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疫情在全国不少地区再次抬头,把这波疫情压下去,防止它扩散失控,成为出现疫情地区的紧迫事项。但越是这个时候,相关地区治理团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越是面临考验。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在是各地开展无形竞赛的时候:比谁能够最快发现疫情,以最小代价及时将它扑灭;比谁能够避免群众反感的一刀切大范围静态管理乃至封城,用精准防疫保护经济社会秩序;还要比谁能做到长时间不因防控措施违反法律和常识常理招致群众激烈反对,酿成突出的互联网舆论事件。
要看到,疫情暴发已经两年半多了,经济受到影响,公众的防疫耐心也受到了很大消耗,目前的社会心理逐渐变得脆弱。此时各地遇新发疫情,一定要沉着冷静,我们的防疫经验已经非常多了,政府和老百姓在阻止疫情扩散这件事上的利益高度一致,要把这种一致性充分释放出来,切不可把当地政府与老百姓搞对立起来,政府推行的防控措施一定要得到属地百姓的基本理解和支持。如果要推极限措施,比如大规模静态管理,需要向公众解释清楚它们的必要性,而且时间要尽可能短。
有的地方尚未出现疫情,因为夹在两个已出现疫情地区中间,就进行三天的“全域静态演练”。有的城市减少公交班次,但乘客却没有相应减少,变得十分拥挤,反而增加了感染风险。各种不满的曝光不断登录到互联网上。
▲有的城市受疫情影响减少了公交班次,公交、地铁站人流十分密集。(图片来自微博)
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希望政府控制住疫情,对动态清零确保了极低感染率持欢迎态度,但是人们越来越担心经济受影响,日常医疗、就学等被打乱,因而对各种高强度防疫措施很敏感,而且害怕自己被划入隔离的圈子。可以说,目前围绕防疫的社会心态非常复杂。
出现疫情的地区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全国动态清零路线的支持,推出不当措施,引发群众的激烈反对,则是对全国抗疫工作的拖累甚至抹黑。所以不是说一个地方采取了最极限的防控措施,就是防疫立场最坚定,那些措施得是确实必要的,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是最终正确的。
最后我要表达一个个人看法:在已经有过多个大城市严重陷落的教训之后,而且鉴于现在的快速筛查措施已经非常方便,大城市再出现大规模传播并导致大范围静态管理,是不可接受的。各地应该有能力一边严防疫情扩散,一边保持基本经济社会秩序,如果还做不到,实在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