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仍在执行严苛的清零政策,图为今年年初西安被封控时的画面。
《世界报》撰文指出,中国严苛的防疫政策是该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因此,为了能在即将召开的二十大上顺利连任,习近平会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推行清零政策。这篇题为《清零必须成功》的文章写道: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仍停留在疫情发生后第一年的状态。当时确实有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和病毒学家都将中国严苛的防疫措施作为榜样。但现如今,大多数国家要么通过接种mRNA疫苗实现了群体免疫,要么接受了与病毒共存的现实。但北京仍在一如既往地坚持清零政策。
中国的大中城市不断陷入封控状态,而接种率过低,又使当局无法开放边境。群体检测、关闭国门以及漫长的隔离期,忠于政府的居委会一丝不苟地在执行着政府的各项防疫措施,动用暴力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民众越来越感到不解:尽管中国的管控一向严格,但社交媒体上仍不断传来有关街头抗议、骚乱和不满的画面。在中国的网络上,'成都封城'已经被禁,当局将相应的防控措施称之为'留在家里'。"
无休无止的封控,已经使中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国际货币基金已经将对2022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从5.6%下调至4.8%,并指出经济降速的主要原因是"清零政策带来的干扰"。文章接着写道:
《世界报》:清零政策被同习近平本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尽管如此,习近平也不会改变其防疫政策。这位中国最高领导人表示,中国的防疫政策是'科学有效的'。长期以来,清零政策一直被视作是中国胜过西方的成功例证,也被同习近平本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对这一政策的任何微弱修正,都是让习近平'丢面子'的事情,也将使中国塑造起来的防疫胜利者形象出现动摇。而这恰恰是要极力避免的,十月16日的二十大上,习近平将努力开始其历史性的第三个任期。为此目的,他已在2018年取消了国家主席的任期限制。
同民主国家基于选票的执政合法性不同,一党专制下的中国更为重视执政业绩。因此,今年秋季的党大会上,清零政策无论如何都要被树立为成功业绩。
那些担心随时被封控的中国人,也会对十月16日寄予一线希望:习近平如果如愿以偿成功连任,那么严苛的清零政策也许会被划上句号,或至少有所放松。"
"促成苹果搬家的原因可能同来自拜登的压力关系不大,而更多的是由于中国工人的薪资变得越来越高。除此之外,习近平严苛的清零政策已造成多次严重的停产和供应链混乱。封控管理令苹果蒙受了惨重损失。因此,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而言,苹果在中国之外设立工厂是有益的。据报道,今年第一季度印度境内生产了大约一百万台苹果手机,而全球苹果手机的销量则为5600万部。从比例而言,苹果要同中国脱钩,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中国疫情:救经济刺激措施再出,33城封锁下万亿投资流向何处
深圳华强北电子产品市场空荡荡的街道。9月3日,中国经济中心深圳再次处于部分封城状态。
9月5日,中国政府在吹风会上披露了19条刺激经济新措施的细节,作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 的接续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增加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以及2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等。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这些刺激措施在中国总理李克强8月24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确定。
今年4月、5月上海等城市经历封锁后,经济承压,中国政府于5月底推出33条稳经济的政策,要求各地在助企纾困上政策能出尽出,刺激力度和速度都较为罕见。
然而,8月以来奥密克戎再使更多城市陷入封控,截至9月2日,共有33座城市因疫情仍处于部分或全部封城状态(中国政府称静态管理或静默管理)。其中,西部经济重镇成都成为上海之后又一座实施封控的2000万级人口城市。
不少金融机构因此下调中国今年增长预期。在此情况下,新一轮刺激政策呼之欲出。但回顾2008年,中国同样大力刺激经济,却造成不少苦果需要此后多年来消化,这一轮数以万亿的资金投入,能否避免重蹈覆辙?
一万亿投向何处
9月,中国西部经济重镇成都成为上海之后又一座实施封控的2000万级人口城市。
上海解封后不久,中国政府在6月末已经推出了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到8月26日这批资金已经投放完毕,支持重大项目超过900个。
9月5日公布的新措施要求再增加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此外,还要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以及发行2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等。
北京恒大一处未完工楼盘。如何避免再次出现恒大危机这样的现象,是这次经济刺激需要考虑的重点。
以上资金共一万亿元。中国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说,专项债支持重点投向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新能源项目和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也位列其中,不仅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还明确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交付的住宅项目完成建设交付。
换言之,中国将动用国家政策性银行注资”烂尾“楼盘,以完成交付。
遍地封城覆盖全中国
上海在6月1日解封,中国开始努力修复二季度损失的经济增长。然而稍有喘息,疫情再次来袭。
今年暑期,中国各地旅游回暖明显,国内游大幅回暖。与此同时,海南、西藏、新疆、青海、云南等多个旅游大省,不断出现疫情,相继实施静态管理,曾导致大批游客滞留。
封城带来的影响已经遍及中国各地。很多城市过去的繁华街区变得空空荡荡。
上述省份疫情尚未完全平息,四川、广东、河北、辽宁和贵州又爆发疫情。8月25日,石家庄鹿泉区实施全域静态管理;29日,大连市宣布严控主城区人员流动。
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是两个大城市的封锁——9月1日起,成都市全体居民“原则居家”,成为上海之后又一座实施封城的两千万级人口大市;9月2日,深圳市的六个区分别发布通告,宣布实施全区静态管理。此后还有贵州省会贵阳等城市进入封控。
图像来源,EPA
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中国统计局公布的7月制造业PMI出现下行,录得49.0,跌破荣枯线;8月略有上升,录得49.4,回升0.4个百分点,但已连续两月处于荣枯线以下。
PMI被视为一个经济体的“体检表”,反映制造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PMI的荣枯线是50,高于50代表制造业在扩张发展,反之则代表衰退。
大水漫灌与饮鸩止渴
在上述9月5日的发布会上,中国发改委副秘书长杨荫凯特别提到,新资金将优先支持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列入规划、前期工作成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而中国总理李克强近年几乎在每次发布刺激政策时都提到防止”大水漫灌“。
这些表态都意有所指,中国试图避免重走2008年刺激政策的老路。
2008年下半年,金融海啸的余波跨过太平洋冲上中国的海岸,当年11月中国进出口数据突然跳崖,出口增速从上月的19.2%下降到-2.2%,进口增速从上月的15.7%下降到-17.9%。
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称,“这场金融危机是历史上罕见的”,“要千方百计防止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几天后,中国推出一个四万亿元级的经济刺激计划,当时低迷的全球经济都为之一振。大量的投资注入经济,基建狂潮成为托底经济的主力——2008年底开始,中国发改委突然放松审批条件,密集批复同意了28个城市的地铁规划,投资超过1万亿元。事实上,“四万亿”的45%投向了公路、铁路、机场和城乡电网。
在推动经济复苏的同时,这一刺激计划也产生了深远的不良影响,它也被视为“饮鸩止渴”,推高了债务风险,吹起了地产泡沫。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事后称,“它不但没有降低杠杆,相反进一步杠杆化了”,而一旦有风吹草动,“局部的资金链断裂传导到金融市场的其他部分,引发系统性危机”。
此后多年中国不得不承受“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带来的痛感。因此,当前疫情压力下的两轮刺激,也有声音担心,是否会重蹈覆辙。
不过,当前分管金融的副总理刘鹤,在推出“四万亿”计划时就是中财办副主任。他在之后的一次讲话中提到过当时的苦衷——“在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当全球经济处于自由落体状态的时候,我们中央政府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直接干预,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确实还有一些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胡荣分析,当时大量的投资和信贷大多给了国有企业,银行也更倾向于借贷给国企,而非民营企业,后者只好用利率更高的影子银行,这种“挤出效应”进一步加大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而经济刺激的另一个后遗症是,地方政府短时间承担债务过高,之后则要把更多的财政收入用于偿还债务和利息,影响地方长远发展,这就是危机之后的“宿醉效应”。
中国救经济的世界意义
北京施耐德电气工厂。中国经济刺激政策会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影响。
中国经济如何走向正常化,也对全球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美国、欧洲等主要经济体都在经历破纪录的高通胀。各国政客普遍将此归咎于俄乌战争导致的能源上涨,以及中国抗疫政策导致的供应链波动。
疫情爆发最初两年里,情况恰恰相反——由于疫情控制差异导致中国的供给能力要远高于国外,出口产生了明显的替代效应。
“中国防疫措施严格,供应链在疫情期间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经济学人智库经济分析师徐天辰曾在接受BBC中文采访时表示,当时中国政府将营商和信贷政策向制造业倾斜,填补产业链中的弱项和短板,以图保持并提高制造业水平。这些原因使跨国企业们做出最符合利益的决策——让订单回到已经全面复工的中国。
于是2020年下半年,中国的外贸形势止跌转涨,出口增长远超预期。在如此高增长的基础上,2021年中国外贸继续高歌猛进——全年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贸易战三年及新冠疫情爆发两年后,中国贸易规模全球占比反而达到了历史峰值。
然而,上述替代效应在2022年开始出现反转,中国成为全球唯一还在实施”清零“的世界主要经济体,而多数国家已经选择与病毒共存的情况下,海外需求开始回升,中国的封控措施还在扩大,并对产能和需求产生巨大影响。
比如,今年的一则新闻引起中国网民热议——越南一季度出口总额超出深圳多达277.5亿美元。其中3月份的数据差距更大,几乎是深圳的两倍, 达346.2亿美元。有观点认为,深圳封城,造成订单转移,此消彼长下越南实现大幅超越。
“过往快速增长过程中隐藏的深层次矛盾会在经济掉头下行时显现出来。”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表示。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测算,如果秋冬疫情反复引发各地静态管理,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2个百分点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这是否会导致经济出现永久性伤疤,比如消费者开始调整未来就业预期,逐步出现长期心理和收入伤疤,也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