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披露的滴滴8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谓触目惊心,显示滴滴在一路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搞了相当野蛮的信息“跑马圈地”,违背了尊重、保护用户隐私并依法经商的常识和常理。互联网公司对信息的搜集应当遵循支持经营所必需的的最小化原则,但滴滴显然追求的是对信息搜集的最大化,这违法违规,也违反商业道德,严重威胁了滴滴用户的权益。

可以想见,这种最大化收集用户信息的做法在一些其他互联网公司中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重罚滴滴,老胡希望能够起到警示互联网全行业的作用。互联网是新业态,不同方向的头部企业往往前出到了法律的模糊地带,有的公司以自身利益为中心,试图由它们来强行定义新领域的合法和合规性,主导它们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这种做法不可能被社会接受,国家跟进监管并对它们进行扭正是必然发生的。
然而我们都注意到了,国家重罚滴滴,但并没有将它一棍子打死。滴滴可能恢复在应用商店的上架已经成为舆论的广泛预期,这说明公众在形成这样的认知:国家整顿、规范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根本目的是促使它们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创造新业绩。国家反对垄断,但绝没有限制互联网公司扩大实力和规模的意思。中国需要有世界级的头部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它们将构成中国竞争力的一部分,这一点中国政府和老百姓都看得懂。我们现在需要一个依法依规的行业发展基础,然后就是各个公司的自我放飞。这个世界海阔凭鱼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