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最新报道,日本防卫省在长期验证讨论后决定废弃2017年规划的两套大型陆基宙斯盾系统,相应资金则用于发展两艘两万吨级宙斯盾反导巡洋舰。根据初步计划,这种巨舰的全长为210米,宽40米,但由于该舰自动化程度很高,因此仅需要110名官兵。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单独的居住舱,生活条件将得到极大提升。

▲事实上,“令和大和”的最终造型,还没有彻底确定

日本防卫省表示,两艘巨舰将在2027-2028年先后服役,其主要任务,就是防空/反导,因此它们配备了陆基宙斯盾的海基升级版系统,由于该系统体积很大,所以搭载它们的军舰自然也要提升吨位。除标准-3 Block 2A和标准-6两种防空导弹外,它们还会配备12式反舰导弹和远程对地巡航导弹,据估测,其单舰建造成本将可能达到40亿美元!

▲“令和大和”的吨位远超过摩耶号

日本的巨舰计划,不但暴露了其多年来不断膨胀的野心,也引发了世人对巨型水面舰艇的高度关注。由于近年来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电磁炮和高能量激光武器的出现,使得水面舰艇的作战模式也可能随之改变,为搭载此类武器,新一代水面舰艇的吨位将不可避免地提升。那么,这样的水面舰艇是否可能成为主流,甚至取代原先的海上霸主航母呢?

“令和的大和武藏”?日本为何要重温“昭和旧梦”?

目前,日本最大舰艇是满载排水量27000吨的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其次是摩耶级宙斯盾驱逐舰,而这种新规划的超级神盾舰满载排水量可能将不亚于出云级。毫无疑问,这也意味着日本开始真正重温80年前的旧帝国海军之梦,这种新巨舰也不由得让人想起当年的大和级巨型战列舰。

▲当年的大和号和武藏号,相继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当年日本建造大和级,目的是试图用高吨位带来巨大的火力和装甲优势,由此抵消美军战列舰数量优势。客观而言,就战列舰决斗能力来看,大和级确无人可比,但日军用航母舰载机袭击珍珠港拉开战争序幕,也打醒了美国,促使其海军迅速转变思维。最终,在美军铺天盖地的舰载机群下,大和号及其姊妹舰武藏号双双覆灭,也宣告了战列舰时代的终结。

▲亮相朝鲜阅兵式的火星-8高超音速武器

目前,日本认为其本土同时面临中俄朝三国弹道导弹威胁。为此,陆基宙斯盾系统曾作为日本的重点发展目标,日本认为该系统可依靠陆基能源系统供电,相控阵雷达可由此持续工作。此外,陆基系统也不需要战舰上分类诸多的部门,对人员需求量较低,甚至能通过官兵租房方式进一步降低补助成本,更无需和海军舰艇那样考虑海上任务成本。

▲陆基宙斯盾本质是日本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但原本计划部署陆基宙斯盾的山口县和秋田县居民却大为不满,因为该系统的各类电子设备会带来对人体健康隐患颇大的强烈电磁辐射,拦截弹助推器的威胁也很大。与萨德系统一样,陆基宙斯盾同样是战争开始后被对方第一时间集火的目标,因此日本民众更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而电子设备和发射系统分别列装陆基和舰艇,则同样面临通讯整合等问题。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道理,日本民众也懂

美国曾计划以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为载体设计一种海基反导战舰,该舰将为此增设一门电磁炮、一门速射炮以及大量垂直发射单元。同时,该舰还会配备4面AMDR有源相控阵雷达(S波段),据称其探测能力是AN/SPY-1雷达的2000倍!同时,该舰还会配备3部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因此,日本的反导巨舰思路很可能受到了美国的启发。

▲现在还很难说美国当初的思路对日本有多大启发

日本陆基宙斯盾使用的AN/SPY-7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最大探测距离/高度、识别弹道导弹轨迹、抗饱和攻击等方面都超过了神盾舰使用的AN/SPY-1,甚至也超过了美军新型雷达。但SPY-7明显更大更重。此外,日本还计划为新舰配备一系列尖端技术武器,而此类武器本身和其能源设备同样占据相当的面积,考虑到这一点,日本才会极大提升舰艇的吨位。

“令和大和”是无敌海上堡垒?还是华而不实的白象?

“令和大和”的标准-3和标准-6分别用于拦截弹道导弹和飞机,日本还希望为其配备03式中程防空导弹用于拦截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由于该舰内部宽敞,因此也可能容纳激光武器和电磁炮一类高耗能武器及其相关设备,甚至因此足以拦截高超音速武器。从“令和大和”的规格、人员居住性来看,该舰的自持力不容小觑,不可能只是一种所谓的近海防御平台。

▲陆基宙斯盾AN/SPY-7的等比模型

日本防卫省表示,日本计划研究可远程打击敌导弹发射基地的舰载巡航导弹,该导弹将以12式岸舰导弹为基础,最大射程可超1000千米,并可能实现隐身化。此外,日本也希望“令和大和”配备舰载高超音速武器。目前美国开始计划为朱姆沃尔特级配备此类武器,且“令和大和”也具备容纳较大垂发单元的潜质,因此日本的计划绝不能被等闲视之。



▲从上到下分别为俾斯麦号,衣阿华号和大和号,可见大和号的粗短形态

当年大和级战列舰以“短粗胖”体格著称,稳定性很高,主炮精确射击先天条件明显比细长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更有优势。计划全长210米的“令和大和”更有5.25的长宽比,与一般驱逐舰差别很大,这就使其速度性能将因此受到相当的影响,甚至难以有效长时间跟随舰队。加上两艘巨舰的任务限制,因此它们的主要部署区域可能还会以日本本土附近海域为主。

▲055级的定位与“令和大和”存在本质不同

相比之下,号称航母贴身护卫的055级在防空/反导/反舰/反潜/对地等方面都十分出色。“令和大和”的吨位虽远超过055级,但其主业依旧是反导为主,主要假想对手是火箭军陆基阵地,而非055级。考虑到055级甚至052DL系列也陆续配备新型舰载高超音速反舰武器,其发展水平明显超过日本,因此“令和大和”也难以在海上对决时真正超过055级。

▲拦截弹技术方面,日本依旧高度依赖美国

“令和大和”同样在电子、拦截弹等关键技术上依靠美国进口,因此依旧难以逃脱被美国狠宰的命运。此外,日本宣称该国高度的自动化设备会极大降低“令和大和”的官兵人数,但如此之大的舰艇依旧难以实现真正的全自动,以日本诸多高技术产品的实际可靠性来看,一旦“令和大和”出现部分需要人为解决的故障,也难免会因人手不足而面临很大问题。

▲东风-17依旧是他国无法拦截的武器

由于受地缘等因素限制,因此“令和大和”在实战中最佳的拦截时机也正好是对方导弹接近日本本土时,但此时弹道导弹的速度会极大提升,这无疑会使其拦截难度骤增。最主要的是,美日两国现有拦截弹甚至难以保证有效对付东风-17,等到“令和大和”服役时,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必然会发展到更高水平,因此谁也无法保证该舰会成为服役即落伍的昂贵玩具。

巨型水面舰艇的典型代表都有哪些?结局如何?

二战后,战列舰几乎全部退役,甚至万吨以上巡洋舰也迅速变得稀少起来。究其根本,这是由于远程制导武器的发展使大口径主炮在效率方面彻底落败,而且重装甲的作用也明显降低,在发现—锁定—命中这样的精确打击战争模式下,吨位较低的导弹驱逐舰也能顺利完成任务。当然,这一切都围绕着航母为核心的海上打击群战略思维展开。

▲美国武库舰最初的概念图

上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了武库舰设想。这种战舰的外观类似超级油轮,吨位为2.5-3万吨,可携带500枚各类导弹。该武器的支持者表示,武库舰行动时只需少量侦察专用舰和舰载直升机辅助,即可通过导弹饱和攻击完成效率。作为对比,航母半数舰载机要负责打击群的安全防御,随行护航力量要多得多,因此武库舰很可能将淘汰航母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但这种冒进的设想很快遭到了驳斥,实践证明,航母舰载机的任务适应性无可取代,武库舰本身的隐蔽性也不如核潜艇,而且武库舰功能单一,一旦编队内负责侦察的辅助舰艇被摧毁,那么武库舰本身也将难以发挥作用。尽管这种特化至极的战舰最终胎死腹中,但这无疑也给水面舰艇大型化发展之路点亮了一盏灯。

▲美国还有半潜船模式武库舰的脑洞

武库舰项目告停不久后,美国又启动了所谓新世纪水面舰艇计划,该项目中的CGX巡洋舰计划甚至架空了一种2.5万吨级巨型巡洋舰。该舰配备的AN/SPY-3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尺寸远大于伯克级,功率也是后者的六倍!同时,CGX还能搭载数十枚动能系列拦截弹,这种导弹的尺寸是标准-3的数倍,能以第一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进行反导。

▲美军计划发展的巨型巡洋舰可能具有很强的反导能力

此外,CGX还能配备可容纳近200枚标准系列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据估测,这种2.5万吨的巨舰防空效率可能达到伯克级的7倍!然而正如冷战以来不少美军尖端武器一样,CGX最终也因自己不断飙升的巨大成本预算倒在了国会面前。尽管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让美军多次提出复活其建造工程,但时至今日,CGX依旧没有本质下文。

▲俄罗斯计划的22350级巨型驱逐舰将拥有碾压055级的火力

2009年,俄罗斯启动了23560级超级驱逐舰研发工程。这种巨舰的吨位将可能达到1.8万吨以上。由于俄罗斯缺乏海外基地的不足,这种巨舰可能采用核常混合动力。其对空防御包括陆基S-400改进而来的“棱堡”系统、“铠甲-M”近程弹炮合一系统,其舰首专门配备了近20个垂直发射单元,可容纳反舰导弹、对地巡航导弹和反潜导弹。

▲如果不出意外,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反而可能最先服役的新一代巨型战舰

另一方面,第三艘基洛夫级巨型巡洋舰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还在进行全面改装,其改装内容包括增设有源相控阵雷达、舰载高超音速武器和新型中远程防空系统。对比美俄其他同类巨型战舰的发展近况,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这根刷上绿漆的“老黄瓜”反而可能是未来首艘真正服役的巨型水面舰艇。当然,前提是俄罗斯船厂不要出现任何世人无法想象的意外。

配备新武器的巨型水面舰艇会淘汰航母吗?

冷战以来,美军海上力量处于绝对优势位置,因此一度转向由海到陆思想,因此鱼叉系列这样性能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反舰导弹依旧在美军水面舰艇中广泛配备。相比之下,中国鹰击系列反舰导弹的水平却伴随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相形之下,海上决战战略就被美国再度提上日程。

▲谁也无法保证未来不会出现配备大型电磁炮的巨舰

2019年,美国海军提出了多种反舰弹道导弹舰载化的议案,并对计划中射程1800千米的SLRC火炮产生了很大兴趣。尽管该炮体积很大,但却能在改装后装入炮塔搭配战舰,进而促使美军舰艇甚至具备超过舰载机作战半径的打击范围。据计算,一枚炮弹价格仅数十万美元,比舰载机的单次出动成本低得多。此外,美军更对大口径电磁炮上舰颇感兴趣。

▲SLRC火炮也让美国海军感兴趣

当年战列舰被淘汰的关键因素就是打击范围远低于航母舰载机,即便在主炮射程内,打击目标的命中率同样远低于舰载机。美国海军学院某统计报告显示:如果以20千米(二战战列舰主炮有效打击距离)和300千米(二战舰载机活动半径)为标准,航母的火力覆盖范围可能是战列舰的200倍以上!如果考虑对方空中力量威胁,那么航母的优势还会继续放大!

▲新型高超音速舰载反舰武器的服役,无疑会让传统海战模式面临变数

有分析指出:随着高性能反舰弹道导弹、电磁炮等舰载武器的全方位进步,水面舰艇将很可能获得前所未有的翻盘良机,这是因为无人机、卫星等单位将以类似“A射B导”模式指引电磁炮和导弹的远距离攻击。今年早些时候国产高超音速舰载反舰导弹的亮相,意味着中国航母打击群甚至能在远海依靠打击范围优势,极大程度抵消假想敌的航母舰载机的优势。

▲卫星天基系统的安全,与海上决战关系重大

然而,巨型战舰往往会因自身武器的特性提升吨位,并预留足够空间容纳其他设备,其成本同样攀升到接近航母的水平。而航母的威力,也来源于其打击群内所有单位的助力,这也是少数巨型水面舰艇不具备的优势。所以,片面强调某些看似吸引人的新武器将包打天下,无疑犯了当年“武库舰”支持者只见树叶不见林的错误。

▲依靠单舰挑战体系,下场就会和大和号一样

电磁炮和反舰弹道导弹成功打击敌舰的重要依托,是数以百计的光学/雷达成像卫星和其他天基系统,如果它们遭到破坏且无法及时补充,负责指引火力的远程无人机也被拦截,那么巨型战舰的所有远程武器也将就此失效。尽管80多年过去了,但制空权决定制海权的本质依旧没有变化,所以航母作为海战核心主力的地位,也不会轻易被动摇。



从人类战争史来看,新型武器往往的确有其进步之处,但这并不等于它们的地位交替是一蹴而就的。正如生命演化一样,新型武器也会在其诞生后花费相当时间来实现成熟,在此期间,老式武器的传统优势也将随着它们本身而得以进步。因此各种武器的关系,往往呈现相辅相成的共存态势。

▲早期哺乳动物曾和恐龙长期共存,因此新型武器不可能迅速淘汰老式武器

对中国而言,不但要客观看待任何国家的任何武器,也应当在军备快速变革的同时做到张弛有度,既不保守,也不冒进,最终谨慎选择真正符合自身技术体系和战略需求的高性能武器。只有这样,国防军备的发展才会迎来最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