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客inSight (ID:pic163),作者:铃铛,编辑:何晓山,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是一个关乎逃离的故事。


在此之前,嘎嘎遵循着那条既定的人生道路,考试、升学、工作。2015年,她从一所985高校本科毕业,进入北京一家手游公司,工作两年多,月薪从5000涨到8000块。生活轨迹和大多数刚毕业的年轻人没有区别:平淡、忙碌,又难以找寻到意义。


但突然地,她决定裸辞,半年以后,她成为了一名在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随后的四年间,她的足迹遍布大半个澳洲。与此同时,站在29岁的尾巴上,她即将存够人生的第一个100万。这种生活似乎令人羡艳:逃离平乏的日常,去被大海围绕的地方享受人生,还攒下了一大笔钱。


而与之相伴的,是大多数时候都枯燥的工作,和脱离常规轨道的焦虑。简历上空白的四年好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等待回国找工作的那一天,剑就会落下。


幸运的是,嘎嘎找到了开解自己的方式。在澳洲,她见惯了全世界到处跑的背包客,许多曾经遥远又陌生的人和事进入她的生活,脱轨成为再常见不过的事。那些刻板单一的评价体系逐渐离她远去,如今她确信,人生嘛,是会且行且有开阔之处的。


以下是她的讲述。


一、我在澳洲当蓝领,梦想攒到100万


2018年,我辞去了在北京的工作,来到澳洲当蓝领。


因为签证,像我这样的背包客一般不能在同一个雇主手下待超过六个月。外加大多数人没有很拿得出手的技术,所以我们大多从事农业或服务业。


传言没经历过农场生活的打工度假是不完整的,但对我来说却很痛苦。


我在一家种植樱桃的农场工作过一段时间。农场工作很辛苦,夏天太阳很毒,为了避开最晒的时间段,经常凌晨三四点就要开始干活。摘果子经常得上树,梯子很沉,搬来搬去总会把自己磕碰出一身伤。


这些还不是最难熬的。因为我手速慢,做樱桃包装时,刚干了五分钟就被开除了,在户外摘樱桃也不顺利,一天只能摘十几桶,而我的同事能摘三十多桶。工头还取笑我说:“(摘那么慢)是怕樱桃树受伤吗?”


有时我会边摘边偷吃几个樱桃 受访者供图
有时我会边摘边偷吃几个樱桃 受访者供图


对比起来,我更喜欢服务业。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按摩师,当时我对理疗感兴趣,想学一门手艺。我就跟按摩店的师傅学揉、推、点、拨这些基础手法,在其他学徒身上练习。刚开始我掌握不好发力方式,每次学完回家,肩膀都痛的不行。


学了一个多星期,通过了师傅的考试,我就开始上手做客人。做第一个客人的时候我可紧张了,好巧不巧,就给我碰上一个要求很多的客人。那会儿我刚到澳洲,英语也不好,心里慌张,对他说的话总是反应不过来。


不过熟能生巧,做的客人多了,技术就上去了。后来有次回国,我在美团上找了家按摩店体验,结果手艺还不如我呢。


但我是个追求新鲜感的人,每当我觉得无聊了,就会换一个工种。


英语口语的提升是做收银员时的收获。我从小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加上签证的要求很低,雅思只要4.5就行,我的口语并不好。刚到澳洲那会儿,我每说一句话,都得在心里打好几遍草稿。就连去超市,也因为害怕对话,只敢在自助机上结账。


但做收银员时,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口。


上岗前,经理和老员工会带着我把货品认一遍。平常闲的时候,我都会拿着员工手册来回翻,多记多背。但也会遇到听不懂的情况,如果客人脾气好,我会让他用其他单词多解释几遍,或者给我比划出来。要不就是让客人自己去货架上找,等他找到拿给我,我就知道这个东西怎么说了。


后来在加油站工作时,我对所有商品的名称都了如指掌,面对点单的客人时,也不会只用“this one”(这一个)和“that one”(那一个)指代了。


刚到加油站工作时,切三明治经常伤到手 受访者供图
刚到加油站工作时,切三明治经常伤到手 受访者供图


在澳洲打工,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收入差距都不大,有时候蓝领的工资比白领还高。


我认识的本地人基本都是蓝领,他们读完高中,学一门维修或者电气的技术,就出去工作了,上大学反倒是件无足轻重的事。我曾经的白人老板就认同这样的观念。他的一个儿子考上了大学,另一个早早开始创业,他反倒更喜欢后者,也希望自己的外孙不要去读大学。


在这里,不会有人觉体力劳动低人一等。哪怕是在按摩店打工,也并非“顾客就是上帝”。像之前有客人让我觉得不舒服、被冒犯了,我告诉经理,经理就会直接把他赶走。


最近一周的工资单,到手一千五百多澳币 受访者供图
最近一周的工资单,到手一千五百多澳币 受访者供图


迄今为止,我总共换过六份工作,先是做了半年按摩师,又做了三个月农场劳动,后来还当过收银员和流水线工人,现在在一家加油站上班。


我自己找工作的原则是,每份工作的薪资要比上一份工作高。


在加油站的工作,是我做过的薪资最高的工作。每周工作48小时左右,工作日时薪30澳币(约150元人民币),周末和节假日时薪40澳币(约200元人民币),每周房租吃喝的开销不超过200澳币,还能剩下不少。


其实我刚来的时候,并没有攒钱的想法,觉得能负担生活开支就行。后来发现工资确实很高,也有了对未来的一些打算,第二年就开始计划攒钱了。


现在我大约攒了80万元人民币,我的目标是在明年30岁时,攒够100万。只要我继续像现在这样,每周存1000澳币,汇率不出现变动的话,应该马上就能实现。


二、北漂两年后,我裸辞了


我从小就挺独立的。小学三年级,我爸开车送我去上奥数班,他走后班里停电了,老师就叫我们回家。我也没想着叫他来接我,凭印象走了几公里,自己走回家了。还有一次,也是小学一个补习班,课上到一半,我去同学家给他过生日,也没让老师通知一下爸妈,直接走了,我爸来接才发现我不见了。


那时候我就没有“什么事都要告诉父母”的意识,也是这样,我才能收获可贵的独立和自由。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完全没有职业规划,我把所有行业都海投了一遍,最后进入北京的一家手游公司做商务,这份工作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可以经常出差。


刚开始,我主要负责和开发商对接,但工作一年多以后,工作内容开始变得很杂。除了原本的对接开发商,我还要和公司里的财务、行政、翻译等几乎所有部门对接。有时需要一份材料,会计可能时隔一两天才能给我,但开发商又催促着马上就要。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我总是被焦虑包裹着,实际上却没有得到成长。


有时会去围观附近的原住民打猎 受访者供图
有时会去围观附近的原住民打猎 受访者供图


于是我想到了大学时便向往的打工度假。


我一直都很喜欢旅行。上大学前苦于父母的限制,没去过什么地方。我记得高中毕业,我们班计划去内蒙古玩,我非常想去,但他们没同意,我还难过了很久。


等到离开家上大学,我就开始省生活费,瞒着他们到处跑了。


国内最早的一批背包客、《背包十年》的作者小鹏是我们大学校友,有一年他来学校做演讲,印象最深的是他说,如果你有出发的念头,那不妨再勇敢一点。那年寒假,我和朋友去厦门旅行,图省钱坐了30多个小时的硬座。在那列绿皮火车上,我花两个小时读完了《背包十年》。


现在想想大学的穷游经历挺有意思的。七八个人一起爬泰山,只订一间房,大家挤着打地铺,还觉得很热闹很开心。坐便宜的红眼航班飞成都,落地的第一顿早饭吃了碗红油抄手,后来有关成都之旅的记忆七零八落,唯独记得那是最好吃的一餐。


大四时,我看到了关于打工度假的帖子。那是一种边打工边度假的生活方式,开放给各个国家31岁以下的青年,申请条件也并不严苛,只要你完成了两年大学教育、雅思考到4.5、有三四万人民币的财产证明就行。


但那时只是心动,没有钱也没有说服父母的能力。


刚到澳洲不久,赶上了悉尼一年一度的灯光节 受访者供图
刚到澳洲不久,赶上了悉尼一年一度的灯光节 受访者供图


而现在,我对工作失去了耐心,也存了点钱,我就开始考虑出国的事了。


澳洲每年有5000个打工度假的名额,2015年时竞争还比较小,等到我申请的时候,已经很难抢了。那年10月放了一批,但我没有抢到,最后上淘宝找中介帮忙抢。有了名额,我就去递交申请材料,很快11月就下签了。


第二年3月我辞职,4月换了2000澳币(约1万元人民币)带在身上,就飞澳洲了。


今年我开始发小红书,总有私信问我“工作经验怎么办”、“社保怎么办”。我是裸辞,社保也直接停了,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可以轻易放弃的东西。旁人说我胆子很大,但我自己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身边有清华北大的研究生;有卡着31岁期限的前公务员,他们放弃的远远更多,和他们比,我是最平凡的一个了。


三、路怎么走都会有的


明年下半年签证到期,我应该就会回国。其实我每天都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大家说,国内到处都在裁员、35岁就没人要了。而这些情况,又和我如此贴近。


我知道,像我这样的发展轨迹,不可能再在职场上有什么野心了。不过依旧会有点“盲目自信”:我能接受这份工作不如之前的,但不可能找不到工作吧?


我对自己有些信心。当初跳槽时,前公司的老板和hr都挽留过我,来澳洲之后,也有很多雇主夸我做的不错,辞去收银员工作时,老板会对我说,只要你想回来可以随时回来。我在西澳矿区的按摩店工作时,那儿的环境比较差,员工天天吵架,只有我看起来还能忍受。我离开之后,老板还天天给我发消息,问我要不要回他那工作。


土著社区的超市老板开着他的小飞机来接我 受访者供图
土著社区的超市老板开着他的小飞机来接我 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我也想开了很多。


我的成长是个逐渐躺平的过程。人生前十多年,被灌输“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我也认可成绩就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小学没考到“双百”会哭,中学月考差一点没能进年级前五十,也会躲在厕所偷偷哭。上课做习题,我见老师站我边上,紧张得解不出题,课后被找去谈话,还难过了很久。


等到高考结束,我才明白不是这样的。有同学并没有考上985,但因为画画很好学了建筑,后来我看到他的朋友圈,他不仅是建筑师,还去各种比赛当评委,甚至出版了自己的书。或许,高分并不是唯一解。


其实我很羡慕他们,有一项爱好或者专长,能够为之持续不断地奋斗。我什么事情都能上手做做,但什么都做不长久。我思考过很久,是不是该给自己找一个坚定的理想或者生活的重心,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虽然想起来有点沮丧,但我也只能接受,自己就是这个样子。只能说我现在趁着年轻,多攒点钱,以后一旦我觉得生活无聊了,就去尝试一种新鲜事物。说不定哪天就让我找着真正喜欢的东西了呢?


这些想法,都是来了澳洲才有的。刚来的时候,我和其他背包客聚在一起聊天,才知道原来他们很多人都是来攒一年学费,然后去欧洲读书。大家会讨论哪里的学费比较便宜、去爱尔兰还是西班牙好、又有哪些国家有游学项目等等。我才知道外面的世界还有这么多选择。


在凯恩斯附近完成了跳伞的心愿 受访者供图
在凯恩斯附近完成了跳伞的心愿 受访者供图


来澳洲之前,我以为这就是一次短暂的出逃。我会回国继续工作,继续面对升职加薪、相亲结婚。但当我真的踩上异国的土地,认识了全世界形形色色的人,我发现按部就班,也不是唯一解。


前阵子我在国内的朋友来找我,说他在互联网公司996,实在是卷不动不想卷了,想换个环境生活。我跟他说,现在最基础的方式肯定还是先留学。他会有很多顾虑,说自己三十多岁,年纪已经这么大了,还要再读书会不会太晚了。


如果我没有来澳洲,大概会和他是一样的想法。但我现在我会告诉他,什么时候改变你的选择,做出新的选择都是可以的。


来澳洲以后,我的人生变得更开阔了。当你看着身边的人做出各种各样看似不可能的选择,就会想,哦,原来人生也可以这样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客inSight (ID:pic163),作者:铃铛,编辑:何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