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乌克兰开始至今,由于俄军装甲部队缺乏步兵掩护,因而在熟悉地形的乌克兰士兵伏击下损失惨重,乌克兰部队以小股兵力设伏,多数时候俄军坦克根本来不及还击,被摧毁的坦克有T-72BM3、T-80U、T-90坦克,美国支援的“标枪”反坦克导弹大显神威,中国也有和“标枪”相同的“红箭”12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导弹,但至今没有大量装备,美国“标枪”反坦克导弹装备到歩兵排,中国的歩兵排只有非常不理想的火箭筒,但双方都存在贵得用不起,便宜的又要命的问题。

一:中国军队的火箭筒




在坦克诞生时,步兵用枪、用手榴弹、用炸药包、用燃烧瓶攻击坦克,这些武器攻击效果很差,而且要付出巨大的牺牲,直到1942年美军发明了“巴祖卡”火箭筒才使步兵有了远距离反坦克的手段。“巴祖卡”火箭筒不仅能反坦克,还可以打击火力点和集群步兵,美军通常配置在步枪班。班长负责观察并指挥,自动步枪手在稍远的位置负责消灭敌人步兵,1至2名步枪手负责外围警戒,一名步兵手持自磷手榴弹准备掩护小组撤退,在有利位置准备投掷自磷手榴弹,这种手榴弹既可杀伤敌步兵,也可掩护伏击小组撤退,枪榴弹手在一侧协助攻击,火箭筒手在另一侧在最靠近的位置隐蔽准备消灭坦克。这种战术在实战中极为有效,另一种战术是多个反坦克小组同时攻击一个目标,

接着德军也发明了大名鼎鼎的“铁拳”火箭筒,“铁拳”火箭筒也摧毁了大量盟军坦克,德军士兵往往从隐蔽物后跳出来打一发就跑,但“铁拳”火箭筒射程只有30米,很多士兵都死在坦克火力之下。中国在二战中也获得过“巴祖卡”火箭筒,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仿制了美国M20型90毫米火箭筒,命名为51式火箭筒,首批4832具在1952年初送上战场,在战场上表现良好,不过51式火箭筒全长1450毫米,重达10千克,携行起来十分困难,

朝鲜战争后,随着苏制武器大量装备中国军队,苏制的RPG-2火箭筒也被仿制成56式火箭筒,56式火箭筒全重仅为2.75千克,破甲威力为236毫米,远超51式火箭筒的150毫米,56式火箭筒在实战中战绩不错,但100米的射程处于对方步枪有效射程之内,而且火箭弹发射药由六层黑火药组成,容易受潮和有药管纸留膛,火箭弹的初速不稳,需要人工修正,中国又推出射程提高到150米的56-1式火箭筒,但意义不大,中国又仿制了苏联RPG-7型40毫米火箭筒,定型为69式40毫米火箭筒,



1972年修改了身管结构后又推出69-1式40毫米火箭筒,并大规模装备部队。69-1式火箭筒性能比56式火箭筒的初速和威力大幅提升,可击穿T-62和M60等有120毫米装甲的主战坦克,最初69-1式火箭筒只配备破甲120毫米/65度的破甲弹,后来步兵连取消火器排,步兵连只有69-1式火箭筒可发射爆炸弹药,于是又配备了射程1500米的杀伤榴弹和燃烧杀伤榴弹,通常一个步兵班配备一具69-1式火箭筒,北方步兵班甚至配备两具作为火力核心,这种步兵班主要以反坦克防御为主,进攻时会因缺乏步枪手而失去灵活性,69-1式火箭筒由于初速只有120米/秒,飞行速度会不断下降,易受横风影响,射手要先确定风向与目标运动的方向,然后在瞄准镜上的横向测速尺或方向分划心算目标速度、提前量和风速,进行加减计算后才能射击,



培养一名有经验的射手并不容易,普通士兵想要命中300米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只有严格训练才能做到,随着中国军队机械化水平提升,69-1式火箭筒地位已日趋下降。上世纪80年代,中国除了研制成功PF89型80毫米一次火箭筒外,主要研制PF98120毫米火箭筒取代78式无后坐力炮和69式火箭筒,PF89型火箭筒破甲深度只有628毫米,无力对付第三代主战坦克,PF98120毫米火箭筒能从正面击穿M1A2型坦克,而且有效射程达500米,69-1式火箭筒对付装甲车辆时,第一发没有命中的话,再装填的时间足够敌方装甲车辆前进近300米,所以第一发没有命中射手就必须跑,而PF89型火箭筒第一发没有命中还有机会打第二发,不过这个射程还是太近,易被坦克上的12.7毫米机枪和反步兵霰弹压制。



PF98A火箭筒也配用杀伤半径25米的多用途火箭弹,改进型的PF98A火箭筒配用可打穿三七墙并穿墙爆炸的攻坚火箭弹和云爆火箭弹,配用简易火控时最大射程达2000米,有效射程内的精度非常高,1000米内六米/秒以下风速时不必纠风偏,士兵经过简单培训就能准确命中四五百米外的目标,但破甲弹射程只有500米,初速只有246米/秒,体积也大。入役之初装备到营连,1具连用型火箭筒要7个人伺候,连用型则要3个人,后来下放到步兵班也要2名射手,一人携带筒身,一人携带两发火箭弹,平均负重约26至28千克,对徒步士兵来说非常要,在步兵近距离作战中基本没用,遇敌时要首先架设筒身,副射手从背上卸下火箭弹包装筒,抽出火箭弹小心装填,一个流程下来黄花菜都凉了,就算有机会发射,两发打完后射手小组就没战斗力了,

二:中国军队的反坦克导弹

PF89型火箭筒是营一级反坦克武器,旅以上部队装备反坦克导弹,中国在60-70年代就研制成功J-201的反坦克导弹,但当时苏联AT-3反坦克导弹性能好得多,在第四次中东战争重创以色列坦克,战后中国也获得了AT-3反坦克导弹实物,最终选择仿制成“红箭”-73反坦克导弹,于1978年设计定型,第二年就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主要编成反坦克导弹营配置给集团军炮兵旅和编成反坦克导弹连配置给师属的炮兵团,通常部署在第一道防线之后打击500~3000米距离上的装甲目标,“红箭”-73反坦克导弹采用导线传递指令法制导,发射后射手目视跟踪导弹,手工操纵导弹至瞄准线上,导弹飞行高度3~5米,距目标300~500米时降至与目标同一高度,能否命中完全依赖射手的技术和在战场上的心理稳定性,如果射手不能快速确定导弹和目标的位置,导弹就会失控撞地,因此导弹射手淘汰率较高。

改进型“红箭”-73B改为红外半自动制导系统,射手只要瞄准目标,红外测角仪就会自动形成控制指令,不过,导弹采用发射架发射,机动能力差、撒放时间长,人员和导弹距离太近,一发炮弹只要落在数十米之内,气浪、弹片就可能杀伤或者压制射手,模拟战斗显示,1个反坦克导弹连对抗50辆T-72坦克时,对方以每秒钟落弹10发的速度进行数次火力压制,反坦克导弹小组在机动、展开、进入阵地、发射、转移阵地都会受到攻击,平均损失2套“红箭”-73反坦克导弹才能击毁1辆坦克,另外导弹的飞行速度只有120米/秒,要30秒才能飞完3000米,对方坦克通过协同配合,发现导弹后采用蛇形机动、突然转向来摆脱导弹,所以我国加快了机动式“红箭”-8、“红箭”-9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和装备,以弥补“红箭”-73的不足。



“红箭”8反坦克导弹可从正面击穿M1A2型坦克,但它也是采用有线指令制,和“红箭”-73B反坦克导弹一样射手需要将瞄准镜对准目标,直到导弹命中,这就意味着和“红箭”-73B反坦克导弹一样面临交换比不理想的问题,而且“红箭”8反坦克导弹火线高度较高,比“红箭”-73B反坦克导弹更难隐蔽,美军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对付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措施,

因此中国在2017年用“红箭”11激光驾束制导反坦克导弹取代了“红箭”8反坦克导弹,“红箭”11反坦克导弹没有导线,提高导弹飞行速度,同时采用潜望镜式瞄准镜和卧姿发射,利于隐蔽攻击。只是“红箭”11反坦克导弹还是太重,需要射手小组才能携行和使用,近年公开的的“红箭”12反坦克导弹是可以单兵携行和使用,采用了红外成像制导,热成像系统可穿透战场8-12微米的烟尘微粒,可以全天候昼夜探测,步兵可用作远距离夜间探测系统。



“红箭”12反坦克导弹除了外形非常像美国标枪反坦克导弹,采用128x128红外成像器件也是标枪反坦克导弹的水平,不过四片X形弹翼结构比标枪反坦克导弹简单,标枪反坦克导弹弹翼采用了八片X形,“标枪”反坦克导弹的法向过载增加40%,零升阻力增加10%,机动性能要优于“红箭”-12,但“红箭”-12简化了结构,控制了成本。

“红箭”-12的发射方式也和标枪”一样采用了双推力发动机,起飞发动机在100毫秒内使导弹低速飞出,导弹旋转展开折迭翼,飞出3米后续航发动机点燃,导弹不旋转飞向目标,发射时微光、微声、微焰和微烟,发射完射手就可以迅速撤离,导弹发射后不管,自主以大仰角迅速爬升,到达顶点后开始采用58度大攻角俯冲,从制导过程到命中只有短短几秒,串联式战斗部破甲能力可以达到1100毫米,射手也可选择直线攻击模式攻击对方火力点、指挥所、狙击手等目标,比迫击炮准确多了。

三:美国的“标枪”反坦克导弹



不过“红箭”-12价格非常高昂,和它相似的一套“标枪”反坦克导弹系统价值24万美元,一枚“标枪”导弹价值10万美元,2018年已涨到17.4万美元,而一台“宝马”X5汽车仅售5.3万美元,“标枪”反坦克导弹是典型的冷战装备,为了对付苏联庞大的红色装甲集群,美军恨不得人手一具反坦克导弹,成本只是次要的,“标枪”反坦克导弹是用以替代日益陈旧的“龙式”便携式反坦克导弹,不过“标枪”反坦克导弹的采购成本是“龙式”反坦克导弹的6倍,美军有5万枚“龙式”反坦克导弹,一对一的替换费用是一笔天文数字,你死我活的冷战时代用几枚“标枪”反坦克导弹打打掉一辆价值80万美元的坦克是划算的,但21世纪美国军队不知“标枪”反坦克导弹系统可以用来干什么了,陷入治安战的美军面对装备很差,没有坦克,但擅长偷袭和伏击的敌人,战场变成街区、村落、山地,



阿富汗高原山区道路条件差,美军无法使用坦克装甲车,步兵不得不长时间步行和敌人短兵相接,但手里的武器并不那么趁手,美军步兵的武器射程偏近,无法对付阿富汗人的DSHK重机枪和B-10无后坐力炮,重达一百公斤的M2重机枪美军步兵又扛不动,迫击炮精度又有限,也不能射击山洞内的目标,虽然步兵可以呼叫近距离空中支援,但飞机赶来要时间,到来时阿富汗人早跑没影。

美军步兵开始大量使用“标枪”反坦克导弹,每个步兵排武器班配发2具发射装置,美军士兵常常用一枚价值10万美元的“标枪”反坦克导弹打击一个士兵,一顶帐篷,甚至当迫击炮用,这些目标对于“标枪”导弹来说是能力过剩,用3台“宝马”X5汽车砸一间阿富汗土屋,财大气粗的美军也受不了这种浪费,而且由雷锡恩与洛克希德,马丁联合组建的“标枪合资公司”年产量才1500枚导弹和70具发射装置,也是耗不起。



美国陆军试图寻找便宜的替代品,AT4-次性火箭筒效射程仅300米,很容易被对手步枪压制,美军迫切需要一种物美价廉的武器,美军看上瑞典“卡尔古斯塔夫”M4无后坐力炮,这种无后坐力炮从1963年装备瑞典陆军,之后装备于20余个国家,和RPG-7型40毫米火箭筒比精度高,射程远,美军用的M4型重量降到6.7千克,还配备了一个极为复杂的FCs12火控系统,内置了50余种弹道算法和测角仪,可自动进行弹道修正,还配备了可在室内使用的的多用途弹和可编程的空炸榴弹,重量3至4千克,杀伤效果可比81/82毫米迫击炮弹,美国海军陆战队则使用仿制的仿制以色列B300型多用途火箭筒,也配备高爆破甲杀伤两用弹,高爆破甲火箭弹,发烟弹、燃烧弹,射程达到500米,这两种武器都作为“标枪”反坦克导弹的廉价补充,攻击300~500米范围内各种战场目标。

四:中国军队可行的解决办法



中国军队将来也会面临和美军同样的问题,在未来统一之战中,坦克不会遇到多少,各种民房,碉堡多得是,如果配备价格高昂的“红箭”-12显得浪费,充其量少量装备侦察部队,空降兵及海军陆战队,更多的步兵还需要一种攻击300~500米目标的廉价武器,山东省红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曾经为外国开发制导火箭弹,拿下了1.1亿元大单,这种制导火箭弹是在85毫米弹径的69-I型火箭弹里面塞入惯性制导组件,本来,激光半主动制导比惯性制导要好很多,但激光半主动制导还要额外配备相应的激光指示器,如果射手被压制,火箭弹将失去指示,而惯性制导无须指示目标,即使射手被消灭火箭弹仍能命中,而且最大射程500米的火箭弹优势并不明显,如果将射程提至1000米还要换装更好的发动机,而且火箭弹飞行1000米要耗时2.5秒,如果被坦克激光告警系统发现就会遭到坦克还击。



而高德红外公司则研制了两种反坦克导弹,GAM-100型携式自寻的反坦克导弹外形和功能和“红箭”12反坦克导弹很相似,破甲能力也达800毫米,同样具备曲射攻顶能力,但便宜很多,因为寻的头是图像制导,夜战能力不如红外成像寻的头,而重量只有12.3公斤,基本和PF98式120毫米火箭筒差不多,两人射手小组同样可以携带2-3发,但最大射程2500米,平均命中概率≥0.8是PF98式120毫米火箭筒不能比的,另一种QN-202型微型导弹非常小,直径只有40毫米,最大射程达2000米,有效杀伤半径比美式40毫米低速榴弹差不多大5倍,可采用光学成像制导或激光半主动制导,命中率高达0.8,,比150米外打不中窗户的M203榴弹发射器强太多,不过这款导弹要专用发射器发射,1名射手只能携带6枚导弹和1具发射器,如果还要额外背负一支步枪负重就超标,不带步枪就要副射手保护,



广东宏大爆破公司也研制了一种采用惯导+激光半主动制导的JK-1型制导榴弹,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用外贸LG2型40毫米枪挂榴弹发射器发射,和只有400米的40毫米低速榴弹相比,这种榴弹射程达2000米,只是重量达1.5公斤,是40毫米低速榴弹的七八倍,优势是步兵班不用专用射手,只要给榴弹发射器手配发几枚就可以打击2000米以外的目标。

但是LG2型榴弹发射器是北约口径,中国军队用的是QLG10/QLG10A式35毫米枪挂榴弹发射器,较短发射管装不下长470毫米的JK-1型制导榴弹,部队列装要么需要换榴弹发射器,要么进行大修改,缩小动力装置和制导装置,步兵班不增加负重配发4一6枚JK-1型榴弹,打击距离远超各国现有步兵装备,完全可以用于打击单个廉价目标,当然这种导弹威力小,只能是步兵班火力,并不能替代重型反坦克武器,步兵营最好也配备GAM-100型反坦克导弹作为反坦克武器。

五:结语



中国军队目前正处于更新换代的时期,新老反坦克武器装备混杂,步兵班只有PF98系列火箭筒,虽然单发成本低,但命中率更低,而且很难保证射手的安全,效费比非常低,而“红箭”11反坦克导弹只装备到营一级,连以下使用需要申请,“红箭”12反坦克导弹价格又高,而GAM-100型反坦克导弹和JK-1型制导榴弹价格较低,如果大量装备,效费比优势明显,步兵营独立作战能力提升到全新的水平,可全面压制以“标枪”反坦克导弹和M4无后坐力炮搭配的美军步兵营,在城市巷战中也占据巨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