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美国总统拜登首次中东之行就撞上铁板,拜登的专机飞抵沙特后,没有元首在首都接机,没有仪仗队,连国旗也没一面,拜登寻求沙特承诺增产石油的要求被拒绝,组成中东安全联盟的建议也无人理睬,最终空手离开中东。

一:美国的“中东战略联盟",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统治中东上百年的英国和法国彻底失去影响力,但苏联又逐步渗入,美国最初的打算拉拢英法直接进入中东,但遭到阿拉伯国家抵制,于是美国藏身幕后,选择亲美的土耳其总理曼德列斯和对美国马首是瞻的伊拉克努里.赛义德首相共同签署了《巴格达条约》,接着英国、巴基斯坦和伊朗也先后加入这个军事条约,成为一个军事联盟,美国名义上是观察员国,因为每个成员国都与依靠美国武器,美国事实是这个军事联盟的幕后遥控者,但埃及总统纳赛尔拒绝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游说,因为英国还占领着苏伊士运河,贝鲁特、叙利亚、约旦、也门等国也断然拒绝加入。

1958年,伊拉克努里.赛义德首相在政变中被杀,新建立的伊拉克共和国退出了巴格达条约,1965年和1971年,巴基斯坦在印巴战争中战败而请求军事联盟介入被拒绝,1974年,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激化土英矛盾,加上1979年伊朗爆发革命退出军事联盟,军事联盟宣布解体,但美国并没有放弃,2015年,美国试图联合、埃及、约旦、摩洛哥、沙特、苏丹等国家建立一支指挥架构类似北约的联合部队,但这个计划未能实现,2017年,特朗普总统又企图拉起一个听命于美国的新阿拉伯军事联盟,他首先出访沙特,签署了一份价值1100亿美元的军售订单,并出席了阿拉伯-美国峰会,探讨组建听命于美国的新阿拉伯军事联盟细节,也叫“中东战略联盟",



按特朗普的计划,这个“阿拉伯版北约"由美国通过军售操纵,沙特就担任以前《巴格达条约》中伊拉克的角色,特朗普希望沙特未来10年向美国购买“萨德”防空系统、濒海战斗舰、各式装甲车辆等价值3500亿美元的武器,加入“中东战略联盟"的国家也要从美国购买武器,美国通过后勤保障、使用训练来控制加入“中东战略联盟"的国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表示,“中东战略联盟"是对抗伊朗和极端势力的堡垒,但这只是托词,因为约旦、埃及、科威特、伊拉克、阿曼和卡塔尔和伊朗的关系都不错,真正将伊朗视为威胁只有沙特、阿联酋和巴林三个国家,很多海湾阿拉伯国家对对付伊朗不以为然,美国政府中连知道逊尼派和什叶派有什么分别也没有几个人,

尽管美国宣称伊朗是恐怖主义国家,但很多国家却认为逊尼派国家的瓦哈比狂热主义才是恐怖主义,,在美国的盟友中,经济较为发达,有相当的工业和军事实力,政治体制方便美国控制其政坛,民众也比较亲美的一类盟友,如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除此之外的盟友只是二类盟友,这些国家绝大部分武器高度依賴美国的零部件,后勤体系、训练体制也是围绕着这些武器设立,美国随时可以用停止提供支持的办法让其变成一堆废铁,但美国很难控制其政坛,特别是沙特这种经济雄厚,有一定宗教文化影响力,又是皇室政治的国家,对美国而言,控制沙特就可以制住了全球原油市场,



二:美沙关系的冷却

沙特一直是美国在中东极为重要的盟友,两国关系长期密切和稳定,二战结束前,美国总统罗斯福与沙特国王阿齐兹就二战后的中东格局达成协议,美国确保沙特王国的统治,而沙特则负责向美国提供优质石油,二战后,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左右了美国政治,美国历任总统都要寻找战场满足这个利益集团的需求,这个利益集团获得的盈利通过美联储转给美国财政,尼克松上台后,为了得到金融集团的支持,实现美元与石油挂钩。

美国时任财政部长西蒙和基辛格轮番威胁沙特,要么卖石油用美元结算,要么与美国为敌,遭遇摩萨台一样的下场,沙特被迫同意与美国合作,推动OPEC签署协议规定购买石油必须用美元结算,从而迫使各国不得不把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拉动对美元的大规模需求,美国的金融集团也取代了军工集团为美国财政输血,但随着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的军事失利,中国的崛起,以及欧元的出现,石油美元逐渐式微。



美国不得不另寻财源,然而阿富汗伊拉克的失败使美国盟友也不愿卷入战争,美国已没有财力发动大规模战争通过军工发展拉动美国经济,于是目光转向能源出口,美国在90年代末期,开发出水力压裂和垂直钻井技术,使美国页岩油产量猛增,占美国石油总产量的50%,超过沙特成为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过去,中东国家用石油打击美国,现在石油变成了美国打击中东国家的武器,美国也取代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天然气生产国,成为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卡塔尔的液化气出口国,随着美油气产量的大幅提升,美国对于沙特石油的进口大幅缩水,而且开始夺取沙特的出口订单,美国不断强化的国际能源地位对传统石油出口国构成威胁,这必然导致传统石油出口国的反感,自2015年1月萨勒曼国王继位之后,沙特逐渐与美国发生摩擦,



2016年9月底,美国参众两院同意“9.11"事件的受害者可以对沙特政府提起诉讼,沙特严词反驳,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美特同盟关系出现裂痕。此时的国际形势也在发生急剧变化,为了对付中国,美国战略重点由中东转移到亚太,开始撤回部署在中东的地面部队,美国在中东的权威愈发变得低落无所作为,沙特的邻国,伊拉克、叙利亚也陷入了混乱之中,随时可能输出不安全因素,这两个国家和伊朗都是什叶派穆斯林,作为逊尼派的沙特就不得不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应对层出不穷的危机,如干预巴林、也门,都遭到了美国的反对和谴责,这严重刺激了沙特王室,他们觉得沙特的安全环境已经十分恶劣,以前那个无比信任的保护者表现着实令人心寒,



特别是美国把沙特盟友穆巴拉克赶下台更是严重动摇了沙特对美国的信任,自从目睹了美国如何抛弃亲密盟友穆巴拉克后沙特国王就开始担忧自己不知何时也会落得同样下场,沙特与美国还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和争执,奥巴马接受俄罗斯提出的叙利亚化武处理方案,默许普京出兵叙利亚,使沙特国王推翻什叶派阿萨德政权的企图化为泡影,奥巴马推进伊朗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让沙特觉得被美国“出卖”了,伊朗是沙特的千年宿敌,伊核协议令沙特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担心美国承认伊朗在区域“霸权”的坐大,沙特对此非常恼火,“不高兴”的沙特就开始反击,2016年,沙特视美国劝阻处死了一名什叶派神职人员,引发伊朗示威者冲击沙特使馆后又不顾美国反对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



美国对沙特也存在不信任感,2001年“9.11"事件的19名参与者有15人是沙特人,策划者本●拉登也是沙特人,这是沙美关系的定时炸弹,西方媒体不断给沙特扣上“反现代、反女性、反西方的帽子,西方政客不断抨击沙特的人权、民主和宗教问题,一些西方国家甚至直言与沙特的同盟关系是卑鄙的联盟,连奥巴马也否认沙特是美国的朋友,宣称沙特不能在镇压半数国民的同时跻身现代世界,沙特在美国资助修建超过80%的清真寺推广瓦哈比教义也美国不信任感,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对沙特拒绝进行民主化改革十分不满,一直主张颠覆沙特王室,在这种情况下,沙特彻底放弃了长期的地区外交风格,采取了空袭也门胡塞武装、宣称向叙利亚派兵、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等一系列激进的措施。

三:卡舒吉遇害案对沙美关系的影响

2018年的卡舒吉遇害案更是沙美关系的转折点,卡舒吉出生在沙特豪族,祖父穆罕默德.贾马尔,是沙特开国君主本.沙特的医生,是沙特国家石膏公司的共同创办人,姑姑的丈夫埃及首富穆罕默德.法耶兹,叔叔阿德南.卡舒吉一度荣登世界首富,卡舒吉在美国大学毕业后担任《沙特公报》记者,最后成为《祖国报》总编辑,他为沙特情报部门工作24年,也作为沙特情报部长沙特亲王费萨尔的官方助手,自从萨勒曼成为沙特新王储后,卡舒吉就跑到美国成为《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公开批评萨勒曼,还在美国建立了一个叫“在阿拉伯世界实现民主,就现在"的政治组织,这激怒了年轻气盛的王储萨勒曼,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2018年9月26日, 卡舒吉走进沙特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办理离婚证明,计划翌日与土耳其籍女士哈蒂丝举办婚礼,但一直到天黑也没出来,哈蒂丝报了警,10月12日土耳其媒体报道沙特派出一个15人暗杀小组10月2日早上搭乘两架私人飞机到达伊斯坦布尔,住在领事馆附近的酒店,在卡舒吉到领事馆预约取证前的一个小时乘车车队进入领事馆,两个小时后离开领事到了几百米外的沙特领事官邸地下车库停了几个小时,再乘两架私人飞机回到沙特,沙特声称卡舒吉当天下午就从后门离开但,当天监控摄像头坏了,之后在各方的压力下沙特又宣布15人小组在领事馆内与卡舒吉争执,误杀了他,为此拘留了18名沙特公民,并将沙特情报总局副局长哈迈德.阿西里和皇家顾问卡赫塔尼撤职,卡舒吉被杀后,土耳其掌握了监控的录音和视频,慢慢释放出来打脸沙特王室。



本来美国是暗杀大国,这种暗杀对美国并不是什么大事,掌控世界舆论风向的西方媒体只要装聋作哑就不了了之,但特朗普政府和《华盛顿邮报》的亚马逊老板贝佐斯是不同阵营,民主党不肯放过这么好的打击特朗普的机会,美国媒体开始放出中情局窃听到的沙特王储与沙特驻美大使哈立德让卡舒吉立即闭嘴的通话,当中情局说沙特王储是主谋后,沙特反应强烈,表示这是“踩了红线”。

特朗普为王储辩护的态度也激怒了民主党,美国国会卡舒吉遇害案一事举行听证会,以63票支持、37票反对的高票通过要求军事援助沙特要投票的决议,一些建制派参议员愤怒地表示,沙特王储是真正主谋已确凿无疑,如果特朗普为了钱包庇萨勒曼就是共犯,会让美国宣扬的普世价值颜而扫地,作为民主党人的拜登更是辱骂沙特,要求王储为卡舒吉遇害负责,对沙特如此不友好的拜登到了沙特求助,自然会受到沙特王储的羞辱。

四:中国在沙美之争中的得利



沙美之争对中国来说无疑是渔翁得利,中国自1993年开始进口石油,只用了10年时间就从从石油输出国变成世界第二石油进口国,并以每年平均7%的速度增长,在以前中国2/3的原油是国内生产的,但到了2020年,中国一年需要6亿吨原油,是国内石油生产量的2倍,每天消费的石油一半是进口的,而世界各个最好的油田都已经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控制中,迟到的中国要想方设法的解决能源需求激增问题,自1993年以来,中国向世界各地富油国派出一批批外交官和工程师,加强了境外石油勘探,投资30个国家数十个石油和天然气项目进行,和非洲到拉丁美洲各能源出口国签订购买长期能源供应协议,晃动着现金和修路架桥争夺石油。



对中国领导人来说,能源安全已成为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同时中国面临的难题是美国可以用利用同中东国家的盟友关系对中进行石油禁运,虽然中国积极使石油进口多元化,但占世界60%原油储量的中东地区仍将是中国最可靠的石油进口区,得中东者得天下,所以印度洋地区一直是中国外交的重点, 中东国家有三分之二的中东原油出口到亚洲,并且数量在不断增加,中国从沙特、伊朗、苏丹、阿曼、伊拉克、科威特和利比亚进口的石油占进口份额的50%,其中位居榜首的是沙特,其次是阿曼,中国也向沙特、埃塞俄比亚和埃及出口了300亿美元,中国还在中东地区投资超过130亿美元发展一带一路项目,中国石化已经拥有了沙特炼油厂38%的股份,在和美国交恶的同时,沙特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五:结语



历史上,中东地区原来一直是美国的主要支持者,美国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对中东享有近乎垄断的影响力也逐渐因美国盲目自信想将中东国家转变为可以控制民主国家,在中东地区传播死亡与动乱而失去人心,和遍地敌人相比,旡论是逊尼派和什叶派,都没有将中国视为敌人,在中东地区,也只有中国可以随便来回沙特和伊朗都受到礼遇了,随着中国成为中东地区的重要贸易和投资伙伴,中东国家离美国也渐行渐远,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家都看出美国和当年的英国一样已经是强弩之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