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情况正在变好。
5月17日,上海16个区全部实现社会面清零;
20日,前滩、太古里等商圈恢复营业,市民们在室外就餐点“露天”约会;
27日,上海宣布金山区、奉贤区、崇明区所有封控区、管控区都已解除。
一切迹象都表明,上海正在慢慢苏醒,相信真正的解封指日可待。然而,长时间的封控,对上海人民的生活和心理状况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很好奇,这段时间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经历了怎样的生活,在目前的形势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
我叫尤兰达,来自德国,是一名摄影师,来中国12年了。最近上海管控政策放宽,我得以有机会去了解那些生活在徐汇区的人们这段时间的生活经历。本期《近观中国》,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PART 01
疫情中的食品保供问题是老百姓们最关心的。管控期间,“团长”成了新型职业,“蔬菜大礼包”刷屏了很多人的朋友圈。最近,上海超市“凭证买菜”也激发了大家的好奇心。
于是,此行的第一站我就先来到了一家菜市场,这个菜市场距离我家骑自行车15分钟,是附近最早恢复线下营业的菜市场之一。
工作人员确定了我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后,让我加入了排队的队伍。
身边的这位上海市民告诉我,他刚拿到所在小区的出入证,只有今天一天的短暂时间可以出来买菜,明天就不行了。
上海市民:趁着能出来就赶快来买点菜,其实买什么无所谓,随便看一下。(能出来就)很兴奋。
在超市中,我向工作人员了解到,现在居民来超市买菜必须提供居委会的通行证,凭证进来购物。通常来说每家发一张卡,由一个人出来购买东西,如果没有卡,就进不了超市。买菜的时间也有限制,要听所在小区的通知。
这里菜价不贵,蔬菜大多6元一斤。我花了77元买了一大包腊肉和蔬菜。
PART 02
疫情阻断了很多人的返乡路。听说管控期间,由于交通情况不稳定,航班临时取消的情况时有发生,机场、火车站滞留了很多旅客,有的甚至一住就是十几天。
我打算跟着德国老乡阿福的镜头去了解一下情况。
阿福是一位记录生活的视频博主,在上海生活近十年了。四月份他本来要回德国,为父亲庆祝70岁大寿。但那时疫情最为严重,他只能把机票改签。5月12日,他终于出发了。
阿福担心那些滞留在机场的人们,为了尽可能帮助他们,阿福出发前带了很多蛋白棒和即食的鸡胸肉,妻子又往他包里多塞了些巧克力。
在机场,阿福结识了一位热心的山东大哥,曲大哥。曲大哥本来是方舱医院里的保安,方舱关闭后打算回家,但机票买了13次却一直没有飞成,已经在机场滞留了18天。
阿福了解到,机场有一个小店可以买泡面之类的食品,但是也限制数量。曲大哥说他一回就买两包,他还有一把推子,可以给自己剃头。
阿福把带的水果和巧克力给曲大哥,曲大哥很高兴。他很乐观,精神状态不错,也非常热情。他把垫子、毯子分给阿福,让阿福休息一下,他还把盒饭分给阿福吃,说自己有方便面。
阿福:这个时候大家非常不容易,但是我发现,现在在这种困难情况、困难时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人情味。这里的曲哥一直照顾我,他人真好,希望曲哥能早日回家。
PART 03
在静态管理期间,快递员和外卖员对于保障大家的正常生活物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网络上“上海疫情,外卖员一天挣上千上万”的短视频也带来了不一样的声音。
事实情况到底如何?
这里是徐家汇的河边,人行道上。上海封控期间,有很多外卖员就住在路边的帐篷里。
你这个帐篷在哪买的?
在闲鱼上。
让我看看里面吧。这里有你的背包,然后有两个垫子和一个被子,是吧。
对,现在出来就是荒野求生。
上厕所怎么办?洗澡呢?
上厕所就去附近公厕,洗澡的话,很不方便。有好几天,只能去朋友那里洗一下,衣服我也是朋友帮我洗的。
王先生和汪先生来自同一个快递公司,之前一起住在公司的宿舍里。疫情暴发后,公司为他们办理了通行证,让他们可以来往于上海各区继续工作。起初,王先生有点犹豫,因为一旦离开住处,不知何时才会回去,四处奔波也加大了感染病毒的风险。但在同事的鼓励下,他还是选择了一起出来干活,二人有机会时运送物资礼包,其他时候就送外卖。
网上传疫情期间快递员一天收入上万上千,其实根本到不了那么多。对于这两位快递员而言,疫情前每天100多单的业务,现在只有20多单。虽然快递费会比较高,但也抵不过运单量的减少。
王先生告诉我说,比起被封在小区里面的人,他至少是有收入可以养活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辛苦和困难,他不敢说自己比别人多辛苦。
结束了和快递员的聊天,我再次感受到人们在各种环境下的坚韧品质。在上海,还有成千上万像他们一样的人,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工作岗位,让自己和这座城市保有向前的力量。我期待着上海全面解封的那一天,我们可以回归原本的生活节奏。上海这座国际化、充满生机的城市,重新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