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开战,欧洲能源危机凸显,多国政府6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芬兰、德国、瑞典等国通胀率纷纷创下30年新高。但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又不得不祭出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无疑使得艰难的经济前景雪上加霜。

欧盟最近发布《Repower EU》,提出更加激进的能源独立战略。蓝图宏伟,但对于如何摆脱对俄依赖,能否走上真正的绿色之路,欧洲国家有着不同的声音。

俄乌战争爆发后,欧洲街头围绕俄罗斯能源的抗议每一天都在上演。一方要求立即禁止俄罗斯能源,另一方则为生计抗争。



气候与能源

5月18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REPowerEU”能源计划细则。Repower EU,意为“为欧盟重新供能”。这是欧洲为应对能源危机、实现能源独立开出的药方。

实际上,3月8日,俄乌开战14天,欧盟就已经提出了这个能源计划,计划在2030年前逐步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

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 王能全:

两个多月之后,这份文件已经非常非常细,我们看到了很多的路线图:它的短期行动、长期行动,怎么去节能,怎么去发展可再生能源,怎么去发展清洁能源工艺。

就是在这个计划中,欧盟提出了到2030年要3000亿欧元的投资,其中,到2027年要2100亿欧元的投资。而且所有的投资计划,怎么去花、资金怎么筹措,都有一些具体的来源和说法。



能源危机对于年长的欧洲民众来说并不陌生,德国人尤其有更深的体会。

1973年,在以色列和埃及、叙利亚的战争中,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谴责西方工业国家单方面支持以色列,并决定用他们的石油作为武器,为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权利。其决定限制石油供应,对欧美禁运,油价随之暴涨。

1973年的石油危机中,德国人被禁止在周日驾车,只有警察、医生等特别群体才能获得周日驾驶许可。人们在高速公路散步、骑自行车,甚至出现马车拉汽车的奇观。

这次石油危机让欧洲意识到能源多元化和能源独立的重要。



与此同时,人类对大气研究的成果也逐步加深。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系列政府间会议开始探讨气候变化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各国政治正确的承诺,这与欧洲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独立的道路不谋而合。但至今,欧洲依然严重依赖俄罗斯的化石能源。



2019年,冯德莱恩成为欧洲委员会首位女主席后,明确表示气候行动将是她主席任期的核心。当年12月,她就职后就推出了《欧洲绿色协定》,让欧洲将在2050年成为第一个气候中立的大陆,发展清洁能源被认为是这份协议的关键。

2021年7月,欧盟通过“Fit for 55”能源和气候一揽子提案,为了实现2050年气候中立,它建议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供能比例从以前的32%提高到40%。现在,仅仅10个月过去,这个目标就变成了45%。

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管理硕士项目行业导师 陈卫东:

作为能源来说,可再生能源是欧洲唯一可以独立的方向,欧洲没有多少自然资源,煤都没多少,更不要说油气了。北海已经老化了,一个月前我给挪威朋友打电话,我说你们一年向欧洲输出1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还可以增加吗?他说很困难,不跌就不错了。我也问荷兰的朋友,他们说,我们已经没办法维持生产了,因为储量就那个样了。

风电需求

在5月18日欧盟委员会公布的“REPowerEU”能源计划细则中,光伏发电排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细则提出,到2025年,光伏累计装机量达到320GW,是2021年底装机量的两倍;到2030年,光伏累计装机量则要达到600GW,再翻接近一倍。文件还提出,逐步强制要求新建住宅及工商业建筑上安装光伏。这份计划中,风电的重要性仅次于太阳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赵晨:

短期内以翻倍、甚至是三倍这样的速度来增长,我们以往知道欧洲的效率是比较慢的,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都是高耗时、高耗能、高费钱的工程。但在目前的地缘政治危机背景之下,可以说欧洲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在加速,在“猛踩油门”。



但由于风能产量下降,2021年上半年,德国可再⽣能源发电量使用量下降了8.1%,英国下降9.5%,法国下降了7.2%。但是这一年,经济增长叠加极端天气,全球电力需求增加了6%以上,导致欧洲的煤电增长了11%。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赵晨:

欧盟力图建立统一的欧洲能源大市场,这里面其实还涉及到长距离运输会造成的电网配套、电网对接、标准对接以及电网损耗问题,因此整个欧洲能源市场有着整体的面貌,但实际上是一个分裂化的格局。哪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其实就在能源市场中的话语权更强一些。

就在欧盟发布第六轮制裁方案的时候,俄乌战场上,俄罗斯加大对卢甘斯克地区北顿涅茨克及哈尔科夫的进攻力度。



同时,由于不同意用卢布结算俄罗斯能源,俄罗斯又对丹麦、德国、荷兰等国部分天然气公司停止供应天然气。此前,俄罗斯已经对波兰、保加利亚、芬兰等多国天然气公司实施断供。

国际能源价格进一步高涨,这也让深陷能源危机的欧洲更加艰难。

核电分歧




英国首相鲍里斯 约翰逊:

我们将在8年内,每年建设一座核电站、一座核反应堆,把核带回家,而不是10年一座。

法国总统 马克龙:

我希望建造6座核反应堆,并且我们还将启动关于建造8座额外核反应堆的研究。

2011年3月,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欧洲积极推进的核电站按下了暂停键。“去核”的讨论一度成为欧洲议题,德国尤其坚决。

德国政府发言人 斯特芬·赫贝斯特雷特:

德国反对和平利用核能。就在去年年底,我们关闭了3座核电站,另外3座核电站在今年年底之前仍在运行,不久之后也将被关闭。这将使德国彻底摆脱核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赵晨:

德、法在核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2021年的欧盟会议上,德国方面坚持认为不应该把核能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能源,而法国方面就坚决地认为,可以把核能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金融资助名单里去。

2021年到2022年的寒冬,欧洲能源价格一路高涨,天然气价格飙升近600%。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剑拔弩张之际,法国总统马克龙高调提出“核能复兴”。



现在,能源危机和战争终于让欧洲在能源安全和核能潜在的危险之间做出了选择。按照多国政府的计划,核电将在欧洲大陆开始大规模重启。

化石能源涌入


除此以外,大量的化石能源正在涌入欧洲。

欧洲的企业家明白,即便目前用可再生能源实现了电力自给,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对于目前的工业产业依然不可或缺。

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管理硕士项目行业导师 陈卫东:

有些燃料(化石能源)不能被替代,炼钢、加热、玻璃、陶瓷等工业加工很多还不能用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赵晨:

德国进口的俄罗斯的天然气不仅仅是用于取暖和做饭,在很大程度上,三分之一还要用于化学工业生产以及其他工业品的制造。如果德国今年就断掉俄罗斯天然气,会让德国经济在今年损失超过2%GDP。

为了填补天然气缺口,欧洲各国竞相寻找替代品。但是在传统的天然气市场,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长期协议是普遍情况,这又与欧洲的能源蓝图不能吻合。

重采煤炭


眼下,除了组团和产气国谈判,欧洲多国也重新开采煤炭。

早在2015年底,英国煤炭公司正式宣告关闭最后一个地下煤矿“凯灵利”,其始于300年前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炭工业就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然而,俄乌战争爆发后,一个新的煤炭开采计划又进入了审查程序。

“退煤先锋”德国目前已经宣布建立战略煤炭储备,并重新启动早就退役的燃煤火电厂。



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 王能全: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如果仍然坚持他们雄心勃勃的气候政策,目标是好的,但是现实实际上也是很残酷的。它可以做的事情还是从世界各地购买煤炭,购买LNG,购买天然气,世界其他地区的煤炭都在涌向欧洲,印尼的煤炭、澳大利亚的煤炭、美国的煤炭,都在涌向欧洲,所以欧洲2022年的煤炭消费量肯定是增加的。

能源与减碳

当下的欧洲,为了解决眼前的能源困境,正在和减碳的目标背道而驰。政治、经济、民生、环境,各种问题纠缠在一起。

政治家们达成了一致,但在达沃斯论坛,对于如何弥补拒绝俄罗斯能源以后的能源缺口,要不要开发化石能源,经济学家们争论不休。



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长 罗伯特·哈贝克:

我认为我们目前至少有四个问题或危机相互交织。在一些国家,通货膨胀率很高,你必须承认我们有能源危机,我们面临粮食贫困,还有气候危机。如果我们只关注其中一个危机,我们就无法解决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赵晨: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去找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去保证自己的能源供应。如果哪个国家的确再怎么找都找不来,就再通过自己内部的市场协调会予以解决。当然,市场协调可能会比较“狗血”,里面会夹杂很多博弈。

5月31日,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俄罗斯是全球能源体系的基石,俄乌冲突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使全球同时面临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三重危机。他认为,当前的能源危机将比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危机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俄乌之战,令欧洲产生深刻的能源危机感,对能源独立的渴望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各国对实现能源独立的目标和蓝图高度一致,但要摆脱对俄依赖,能否解决眼下的供应危机,如何克服未来新能源的重重技术难关,挑战一个接一个。战争终会结束,未来的世界能源格局如何变动,是光明还是酿成新危机,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