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人跟军武菌一样,突然觉得2022年的世界变得很陌生,或者说,到了现在,就算反应再慢的人,也发现世界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

就在5月13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该报驻欧洲总局长赤川省吾的一篇文章,题为《全球安全形势剧变 北欧或成对立前线》。

赤川省吾在文章开头表示,“以美欧为中心的阵营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的对立愈发尖锐,全球安全形势为之一变,或将重返武力对峙的时代。俄乌战争给世界秩序带来了历史性的转变,可以说世界正在进入‘新冷战’时代。”



按照文章的说法,成为战场的欧洲,其外交和安全边界已经发生了变化,“铁幕将重新在欧洲出现,只不过比上一次更靠近东方。”

新冷战的说法已经不新鲜了,但是现在,它似乎真的正在变为现实。

当2022年2月份俄乌冲突爆发时,估计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俄罗斯会如此果断地采取行动。而在最初的震惊过后,很多人又觉得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会很快结束,而其影响大概相当于升级版的克里米亚冲突,虽然让人措手不及,但至少不会让世界秩序走向失控。

很显然,历史再次嘲笑了人类的天真。

距离俄乌冲突爆发已经将近3个月时间,但其还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关于这场举世瞩目的冲突已经有太多的分析和争论,但结果却一目了然,俄罗斯并没有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结束冲突。



很显然,无论是什么事情,拖得越久就会越复杂。

至少在欧洲看来,俄罗斯的行为证明其有采取行动的决心,却没有展现出很多人以为的压倒性实力。

而俄乌冲突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北约这些年不断的扩张,不断吸收中东欧的国家。



那么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有没有解决北约扩张的问题呢?

5月12日,芬兰领导人表示,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他们希望芬兰加入北约组织。总统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和总理马林(Sanna Marin)在周四发表的声明中说:“作为北约的成员,芬兰将加强整个防御联盟。”他们也称,“芬兰必须毫不拖延地申请加入北约”,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做出决定。



▲芬兰总理马林(Sanna Marin/左)和总统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在5月12日表示,“芬兰必须毫不拖延地申请加入北约”

在宣布将加入北约之后,尼尼斯托主动致电普京称,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彻底改变芬兰的安全环境。普京向尼尼斯托表明,芬兰放弃中立地位并加入北约将会是个"错误",他强调芬兰没有安全威胁,芬兰当局的潜在外交政策立场变化,可能对双边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随后瑞典外长也表示,加入北约将有助于稳定,并将使波罗的海周边国家受益。

二战后,芬兰与苏联签订《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要求双方不加入任何旨在反对另一方的安全联盟,长期以来,芬兰始终维持中立外交政策。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最新YLE民调显示,支持加入北约的芬兰人比例已高达76%,而反对率已降至12%,而此前支持加入北约的民众比例只有25%。

而瑞典民调机构德莫斯科普3月调查显示,过半瑞典人支持瑞典加入北约,自1834年宣布“中立”以来,这种情况十分罕见。

很显然,芬兰和瑞典的表态只会让局势进一步升级。俄罗斯外交部回应称,俄罗斯将“被迫采取对等措施,军事技术和其他措施,以解决国家安全因此受到的威胁”。



▲芬兰军队上个月参加了北约的军事演习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采访了俄罗斯《国防》杂志主编伊戈尔·科罗琴科,谈论如果芬兰和瑞典成为北约成员国,俄罗斯将被迫对此作何反应。科罗琴科表示,“漫长的俄芬边界实际上将成为我们与北约的边界。在这种情况下,波罗的海舰队实际上将被困在波罗的海,加里宁格勒将被切断和包围。此外,我们现在必须将瑞典和芬兰的机场网络及军事基地视为北约的跳板,可用于随时接收北约增援部队。”

按照科罗琴科的观点,应对的方式只有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唯一且实际上无可争议的恢复均势的方法是,将战术核弹头转移到西部军区和波罗的海舰队。也就是说,转移给西部军区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以及在波罗的海舰队舰艇和潜艇上的“口径”导弹都应该装上核弹头,以威慑北约。这是唯一的方法。”



迟迟没有结束的俄乌冲突正在将漩涡一步步扩大。

实际上,就连一直心怀犹豫的德国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在4月底,德国联邦议院通过的决议案,批准向乌克兰运送重型武器,而在此之前,德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100挺机枪、10万枚手榴弹、2000枚地雷、约5300包炸药和1600多万发从突击步枪到重机枪的各种口径弹药。

不过,作为曾经二战的轴心国之一,提供武器这件事在德国还是相当敏感的。二战之后,德国很少参加维和行动之外的军事行动,对于武器出口也有严格限制,德国电视二台1月底发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有73%的受访德国民众反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支持者仅有20%。到了4月28日,德国电视一台委托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赞同和反对提供重武器的受访者占比均为45%。

今年1月份,德国国防部宣布向乌克兰提供5000顶军用头盔等支援物资,随即引来不少嘲讽。而仅仅3个月后,德国已经开始向乌克兰提供重武器,美国和欧洲正在逼着德国加速摆脱二战的影响。



正在摆脱二战影响的不只是德国。如果说德国还是在美国和欧洲盟友的压力下进行转变,那么日本就要积极主动得多了。

就在5月4日,俄罗斯宣布禁止包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内的60多名日本公民进入俄罗斯境内,以报复日本对莫斯科的制裁。



日本在4月初决定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日本外务省已经起草了本年度的日本《外交蓝皮书》草案,将明确写入“北方领土是日本固有领土,现在正被俄罗斯非法占据”的内容。

在此之前的3月份,岸田文雄在东京都内召开的日本自民党大会上发表演说,有意推动自民党提出的四项修宪内容获得通过,其中包括在宪法第九条中明确写入有关自卫队的内容。岸田文雄表示,“我们党提出的四项修宪内容,都是现在必须着手解决的课题。要与国民切实对话,实现修宪这一党的基本方针”。

日本宪法的第九条主要内容包括“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除了再次表达修宪的决心之外,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军事冲突也给了日本保守势力煽动修宪的借口。岸田文雄在自民党大会上表示,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安保体系:一是重新审视并强化日本自身防卫体制,一体化推进《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个安保相关文件修改,增强防卫能力;二是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巩固这一日本、亚洲乃至国际社会和平与稳定的基石;三是重塑国际秩序,推进日本一直呼吁的联合国改革和安理会改革。



▲日本自卫队在朝霞驻地进行“爱国者-3”导弹训练

日本提到了联合国和安理会的改革,而联合国本身几乎是二战后国际秩序最重要的象征。

就在4月26日,第7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这项不经表决通过的决议规定,当安理会一个或多个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后,联大主席应在10个工作日内召开联大正式会议,就投否决权所涉问题进行辩论,除非联大正就相同问题举行紧急特别会议。



美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理查德·米尔斯表示:“我们对赋予五常成员的否决权遭到滥用深表关切。特别是,我们对俄罗斯在过去十年滥用否决权的模式感到格外不安。这是一份又长又可耻的清单。”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根纳季·库兹明则说:“今天作出的决定,尽管它包装得很漂亮,但毫无疑问,它是企图对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施加压力的工具。而这是我们断然拒绝的一种做法,安理会和大会之间的权力划分使我们这个世界组织能够有效地运作了超过75年。”

尽管这个决议没有强制力,不能限制五常的否决权,但是可以看作联合国加速分裂以及对抗的最新行动。至于为什么美国会支持限制自己身为五常的否决权,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自己在二战后主导建立的国际秩序,已经不能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

而作为一个非英语国家的大国,我们面临的挑战显然更大。

2010年,《环球财经》时任副社长彭晓光在《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中表示,人类社会有史以来,锁定“霸权头号挑战者”是所有霸权国家的本能,美国也不例外,而且锁定的对象,几乎只能是追赶自己的中国。



对于霸权国家来说,应对追赶者往往有三个步骤:锁定“霸权头号挑战者”、 组建全球包围同盟、推动“同盟者”首先走向对抗战场。

大家可以判断一下美国的行动已经到了第几个阶段。



▲中国(红色)的地位正在迅速追赶美国(蓝色)

赤川省吾说“铁幕将重新在欧洲出现,只不过比上一次更靠近东方。”现在看来,恐怕对峙远不只是“更靠近东方”这么简单。可以说,俄罗斯的表现让美国和欧洲的目光更加迅速转向了中国和亚太地区。

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的《国防战略报告》中,将“大国竞争”放在了首位,并且表示要同时应对中国和俄罗斯,而在美国国防部今年3月份提交的机密版《2022年国防战略报告》中,中国成了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也是“美国国防部面临的主要挑战”,美国国防部“将采取紧急行动,维持和加强威慑”。



俄乌冲突、德国与日本正在摆脱二战影响、联合国的尴尬地位……在军武菌看来,这一系列事件更像是矛盾爆发的结果,而不是开始,就像那句著名的判断:“ 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而可能只是开始的结束。”二战形成的国际秩序早已经难以维持甚至名存实亡,新的国际秩序正在混乱和碰撞中艰难成型,2022年只不过是矛盾的爆发之年。

1648年,“三十年战争”的大部分参战国在德意志的威斯特伐利亚缔结一系列和约,这些合约被统称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现代国家关系中的领土、主权、独立等原则得以确立。

但是,这个体系本身就是建立在实力均衡的基础之上,一旦失去了整体均势,出现了新的挑战者,冲突几乎在所难免。基辛格在《世界秩序》开头就表示,“从来不存在一个真正全球性的“世界秩序”。当今时代的所谓秩序源于近400年前在德国的威斯特伐利亚召开的一次会议。其他几个大陆和多数人类文明国家没有参加这次会议,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会议。”

那么这一次,世界会给出不一样的回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