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D不扯蛋(ID:close_3002339871),作者:一级棒的观察员,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阅前提醒,下列内容纯属虚构:


接上篇《一级市场变形记》,其实还是有很多投资机构在兢兢业业地做投资的,他们一般有以下特征:


①优秀勤勉的投资经理;

②持续学习的合伙人们;

③专业详实的尽调走访;

④高效果断的投资决策;

⑤坚定下注硬科技赛道。


本文将根据上述特征展开讲讲。


某头部机构的大领导听到同行推荐的一个光伏新材料项目,据说这个新材料可以让光电效率翻倍,产业落地将即,硬科技概念十足。他虽然读过很多EMBA,但还是听不懂光电效率是啥,于是第一时间把BP发在工作群里,用了3条50s+的语音,把这项目是谁在哪天哪个酒局推荐的这件事情说清楚了。最后为表重视,还特意用文字打了个:“抓紧推动!”


一、优秀勤勉的投资经理


大领导内推的项目,Keven不敢怠慢,马上回复个:“收到,立刻组织研究!”


Keven是这家机构的投资经理,履历非常优秀:全球前20商学院的英归金融硕士,年纪轻轻就考了CFA、FRM、CPA……近乎满分拿到基金从业资格证,还考取了C2驾驶证。转眼参与工作快满四年了,之前跟着项目组实习的时候,赶在互联网行情末班车参与了几个大项目的IPO,Keven的个人介绍到现在还挂着这几个项目的名字。


趁着飞机起飞前的十几分钟,Keven想把项目BP里这堆什么PVD、TCO的中文名搞清楚,对着百度词条和券商研报不断来回搜索。飞机即将起飞,灯光暗了下来,Keven眯着眼睛左右扫视着手机里的研报内容,盖着空姐递过来的毛毯,迷迷糊糊之间睡着了。


没有订到回首都机场的机票,Keven晚上11点落地大兴,凌晨1点多才回到朝阳的小公寓里。想着明天回到公司要给领导们讲清楚这个新材料的特点,Keven决定挑灯夜战,点开了B站不停刷视频,恶补知识。


话说起来,B站已经成为很多一级投资人快速补课的小乐堂,尤其是生物医药类的专业视频非常多,前两年Keven也是在这里学会了什么是CDMO、mRNA和IVD。去到项目现场,跟创新药的研发总监聊得有来有回,Keven总是被夸专业。领导虽然听不明白,但也大受震撼。


通过好几个视频的对比确认,Keven似乎搞懂了制备这个新材料的基本工序,可突然间冒出一个正置倒置的问题,又把刚学的知识体系搞垮了,迷迷糊糊之间,Keven又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二、持续学习的合伙人们


第二天回到公司,Keven准备跟大家讲讲项目。大领导叫上消费组,医药组和金融科技组的合伙人一起来听,反正大家闲着也是闲着,投到老学到老嘛。


消费组:这个新材料的客户群该怎么分析,产品复购率高吗?


Keven:下游如果接受这个组件,一般会采购设备和搭建产线作对接,不会轻易调整。 


金融科技组:做成产品之后的坏账率......不是,我说良率怎么样?


Keven:关键环节在于溶液制备,涂布加工的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了,但还没大规模量产,所以良率暂不可知。


医药组:这个材料有平台分子概念吗?是否可以延伸出多个管线的产品?


Keven:确实可以应用在不同方向,但其他都不成熟。可以理解为一个方向进入了临床三期,其他还在临床前研究吧。


医药组:诶,你这视频不是从B站截的嘛,又去偷视频啦?


Keven:这个叫学习!投资人的事情,能算偷么!


Keven憋红了脸,接连着就是一堆难懂的话,什么ADL、HJT、窄带隙宽带隙的,听得大家一头雾水,会议室内外都充满了困惑的空气。


眼看PPT还有30多页没讲,大领导率先坐不住,打断了Keven的讲解,决定先去项目现场走访看一看再说。


三、专业详实的尽调走访


Keven联系到项目创始人,并安排好了两周后的走访行程。在走访前一天晚上,大领导和其他合伙人分别因为疫情防控、飞机延误、小孩生病和小脚趾踢到椅子腿等理由,非常诚恳地向项目方道歉说去不了。结果只有Keven一个人来了现场。


项目创始人是一个连续创业者。虽然连续创业者这个title可以让投资人第一时间意识到他创业失败了很多次(或者没那么成功),但依然很多人喜欢把这个title挂在自己名字下面,作为第一个介绍标签。


这位创始人带着8个博士一同接待了Keven。先到生产车间沿着产线,博士们根据各自负责的环节,轮番展开介绍。Keven以为钻研了两周,能和博士们谈笑风生个几回合,但博士们的语速实在太快了,没等Keven听明白,大家已经在会议室桌前交换起了名片。


茶水端上,果盘一摆,创始人问Keven还有什么要了解的,可以现场聊透。Keven打开电脑翻起自己的问题清单,有些问题似乎刚刚交流过了,虽然没听清,但再问显得有点蠢;有些问题连前提都是错的,没敢发问。最后Keven问了几个关于良率和平台分子的问题,充满感激地结束了这次现场走访。博士们加了微信,纷纷对Keven表示今天他们受益匪浅。


四、高效果断的投资决策


回到公司,Keven正踌躇着怎么跟大领导汇报这次走访,没等他准备好,大领导就把他叫到办公室了。


领导:我前天打高尔夫的时候问了XX资本的老板,说这类新材料商业化还早,不用再跟进了。


Keven:未必,我在现场看到他们设备都到位了,应该两个月后可以量产出货了。


领导:你不懂,XX资本投了a项目和b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同一个产业的,他们应该很熟悉了。


Keven:那两个项目偏上游,跟这个材料可能关系不大,而且市场有传言说a项目裁员,b项目财务造假,两个都没能力继续融……


领导:先不讨论了,你看看这个项目,XX股份的董事长推荐的,据说是核心工业软件,比EDA还硬核,可能XX基金要入股!抓紧推动!


Keven:收到,立马研究!


两个月后,那个新材料项目还是完成了融资,并且产品通过下游试验,准备大量出货。但因为大家都没想到的原因——材料涉及重金属污染问题,新建的产线迟迟拿不到环评落地,连续创业者又开始了新的旅程。


Keven勤勉认真的苦心钻研,领导四处发散人脉寻找消息,他们都很兢兢业业地工作,只是最后的答案,似乎跟他们依然一点关系都没有。


五、坚定下注硬科技赛道


一级市场自从失去了以BAT为主线的波澜壮阔的互联网大浪潮,跨过了半导体怎么投都赚钱的巨额融资过山车,结束了Me too/Me better也能上研发的创新药大方舟,逐渐进入了一个迷路的局面。


那么,现在大家投什么呢?显然“硬科技”成了众多机构举起的新旗帜。


以往各种投互联网的、投消费的、投金融的……各种赛道周期下沉的投资机构,如今都纷纷聚集在这面旗帜之下。可是硬科技太广了,没人能准确定义什么是硬科技,硬科技之下的项目也差距甚远,项目之间并没有什么可复用的行业经验。硬科技不像是一个指引方向的灯塔,更像是一个不知航向的避风港。


这个避风港的意思是:我不能告诉你,我也不知道现在该投些什么;但你要相信,我现在做的事是有专业度的,是你不懂的。


好比之前某个投资人在XX会议中侃侃而谈,自己投的XX雷达,如今已进入了非常多主机厂的L4自动驾驶方案中,想当初自己是多么器宇轩昂,慧眼识珠……而实际国内根本没几个主机厂有能力做L4,这种C端营销式的技术宣传,不曾想也洗了一些投资人的脑。


真硬核科技的项目,断不是那些靠投轻资产项目起家的投资机构,转型个一年半载就能投得好:顶层决策的认知,行业资源和人脉,尽调风控的逻辑,基本都不适配。在这种情况下,GP们也只是在掷骰子而已。


也许以目前的环境,确实没什么超高收益预期的行业和故事,能让募资团队去给LP们洗脑,让LP们心甘情愿地去给那 2%一年,还要一次交3年的管理费。但如果你们实在找到不方向迷路了,不如给自己放个假吧,别拿LP的钱,做个连续投资人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D不扯蛋(ID:close_3002339871),作者:一级棒的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