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为极端气候、温室效应的影响,让世界各国纷纷重视能源转型的议题,儘量减少化石能源的进口与使用,加强及提速清洁能源进入到能源供应的序列之中,所以许多国家,尤其是欧洲,在数年前便开始以天然气作为能源转型至绿色能源的过渡阶段能源,望藉此方式逐步实现减少碳排和实现气候目标,尤其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欧洲国家发展核电的势头不得不踩了煞车。但在乌俄战争爆发后,让本在气候目标进度落后的欧洲,必须为俄罗斯全面关闭天然气预作准备,原先所设定气候目标及碳排,目前看起来,更趋近于不可能的任务。
乌俄战争打乱欧洲国家清洁能源供应的时序
在过去,燃煤、核能与化石燃料是较为传统的发电来源,但近一、二十年来,因气候变迁、环境污染、碳排愈趋升高,先进国家们启动善待这个世界的人类义务,渐渐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燃煤及化石燃料走入退场机制。从全生命週期平均产生一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看,燃煤的排放量为820克、燃油为700克、燃气为490克、太阳光电为48克、水力为18克、风力为12克、核能亦为12克等如此排序。以故,在传统能源转变为绿色能源的过程中,过渡时期的替代能源天然气便成了首选。也因为如此,在欧洲能源转型共识、能源短缺、绿色能源又赶不及递补上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成了欧洲国家的必选替代方案。但乌俄战争打乱了欧洲国家的能源转型的时序,俄罗斯和乌克兰和欧洲能源供应格局上难以忽视,俄罗斯是主要的产气、供气国,而乌克兰则是天然气管线的途经国,供气源头是否放行、管线是否畅通、价格是否调涨等,皆掐扼住欧洲能源的生命线。
在乌俄战争发生后,美欧国家为了惩罚俄罗斯,对其发动多轮制裁行动,从最密集的经济、贸易、能源制裁领域来看,欧美各国出台制裁措施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力度之猛,皆在冷战后绝无仅有。切断融资管道、冻结资产、阻止金融交易、贸易管制、停止人员往来与流动、半导体、高科技资讯设备、国防设备等相关高敏产品都在出口管制之列。在能源制裁方面,宣佈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媒实施禁运;欧盟虽未立即跟随美国的脚步,但仍表态在2022年底前减少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三分之二,并可能在2030年前停止购买俄罗斯的化石燃料。德国最关注且支持的北溪-2号,也暂不批准。
美欧国家虽发动制裁,但俄罗斯手中亦有反制武器,就是天然气及相关能源的供应。北溪1号是俄罗斯输往欧洲最大天然气管道,每年约输送581亿立方公尺天然气至欧洲,一旦俄罗斯对这条管道喊卡,受影响的国家将会有丹麦、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捷克及德国,影响幅度及层面可谓之大。此外,亚 马尔-欧洲管道、兄弟管道、联盟管道、土耳其溪管道等每年亦均送气约300亿立方公尺至欧洲国家,换言之,整个欧洲的天然气都靠著俄罗斯来补给,依赖程度极深极广。
欧洲能源短缺 各国走上重启核电之路
对核能态度的容许,从法国、英国、波兰、荷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非、菲律宾、日本、越南、美国、韩国等的转变可见一斑。法国是欧洲使用核电最高的国家。在今年2月宣布重新发展核电计划,将新建六座新型欧洲压水核反应堆,以及再修建八座核反应堆;荷兰是使用煤炭比例最高的国家,也提出核能可补充风能、太阳能,减少天然气的进口,也规划新建两座核电站;美国亦是在新电力及清洁能源的挑战下,必须重新检视核电,考量延长现有核反应堆寿命及新建反应炉;位在亚洲的日本,在极端气候与火力发电厂关闭或检修之下,供电数度紧张,今年亦因热浪提早袭来导致供电吃紧,首相岸田文雄公开表示表示正研拟具体的措施,将在安全无虞的状态下重启目前正在閒置中的核电厂;而近期上任的韩国总统的尹锡悦,更是核电的标准拥护者,将废止前总统文在寅的废核政策,重新启动被搁置的新建核电厂计划,并延役现有核电厂。
再加上,日前欧洲议会正式将“核能”列为清洁能源,给予各国投入核能发展的通行证,核电是否已经捲土重来,乌俄战局的变化、欧洲领导人们的智慧以及全世界人类的需求,孰先孰后、孰轻孰重,这场核能大变局还在持续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