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昌俊
近期有两组数据,让人有一种感受:大家更爱存钱了。
一是,上半年住户存款增加超10万亿元。根据央行11日发布的数据,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8.82万亿元,同比多增4.7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纵向对比来看,2021年同期,这个数字是7.45万亿元,2020年为8.33万亿元,2019年为6.82万亿元,2018年为上4.26万亿元。
也就是说,2022年上半年增加的住户存款规模,是2018年同期的2倍多。
二是,接近六成的受调查居民倾向于“更多储蓄”。
根据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8%,比上季增加0.1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增加3.6个百分点。很明显,更愿意存钱的人在大幅增加。
今年以来,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密集推出促消费政策。尤其是在住房、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领域,相关利好政策持续出台,不少地方还发放了消费券。
上个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消费是经济的主拉动力,是当前推动经济运行回归正轨的重要发力点,促消费政策要能出尽出。
而上半年住户存款增量创近年新高的结果显示,社会的储蓄热情还在增强,消费热情的升温还不明显。根据国统局的数据,1—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689亿元,同比下降1.5%。消费数据不振和储蓄的继续攀升,构成了当前经济的一体两面。
那么,在促消费方面,到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中国居民储蓄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这背后有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这几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内外部的不确定性明显加大,“现金为王”的观念也被更多人所接受。所以,从个体的角度看,中国人爱储蓄,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在宏观上,当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把钱放入银行账户,就意味着消费这架马车的动力受减损。要刺激消费,就要让居民敢花钱,而不是首先考虑把钱全放银行。
要特别提醒的是,在今年的现实情况下,居民存款大幅增加,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了防御性存款模式,其实是以“现金”的确定性来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其本质,是对市场的信心仍不充足。
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短期看,上半年全国多地出现封控、“静默”,包括汽车、出游等消费都严重受限,消费场景大幅压缩,自然增加了很多人的储蓄率。因此,随着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的整体平稳,以及相关防疫措施的优化,下半年,社会的消费意愿会有所提升。届时再来观察储蓄规模的变化,或许更客观。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短期内刺激消费无非就是降息、减税、印钞 (发钱) 、增加基建投入等几个方面。在这些工具上,除了直接发钱,我们其实都有相应的政策出台。
参照现实情况,当下应该继续挖掘这些杠杠的支点作用。比如,在减税上,进一步减征个人所得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就值得考虑。它相较于消费券等临时性的刺激消费模式,更具有持久性,有利于稳住大家对未来的预期。
再比如,下调房贷利率,若能对存量房贷利率也给予一些空间,有助于扩大一些个人和家庭的消费意愿。
不过,常态化防控的两年多,之前大家期待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如预想那样到来,这背后折射出社会对于未来预期的变化是更值得关注的。
也就是说,从长远来看,如何提振社会的消费信心,更重要。从一些微观领域也能看出端倪。今年以来,“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的话题被讨论过多次。有数据显示,年轻人最早的手机更换周期为16~18个月,最近则达到36个月。最近引发热议的“雪糕刺客”现象,也被认为是消费降级所引发的部分群体的“不适症”。从这些细节之中,我们能感受到社会消费心理发生的微妙变化。
一个社会的消费意愿和能力,是多种因素共同塑造的,在刺激消费上,不能仅盯着消费本身。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当大家对就业和收入有把握有底气,不担心被降薪或失去工作,消费的信心自然不会太差。
稳就业,是促消费的根本。
这两年被热议的灵活就业,其实与过去几年互联网平台经济,如网约车、外卖等市场自发性创新的出现有着直接关系。那么,面向未来,如何保护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给予个体和企业创新和探索的空间,促进新的就业形态的培育,以壮大就业蓄水池,就特别值得重视。
可以说,在促消费方面,“低垂的果实”已经不多了,现成路径的边际效应在递减,要有效提振社会信心,必须有更深层次的改革来提供支撑。
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强调,要“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这样的思路,放在今天无疑同样适用,甚至更显必要。
本文作者朱昌俊,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