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之,鉴之。
2018年底,不少日本媒体在报道一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日本经济扩张期达到73个月。
可实际上,换算为年率也才只有1.2%。不要说6.5%左右的中国,就是和2.5%左右的世界整体经济增长率相比,日本都慢了不少。
但日本人仍然很兴奋。
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陷入衰退后,日本经济已经太长时间不见起色了。
和这个相关的,是一个谜:日本经济为什么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呢?要知道,日本GDP增长率在1988年还高达6.79%,5年后,却变成了-0.52%,从此之后长期低迷。
有人说,是因为美国逼着日本人签了“广场协议”,也有人说是因为房地产崩盘。
但是,当年美国人也逼着德国人签了“广场协议”,然而,德国经济却保持了稳健增长。
说到房地产崩盘,可能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房地产崩盘次数更多的了,但美国经济还保持着世界第一。
为什么日本经济就瘫了呢?
当然,有人能找到十几,甚至上百条理由。
但今天说到一点,十分关键:人口。
在古典经济学中,支持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有三个:资金、土地和劳动力。
日本外汇储备20多年来,增长了15倍;日本国土也没变化;日本创新仍然比较活跃。
这里面唯一出现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日本人口出了问题。
事实上,日本已经苦恼这个问题很久了。
日本出生人口情况
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出生人口不断减少。
2018年12月2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报告,预计2018年全国新生儿约为92.1万,比2017年下降2.5万,这是近120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也将是日本连续3年预估新生儿少于100万。
其实,战后日本在战后出现过两次“婴儿潮”,其中,在1947—1949年,这三年出生了近700万人,但从19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新生儿数量就持续减少。
宫崎骏《龙猫》的背景就是日本第一次“婴儿潮”农村出生人口的童年
二是日本人寿命越来越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日本人平均预期寿命高达84.2岁,排名世界第一,比第二瑞士高出0.9岁;其中,女性更是高达87.1岁,比第二的法国高了1.4岁。
三是日本严重“变态”的人口结构。
出生人口越来越少,人口寿命越来越长,最终导致日本出现“超级老龄化社会”:27%以上的人口年龄在65岁以上。
同时,2018年日本死亡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136.9万人,也就是说,日本2018年人口总量要净减少44.8万人,同样是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日本人口结构变化
去年,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甚至算出,再过1750年,也就是公元3766年8月16日,到那一天,日本的人口将缩减到只有1个人。
日本人“灭绝”进入倒计时。
在2018年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安倍成功实现三连任。在开箱唱票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安倍说,人口问题是日本的“国难”。
这里,仅仅从一些微观、中观层面来看,人口问题已经给整个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
前不久,在中文媒体上流传的,日本房子免费送,外国人也可以申请。重要原因就是,日本人口在减少,房屋出现大量空置、浪费。
有报告显示,2013年日本有820万个空置住房,空置率达13.5%;到2033年,日本全国房屋空置率将达到28.5%,连东京的空置率也会在20%以上。
所以,就出现房屋白送可能都送不出去,450万房子20年跌到3000块还没人要等情况。
其实,人口减少、老龄化,是日本房地产崩塌,并且至今没有恢复元气的根本原因。
日本地价走势
同时,人口老化让日本经济发展背上沉重的包袱。
早在2016年,日本老年抚养比达到45.2%,也就是说100个年轻人要养45.2个老人。
按照目前日本人口情况,再过三四十年,1个年轻人就要养活1个老人。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越来越多,年轻人承担老年人生活的担子不断加重。
很多日本年轻人意识到,即使交了年金保险,将来也不一定能拿到年金, 所以,他们选择逃避缴纳年金保险。
这进一步导致,日本年金“入不敷出”,甚至可能崩盘。
这样,政府财政就不得不大量补贴。2015年的预算,日本各级政府共承担44.6万亿日元的社会保障缺口。
日本公共债务已经高达81.39万亿,仅次于美国;与GDP占比高达239.3%,位居世界第1,已经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值(65%)。
这其实还导致政府没法扩大其他部分支出,来更有力刺激经济,日本政府除社会保障外支出规模长期在60-70万亿日元之间波动。
为了缓解补贴社会保障支出带来的财政补贴压力,安倍政府已经决定,在明年10月把消费税税率上调到10%。
为了减小加税的影响,安倍已经要求日本企业界加薪。
但这一切可能加重企业、个人负担,反过来,更影响经济增长。
但面临当前人口和社会保障形势,这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日本除社会保障外政府支出
还有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日本接近1/5的65岁以上老人独居。
根据NHK调查,目前平均每100个日本死者中,就有3个遭遇“无缘死”(断了血缘、朋友缘、同事缘、亲属缘,最终孤独逝去)。
甚至,还衍生出一种新兴职业:死亡清洁工。东京都一个网名叫“特扫队长”的死亡清洁工,在20多年里,处置“无缘死亡”尸体超过10000具。
近几十年来,日本政府一直在努力解决人口问题。比如,大到每月可以领到1-1.5万日元养育补贴(直到中学毕业),小到会专门邮递垃圾袋上门回收用过的尿不湿。
2017年9月,安倍政府宣布将投入2万亿日元(约合1186亿元人民币),开展“育人革命”,鼓励生育。
政府虽然卖力刺激生育,但现实中,日本人就是不想生。
这背后有两个看似矛盾的原因:
其一,工作至死,日本年轻人工作压力巨大。
下面是,一张广为流传的动图。一个日本小哥,在地铁里啃着面包,强忍泪水。
这可能是日本职场激烈竞争的最好映射。
日本官方调查,接近1/4的企业要求员工每月加班时间超过80个小时。
“社畜”这个词就起源于日本,上班族的睡眠和饮食都草草了事,然后拼命投入到工作中去,就像“牲口”一样为勤勤恳恳为公司工作。
一部名为《过劳死—你不知道的日本社会的另一面》中的采访对象中原翔太,是码农,每天从早上8:30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00。
由于长期过度劳累,生病了,但他的第一反应是:不能让公司发现。
因为,公司发现就可能辞退他。
实际上,日本每年有数以千计人“过劳死”。
正是因为这种接近疯狂的职场竞争,带来一个尴尬的后果:日本人常常没有时间或者体力去进行性生活。
特别是女性,还要兼顾职场、家庭,处境更加艰难。在企业里,女性“轮流怀孕”,几乎是人所共知的“潜规则”。
所以,18—34岁日本人,女性中有39%还是处女,男性中有36%是“童子身”。
日本50岁以前从未结婚过的人的比例,男性为23.37%,女性为14.06%。组织小学生集体看“模拟婚礼”,培养家庭观念
没有性行为、不结婚,当然没法“造人”。
组织小学生集体看“模拟婚礼”,培养家庭观念
更有37%的日本年轻人计划“一直工作到年老死去”。
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日本年轻人被戏称为“平成废物”。
用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的话说就是:
在日本,当下平成年代的年轻人只关心以自己为圆心半径三米内的事情,没有争取成功的欲望、学习能力低下也不知进取,遇到困难立马退缩,一需要思考就马上放弃,人云亦云,只追随别人的脚步。
比如,“宅文化”就发源于日本。
在日本,房贷利率低于2%,贷款期限长达35年,但感兴趣的人却并不多。
这甚至影响到养宠物,根据日本宠物食品协会测算,去年,日本人养宠物猫数量第一次超过宠物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养狗要遛,太麻烦。
不婚、不生、不买房,无欲无求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日本年轻人心理状态。
没有欲望,这当然不利于经济发展。
这一切背后有个更致命的原因:日本社会流动性正在越来越小。
现实中,在日本,安倍、鸠山、麻生、小泉,并称四大“首相世家”。比如,时任首相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外叔祖父佐藤荣作都当过首相。他父亲安倍晋太郎官至外相,因为早逝,没能坐上首相宝座。
2002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中,有句台词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日本待遇高、福利好的大企业也倾向于在知名高校招聘员工(日本现在有超过35%的人,是非正式雇佣,待遇低,还没有保障)。
但是,教育改变命运的可能性正在变小。
因为,不少孩子本来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日本高考十分残酷,靠分数。有安静的学习空间、上补习班、买参考书,都需要钱。
东京大学日本排名第1。2014年调查显示,考入东京大学学生的家庭,54.8%年收入在950万日元以上。
而在全日本,家庭年收入能达到950万日元已经是凤毛麟角(只有22%)。
日本近年来财富收入不平等有扩大趋势
同时,只有13.5%的学生家庭收入不到450万日元,算是比较贫困的。
这些最终拼接起一个残酷的图景:即便承受巨大压力,却依然很难改变命运,那干脆自我放逐,在社会底层轮回。
2016年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35%的日本年轻人对未来感到悲观。
在大仲马名著《基督山伯爵》最后一句中说:
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可以包含在四个字里面:等待、希望。
对当前日本来说,年轻世代正在丧失希望,空剩下无意义的等待。
这恐怕是日本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最深刻挑战。
当然,也是日本提供给其他国家最沉重、最宝贵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