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41“雨燕”无人机是由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无人侦察机,主要用于低空战术侦察,翼展3.88米,机长14.33米,机高2.44米。最大速度1100千米/小时,利用固体推进剂助推火箭从拖车装载的容器发射,采用降落伞减震方式着陆。
图-141在1983年服役,共制造了152架,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有装备。

很多人以为,无人机是最近的产物,其实无人机的历史非常悠久,在飞机诞生后就有了无人机的概念,那时候的无人机就是无线电操作的航模。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都研制了大量无人机。不过当年的无人机主要用于侦察,比如我们熟悉的美国“火蜂”无人机,就曾经多次入侵我国领空,被我军击落多架,残骸现在还在革命军事博物馆。
苏联也高度重视无人机的研制,曾经生产装备过多种不同尺寸的无人机。苏联无人机的特点就是外形像架小飞机,主要用于战略或者战役级别的空中侦察。

图-141 "雨燕"无人侦察机于70年代未开始研制,1983年服役。虽然是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但却是由乌克兰的哈尔科夫飞机制造厂进行成批生产。
在1979~1989年的十年中,共生产了152架。
苏联解体后,尽管研制图-141无人驾驶侦察机的全部文件和资料完全留给了乌克兰,但俄罗斯军队仍装备了"图-141"无人驾驶侦察机。


图片:弹体上有Z字图案,应该是俄军的装备。
这次被击落的“雨燕”无人机,应该是一架俄军的无人机,其弹体上绘制有白色的Z字图案。
其实,这种无人机已经是一种古董无人机,虽然其采用喷气式推进方式,速度比现在的螺旋桨无人机要快,但是在现代防空导弹的打击下,生存性并不强。而且该机采用的是传统照相侦察,无人机要安全返回后才能够对侦察照片进行判读,不像现代无人机能够实时传输图像。
最关键的是,这种无人机并不具备察打一体能力,也就是说是无武装的无人机,基本上对敌方没有威胁!
所以,俄军拿出这种老古董无人机,也是有点穷驴计穷了!

图片:古董无人机“雨燕”。