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初,俄罗斯的主旨思想是通过空降兵的突击作战,抓紧抢占包括基辅、哈尔科夫之类的战略要点,迅速抓捕首脑人物,在乌克兰军队反应过来前完成地面多路进军。

然而,两个月过去了,“闪电战”已经打成了胶着战,俄军的战略目标也开始回归现实,主要是进一步巩固在东乌地区的掌控权,因此最近的陆上战斗一般都在乌克兰东部展开。

当“闪电战”变成了“阵地战”,即使是现代战争,也将成为血腥的磨盘。最近俄军强攻下了一处乌克兰军队驻守的阵地,并用无人机拍摄了阵地的全貌,整个阵地被大口径火炮犁了好几遍,这个区域都被炸成了月球表面,但乌克兰军队仍然在战斗的最后时段也保留了一定的战斗力,显然其预想挖掘的战壕为阵地战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图片:航拍的乌克兰阵地,看得出这是一片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带。



图片:到处是炮弹坑的乌克兰军队阵地。

有人会说,现代战争了,都是坦克装甲车辆高机动作战,那还有什么阵地战啊?

事实上并非如此!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就是再厚的防弹衣不如地上挖个坑。

所以即使是美军在局部战争中也非常重视阵地的构建,往往会建设包括战壕、隐蔽所、通讯沟等设施,即使是野外休息也要让士兵挖散兵坑,这将有效防止战场上横飞的弹片对人员的伤害。

听79对越老兵说,他们连只要是处于静止状态就必须挖散兵坑,哪怕是休息十分钟也要先花上五分钟挖坑,当时累的把连长毙了的心都有。



图片:美军在野外休息,用车辆组成防御墙,每个人在沙地上挖散兵坑。

但事实上,当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后,以战壕为主的阵地就成为了主流。

就像目前的乌克兰战场,虽然都是大平原,但无论是乌克兰还是俄罗斯,或者是亲俄民兵,都有自己的战壕。像上面看到了这种大规模阵地也并不少见,这主要是为了更长时间在相关区域生活战斗下去,并阻击敌人进攻的。

我们可以从俄军后来拍摄的视频中看到这处乌克兰阵地的全貌。

首先这是一个拥有多条战壕、交通沟、观察哨、指挥所、隐蔽部、反坦克桩等组成的完整阵地,几条战壕形成火力交叉,如果是坦克部队驶入战壕区域,就很可能遭到来自四面八方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的打击。



图片:由于没有地形优势,这个阵地上布满了简易的防坦克桩。



图片:在平原上修建完整的战壕阵地。

此外,这个阵地各条战壕都有自己隐蔽部,有的是用圆木搭建的,有的是成品的装甲地堡,还有的是简易的土制防炮洞。

这些设备让人感觉是穿越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而不是现代的乌克兰。但是,就是这些看似原始的举措,却让在阵地上的乌克兰士兵能够最大限度生存下去,减少炮击对兵员的打击。

最有意思的是简易装甲地堡。显然这是现代工业的一个货架产品,我还没有找到其具体型号。看来是直接搭建在已经挖好的战壕上方,棱堡外形使其具有较好的防御炮弹破片的能力,四周还有几个观察孔用于对战壕外面的世界进行观察。



图片:挖掘战壕。



图片:乌克兰军队战壕上扣着的装甲地堡。



图片:战壕能够支持士兵长时间在野外战斗。

其实,现代军队仍然非常重视挖战壕的能力。

除了人工挖外,还有专门的工程兵和工程机械进行挖掘战壕作业,这能够使得修筑阵地的工作更加高效。

比如苏联时代装备的BTM/BTM-3高速战壕挖掘车,战斗全重26.5吨,能够在冰冻地面上挖掘战壕,它由一台AT-T重型武装履带式火炮牵引车改装而来,后部装载了一个战壕挖掘机。这头怪兽在1小时之内就能挖出一条1120米长,0.8米宽,1.5米深的战壕。

有了这种现代化挖掘器材的帮助,挖掘战壕就方便多了,像这么大的战壕,显然是靠机械挖掘出来的。当然,士兵在里面还要根据需要做进一步挖掘和完善,所以土工作业仍然是步兵不可缺少的本领!



图片:BTM-3高速战壕挖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