做出决断,人生每一次选择都不容易,都要为之付出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