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岁的叶鸣老先生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新冠定点医院新冠转阴出院。采访对象提供
叶老先生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上世纪3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他利用自己在上海市立第三医院手术室做麻醉师的身份,为抗日游击队筹措医疗器械、药品等。抗美援朝时参加了医疗队。
左一为王漫如 右一为叶鸣
叶老先生今年108岁了,4月12日因确诊新冠被120转运到浦东医院15A病区救治。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蒋庆渊是第一批主动报名进驻新冠病房的专家之一,在查房中蒋庆渊发现叶老先生不仅有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又因为既往有脑梗、冠心病等病史,加上长期卧床的缘故,老人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因为老人年纪非常大,症状也比较多,蒋主任将老人的情况上报到医院内场指挥部。浦东医院高度重视,全力救治叶老先生。在疫情防控指挥部协调下,多学科专家组针对百岁老人复杂的身体状况,专门组建了由心内科、老年医学科、呼吸科、中医科等学科专家和护士长吴胜天等高年资护士为成员的“老宝贝”守护团。大家在坚持“一人一方案”的基础上,对叶老先生给予重点关注,每日数次查房,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浦东医院ICU主任王树云介绍,4月27日晚,叶老先生的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出现呼吸急促、意识变差,指脉氧最低下降至79%。原来,叶老先生突发心力衰竭。值班医生与当班护士立即开展急救,同时迅速启动多学科专家会诊。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蒋庆渊、呼吸科主任医师包红从闭环酒店赶到医院与ICU盛鹰一起,结合患者的CT胸部影像结果和基础疾病进行病情评估,随后在医院副院长熊伍军的指导下,叶老先生转入ICU进行重症管理治疗,ICU抢救团队第一时间介入。刚到ICU,叶老先生生命体征不平稳,有气管插管的指征,随时都会出现痰多窒息的情况,甚至可能发生呼吸衰竭加重而导致死亡。在不插管的情况下,这无疑是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加大了护理难度。经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国家督导组等专家的病例讨论后,一致决定给予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措施。根据治疗要求,医护团队第一时间启动俯卧位通气体位引流,通过高流量吸氧、高侧卧位通气、抗感染、抗病毒、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医护全力把叶老先生有限的治疗窗口用到极致,“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防止痰液引起窒息”等这些成为医护每班需重点交接的内容。医护一进病区,第一个去看的患者必定是“老宝贝”3床叶老。在ICU每天的监护过程中,为患者吸痰会产生气溶胶,会增加护士感染的风险,但护士们在严格做好院感的基础上,认真为叶老先生进行生活、气道、各路管道等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工作之余护士们还不忘记跟叶老先生唠唠嗑,在她们口中,叶老先生就像是一个“老小孩”,需要更多关心与陪伴。在护理团队专业、尽责的的精心照护下,叶老先生的各项化验指标及生命体征一天比一天好转。
5月13日,ICU为叶老先生进行了核酸采样。当王树云在电脑上查到“阴性”的检测结果时,他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了上班的同事们,大家都为老先生高兴,采样时间超过24小时、连续两次检测结果为阴性,叶老先生达到第九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明确的出院标准,确定治愈出院。
叶鸣老人当年照片一公布就引来不少网友惊呼:“这概率也太小了吧…”
原来,照片上的另一位老人正是此前媒体关注过的另一位高龄感染老人王漫如(左一)
王漫如曾是抗美援朝前线医疗救治的一名护士,并在战场荣立过三等功。从战场平安归来后,王漫如几十年如一日,投身儿科护理事业,直至退休。
4月23日,王漫如老人随所住养老院的其他高龄感染者一同来到临港方舱医院。好消息是,5月上旬已顺利“出舱”。
据悉,两位老人都曾是东方医院的医护人员。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东方医院(时名市立第三人民医院)曾先后派出两批抗美援朝医疗队奔赴朝鲜战场,叶鸣、莫韻竹、王漫如、王惠民、任美芬……这些名字被记录在东方医院的医院历史中。
这是一场白衣执甲的接力致敬英雄前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